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高老头时代 -- 淮夷

共:💬210 🌺1934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投资收益低的阶段主因应该革命而不是战争

1890-1970,应该是世界各地革命风潮彼此起伏、风起云涌的时代。

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革命应该比战争起的作用更大,甚至很多的战争都是革命触发的。

家园 人才从来不是问题,不在这个企业干,可以在那个企业干

对于资本主义整体没有损失

家园 其实巴列维也曾努力建立基层干部

成立识字军团:有高中文凭并需要服义务兵役的人员,可以选择在山村从事扫盲以代替兵役,类似农村支教。

成立健康军团 以使公众健康服务贯穿伊朗的山村与农业地区。在3年中,约有4500个医疗小组被训练;近一千万病例被军团处理。

成立复兴与建设军团来教授村民以现代方式耕作与畜牧。

但这些方法成效不大, 其土地改革计划没有给大多数佃农以足够生存所需的土地,招致广泛的不满;土地从没有知识的佃农流失到放高利贷者的手中,对耕种至关重要的坎井(伊朗等国使用暗渠将水从高山引入平原)由于少了由地主组织的维护而毁坏,“当坎井失效,数千个有生产力的村庄也将随之衰退”

坎儿井这个东西因为有大量的暗渠,而且高山融水往往含沙量大(塔里木河以含沙量高闻名),所以其维护极耗人工,现代中国新疆地区的原来的坎儿井也废弃了很多,改用机井了. 这是一个很没办法的事情,旧的设施的维护团队和旧的体制联系的,打破旧体制,原来的团队就散了.

在地方建立对中央政府有向心力的基层干部团队,对于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如此,但是很难

家园 很好,知道要革的不是富N代的命而是稀缺劳动力的命

至少正面认识到劳动力商品是具有不同价值的,人才也能泛指统归一类。某些人才你没有高薪是完全可能自己创业达到那个收入的,最后还是价值回归。

但是这个稀缺如果有很大的人为因素,而且是必定的,那么就会造成社会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那个如何保证社会上升通道流动性的问题。高薪,贫富分化也不是问题,物有所值才是问题。所谓公平,不是大家都挣一个样多钱的意思,而是保证资源流向更有价值的地方意思。不但代表了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资本家(富N代)的利益。

因此这些“稀缺劳动力”利用手中的资源,玩弄手段,营造环境,固化阶层才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本质来源。不但一个流动性大的社会对他们是威胁,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往往也对这些人产生直接的威胁。自动化取代简单劳动力的同时,也会对决策层的能力有取代作用。而这些人往往就是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技术进步的最大势力。

而一个国家的活力最大的体现在这个流动性上面,能不能不断的在技术进步面前推倒一批不愿跟上时代的巨头,让社会底层的有识人才快速聚敛财富,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通宝推:forger,
家园 这么实事求是的信息,必须花一个
家园 我知道的上层家庭,都早就意识到旺夫旺家的因素

曾经去过中信荣家,现在老一代都过世了,可以说说。老太太是富贵雍容,但未必多漂亮,他们就明确说孩子们找老婆,都是要旺夫的,面相要善,性格要温和。

那些狐媚的和性格作的,这些人家完全不接受。

家园 不好这么篡改的

资本主义企业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稀缺劳动力商品的存在和再生产,稀缺劳动力商品(主要是企业家)自觉地支持企业的生存发展。不能只强调后边这一条。

需要强调,这种稀缺性是资本主义企业层次结构所要求的,是固有的,不可能通过“社会底层的有识之士”的努力而有任何改变。他们向上层的流动使稀缺劳动力商品的质量更高,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活力,但只是新人换旧人而已,这种通过个人奋斗而实现的阶层流动,是典型的、符合熊彼得“创造性破坏”特点的资本主义自身的新陈代谢活动。在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正常活动,是无法打破这个框架的。所以我说革命的目标需要包括创造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来取代资本主义企业。

这种稀缺性更不可能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有任何改变。生产自动化是工具的进步,是在社会范围对劳动效率的提升,与劳动力商品稀缺与否无关。

我觉得应该在政治经济学范畴讨论稀缺劳动力商品和社会革命。引入富几代什么的除了搅乱思路和逻辑,没有意义。一个小文员当然是劳动者,但同时可以继承大笔遗产,可以是大股东,而兼有资本家身份。这个小文员是革命者还是革命对象?这种思维是错误的。

家园 这正说明其稀缺性,是不是?

