西西河

主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简单看法 -- 林风清逸

共:💬347 🌺2557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正是,类似河里有句话“即使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人也是99%”

目前的劳动者的”炮灰“状态,完全看不到改善的前景。

例子1:朋友圈有个求助帖,县城中学教师,儿子患病,2-3个月下来欠债几十万,医生建议尽快带儿子去上海某某医院否则如何如何,当爹发的求助贴最后一句”帮帮我父子俩“。那几十万都去哪了,多么深的水,完全看不到改善的前景。

例子2: 河里新贴,上海环卫工人的不堪收入状况,政府外包,政府更有钱的话,外包会变得更复杂,平行包,子母包,这是可见的将来,环卫工人将被剥削和压迫得更深,外包公司们或者会包装成非盈利机构诸如此类。

这两个例子的劳动阶层不是扶贫对象,全社会庞大和复杂的状况,根本无可能改变,中央精神和社会宣传也看不到重视的苗头,生硬的"华夏复兴"精神,配合”感恩“”自强不息“洗脑,是强加的绑架和堵嘴。

通宝推:袁大头,gzdcl,
家园 抽象意义上的全盘否定或许有?我列不出名单

我说的是

邓改路线是事实上的全盘否定“前一个时期”,此其一;

而对邓的否定,我看到的主要是路线立场方针政策——形左实右打左灯向右转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等等……

家园 什么完全否定前一个时期?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完全否定前一个时期是改开的新官僚们,要否定毛的前三十年。而且,不论是毛时期还是前苏联,都不是你们所说的那种苛刻追求百分之百无瑕的公有制的做法。这基本上是一种泼污水的行为。无论是斯还是毛,都不是对经济一窍不通的人,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们的问题在于无法找到一种公有制与私有制完美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但至少他们做出来尝试。这个问题现在也没有解决,现代人并没有比他们强。区别是现在人们都不愿意尝试与改进了,反而心安理得地走回头路去了。这有什么好值得鼓吹的?

家园 没有什么完全否定前一个时期。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完全否定前一个时期是改开的新官僚们,要否定毛的前三十年。而且,不论是毛时期还是前苏联,都不是你们所说的那种苛刻追求百分之百无瑕的公有制的做法。这基本上是一种泼污水的行为。无论是斯还是毛,都不是对经济一窍不通的人,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他们的问题在于无法找到一种公有制与私有制完美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但至少他们做出来尝试。这个问题现在也没有解决,现代人并没有比他们强。区别是现在人们都不愿意尝试与改进了,反而心安理得地走回头路去了。这有什么好值得鼓吹的?

家园 其实要是以“傻子瓜子”作为邓的诠释

也是合理的。这是偏经济的一面。要是后世以这个定义邓的话,那也不愧叫个“太宗”

奈何还有大千岁……

政治上所谓对于中层高层的收买,这个我没法接茬

然而

有个问题,怎么看待资本。资本本身应该看做一种有进步因素的力量,但是资本本身含有私有的意思。回到大航海、大工业时代,正是能够进行从下至基层从每个人的粒度上进行资本的聚合集中,才促进了时代的进步,这也是资本的进步方面。

可是终究资本不是(按照hullo的讲述角度)人本的,注定有人被资本抛弃被践踏。需要停下来等等人民的,当年段子里的高铁其实排不上份儿。

资本看做“剑”,理想的情况下国家、集体作为“持剑人”,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吧。接下来就有新的问题,持剑人好像不好当,不然谁都能代替忙总了。小的,有局部利益问题、山头主义问题等等;大的,“资本”被行政束缚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往往被“阉割”的,没有了那种嗜血的逐利天性,也就同时没有了活力。例如资本首先缺乏了流动,参见部门利益什么的,等到国家意志强行流动的时候,自然又有抱怨;例如尝试、试错上,这个恐怕还要看改开深化之后,甚至看21世纪。

不能以神的视角,对于所有人进行一样的设定,不能把人看所是国家或是集体这个托儿所中的小孩儿。我觉得有不少左倾幼稚病就是这样产生的。总会有少数人超过了一般人的发展,然后赢者通吃,然后幂率分布。bat什么的难道不是资本家?华为难道不是某种资本?我觉得存在一种本本主义,一看资本两个字就当做完全的反面。当然资本有反动的一面,开动物农庄这种事情“他们”绝对上手

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不应该是经院哲学那种玩意,还是具体围绕社会本身的进步展开的。90年代各种下海不应该看做社会主义崩盘,不能把中国特色看做牌坊,也不应该看做是单纯的比例问题。

资本不是能够消灭否定的,除非完全消灭所有制,可是即使共产主义不也一定会有人多吃多占么?那就只能消灭人本身了。但愿未来机器人不会搞社会主义的时候这么想

我和稀泥的说,就是发展资本,更要发展人,还是人本至于,而不是资本为本的资本主义。

其实社会主义与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民族主义上边的。北欧西欧那嘎达不少不是叫社民主义么,有福利有啥的,那是共产主义的前一夜么?谁关心啊。最终还是要看国家民族之间的整体竞争较量中谁能笑的更久更好,对,其实就是现在普遍政治正确地不屑的“厉害了我的国”那种。

欢迎批判啊

通宝推:林风清逸,
家园 我们的理想也不能是回到托儿所

回到公社大锅饭吧……

货币化当然实践中总是糟心,但是不能总想舒服的一面啊

家园 很显然,你没理解

第一,资本意味着什么;

第二,社会主义(你帖中的“共产主义”)的精神是什么;

第三,民族主义的谬误。

你上贴主要表达了三方面的内容,都表明你对相关关键概念的错误理解。

你举例大航海时代等等早已被马克思主义证明时代的进步性。但是,它的进步性的比较对象你似乎很模糊。

“资本”本身当然没有是非对错,但是,这种不存在对错的“资本”它不是“资本”,而是生产资料。当你表达成“资本”的时候,它已经具有特定的含义了。如果你要否定这些,那么你不用多说别的,首先准备好批判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和“资本”“市场”“特定的所有制”有仇吗?按说,没什么仇,之所以反对,在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它的终极追求究竟是什么——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说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普世价值的根本原因。

华为当然是“资本”啊,否则你如何理解某些势力指着鼻子骂毛岸英,却没听到对孟晚舟的非议呢?你能解释吗?

