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华文化 -- 夏商楚歌

共:💬28 🌺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中华文化

文化这个中国人都熟悉的词实际上来自西方,如民族,文明都是西来词。若不是研究这些的人,确实没必要了解。但上次有位朋友问到,何以我国是唯一四大文明中没有中断过的?今天方有时间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中华文化是不断发展、积累和充实的。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命运。通俗的说,侵略者可以使用武力征服一个国家或民族,却无法使用武力治力这个国家.以及彻底使这个民族心服.唯有一个办法能达到彻底的征服.那就是文化.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强大的民族和国家,必须具备强大的文化。强势文化对内是巨大的凝聚力,对外则是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其影响甚至超过政治、经济和军事。

从个人角度讲,文化能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气质高雅与否,见识是否正确,都与文化修养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似乎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就日常而论,它也或隐或显地表现在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

世界上文化分三大类.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它们的产生,分别依托于高寒草原、河流平原、濒海近海地带。文化类型形成的原因,较为流行的是“自然气候决定论”,有什么样的自然气候,就可能产生什么类型的文化。

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又决定了三种文化类型。

牧、商因内不足,故是外向型的,而农耕则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的。外向型的有对立感,扩张观,财富观;农耕内向型的则依赖气候、雨泽、土壤,讲天人相应,物我一体,安分守己,特性是和平的。

当然,文化类型还有其他分法,比如以宗教、哲学分类,季羡林先生就将世界文化分为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印度教文化四种类型。个人认为这属小类了.

中国文化的特点,其地理背景决定了它是农耕文化.我们国家的西部是高原,北部是沙漠或大草原,东、南部是大海,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条件下,较之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不易受到外敌入侵,客观上比较“孤立”,其文化容易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我国的统治者早早的就把该占的都拿到手了.所谓该占就是肥点的,已经都在掌握中,条件差的不看在眼里.因此一门心思埋头致富.

我国早在唐虞时期,其文化发生在今山西,河曲东岸及北岸,汾水两岸。夏文化发生在今河南西部之河曲地带,伊、洛两岸。

今山东西部有菏泽、雷夏、大野等,是商部落的文化发源地。河南安阳一带,有漳水、洹水流入黄河,是殷族所在地。

周文化发生在今陕西黄河及伊、洛流域。南方就不用说了,其文化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水系有关。以上地理背景,加之国土处于温带,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以农耕为主的文化类型。

我国农耕文化有几个特点;

第一、文化发生地域广大而复杂,与古埃及、巴比伦等单一的河流、单一的平原迥然不同。

第二、容易组成强大的力量,结成统一的大国,其文化不易被外敌所消灭。

第三、由于文化发生地域广大而复杂,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也一直存在。

由于以上的地理原因,决定了中国人是在农业文化中生长,重自我安定,内向而不外求,与西方外向性商业文化、重自由和扩张不同。

三十多年前西方开始折腾我国文化西来说,到现在仍然有这样的言论.包括我们今天研究东北史,也同样是处在战略包围环境下展开的.可说处境很艰难.

外国人持中国文化外来说的认为,既然人种外来,自然文化也是外来。这又分西来说:巴比伦说、埃及说;南来说:印度说;北来说:俄罗斯说;东来说:日本说。

反正说很多.都在说.然而,谁都拿不出确实的证据.这些“学说”全没有科学依据,大多很荒谬。不过,本人对外国友人丰富的想象力表示理解.

另外还有中国文化本土说,这一说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有五千年的初级文明,如龙山文化(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黑陶文化)、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彩陶文化)、半坡文化(西安)等等。

1977年发现的河南新郑裴李冈文化,迄今8000—7000年。因此,黄河流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其他地区的文化,都是它的辐射和发展。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多元说.遗憾的是,现代考古证明,与黄河文化同时的,还有长江文化,如四川盆地的广汉三星堆文化,迄今4000年。成都金沙文化(出土金、玉、陶等一千二百多件),大溪文化(重庆巫山县),至今都已四至6000年—5000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的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城址,距今已五千年—至四千八百年,除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外,还有炭化的稻粒,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值国等等。这说明,长江流域文化并不比黄河流域文化晚。

因此,种种说目前只能暂定为想象,当然,这不排除新的考古发现证实他们的说.在没有新材料证明之前,我这说法是没问题的.

世界上把文化分为两级.那便是;“原生道路文化”(第一代)和“次生道路文化”(第二代)。世界上只有中国是唯一的由第一代文化延续下来的原生道路文化。意思是只有中华文化是连续而没有断裂过的.

两河流域文明——希腊人称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其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公元前四至三千年,已由史前文化转向历史文化。公元前三千年,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悲剧的是,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去灭了新巴比伦王国,这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两河流域文明的结束。接着希腊人取代波斯人(这个时期与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平行),然后罗马人又取代希腊人,于是曾创造出人类最早的灿烂文明的诸民族,在外族统治下逐渐销声匿迹(犹太族除外),一个伟大的文明无可挽回地被历史所埋葬。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的文明大致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步,约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了图画似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即进入文明阶段。

国家形态出现后,约有2500年始终保持着国家的大统一,共建立了31个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自然科学上以天文学和几何学成就最高。木乃伊制作,金字塔修建,都表明了古埃及在医学、建筑学方面的成就。

但到公元四世纪时,在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统治下,埃及已丧失固有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基督教国家,希腊文取代了象形文字,古埃及历史宣告结束。公元639年,随着阿伯人的征服,埃及成为伊斯兰文化圈成员,古埃及文化被彻底埋葬,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失落的文明。

