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有关运十部分细节 -- catspace
《番外之四:航空工业的发展进步,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
以及当时az09写的《再说运十, 及航空工业基础的产生》
现在讨论运十,也基本是这两种观点。
既然走不了捷径,那就得脚踏实地干啊。大飞机项目下马,那还能干什么?运十2号机有问题不假,可是继续干下去,技术水平就永远停留在运十2号机的水平上?这不是当年哲学课学的“形而上学”吗?所有技术本身, 却一直是动态螺旋状上行的。
就算国家的钱都给老干部发挥余热去了,没钱给运十。那怎么下马,60年代核潜艇下马不是处理地挺好的?怎么不照方抓药呢?非得彻底毁灭。反正现在看这段历史,真是看不懂。
不然早就成了拉美国家了。
80年代起开始正规搞预研工作。江总抓的一些项目都很成功,理工男的楷模。
乱上一些完全不可能成功的项目是航空系统自己的问题,怪不得别人的。运十立项时没有计划大尺寸受力件的加工以及发动机的试验平台问题,但却认为可以成功,这是纯粹的骗自己骗国家。马老经历明显不足以设计四发大飞机,这一点他也是应该明白的。最初方案直接采用轰六机翼,这明显更符合国情。
记得以前看过资料说是钱回国后,一开始是规划航空,后来很快转航天。记忆中钱判断当时工业基础太差,做航天和导弹这种只发射一次的东西更有把握。
还是我一贯的看法,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谁干。钱带着当时最优秀的人都去做两弹一星了,航天有什么?建国后到70年代,工业基础这一课究竟有么有补上?上飞凭什么能做出来一个划时代的突破?看看当时科技突破,胰岛素,青蒿素,哪一个是严重依赖工业基础的?
做个类比,当时硬上的轿车,究竟有没有成为国产轿车重新起步的火种?这东西比飞机太简单了吧?最终还不是劳民伤财,是能够拿来与国外品牌谈判还是怎么?现在国产轿车的崛起不还是靠买二手生产线,靠做零配件来培养起来产业链再逐渐整合的?
关于优秀人才都去了航天,最突出的就是学航空出身的郭永怀去了航天。更不要说航天主抓的是总理,航空这边部长来个中央委员都十分高兴,结果没两天就死了。
至于条件方面,著名的例子就是航空方面好容易搞来个什么炉子,还没用就要调给航天,好说歹说用了几炉。
说句不太礼貌的话:遇到问题就推到国家投入不够,这不是土共老一辈科研与创业者应该有的态度,特别联系到当年航空业飞机大批不合格造成的巨大浪费,感觉这样的说法很有些党国派不要总跟两弹一星这样的战略方向比资源,据我所知,投入比航空少,成就却更大的行业很不少。我不是不尊重周老先生这样的老前辈,只是以沈飞、上飞等前后几十年多次事倍功半的表现来看,“如果能像航天一样重视航空,能做的和航天一样好。”这是很值得怀疑的。
转头球没吹起来非要怪这个, 怪那个.
这他娘的自己立靶子打自己, 这本事看来是一贯延续下来的.
手艺不行,偏要玩高大上。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点简单产品先养家糊口,把加工设计水平提高起来。
成飞慢慢做出口歼七,不就成长起来了?
现在其他几个小厂也在做教练机啥的,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产品。
唯独上飞出手就是预警机,加油机。。。碾压美帝的节奏,当别人都是傻子?