人是活的,总能找到位置。

然而,为什么总有空位在某个地方等着?稀缺。

家园 最近认识一个伊朗人

伊朗来的计算机方面的博士。下面都是听他说的,说伊朗禁酒,但是大部分人都喝酒;说是信教,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假装的;女孩儿说是要戴头巾,一出国立刻就扔了。只有军队说是铁杆的信徒,洗脑并定时清洗,信仰不坚定的不要。听起来跟我国现在名存实亡的共产主义信仰差不了多少的样子。所以真相可能是,根本就没有融合,只是教士凭借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绑架了整个国家。道听途说,n=1,仅供参考。

听说袄教至今仍有一定数量的信徒,在伊朗国内活得挺好,倒是让我吃了一惊。

家园 这个是从伊朗国内出来的吗?他对伊斯兰的信仰态度如何呢?

好像在伊朗只要在家中,是可以放开些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放浪形骸,但出门在外,却不行。当然,我对此的了解也是通过网上看的伊朗电影,很间接。就从电影来说,感觉还挺不错,不愧是有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至少比国内的许多感觉要好。好像现在伊朗经济也是混合所有制,有国有,私有和混合?但伊朗的广大乡村还是处在阿訇们的控制下,后面怎么走,还要看。

祆教徒伊朗很少,不知道是不是当年伊朗非要显示同阿拉伯土包子不同故意留下的,还是另有原因,因为按照伊斯兰经典,祆教徒是很邪恶的。当年一部分祆教徒渡海跑到印度,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有势力的帕西人群了。

家园 坎井系统一旦建立,维护起来还要付出很大的劳动,确实不知道

我最初以为挖坎井是项大工程,但一旦建成,维护起来应该轻松些,没想到维护竟也是重体力劳动,不知道是不是每年高山雪水形成的类似汛期导致的。如此看来,南疆普通贫苦人的生活确实谈不上怎样轻松,在旧时代,生产力更低下,就更没什么时间去坐而论道了,能维持生存就不错了。就我所知,南疆一带的水也不太好,象缺碘导致的地方病之类的还是挺高的,再加上封闭的环境,没有外界的系统信息输入,仅凭宗教,念念经就能讨生活,这些特权阶层对普通人进一步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什么帮助,纵然是现在,南疆文盲率也非常高,入学率,巩固率都很低,因为家里让孩子去学经了,这种感觉就像西藏的喇嘛教类似。

家园 看来在工业革命之前,游牧和农耕的冲突确实是世界性的主题

游牧产生不了稳定的文明延续,倒是很容易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对生命的感悟也同农耕文明不同。

中亚到伊朗到土耳其,可能是没有像中国黄河流域那样有大片的平原和农耕文明,小块的绿洲没有办法长时间对抗游牧民族的冲击,而通过暴力建立的游牧政权,要想维持,必须找到一套合适的解释系统,在这一地带,只能依靠宗教的力量,但最终还是不行,被宗教驯服了。

游牧,商业和绿洲农业,这应该是伊斯兰产生的地理特点,这种宗教可能也适应这样的环境。只是,单峰骆驼和阿拉伯马的游牧同蒙古马的游牧应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产生了伊斯兰教作为自己的包装和遗产,后者似乎只剩下破坏性的赫赫武功。

但现在,工业文明已经同以往完全不同了,不跟上,怕是最后都成渣。

家园 中亚的变化是三重

1 经济和政治上,游牧势力抬头

2 宗教上,伊斯兰教一统天下

3 语言上,突厥语逐渐取代伊朗语族诸语(现在五斯坦只剩下塔吉克是伊朗语族的了,不过乌兹的布哈拉撒马尔罕还有较多的塔吉克势力,双方为了这个也常吵架)

结果古代极其富足的丝路明珠,近代一塌糊涂,现在有了石油还好些

家园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语言

这正规的古兰经可都是不许翻译的,全阿拉伯文

你说这说突厥语系的普通老百姓他能双语精通吗?实际上学经的形成一个少数阶层(虽然原则上不限制普通人学习,但从财力和精力上都是富裕阶层才学得起)

不过呢,对于中国而言,由于新疆的宗教层的闭塞和不同派别的矛盾,倒是还好分而治之,现在网络发达,反而更方便了原教旨的伊斯兰教传播,更麻烦

家园 古代农业生产的水平十分低下

尤其是水不足的情况下.低到什么程度?丰年不过撒的种子的7-8倍!荒年据说不过2-3 倍,如果留种再加上税,农民遇到荒年就没啥收入了

当地的宗教封建主剥削的非常残酷的,还有多种麻醉人们的办法,号召他们去朝拜宗教祖师的陵墓之类的.圣战普通居民还没机会呢

叶尔羌汗国的统治阶层是蒙古人,他们才圣战,第一任汗就是对西藏圣战时,死于高山病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