古印度文明——印度曾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很早就有了文字(梵文)。公元前1500—1000年时就有文字作品《吠陀》(基本上是宗教文学)。前四世纪就产生了巴腻尼编著的梵文文法书,附有包括二千个字根的词汇,这是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文法书。

但到六世纪,由于嚈哒(中亚古族名、国名,自称白匈奴)人的入侵,古印度最后一个奴隶主王朝笈多王朝已经不存在了。古印度末期佛教传入中国,又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嚈哒国家又被突厥、伊朗所灭。伊朗、阿拉伯、突厥相继占领时期,强迫信奉伊斯兰教,古印度文化一蹶不振。

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是欧洲的所谓“黑暗的中世纪”时代,发生了民族大迁徙,文明发生了大倒退。直到十五至十七世纪,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学术再生”。文艺复兴运动成为由中世纪向近现代文明过渡的桥梁,由此而产生的文化,也就是所谓“次生道路文化单元”。

因此,我们的祖先的确很棒,他们创造了中华灿烂辉煌从未断绝过的文明.能使文明一直持续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拥有超越他们的文化。

我国没有上述的情况,中华文化的源头,以前一般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五帝时代”,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五帝”我就不说了啊,大家百度估计都有几万条信息谈五帝的.

1977年首次发现的河南新郑的裴李冈文化,引起了学术界对古代文化水平的重新评价。裴李冈文化距今8000—7000年,早于仰韶文化。

该文化属新石器时代较早遗存,已有粟、稻种植,有家养猪、狗、牛,有红陶,甚至龟骨上刻有符号。这已远早于五千年。

前些年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可考的历史基本上断在夏代,迄今四千一百年。这篇群众且不论断代工程,因为我会在文化这个话题谈完后,详细的说到断代工程的。无论如何,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来没有发生过断裂。

通宝推:月下,雨落田园,diamond,
家园 中国文化的特征

我国没有另外三大文明古国的情况,中华文化的源头,以前一般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五帝时代”,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五帝”我就不说了啊,大家百度估计都有几万条信息谈五帝的.

1977年首次发现的河南新郑的裴李冈文化,引起了学术界对古代文化水平的重新评价。裴李冈文化距今8000—7000年,早于仰韶文化。

该文化属新石器时代较早遗存,已有粟、稻种植,有家养猪、狗、牛,有红陶,甚至龟骨上刻有符号。这已远早于五千年。

前些年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可考的历史基本上断在夏代,迄今四千一百年。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来没有发生过断裂。

而能一直延续下来的原因,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文化起源的范围,

看看我们国家,要比其他几个古代文明起源地域大数倍。这种农业文明的强大物质实力,广阔的地域,使中国有能力抗御游牧风暴的袭击,而不至使整个文明被摧毁,相反,其文化的高度却能同化游牧文化。因此,被西方称之为“纯亚细亚道路”的中国文化,就具有了原生状态。

二;文化的非宗教倾向;

这个很有特点啊,我们是多民族融合性的,所以祭祀中只有两大类.就是自然神,祖宗神.

祖宗神;往往地上多少个王,天上多少神仙.君不见史书上那些皇帝出生都不正常吗?不是一片红光,就是白影一闪,然后降生.现在不谈可信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政治手段.

而多神与一神,主要取决于祖先神灵。子孙在社会上有其自由的人格和相应的权利,祖先才有进入天国的权利。

因此地上就有多少自由独立的族类,天上就有多少祖先神灵的存在。华夏共同体的形成,是由许多部落或部落集团联合而成的,故在天上也就显现多神的色采。

多神又往往导致无神(就是没有一个共同崇拜的神)。外来宗教(如佛教)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是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改造和融合。

现在的佛教实际上是综合儒家和道的产物,严格说应该是中国佛学.和原始印度佛学变化很大.所以中国文化的非宗教倾向,避免了如西方的长时间的宗教纷争甚至宗教战争,有利于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自然神就是天地山川,名渊大泽等.大家对照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家园 中华文化的稳定性

中国文化的稳定性;

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特点,有利也有弊。利是它的独立性和强势地位,不易被其他文化所异化,在文化上成为西方人所说的“永恒的帝国”,自身的文化可以得充分的发展;弊是它又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如果不适时调整,就有可能落后。

文化是发展的。特别是自二十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逐渐全球化,各国、各地区之间的频繁交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会成为潮流,文化上的“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农耕文化的落后的一面也突出地表现出来.

因此,中国文化必须“变”,必须转型,与先进文化“杂交”,吸收工业文明的成果,创造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新文化。只有这样,才会使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活力和青春。

但是,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又决不可以丢掉。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当前,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入或入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深切忧虑。

如何保持我们固有的优秀文化,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我们深信,融入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之魂永远不可战胜,新文化建设必定会使我们更加强大。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两点,是可以肯定、无可怀疑的.

家园 文明的内涵及比较的基本方法

我发现朋友们对有些慨念问题没有认识到,但这很重要。在不了解史学的基础时,就跳跃的去抓那些实质的东西,不合适。

首先,耳熟能详的五千年文明史,这个人张口便说。然而,要阐述五千年的文明,即使只是它的早期阶段,也是个很大的任务,而且文明的定义。

研究历史的人必须有条理,对任何历史问题,必须先分段去分析。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长度,接着看广度,最后看高度。

长度;我国早期文明的长度是怎样的久远?它又是怎样在历史长河里绵延传承下来的?

广度;这一文明的分布传播,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影响作用。

高度;我们的文明是怎样发展?曾经达到怎样的高锋?

要了解中国早期文明的长度,就得先正确理解四大古代文明是怎么回事。世界上古代文明实际上很多,而且并不是独立起源。

拿日本说,鬼子在他们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也没敢说是完全独自发展的。鬼子是受我国影响,而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是在近东一些文明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

长度问题后,我们就应该去了解文明的起源到底在什么时代?