中国航空工业不是只有上飞一家公司,也不是只有大飞机一个发展方向。
建国初期航空口似乎一直缺乏搞理论的大拿,像陆孝鹏和吴仲华似乎都是搞工程的。
歼十项目开展地虽然早,不过缺钱的问题也是几乎贯穿整个90年代。
当年军队要忍耐,科学的春天口号没喊多久就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了。现在看来和80年代前半段花钱不加节制有直接关系。
不是一个两个项目的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实在搞得太差,可以和大跃进相提并论。要不是国家底子厚了,后果真不堪设想。
个人看改开那段历史,感觉就是很多政策怎么和之前反着怎么来,太粗糙了。运十后面的项目,中方几乎都没自主权。这种大项目,独立自主确实不能丢。看看现在中国取得的成就,反而越是外国封锁的项目中国取得的成就越大。
196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提出研发空中预警机的计划。由于计划被批准的时间是9月26日,所以预警机代号为“926飞机”。
由于预警机必须携带大型预警雷达,因此它的载机必须装载能力强和续航性能好的特点。由于当时轰6才刚定型,其馀大型飞机多为英、美制品,解放军唯一符合条件的候选者只剩向前苏联采购的图4轰炸机。[1] 机载雷达则选用843型雷达改装。[2]
1969年11月25日,空军司令部发布通知,以国防科委六院为主、空军第一研究所、空军第二研究所、空军十二厂配合,抽调人员进行空中预警机的研制,5702厂生产,空36师执行试飞任务,并要求全国各单位对“926计划”所需材料加工资料等全部开绿灯放行,并且只能倾全力配合不得过问。[3]
由于飞机安装雷达天线罩和支架之后,飞机的总阻力增加了30%。为了保证飞机飞行性能和安全,工程师将原装活塞发动机更换为新型涡轮轴发动机,输出动力增强67%。此外,从1969年12月至1970年8月,技术人员对载机的气动外形和结构做了修改。[1]
1971年6月10日,“926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被命名为空警一号。[1]
在第一次带天线罩试飞中,“空警一号”在空中出现剧烈的震动现象。为此花费2年多的时间进行修改设计,排除因天线罩后部乱流引起的飞机尾部剧烈震动。[1]
1976年下半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开始提高雷达抗地物与海浪杂波干扰的研究工作。
1978年11月20日至1979年1月18日,空警一号首次海上试飞,效果不彰。因预警雷达的性能难以满足预期的需要,空警一号于1979年停止研发。此后,空警一号飞机拆除了预警设备,恢复为轰炸机。
---------------------------------------------
这个项目走了十年,也花了不少钱。关键部件的雷达是利用现有地面雷达改装的,不是多普勒雷达,没有下视能力。这是一个雷达的简单常识,失败是必然的。
这样的东西是怎样立项的?
很多项目的指标都不切实际
航空当年苏联人只教了我们怎么造飞机,怎么设计还得我们自己摸索,航空这个体系又真是工业中最困难的领域之一,难度超过航天。对比我们自己90年代才吃透歼7,当年空军不少立项是很有问题。吃透歼7以后,后面的歼10,歼20,一项比一项顺利。相比之下运十的立项没有那么不切实际。运十的完成情况也比空警一号好多了。
不过空军确实需要预警机,当年夜间防台湾飞机是不容易,撞山撞了不少。最后也是靠土法上马才遏制住台湾飞机的。
就80年代的情况而言,运十能坚持下去我觉得不一定会失败,运十面临的问题也不是没法解决的。就是不能坚持下去下马的话,至少下马下个明白吧,已经做好的部分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哪些部分接近成功呢?反正什么文件总结都没有,就一锅端了。。。
比如说运十2号机材料研究没跟上,那剩下还没完成的材料还要研究多少?投资多少?进度怎么样?什么报告都没有。现在C919上天了,宣传开始说运十是“搁置”了
提起中国的预警机研发历程,真佩服王小谟这批研究者。在搞费尔康项目时候,王小谟就意识到必须自力更生,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在外方单方面赔款中止合同时,王小谟向装备研制主管部门和中央提出“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的建议,得到支持。相比之下,运十之后不管是大飞机项目还是支线飞机,都太依赖外方了。外方一中断合同,自己就做不下去了。
欧洲尚需联合研制才能做出类似产品,在这个意义上运十是中国之光。
从工程管理角度来讲,运十工程缺陷很多很低级。
最突出的例子是发动机:
试飞用的是借来的707发动机,这个很正确,但是投产用什么发动机?有预先谈判吗?航发进出口是要美国政府许可的,没几年是谈不下来的。
对比歼十在研发中采用了“两条路走路”,自研和进口谈判同时进行。顺利很多。
再一个例子,当时西飞结束轰六生产任务后厂房人员都空闲,陕飞的运八任务也不重,为什么要在上海投资上亿再起一个摊子?大家都在搞三线建设,唯独航空工业反向操作。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