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医改也可能会出问题 -- 老广
想了 = 做了 = 做成功了……
发改委医改办可以下课了
按忙总的话,意思就是P民必须闭嘴,躺下,好好享受政策的恩宠,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同不同意,先不讨论。
就按他的话来当标准吧。
老广不就是一直在“费劲巴拉,引经据典”的分析"决策背景资料",分析“决策目标”。如果你不同意,也可以拿出你的理,你的据。
然而你上边的嘲讽,正好被忙总的这段话狠狠的抽了一下脸。疼吗?
说穿了还是为利益群体洗地,医生合法收入为什么被压得这么低?
还不是某群体拿来好处,让医生去背锅,你也好意思说是医生群体一员!
基层医生,称为社区医生,家庭医生都可以。
医改的投入应该向基层医护倾斜,很简单,给编制,给资金就可以。然而,有编制吗?有资金吗?
总之吧,现在看政策,只要是牵涉到中央财政的,只有一个词“甩锅”,该甩的甩,不该甩的也甩,反正不掏钱。这点我就想不明白了。一个国家不舍得给老百姓花钱,留着干嘛呢?也没见干什么正事啊,投资格林纳达?
医保的根本问题是逼着医生去搞歪门邪道的群体,那个群体合法拿钱,确把骂名给医生
从长远来看,医生集团的现状也是当年ZF甩锅造成的。
整个医药利益链里面,医生只是其中一环,但是却相当关键。
对于管理者而言,往往看到的不是“人”,而是资源。医生肯定不是管理者认为的“核心”,医疗质量也是看整体,而不是局部高精尖。从管理者角度来看,以医生为核心进行医改肯定改不好。
存量博弈永远是拆东墙补西墙
问题是政府现在好像真没钱了
今年国债马上要奔四万亿去,地方除了京沪,也就江浙闽粤还有结余,连天津山东都开始指望中央救济了
然后昨天刚看到的数据,今年全国11个半月买地3.3万亿,去年全国买地收入也才2.3万亿,换句话说地方多买了一万亿的地,还是没余粮。
现在感觉天朝头顶上罩着一个巨大的资金黑洞
我大开脑洞也想不出来一根线不打结怎么会牢固。不会是线头自动粘起来吧?
中国大型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很高,医疗水平也很高。强行向底层医疗机构倾斜,这些人也不懂看病,但擅长把小病看成大病。几个月前,我老丈人就因为感冒住进了一个新建的二级医院,贪图设施好,人少,天天各种药,花了1万多说还还没有好,要继续查。
第二天床位紧张,没有任何说明就说你可以出院了。
医疗资源向这样的底层倾斜, 等于把钱扔在水里。而上海的二级医院在全国范围还算管理不错的。
要保证医生的合法收入在同等学历水平同等工作强度中的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才合理
很多小问题都可以通过基层医生解决。还有疾病防控,康复治疗都可以交给基层医生。另外,县城,乡村都需要基层医生,否则医保广覆盖就是一句空话。资源过度集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畸形。你说的基层不懂看病,症结就是基层留不住人。
想留住人很好解决,按网格化管理编制基层医生,给予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编制即可。自然会有大把的优秀人才愿意扎根基层。再往上一层的医院就是自筹自支,挣得可能会多,但是相应压力也就大了。一些年纪大一点,有经验的医生,也有可能会愿意下来。
另外,按你的描述,这家医院不大像是公立医院,至少在我没见过这样的。
按每小时工资计算,美国医护单位工资并不高,至少不比IT金融高。
其他专业不知道,但是我孩子作为神经外科住院医,还是知道一点相关专业的情况的。
美国的医生,一般工作时间是一周六天,一天12小时------我说的不是住院医,而是做完住院医培训的正式医生,住院医的工作时间每周不会少于80小时。
某些专科,比如移植,工作时长更长,不比住院医少,一周甚至会超过80小时。
中美医生或医护的人群中千人比例,好像美国更多。至少差不多,中国医护按比例算并不比美国多。
之所以国人对美国医生有很多误解,一来是宣传的问题,二来可能因为在美国看专科医生的国人不多,大多接触的是低水平家庭医生。
甚至国人对美国家庭医生的看法也是错误的。
我认识几个家庭医生,每周工作时间都是六天,每天11-12小时。当然,收入也不错,年薪超过二十万。
我想,国人或者华人对美国医生有误解,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网多的华人大部分是搞IT的,而搞IT的,大部分呆在西海岸,比如加州华盛顿州什么的,而西海岸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比较低,所以影响了华人的观感。
守法的好医生说不上穷,但收入肯定谈不上高。本猫亲属中有你能想象中的顶级医生中的顶级,没啥欲望,不贪不腐,生活也就算帝都中产。
就是这样没有欲望的,有时也会抱怨几句收入太低,因为那个收入对于帝都白领来说是还可以了,可对于那个等级的医生?现在医生不是傻子,知道干别的的收入多少。
美国医生一天才看几个病人,中国医生是恨不得一个病人5分钟。病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中美医疗资源差不多的话,那大概是美国人太健康了,都不去医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