我现在是把历史学习方法简单的说说,因此具体事件不详细讲。有时间可细说。因为这里提到的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

上面谈到学历史必须有条理,现在说说文明的标准。

这个词很简单,常常被大家提起,但是谁知道它怎么来的?什么时间被提起,被使用,怎么使用等等。文明,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就是不再是猩猩猴子了。

可是,怎么才能判断出他脱离了动物界?什么标准?这个标准是自己定?国家定?世界性文化部门定?

英国学者格林·丹尼尔在一九六八年出过一本书,《最初的文明》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文明起源的考古学。这书是西方考古学生的必读书。对文明这个词,他提出三个标准:

一、城市

就是发掘的遗址中必须有城市,而且至少能容纳五千人的城市,原始的小聚落不行。

二、文字

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不可存留,无法传播。

三、必须有复杂的礼仪建筑

也就是说,这个建筑不能是为了生活必须而造。它应该是为了宗教,政治,或者经济什么原因而特别建造的,比如;埃及金字塔。

如此看来,文明的标准不低啊,那么我们现在还敢说自己有五千年文明吗?这些标准是国外的慨念。

我国最先提出文明标准的是夏鼎。在前些年,日本方面,大家都知道鬼子对我国文化非常有兴趣。他们对我们的历史研究很深,在一次研讨会后,和中方共同对世界提出加一条标准,那就是青铜器,也就是铸造技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

然而这些文明的判断要素并非放之四海皆准,很难适应世界各地文明起源的多样性与区域性。

就拿青铜器说,中国,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埃及、地中海的克里特、迈锡尼等早期文明时代,都有发达的青铜器,那么中美州的玛雅和特奥蒂瓦坎怎么办?不算是文明吗?他们是不玩青铜器的。

再说文字,中国是方块汉字,古埃及有圣书体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有楔形文字,地中海的克里特有线性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有图画文字,但南美洲秘鲁的印加文明,虽然也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国家,却没有文字的使用,你能说这不算是文明吗?

看看城市这个标准,世界上那些农业文明的国家,生活稳定,自然容易形成城市,可是游牧民族呢?

在农业文明中,古埃及有能力建筑雄伟的金字塔,但前王朝的诺姆文明到早王朝文明,却一直没有典型的城市出现,这类文明也是文明。他们被称为:没有城市的文明。

因此,从理论上讲,文明社会的抽象慨念是国家形态,物化标志是,文字,青铜器,城市和宗教礼仪中心。

就这一个小小的文明,已然如此复杂,历史简单吗? 这些年史学界比以前通达很多,不再抱着狭隘的观念去研究历史,而是提倡:多元一体。 这个多元一体是各方面的、全方位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汉民族独立创造的,是多民族在各朝各阶段不断交流,融合共同缔造的。

所谓狭隘的观念我简单的讲一下,有句老话:内华夏而外夷狄。这思想是根深蒂固。我们把这种叫做,中原中心论的狭隘观点。问题是,就按中原这个观点算,也有点打脸的味道。

越国,是被称为夷。可是考古却发现,越国的疆域就在中原范围内。早些年的考古,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成果不大,都是在中原范围内。文革后,才扩大范围,因此才真正的打开局面,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不知道的事情,纠正很多错误的观点。

比如: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游地段的荆楚地区,可是清代著名学者顾栋高曾经有部书,叫做:《春秋大事表》。

书中有一篇专论讲:《春秋时期楚国的领域不过长江》在民国时期,学者仍然认为楚辞中地名都在江北。

但是考古的遗迹却提出了反证,商周遗物大量出现在湖南境内。这些问题是越研究越复杂,就象学问,越做越感觉自己知识不够用。

我今天谈这些是希望大家把基础的慨念搞清楚,否则大家对各学者的文章根本理解不了。因为概念不清楚。

重建过去是历史学者的任务,个人认为,也是每个中国读书人的任务,一旦愿意去付出时间和精力,愿意往里面钻,还请您站在史学历史观上去把握。这和平常做人处事完全两个概念。在历史问题上,有些情况是砍脑袋都不能妥协的。因为那是原则。

为什么这样说?

比如,一千多年前你的家族有家谱。记载家谱的人若是如实记载,那么多少年这家谱也是真实可信,经的后世检验和查证的。

可是,若不客观,或没认真详实的查证,造成曲笔。那么,这本家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百年后爷爷成了儿子的兄弟。再二百年后,爷爷成了孙子的孙子。试想一下,爷爷和重孙子并列为兄弟一起接受后代子孙的祭祀,哪个家族能接受这种情况?

把这个例子上升到国家历史高度,是不是一样的意思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相信事实是可以说的清楚的,然而在历史学中,一位历史学者如果对史实真相有所隐瞒、夸大、歪曲、甚至篡改……当然,我们大可去批评或谴责他。但是,所有的史学家都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吗?

