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写给沉默的大多数-朱令案 -- 西行的风
我对贝志诚整天用莫须有的手段构陷别人不满,现在大家拿他的常用手段调侃他我倒真没意见。
硝酸铊是孙维实验室用的料
硫酸亚铊是老鼠药常用原料
这俩来源不同,对结论的影响非常大。
个人意见,现在那个号称朱令律师的主突然非常强调毒物是在隐形眼镜液和洗发水里下的,是为了把毒物限定在硝酸铊上。
你说我要把水搅浑也好,怎样也好,下毒的毒物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有明确的说法么?
或者说水曾经清过么?
中国太习惯一个声音,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了...
What you said is not practical in China.
You think the Watergate scandal can be investigated independently in China? No way. You are too optimistic up the best expectation.
Ling's case is a 19-year-old cold case. Think about it.
Sorry I can not input Chinese now.
是正义的化身。也许他不是万能的,但即使部分无能也是一种制度优越性。现在国内热炒要邀请李昌钰前来主持正义的动议呢。
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准确预警和及时制止。另外视频上还有一些疑点需要进一步解释,比如腰部的衣物颜色问题,视频和流出来的现场照片似乎不相符。
矿大这个案子,警察马上就介入调查了,朱令的那个案子,警察过了N个月才调查。
朱令是一个人两次中毒,你这个案子是多人同时中毒,
多人同时中毒的情况,当然要查食物来源。
一人中毒的话,同样的食物来源,别人为什么不中毒?
一人多次中毒的情况,宿舍投毒的可能性当然是最大的。
情况完全不同的两个案子,有什么好类比的?
贝志诚造谣被揭穿后从不解释。你怎么看?
95年4月初开始介入,有几个人是95年4月初开始介入啊?
他也没第一手资料,就可以胡说八道?
你说说这是什么逻辑?
记得有人说2012年全球给朱令的捐款是5万左右,贝志诚捐了多少?一个官二带富一代能捐多少?何况他唧唧歪歪造谣这么多年了。
你说说这是什么逻辑?
中毒,食物是最可能的。除非下毒者能确定1、警察会立刻查朱令的杯子。2、朱令的杯子不会被别人用或者收拾起来。否则他按你说的直接去投毒,不能立刻把警方吸引过来。而且还有个毒药样本的问题呢。化验残余,应该能够看出毒是否来自清华实验室吧。
一人多次中毒的情况,最可能的就是身边的人干的,参照朱令的生活状况,同宿舍的嫌疑是最大的。
警察把孙维确定为嫌疑人就是这个思路。和什么宿舍被偷有什么关系?
你这个剧本是非常拙劣的,偷宿舍的东西本身就有被发现的风险,偷东西也不能提供什么直接证据,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不是说清华实验室的铊随便拿出来吗?既然嫌疑人的化学知识如此丰富,心思如此缜密,连铊的来源地不同都考虑到了,那他投毒前就应该到清华实验室去拿铊,孙维不就更加洗不清了?
正如我在其他帖子里指出的,确诊报告出来之前,仅有凶手一人知道朱令被(凶手本人)下毒。在那以前根本没有校园投毒案的先例,更何况以铊下毒。当时校园治安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盗窃斗殴流氓等常见案件。从得知朱令中毒到强烈怀疑周围有人故意投毒,这个思想跨度恐怕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朱令案前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多数人的反应极其缓慢和迟钝,包括医生亲属和公安在内。那么要求朱令的同学立即能做出敏捷反应,未免过份。
朱令早出晚归,在寝室时间短,如何推断出是在寝室下的毒?这种情况下,有人坚持寝室内被下毒且要求换寝室才是很可疑的事情。
事实上现在也没人知道是不是在寝室下的毒,警察也没下定论。
朱令寒假回校以后,在寝室呆的时间长,这段时间除去周末回家,去食堂打饭,上了几次课,中午去校团委热中药(另有一说是文艺社团宿舍),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休息或准备补考。当然,在白天物化2同学也去上课的时候,朱令是不是还去了什么地方,就无法弄清楚了。这几个地方相互之间距离都不算远,要是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可以说是走几步就到了,不过朱令当时非常虚弱,走这点路对她可能也很艰难。
不管您认为谁是凶手,帮助朱令应该是大家的心愿。
以下是转载自帮助朱令网站。
请付款给 [email protected]
请将您的mailing address做为shipping address, 这样如果您有特别要求, 我们可以给您寄一份报税收据.
PayPal将会收取3%处理费。
请注意我们只使用上述唯一paypal帐号[email protected]。
网上有人注册了[email protected] 诈捐。
就如你自己写的一样,来这个楼发言的很多人本来就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有人带有目的,有人打酱油,有人路过,还有的可能是孙女士的同党。还有专门混网络的,团队马甲作战的(网络上辩论是有技巧的,不过这是术,不值一提)。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回头我来写篇网络辩诉的小文。
西西河里,大家大道朝天,各走一边。看完一笑,保留自己的判断就挺好。过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忙总说的一句话我是深以为然的,搞好自己的专业,赶紧积累自己的资本是最重要的(大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