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医改也可能会出问题 -- 老广
家的历史“责任”。这样说的意思是指规律性的,不是个人意志可以转移的。由此,我也得出了结论:不论这届政府如何“革命”,将来,不批邓,社会现象只会恶化,不会好转。
老广的文字有理有据
对方的文字大多都气急败坏,实在说不下去就是阴谋 大旗的帽子乱扣。有实际内容的帖子也有,可惜太少。
说明他的‘理’或‘据’是有问题的。
什么时候你成了最高裁判?
我的判断就是这个医改最后就是把医生推到私立医院,推高社会医疗成本。最后商保会起来。除非现在推到再重来一次,否则就是这个方向。几年后我们看。
你可以问问chuchong是不是认同这点。老实讲这个医改我是受益者,但还是要出来吱吱声,因为路径太明显了。
现在医改是要大力引入商保的。引入后,格局必然变化。公立强势不是坏事,让私立活跃起来,这个不是公立能对付的。现在的私立可不是莆田系。
现在医改鼓励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集团,最后多点到哪里去,肯定是私立啊。公立能绑定医生,现在一是培训,二是病人。商保,分级诊疗后,整个格局都会变化, 病人肯定大批分流。公立主导地位一动摇,“必须坚持国家公益(国家医保)为主的方向”就是句空话。现在的限制三甲规模,多点执业,支持科室第三方服务化,压制公立医生收入都是动摇公立主导地位的。
要”。商业医疗保险目前在中国是太少,接受度太低。
分级诊疗是目前已经坚定了的改革方向。而其他很多政策,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可能具有时效性(过了某些时间点也就自然淡化了),以后是否会被推广,取决于试点的效果。譬如多点执业与医联体建设,其实这两者细究起来,很多方向上是有矛盾的,具体哪个政策会在后期胜出,又或者两者都淡出医改的方向,都是可能的。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的政策,可以认为是绝不可能动摇的,分级诊疗只是试图将集中于区域顶级医院的患者分流至基层医院而已。
同样的,目前限制三甲医院规模,其目的也是为了推进分级诊疗,不然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基本是无解的。多点执业,支持科室第三方服务化,目的是为了给过于强势的公立医院松土,举个例子,各大医院内诊疗自成一体,油水不进,各种仪器装备超负荷运转,而国家投入巨资的二级医院则门可罗雀,设备利用率严重不足,造成了很多浪费,同时大医院因为资金充足,对政府的国产替代政策响应一点都不积极,简直是在倒逼行政打压。
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医改的前生和今世》,百度就可以找到,我这里贴一段其中的文字:
------------------------------
从1978年到非典爆发的2003年,全国医疗卫生费用中政府支出部分整体呈现急剧下降趋势,“以药养医”和“科室承包”均在此背景下诞生。90年代后,大型医疗器械成为医院创收的新工具,城乡居民看病成本飙升,因病返贫现象大幅增加。到了2000年,个人支付部分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居然逼近60%,也正是在这一年,这种“找市场不找市长”的医改模式在江苏宿迁迎来了高潮:政府卖光所有公立医院。
操刀此事的是时任宿迁市委书记的仇和。从2000年开始,在这位明星人物的主导下,宿迁市政府完全退出医疗领域,将宿迁10个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124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全部卖掉,使宿迁这个500万人口的地级市,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没有公立医院的地方,仇和这套做法被总结为“宿迁模式”,全国学者官员纷纷赶赴宿迁调研取经,并对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是以海归教授李玲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派”,她调研归来后发表长篇报告,认为宿迁的一把梭卖光模式问题重重,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老百姓雪上加霜;另一派是 “市场机制派”,人多势众,例如经济学家周其仁,其在媒体上与李玲展开了唇枪舌战,一边逐条反驳李玲的观点,一边“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这位剑及履及的改革人物(仇和)的拜服”。当时崇信西方模式的经济学家圈,基本站在周其仁这一边。
但无论周其仁对“市场机制”如何赞誉,政府缺位的2000年前后,却是中国老百姓看病痛苦指数最高的阶段:个人医疗费用比例历史最高,大多数民众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医患问题积弊如山。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又让中国医疗基础设施的薄弱暴露无遗。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具报告,毫不留情面地给予了打脸式的评价:“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甚至被广泛赞誉的“宿迁模式”,结局也充满讽刺。在卖光医院十年之后,宿迁政府发现辖内民营医院水平提升缓慢,诊治能力收缩到水平较低但稳赚不赔的常见病多发病,大病如食道癌手术“以前一年能做60台,现在只能做20台”,三级医院数量更是远落后于周边地市。政府筹划向上市公司金陵药业买回当年7000万卖掉的宿迁人民医院,报价超过10亿,仍然被拒绝,不得不在2014年掏近20亿再建了一座公立医院。
------------------------------
了解下这个背景,结合国内对经济领域国退民进的反思,然后再来梳理国内此轮医改的政策,我的结论是:医改绝不会抛弃以公立医院医院为主导的地位,会坚持以国家医疗保险为基础的医保体系。
医改很多政策,即便不是学日本,应该也是受到了日本的启示啊。
日本上世纪90年代后的医改政策,拿来对比下现在的国内医改,有种亦步亦趋的既视感。
简单了解了一下医保的现实,感觉人民群众自己作践的行为不少。
比如多人合用一个账号,避免初始的非报销金额;比如没病也开药,黑市贩卖赚钱;比如医院为了多赚钱,不开便宜的药,哪怕这药疗效显著,以至于逼得药厂停产。。。
我不说政府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就从费厄泼赖的角度,说政府设计了一套制度,如果没病的、小病的、大病的按照调研的比例发生,那么基金支付XYZ元可以平账。现在你们不遵守游戏规则,相当多的参与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作弊。那这游戏怎么玩?
这种事在天朝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吧?政府算算账,觉得大家都来公社吃饭也养得起,结果来的都是往死里吃的。政府又算算账,觉得某个报销比例扛得住,结果出现大比例的骗保的。
这和那些加塞儿堵死在十字路口,只能误事按喇叭的司机有什么不一样?确实存在没有违章的受害司机,但是这个团体就是一个让人没法跟你公平玩游戏的团体。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摸摸良心有没有占过制度的便宜。至少别一边揩一个制度的油,一面骂这个制度。
妈妈的,老毛能为了这样的群体奋斗终身,也真是圣人。
老广有理有据,你有事实加成,也有理有据呗。
你个人账户有余额也是存银行,因为当前社会保险基金不能干别的。等你老了有钱给你就行。现在当年收支还有8万6千亿填窟窿钱,我不觉得空转是啥问题。
如果业内人士对医生的收入就这个观念,而且这个观念被党国接受,那医生这个职业将来必然是劣币驱除良币,没什么指望了。
计划经济年代,医生的待遇在全社会算塔尖里的。医院有家属区,医院这个大院的保障也是优先的。按当年的分级分区域诊疗制度,一个医院定点若干个单位,这些单位自然对医院都客客气气的。所以医院在同级同地区的单位里地位也是拔尖的。不说别的,谁敢医闹找你单位/当地政府/派出所就能镇住。
现在给医院供出以上的地位来,要花多少钱?
而你说‘撒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