什么是客观? 都说自己是最客观的,但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层次不同等等原因很可能造成客观变了样。

当下历史学,许多真相讲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是,材料的缺乏,这就是客观原因。还有一个麻烦是——认识。

写史的人不同,性格不同,受的教育不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史官本身的洞察力,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政治。

我们称之为:国家史学,或者,传统历史。当时现实社会的权力中心是历史书写的中心,帝王将相中心观决定历史书写的面貌。王朝史编纂成为主流,官修处于垄断地位,政府控制着国史的编纂与传播。

家园 史学方法

重大历史活动的产生常常是有客观规律的。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什么历史事件,必须首先考虑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大家都知道,商人图利,往往老板最看重的就是数字,这个数字就是钱。国家也一样。

另外要考虑,历史情境是否引发此事件的可能,你研究的课题是处在什么历史局面中?和他相关的有什么历史活动?或者那时的历史趋势。国外著名的资产阶级**爆发,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阶级壮大,当权者有需求的大趋势引发。

另外还有英格兰起义,考虑这些还不够,任何一个大的历史事件,都和利益集体有关联,这些集体的类别,各自的利益,不同的行动。

战国时期,诸子就是代表着各利益集团的。百家争鸣不是凭空而起,更不是纯粹的学术,它的背后是政治原因。这些主观原因是引起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客观原因决定历史事件的能否顺便进行。

我们通过材料的收集,对人物的把握,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等等全面的分析、判断,这里有个重点,就是历史人物。

人物是最难把握的,你得大量的搜集跟他有关的材料,从所处的时代,他有什么作为、他的局限性、他的历史地位、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和大家对他的评价。

这里的评价是指全部,而不是单指好评,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历史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对史实真相的把握,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评说标准是否合理,两者缺一不可。

历史学者全部把握历史事件,或者把握历史人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把握历史人物必须从;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去分析研究和疏理。

而且历史事件的分析还必须区分,知识,制度,特别是历史**的知识,如;**任务、组织和领导者、斗争纲领、主力、方式、结果、对此类事件的影响的知识结构、进步性、局限性、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

简单一个小问题,研究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必须掌握当时代历史背景下的经济情况。可是掌握经济情况就必须知道;生产技术、水利情况、天文历法是否进步、劳动力怎样、投入多少、土地政策、农民起义、地主阶级。

接着再了解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中央集权是什么政策。重农,抑商?还是保护和鼓励?宗教情况,文化制度,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把这些零散,繁杂的材料做个同类梳理,整理出条理,尽可能处理的简约。另外还有个重要的问题,这是个很多人通常都会忽视的问题。民族。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不管任何时期,和各民族的联系从未间断。

然后是外交,再顺着就要摸摸地理因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在分析历史事件中有四个要点: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以秦为例:

历史因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这算是局部统一吧。

政治因素是,长年征战,人民困苦,极其渴望统一。

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秦国。

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思想,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民族联系加强。

对外,这个外交就不说了,大家都很熟悉。

个人,赢政本人雄才大略。

这些还不够,还要注意一些隐形的材料。如,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隐形的是,夏是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商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还有的不象这么简单,需要你知识面更广博。

著名的长平一战,隐形着秦统一的背境。

曹阿瞒的官渡,刘的三顾,还有赤壁,隐形着三国鼎立。

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少数民族中突厥、契丹的兴起。

这些知识是隐形在章节的补述中。你不去认真读,只看书中主要内容,自然就发现不了。

还有的隐形便是插图。

如,扉页彩图中《自由引导人民》可察法国七月**。

还有就是地图知识,元朝的疆域图,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水患,黄河改道入淮。

地图还会告诉我们,今天的开封是战国时期的大梁,北宋的东京。宋代名港明州,明代是宁波。北京的叫法仅仅在两宋时期就有几种,如;南京,中都,幽州。

另外就是隐形的历史知识点,就是注释。这是书本上死活都翻不到的,如;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调:指户税,实质上就是人头税。

我发现自从《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以后很多人认为历史很简单,所以才有此论,是提醒大家不要把历史想简单了,历史绝不是读通几部史书就敢自夸自己进入研究领域的。事实上我们都在摸索,在历史领域中谁都没有最高点,永远都在学习中。

家园 先秦史

自从断代工程后,中国人都夏商周三代历史非常有兴趣,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断代工程仅仅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文明探索工程是世界性的,这项工程不是某个国家能完成,需要非常多的学科共同努力,在长期不懈的研究中才能有成果。而断代工程的所谓成果仅仅是阶段性的,并且,李学勤并不是断代工程在主持组长。什么原因造成断代工程以他为主我不清楚,那是政治。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这类工程有了阶段性成果后,参与者应该全部退场,交由国家机构去检验,查收,如果验收合格,国家机构再选择委托人去宣布,也有可能不宣布。毕竟只是阶段性成果,既然是阶段性那就意味着并不准确,很可能会被推翻,那么,一旦被推翻这个成果,国家机构会很背动。所以我认为阶段性成果被李学勤第二天就自己宣传出去,并被写入教科书,使全国人民使用断代工程的阶段成果是很不合适的。

家园 夏文化

先秦史我只好从夏说起,这就扯到东夷问题,但还有个问题,夏民族的问题。大家还需要了解到,夏是否存在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定型夏。它是国家形式?联盟形式?酋邦?明白了吗?夏的存在没有人怀疑,是无法定型它是否进达到文明的国家。

什么是夏民族?例如,作为夏民族其组成,除了夏后氏之外,至少还应包括史书中所说的夏的同姓族郑(或称国族)。而作为夏的同姓国族。

据《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氐、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夏后氏为王室所在,其他各个族氏则分散各地,有的在今陕西,有的在今河南,也有的在今山东。

那些分布在今山东一带的斟寻氏、斟灌氏、费氏、鄯氏、辛氏等国族实处于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而岳石文化一般认为是夏代的东夷文化。

这样,若夏文化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那么作为夏民族组成部分的夏的同姓国族,有的却表现为东夷文化,可见目前有关夏文化的定义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任何一种考古学文化都是难以囊括上述夏的那些同姓国族所处的各地域的。

此外,再就夏代的那些异姓国族或族邦而言,如作为夏代侯伯的昆吾,其为己姓,初居帝丘濮阳,后迁至许昌,夏民族中包不包括昆吾氏?