你的“人本”至上本来就是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啊。“人本”如何能够至上呢?马克思之前“人本主义”就存在了,因此,同样,你要是真的有理由坚持“人本主义”,很简单,批判马克思就好了。

“绝对”平均主义本来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强调“绝对”平均,本身不合理,更给复辟势力以攻击的口实,但是它有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因此,事实上,它是可以被社会主义社会接受的一种意识形式,但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

看到你“除非消灭所有制”的表达,忽然发现你是个小盆友。

民族主义可以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但是,当人群忘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只是强调民族主义的时候,后者已经沦为前者的敌人了。

小结一下:

你的帖子通篇表达的是一种意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家园 估计是自己孤陋寡闻,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历史”:

以前旧的思路就是,既然要建设社会主义,要建设共产主义,那么就要全面实行公有制。实践中,全面公有制很快就被证明在现实条件下还不能实现。于是就退了一步,保留私人财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还是不行。再后来又退了一步,实行小集体所有的小公有制(这一小段文字所涉及的事实牵扯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书看看,印象中有现成的书)。这个小集体所有的小公有制,也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比如公社集体公有制,以及最后确立的队为基础的、实际上以生产队为范围的集体公有制。这是从马克思时代一直到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实践。整个实践的基本特色就是“公有制的全面性越来越低”。

还真是只知道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历史的:

第一,城市的赎买;

第二,农村的低级社——高级社——农业社的过程,已基本上算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耳熟能详”。

还真是没听说过什么“公有制的全面性越来越低”的历史。

有劳,麻烦推荐一下有关作者和书目。如果有关键性的“公有制的全面性越来越低”的历史人物,推荐,那就更好了……

家园 如果没有弄清楚楼主的概念,建议不要轻易套用

如果楼主表述的“体制”是和“旧的体制”一脉相承的,倒是可以成为“新的体制”对“旧的体制”的“革命”或者“改革”。但是,如果楼主所表达的“体制”不过是复辟,那么,楼主所谓的“旧的体制”就不是“旧的”,至多不过是在历史上存在了不短时间的体制,虽然不敢叫“新”,但是相对于复辟了的体制,我们还是有信心肯定不是“旧的”。

楼主上贴的“历史叙述”表明了自毛时代以降,社会主义历史就是个不得不倒退的实践。也就是说,你们在强调邓改是复辟吗?那好,告诉你,毛也是一直在不断地复辟的。

既然如此,我们一起心平气和地等待楼主给我们推荐作者和书目吧。

家园 最近在看欧洲战后史

觉得要研究社会制度,不能研究美国,应该研究欧洲。上个世纪,欧洲各国从极左到极右,把社会制度的光谱试了个遍。

关于所有制,欧洲学者认为,从列宁开始的社会主义的一个流派(即通常讲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其他流派的主要区别,就是共产主义是“以所有制为纲”,其他都是第二位的。

理解了这个,就理解改开,是必须从那个立场上后退的。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改棋。

为什么?个人以为,纯粹的公有制,是不存在的。所以“以所有制为纲”,一定会陷入教条,而导致无法实操。

通宝推:林风清逸,
家园 首先,我不认为是从列宁开始的

而是从马克思开始的。

曾经已经说过,欧洲的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早前都是马克思了解的。不必多加解释了。

其次,借用你的表述,现在有多少人分析过为什么是“以所有制为纲”的。

我愿意退一万步来请求实践你们的方法,放弃所有制追求,你们告诉我,哪一种更加有利于实现分配上的公平正义?

此前早就反复说过了:

主义、市场、所有制都是形式,问题在于,我们作为人类的一份子,追求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

你现在告诉我,除了通过公有制的方式,还有哪一种更好的办法能够达到目前历史条件下的公平分配?

家园 企业员工的雇工比例都是66%了,2016年数据
家园 纯粹的公有制就不能有商品经济

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派,在放弃斯大林主义后,纷纷探寻“第三条道路”:即在公有制基础上,加上市场,价格,奖励,等等商品经济的因素,以提升经济,特别是轻工业。但是效果不好。

本质上,现在人类社会的水平,就不能离开市场和商品交换,这个是经济基础。你的选择就是,要不要发展民生。不发展民生,人民就不高兴,政权就不稳,人民就是辣么目光短浅。

而且,不以“所有制为纲”,不是说就一点就不搞公有。战后西欧,国有化搞的比较厉害的,反而是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工党政府):铁,煤,造船,医疗,教育,交通,统统的国有化了。所以后来才有撒切尔的“改开自由化“么。

如果有人统计现在的法,德经济,公有制的程度,不一定就比二共低多少。欧洲的社会主义政权,只是不追求纯粹的公有制而已,个人认为是更实际的选择。

关键词(Tags): #公有制(林风清逸)#商品经济(林风清逸)#改革(林风清逸)#效果(林风清逸)通宝推:林风清逸,
家园 民国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直我们默认公有制下的分配是公平公正的,因为人民当家作主。

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不强调百分之一百,但是社会分配要体现公平公正,趋向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能者多劳,占有更多生产资料的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对企业贡献的要求,不能只以金钱来衡量。

家园 按劳分配不用货币化用什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