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关运十部分细节 -- catspace
教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飞机项目都是飞机等发动机。
运十配套的涡扇8好歹过了1000小时长试吧,这个进展比起轰6的涡喷8要顺利多了。
那年头TG还是很有心气的。苏联教的东西还在消化吸收,就开始独立自主建立自己航空工业体系。轰6刚搞好,就讨论怎么发展自己的民用客机。现在看,可能觉得当年TG好高骛远,但是再看看TG在这个体系里面投入的资源,还真庆幸还好当年的TG是出身牛犊不怕虎,在70年代末就基本把体系建成了,80年代就做些收尾工作就行了。要是晚些年投入,到了“科学的春天”,这个体系建设还是半吊子的话,能不能有现在的成就就难说了。
至于放上海,当年全国一盘棋,上海也有不少厂,研究所在航空工业体系中,并不是没有基础。再说,轰6,运8,运10是完全不同的飞机,厂房能混用?至于说三线,三线是军用啊,民用的项目跑三线干什么?
67年进入量产。轰六国产型68年底首飞。这个流程很顺啊。
当然轰六是许可证生产,有全套图纸的。
另,总装车间是通用的,只要够大。
延长到800小时,终于不用再改了。喷涡8也出过质量问题导致轰6差点停飞。这还是有苏联提供的发动机图纸和资料的条件下呢。
咱们搞发动机,真是都是泪,除了WS15,之前就没进展顺利过。
当事人总觉得上面不够重视。
话说这也是钱学森向中央的建议,先搞导弹再搞飞机。
导弹相对简单,而且是一次性的,对质量和材料的要求不高。
而飞机的零件,材料,质量,都比导弹复杂,而且需要长期的摸索和积累。所以,从尽快形成战斗力的角度出发,优先搞两弹是应该的。
其实从绝对值看,投入航空的钱不会比航天少,你看全国这么多飞机厂就能看出来,养的人绝对比航天多。
有多普勒雷达后再上机。
最后分手的原因是没拿到技术。国内这么多合资企业了好么,也不知道开始怎么谈判的。买办行为。
自己能生产了,老外开始降价倾销来竞争。打铁还得自身硬。希望C919不管进度怎么样,能持续研究,改进。从运十到麦道,再到后面支线客机,教训实在太多了。
看看韩国,日本,都是在保护自己市场的政策下改进自己产品,视国内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我们呢正好相反。
1982年至1986年,中国共进口轿车17.34万辆,是前32年进口的两倍多(1950年至1981年共进口轿车7.38万辆),主要供给各级政府机关。其中1985年进口轿车10.6万辆,共花费29.5亿美元。1985年中国汽车进口量总计34.5万辆,大大超过中国汽车总产量,红旗轿车被迫停产。同时期,有数十万辆走私汽车涌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制造厂全面陷入困境。
同时期,韩国对国产汽车执行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直到1987年,韩国政府对进口轿车还加收60%的关税。1994年到1998年,中国外交部共进口了75300辆免税汽车,免税税值达190亿元人民币(合23亿美元)。
还有,当年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国内前三十年的汽车生产能力基本都在卡车上,1982年中国共生产汽车16.9万辆,4吨解放和5吨东风两个中型载货车占总产量的56%,轿车年产量仅5180辆。
这种时候几乎完全开放市场,那后果自然是自己的轿车产业彻底完蛋。
至于航空领域,到70年代该补的基础课都在补,就航空而言,我们从5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到70年代末,就基本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航空工业制造体系和原材物料生产以及研究体系。
TG历来都是先定大目标,然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航空工业更是这样,哪里有什么预研。
“下一个计划是XX战斗机,对抗目标是S国M型飞机,要求Y倍音速,Z万米高度。AA,BB,CC你们三个所先把气动搞出来看看,DD厂,你搞发动机,EE所,你把雷达搞一下,FF,GG厂,你们配合研究所研制,明年再聚一次,看看你们各自的进展,散会”。
摊子铺得太大,后来养人保队伍成了沉重负担。
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谈运十,主要是因为消息传出来的多。
航天系统的产品连射程之类最基本情况都是保密的。
当时著名的“装备一代,研制一代, 预研一代”,逐渐将重大系统和产品适当脱离主机搞开发。
在此之前分,子系统是依附主机项目而立项开发的,在这个过程中吃了不少亏,最典型的就是发动机,研制的周期和难度明显大于主机,由于进度慢拖累了主机,然后主机一下马也就跟着下马,所有成果付诸东流。这些都是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学习到的。
做事没有耐心,想一口吃成胖子。
觉得没有四人帮的干扰造个大飞机肯定没问题。结果呢?
还不甘心,觉得MD-90还能续个命。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