再如位于山东媵县的薛国的奚仲,《左传》定公元年说他曾担任夏朝的“车正”。

夏民族中是否包括任姓的奚仲?还有,在夏代,商的邦君被称为“商侯”,《国语·周语上》说商侯冥担任过夏朝管理或治理水的职官,并因此而殉职,那么子姓的商族是否被包括在夏民族中?

可见以是否在夏的朝廷中任官、是否属于夏的与国或附属国来作为判定构成夏民族的标准。也是有困难的。

既然什么是夏民族,我们都弄不清楚,那么将夏文化定义为“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显然容易令人困惑。

家园 夏王朝的国家结构?

夏史研究中另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是夏代的国家结构问题。虽然学术界对夏代的国家结构曾提出“方国联盟”说、“城邦联盟”说、“早期共主制政体下的原始联盟制”说、“奴隶制中央集权王朝”说等。

但这些观点都只概括了夏代国家结构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而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

如“方国联盟”说和“城邦联盟”说,只注意到那些从属于夏后氏即夏王邦(夏王国)的诸邦国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的从属性、隶属性和夏后氏在王朝中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和作用。

至于所谓“奴隶制中央集权王朝”说,则将那些从属、隶属于夏王国诸邦国视作王室之下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把“天下共主”等同于后世的“中央集权”。

对这些难点目前都没统一意见,只能把它和商周时期一样暂定为;“复合型国家结构”。只是三代的发展程度不同而已。

在这一结构中既包含夏王邦(王国)也包含属邦(附属国),王邦与属邦是不平等的,王邦为“国上之国”,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属邦为主权不完整的(不是完全独立的)“国中之国”。

这些属邦有许多是在夏代之前的颛顼尧舜时代即已存在的邦国。夏王朝建立后,它们并没有转换为王朝的地方一级权力机构,只是臣服或服属于王朝,从而使得该邦国的主权变得不完整,主权不能完全独立。

但它们作为邦国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所以,形成了王朝内的“国中之国”。而作为王邦即中央王国,则既直接统治着本邦(王邦)亦即后世所谓的“王畿”地区(王直接控制的直辖地),也间接支配着臣服或服属于它的若干邦国。

邦国的结构是单一型的。而夏王朝在“天下共主”的结构中,它是由王邦与众多属邦共同组成的,是复合型的,就像数学中的复合函数一样,函数里面套函数。

因此只能将夏王朝解释成复合型国家结构。当然,夏代的历史文化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及其困感绝非这几例。

家园 先秦史基础

因为〈明朝那些事儿〉造成大家对历史的热爱,这是好事,但也有负面影响。负面就是大家好象都觉的研究历史很简单,只要读通几部史书,或者把二十四史读通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包括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研究者都不敢说这话。中国历史中先秦史是最大的难点,其次的难点就是秦汉史和元史的研究。而清史是最容易的。

为什么这样说?我冒昧的给大家谈谈,不相信的可去查证。

走进先秦史研究领域的必通几门学科;古文字学,文献学,靠古学,民族史学。大家可能会怀疑,有这么复杂吗?

古文字学;先秦时期的文字和后期王朝不同,所以想了解先秦史可去读正史。但研究者不能读翻译过来的历史书,因为翻译容易出错误,一旦翻译出了错误,不要谈研究,自己首先就没认识到正确的历史真相,如何研究?

所以必须是读原典,可读懂原典的前提是必须认识古文字,这古文字包括大家熟悉的甲骨文字和各诸侯国文字等等。那个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并没统一,各国文字写法不同,楚和秦文字不同,越和吴文字相同,齐文字,赵文字等等的特征是怎样的都必须清楚。

大家不妨去百度找找各国文字对比一下就清楚了。我不会发图。

这且不论,各国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自然文字组合特征也不同,因此在翻译时,遇到个不了解先秦史的,站在后期王朝文化背景去翻译,错误会很大。我们目前读的很多史书都有非常多这样的错误。

另外就是古民族的文字,因为先秦史的材料太少了,所以我们必须从民族史中寻找先秦时期的蛛丝马迹。这是近年来的研究走向。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民族史。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从未间断过。所以对民族史不做起码的了解,在研究先秦史时,自己都没有能力把握材料,谈什么研究?

文献学;大量阅读史料,从中找出错误地方。可是怎么找?不谈你阅读的必须是原典,根本没翻译过的最初文献,这首先就很大难度。文献的分析是件非常繁杂辛苦的工作,需要的不仅是耐心,还有技巧和对先秦史的把握能力。

考古学;都知道出土实物是历史文献的证据。但这个证据给你能认识吗?比如你在河南挖出个锅,在没有任何文字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判断?

再如有的说郑州是汤都,二里岗下层是商朝最早的文化,可郑州还有早于二里岗商文化的遗存啊。

就以夏的遗迹为例;这类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确定一个遗址属于某一王朝,然后再确定它是该王朝的京都,如果夏到不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那么告成王城岗的城墙为夏都城之说就不能成立。

因此,必须先解决夏文化的问题,如果遗址属于夏文化,也不能证明这就是都城啊。{注意,这是考古学中的文化定义,不是历史学中文化的定义,有区别的}

如果某一遗址由各方面的强有力的证据确定是夏都,那也可由此找到一个标准,根据它先搞清楚夏文化的面貌。禹都阳城说的时代还是比较晚,孟子距夏禹将近两千年了,而且还有禹都安邑等说法,

禹都旧城是否是战国时期的阳城,也可能是另一个地点,虽然很可能是指战国时期阳城的附近地代。王城岗遗址有城,但这和是京都是两码事,因为城有两种,一是城堡,一是城市,后者是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也不一定只是一个城圈。

北京旧城,内外就有两个城,但是城堡本身并不就是城市,农村中的土围子不是城市,北京紫禁城也是城堡性质,古代的城市常有城墙,但是城市不一定非有城墙不可。

另外,东周阳城没有问题,它的发现为新装禹都提供了旁证和线索,这个城有城墙,城墙的年代可定为战国初,城内有宫殿遗迹,陶片,是战国和汉代的,陶片和挖片上还有阳城字样。

所以这些都必须你自己具备考古学知识,否则,你只能读考古挖掘报告,可是报告的结果准确吗?你不是了解历史,而是研究,那么必须掌握最准确的考古结论。十年前我国考古还是山羊和绵羊不分,如此类推你觉的自己拿到是考古报告是正确的吗?在不正确的考古结论基础上谈的上研究吗?

因此,我真诚的希望大家端正历史观,这不是我个人的事情,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事情,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没有端正的历史观就和记载家谱一样,早晚我们自己会和重孙子并列为兄弟被后代祭祀。。。。。。。

家园 中华之一--儒学

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

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听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无聊?好象是一群文人闲的没事干在啄磨文化的破事?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是一套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文化不仅具有外显的架构,而且具有无形的或隐形的架构。文化从根本上制约和指导着人类的思考、行为以至情感形成和表现的方式。

到1915年,德国人;奥斯瓦尔德提出,建立现代科学体系,文化学便成为这个体喜的顶端学科文化在八十年代便成为热门。我国是从三十年代开始探索性研究,后成“绝学”.改革开放后,兴起大规模的 “文化热” ,对文化的认识可以说是肤浅不全面的。

可是有个关键大家必须知道,文化的地位。

文化是现代社会科学的三大基础科学。这三大基础科学是;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

顺着这个话题我把文化的情况交待清楚,大家自己去啄磨文化的重要性。

这三大基础科学中文化学分;人类学和社会学。

人类学又分;社会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再细分就是;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政治学。

社会学大类中分;社会心理学,社会经济学,社会语言学。

其中社会语言学分;自然语言学和逻辑语言学。

社会心理学分;哲学,美学和伦理学。

美国人类学家,克卢伯,怀特说;现代学者在人类学中对文化慨念的发现是伟大的,可与哥白尼提出的日心学相比。

这里有些大家天天提到的词也顺便讲一下,人类。什么是人类?

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思维的动物,语言的动物,政治和社会的动物。

苏联学者说过,人类是劳动的动物,制造工具的动物。

我国学者在八十年代说;人类是唯一在地球上建造和发展出了文化系统的动物。

这其实就是提出;人类是文化的动物。总结一下无非两个字;“种差”。我另外一篇文章谈过民族一词,这里不多说。

家园 先秦儒学

谈到中华文化是要知道儒家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先秦时期的纯儒学。我们今天了解的全是汉武帝为政治统治的需要篡改的政治儒。

先秦学术,西周时尚是“官师合一”。春秋时期天子失官,分裂为私家之学,汉人分为十家,儒是其中之一。其余九家是;道,墨、法、农、阴阳、名、纵横、杂家、小说。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这段描述出自;《汉书。艺文志》。书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不解释了。

钱穆评价孔子;“中国史上平民学术之开始”。是将“古代贵族学术传到平民社会的第一人”。

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柳诒徵对孔子有这样的评价;“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因此,称其为;“圣人”、“素王”,西方学者则称其为;“耶苏”。

但孔子不是教主,其学说更不是宗教。儒家因出于古司徒之官,职业性决定了学说有两个特点。

一;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称为;六艺,也就是“士”。 因此,儒家都注重文献,孔子就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

第二个特点;“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是儒家塑造尧、舜、文、武理想的社会模式。于是中国有内圣外王、以德服人一群牛人典范,后一句就代表了周代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教化。

儒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点;

一是;仁,儒家不理神道和鬼道,甚至不理君道。但重视人道,这就是平民之道,这也是儒的仁。儒家“仁”的内容是;孝、悌、忠、恕。

孔子的本义是把宗教变为人道化的政治、以德治人、以人为本提倡“民本主义”就是不理君道的表现。孔子老先生天天的强调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都是重视民生疾苦。要求满足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给人应有的尊严。

而儒家的“中庸”绝不是糊涂,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和为贵”,特别是《礼运》中记载孔子的“大同思想”,以“天下为公”的理想主义。

而儒家为统治者利用是因为;太看重现实政治,常常偏向社会上层而忽略了下层,因此被权势者维持旧秩序所利用。

另外就是被佛和道钻了空子,因为偏向群体忽略小我。所以被佛看出它只能治外不能治内,给佛家留下空间。

然后又被道家发现,太注重人类而忽略自然,于是道家留下了空间。

希望大家不要被目前的那些儒所误导,那不是真正纯粹的儒家思想,是政治儒,宣传需要的儒。

家园 礼、乐

《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礼器)。”则礼为礼器,引申为祭神的宗教仪式。

《周易豫卦》象词:“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

《礼记乐记》:“乐者敦和,率神以从天;礼者辨宜,居鬼以从地。故圣人作乐以从天,制礼以配地。”

可见礼乐都与上古的祭祀活动有关,是巫文化的产物。孔子认为“礼由仁生”。“礼”虽是神道的、宗教的,而“仁”则是人道的。

于是,儒家用礼、乐建构起一整套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并完成了由神道到人道的转变。可以说,整个封建文化,也就是礼乐文化。

所谓“礼乐文化”,原本是人类原始时代的习俗系统,包括信仰、祭祀、生产、生活、习惯、经验、知识的积累。

司马迁在《史记礼书序》中说,制“礼”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节制欲望的习惯和品德,以维系社会生活的秩序。它延续和发展下来,就成为文明社会的整套制度。

整整一部《仪礼》都是记载古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习惯的。随着第一代文明的灭亡,文化也发生变异,唯中国文化保持着原生态,仍沿“礼”(习惯)的方向发展。

大约在西周时代基本定型,成为中国独特的礼文化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系统,大体与“文化”同一概念。“礼乐”并不属儒家所有,儒家只是礼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

古代的“乐”,不是今天“音乐”的概念,它包含音乐、舞蹈、诗歌,以及说唱相结合的样式。“乐”是礼教的重要内容。

礼与乐相配合,追求的是一种天地、社会、国家、家庭、个人全面的协合的境界,从礼的角度讲是“大顺”,从乐的角度讲是“大和”。

因此,尽管乐与礼的形式不同,但它们所反映的内容是一样的,两者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故乐亦是礼,古代的祀仪活动,都必须配乐,《通典礼典》曰:“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看来他是认为,周公改革政治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道德之团体",要用道德把贵族、平民和其他的人维系起来。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周公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也就是说在王老看来,周公制礼作乐是使周实现了由鬼道向人道的飞跃,政治家或者思想家,在推出他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或者方案的时候,他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最大限度地切合人自身的特点’

了解中国各朝历史,想来是清楚的,在古代中国,当官以进入政治界当然是为了获得权力。然而当时权力的主要内涵之一,是士人可以藉由此管道以进入士大夫社会,参与其中的各项礼仪活动,

藉由这些礼仪的实行, 士大夫获得了身分的荣誉感,进而感受到己身的权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权力必须藉由礼仪符号来展示!一旦一位官员被迫从朝廷离开去担任外官,也就离开了当时最高级的士大夫社交圈,无法参加这些社交活动,这些都是通过斗斗诗,来首词,或者语言、仪态,着装.没有了这些礼仪符号,也就失去了在士大夫社会的人际关系圈,等于是丧失了士大夫身分感。

在中国,权力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人际关系的缔构,以确立自身主体的地位,并确认或扩张其权力,包括皇权,必须是放在君臣关系中去理解,君尊臣卑,家父长制……若以普通的思维去理解我国的皇权,恐怕是对皇帝制度的误解。

家园

礼;是儒家政治理念的核心观念,因此儒家称为;礼治!礼作为语言符号却可上推到殷墟甲骨与两周金文,礼经内容文字有先秦渊源,还可推至西周贵族教育的教材,但直至战国末年,似无一本书名为《礼经》。

就《仪礼》而言,此书应是儒者在汉初汇集先秦(战国)的礼仪书而成的,《仪礼》成为经典,或者列为儒门五经之一是另一回事。先秦有“礼经”的概念,但“礼”并非一部经典的概念,更不特指那部经典。

战国后期各学派之间激烈的斗争,为争夺政治的主导权,儒家积极编纂典籍,并抬高其地位为“经”。“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此内容来源当是官学中的某位礼经博士,或者说是后仓在官学中教授《曲礼》,其中“毋不敬”

以下三句是《曲礼》原文,而“安民哉”以下,便是礼经博士的经文诠释,是所谓“记”。先秦的《曲礼》原是作为贵族童蒙教育的礼仪模板,但通过后仓及这些后来的学者诠释,成为治国安民的政治规范

我们来看看礼记内容的出入,其来源甚广,非一派一人之手,这些内容来自;《曲礼》,《檀弓》,《大传》,《丧服小记》等等,这些应为战国后期经学者讲经的传记。

另外还有部分《乐记》,《礼运》,《祭法》,《祭义》,《月令》,《中庸》《大学》……这些是战国后期学者对礼的新诠,而且运用了流行的气论和心论。

起因当是儒法斗争,这是礼记被提为圣经的情况。因此,今本礼记是长时间作成的礼制文献。出自不同学者,不同学派,其史料的可信度也应作若干保留。

我们可看到,学者们在论先秦儒家礼论时,多引《左传》。左传是什么书?是史学家证明春秋史实之文献,自然是有依据,但分析左传的成书,内容资料的来源应该是春秋时代某国史官的纪录,被称为《春秋》,此书是否经孔子删改并不确定。

另外,左传的体裁中包含大量的议论,都是评论所记载的春秋史事,如以“合礼”与否评断。这些以君子曰为主的记载与其以为是反映春秋的史实,不如理解为战国中期学者的见解。

因此,左传所呈现的礼论,与其说成是春秋时代,不如当成是战国中期的学说!大家可用左传和儒家其他经典互证,便能清楚何为儒家礼。

古籍有时代性,不同古籍成书皆有其目的。经典中的礼论不是无意间留下的史料。是经典作者的礼论述。但不同的著作和作者使用礼的语言符号去建构自己的礼论,定有其意图和策略。

“礼”有二层意义,一是作为语言符号,二是此语言符号所蕴涵的思想元素。二者之间有对偶的关联性,但其关系不是固定的。语言符号的意义的不确定性来自读者在解读时的创造性,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理解。

这里举一例:饮食礼,

在先秦那个时代,我们能去想象古人在抓到猎物后,开吃之前,腿上还先铺好餐巾,然后慎重的把器血排列好,再彼此谦让一番,最后才开动?

目前学者考古发现,跪坐之姿起于商代后期,跪坐之姿 是周贵族在公开场合的正确坐姿,学者认为跪坐的姿势是违反自然的。

这种动作来自于俯伏后起身而来的坐姿。最先使用这种仪态的是祭祀时的神职人员,他们作这个姿势是进行宗教活动时,作这种姿势是表示对于鬼神、上帝的敬畏。

随着神圣生活观念的发展,为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敬,此仪态就被推广到祭祀之外的日常生活。至少是公共生活中。

从西周开始,礼字的意义从祭祀扩及生活中的礼仪规范,指人的身体应遵守的客观规范。从另一角度来说,人所实践的礼仪规范,包括各种身体的动作、语言、器物、器物的数量,许多部分是人必须勉力为之的,因为它们得自祭祀神圣性的保证。

周初以来在“天命靡常”的忧患意识驱动下,那些贵族借生活礼仪化以敬德,此亦为;仪刑文王,周人相信若能延续文王之德,便能续有天命。

在这套政治结合宗教观念驱动下。周人从赳赳武夫变的文质彬彬。这种礼制是一套正式的理念和规范,作用便是限制和发社会行动者的互动行为。它不同于单纯的规范,如道德信仰等,它是有一定的强制力,有实质的赏罚功能。

周礼的主要功能是分类和区别。礼的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必须有相当的文化能力。

《仪礼,聘礼》中说行礼是;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可见行礼与否是区别君子和众人的。行礼也区别雅和俗。还包括威仪~~

周礼中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是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就是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成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到了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如今的礼仪再无鬼神内容,成为现代文明!

“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家园 人生礼仪

政治类刚刚说过,生活类有人生礼仪、饮食礼仪、称谓礼仪等。

人生礼仪;

诞生礼,三朝:受贺;

满月:剃发;

周岁:抓周

成年礼:冠笄礼

婚礼:纳采、问名、纳结、纳徵、请期、亲迎

葬礼

称谓礼仪有;尊称:敬称,用敬辞向对方表示尊敬。比如;尊驾,仁兄,令郎~~~

谦称:用谦辞表示谦虚的自称。如;臣,奴才,妾,寡人,老朽、贱内、犬子~~~~~

鄙称: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小人,竖子~~~~~

作为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分封诸侯,这些诸侯便是封国内最高统治者。他们听命于天子,也是有义务的。如:服从命令,纳贡,守卫,管理~~

这些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决定的,等级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权力也越大。周天子在金字塔尖,往下便是;诸侯,卿大夫,士。他们的嫡长子有继承权,别的儿子便是余子。

周代等级很明显:天子使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文士用三鼎。彼此是不能逾越的。

语言方面同样有等级,周天子死了:崩,驾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文士死称;不禄。

这些贵族在举行祭祀和宴饮等活动时使用的乐器是编钟,一样有要求。周天子的乐队可以排成四列,东西南北四面都可以排。

诸侯只三列,大夫两列,士一面。

跳舞,听歌,也有规定。天子能同时让六十四人一起跳舞,列八行。

诸侯三十六人,列两行;

卿十六人,列四行;

到了士,只能用可怜的四个人,可列两行。

周公制定这些,让这些不同等级的贵族在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要受到‘礼乐’的严格规范限制。这保证了贵族的身份和地位不可动摇。

礼乐制度最终维护了宗法等级制度,因此我们可以说,礼乐文明确立了。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而先秦时期的姓氏也同样是这个目的,称名与不称名在西周春秋以来的日常交往中,是体现和确认双方地位的尊卑高下。

百姓以“名”为媒介建立了与不同性质的“物”的责任关系。“物勒工名”体现了工匠、监造官吏对器物质量的责任关系,名田宅”体现了“农”对系于其名下的田地负有的向官府交纳赋税、服役的责任。官文书上的署名包含了有关官吏所承担的性质不同的责任,从而搭建起帝国中君—臣{民}—物的基本关系构架。

家园 佛教与中华文化

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产生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印度当时是奴隶社会,共有十六个国家,尚未统一。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祭司)的婆罗门教中诞生和发展的。

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又称乔达摩,约公元前565—前485在世。他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比罗卫(今尼泊尔南部),刹帝利种姓,其父为饭净王,他被立为太子。见生老病死而感到人生无常,二十九岁时出家修行,均无结果,后来在菩提树下苦苦思索,终于觉悟成佛。

从此传教四十五年,足迹遍布恒河流域的许多国家,有弟子五百多人,八十岁时在拘尸那揭罗两棵娑罗树间涅槃。他创立的佛教为原始佛教,后又经过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等发展阶段,公元十二世纪在印度本土消失。

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约前273—前232),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边国家传播。据史书记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开始传入中国内地。

东汉初明帝曾派人到印度求法。永平十年(公元67),汉使梵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回到洛阳,翌年下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建僧院,这就是著名的白马寺。

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明帕时期,明帝在写给楚王刘的信中,赞扬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并用了伊蒲塞(菩萨)、桑门(沙閨,即和尚)等名词(《后汉书慚王英传》)。

这时,佛教宣扬无为无欲、精灵起灭。桓帝时将佛祖与太上老君一起祭祀。这说明,当时人们把佛教看成社会上流行的神仙道术一类,而佛教徒也有许多离奇传说。

比如,东汉灵帝时来中国传法的安息国(今伊朗北部)僧媉世高,传说他前世为也是和尚,曾来华,在广州被盗匪杀死,而盗匪原来是他一个性情暴烈的同学。他于是再投胎为安息国王子。

这时,那位杀他的同学已堕恶形为大蟒,在中国南方一个叫郑亭湖庙充神灵。为了拯救他,安世高再次来华,劝其改恶从善。于是神灵将自己所收取的祭品丝绢宝物交给他,安世高用这些财物在豫章(今南昌)建寺;而变成大蟒的同学也转世为一英俊少年。

所以在佛教史上,称这时为“佛学方术化”时期,或叫“佛神”阶段。这时虽也建有佛寺,但主要是供印度或西域来的商人使用,汉人出家为僧的很少。这时期已释出了不少佛经,印度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都开始介绍到中国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