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问题还高深,我回答不了 :(
家园 圣祖 之辩

有金大的小说,圣祖的功绩就粉多人都了解:

除鳌拜,撤三藩,平叛乱,尼布楚,收台湾

1、 3代核心,是谓“祖”

2、杨大郎、华清池,是谓 除鳌拜

3、京兆尹入诏狱,粤督入翰林院,是谓 撤三藩

4、轮子、和平刘,是谓 平叛乱、明史案

说到疆藏,在西藏因海拔和酥油香缭绕而缺氧晕厥,还是可钦可佩的

5、条约这事,隐隐约约。

其实当年尼布楚,大清也让了一大片当时占的地儿,明显守

不住,还yy以后能要回来。北方跟西南、东南还不同,只有燕山可略阻一阻,大本(嘉明)

都说要到江河湖汊让粟大将军来跟老毛子玩。

6、虽说还未收台湾,但还是做了很多工作有利于gmd重新上台,有江8点。

另外hk回归,也算得上了

家园 我看应该 太祖、太宗、成祖

太祖颇多出身寒微者,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匪气颇多。后世的守城之君,往往又读书太多,满脑子仁义道德,反而给弄傻了。太宗多是两者的结合,既和太祖打过天下,吃过苦流过血,得到太祖的言传身教,又接受了良好完整的教育,所以太宗往往是所在王朝最出色的君主。历朝的太宗,往往比太祖之外的所有的祖更重要,与太祖的地位相当。

嘉靖改朱棣的太宗庙号为成祖,我认为是败笔,画蛇添足。相比之下清朝的庙号最好,三祖一宗的组合最为合适,本朝完全可以照搬,不能因为清朝是满人而全部推翻。

家园 赞同,不过嘉靖也是没办法

据说,在改了庙号之后,太庙还遭了一次火灾,很多人说是朱棣在天之灵的惩罚。

嘉靖要让自己的亲爹进太庙正殿,但是那里的牌位总数是有限制的,再多的就要“亲尽则毁”了,要拿到偏殿,吃不到冷猪肉了。从嘉靖上溯,最远的就是朱棣(重八是太祖,万世不替的),不改庙号,就要把朱棣请出去,嘉靖又没这个胆,所以只能改。朱棣本人肯定是最不乐意称祖的——那反而是有暗示他得位不正的意思。另外,改的这个成祖,也是个空前绝后的庙号,没别人使过,为啥不用世祖,不知道。

顺便问一个问题:楼主说给11个萨珊君主上了庙号,太祖、太宗、高宗、世祖、世宗、烈祖、英宗、成祖、庄宗,我知道九个了,还有那两个啊?

再有。咱们讨论过,接班程序的问题,太祖、太宗罢了。高宗篡位、烈祖夺权、英宗虽然是皇太子,可是他实际上接的是叔叔的位,也是动手抢的;成祖固然是父皇、博士、贵族众望所归的,但是为了让他接班,杀掉首相以下八万多革命同志,这得位正不正还真难说;庄宗先是在贵族的支持下切了老爹,又在敌国的武装支援下赶走篡位者;我看这些例子生动的说明了“皇位还是抢来坐得稳”,所以奥斯曼人的卡农制度才是真正的王道,虽然透着星宿派的妖气.....

所以,世祖亲政,好像顺利的出奇啊,没有哪个不幸充当‘鳌拜’的吗?

家园 宣宗襄皇帝伊嗣侯二世,宪宗桓皇帝卑路斯一世

这几天我关注丝带jj ,心散了,因此没更新。

萨珊帝国的历史,我大致分为 7 段

1 开国期,226~272,包括太祖太宗

2 瓶颈期,272~309,有 6 位皇帝

3 中兴期,309~379,只有 1 位,就是世祖章皇帝沙普尔二世

4 波动期,379~399,20 年换了3个皇帝。

5 渐衰期,399~484,除了在位只有 2 年的霍尔米兹德三世之外,其余 4 位皇帝在位都在 15 年以上,我都给了庙号,他们的特点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为了帝国兢兢业业,宵衣旰食,至少非常卖力。

6 渐盛期,484~628,从巴拉什到库萨和二世。

7 衰亡期。

宣宗襄皇帝伊嗣侯二世(438-457 Yazdegerd II),多次对东罗、嚈哒等敌人作战,东西来回跑累的够呛,战绩差强人意。圣善周闻曰宣,甲胄有劳曰襄。

宪宗桓皇帝卑路斯一世(457-484 Peroz I),他很努力,很想当好这个皇帝,可此时帝国已经积重难返,不是他能挽回的,最终战死疆场,还算壮烈,帝统也没丢,算是比灵帝巴赫兰二世强一些。【宪宗】这个庙号,我隐隐感觉暗含贬义,唐、元、明、清都有宪宗,却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桓皇帝】也有贬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却饿死了,汉桓帝更不用说了。如果要我撤掉一位皇帝的庙号的话,我首选他。

家园 土耳其的卡农有个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当时土耳其外部敌人不强,所以卡农双方的内战不会引来别国觊觎,如果有的话,那后果可不一样,西晋的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五胡乱华,石敬瑭为了皇位出卖燕云十六州,这都是鲜血淋漓的反例。

家园 【原创】第四季 天命之主 第5章 君死地分

**********************************************

我正在申请做认证会员,恳请各位高人去投赞成票。

我正在筹划写一篇《西游记》七大圣全传,敬请关注

**********************************************

阿拉伯战役之后,沙普尔的目标自然是从罗马帝国手中,夺回祖父泥涅师失去的土地,但毕竟对手主明国强,不可轻犯,所以在之后10年内,沙普尔没有再次发动战争,而是认真积蓄力量。一方面他整顿内政、发展经济;一方面抓紧制造和储备武器军资,包括刀剑、标枪、弓箭、攻城器械等。萨珊帝国境内,缺乏高品位铁矿,所以他与东方的印度、贵霜沙各国搞好关系,积极进口优质铁砂、铁器和战象,同时也尽量从罗马进口和走私铁制品,甚至招募优秀铁匠入境。

军事训练方面,他把参与过阿拉伯战役的将士们,当做模范和种子部队来使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武器装备和军队编制也大幅度的更新和改革,为了能正面冲垮罗马的重步兵方阵,沙普尔将原来的装备重甲、长矛、弓箭的的重装贵族精英部队,进一步重装化,降低弓箭的作用或者不携带弓箭,转而装备重剑,这样他们既能冲击,又能肉搏。弓骑则由平民和贵族的部曲组成,他们一般不装备长矛,只携带弓箭和直剑。这种重骑兵和轻骑兵的分化,与中世纪欧洲骑士与扈从、农民的军事分工,颇有相似之处。

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他大力加强皇权,以实现乾纲独断。为此,帝国逐渐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文士,进而文士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种姓,他们位在祆教博士、军事贵族之下,平民之上,合称四大种姓。文士的出现,标志的皇权的加强,和帝国各项制度的完善,是萨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虽说沙普尔的做为比较低调,可西面的君士坦丁一直没放松对他的警惕,不断以各种方式敲打这位后辈。就在325年阿拉伯战役前后,老君写信给沙普尔,吹嘘了一番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基督教的厉害,并以基督徒的保护者自居,希望沙普尔能以仁慈和人道善待其境内的基督徒(I commend these persons(基督徒) to your(沙普尔) protection; because your piety is eminent, I commit them to your care. Cherish them with your customary humanity and kindnes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浓眉大眼的君士坦丁 =====

这些语带双关、口气傲慢的言辞,除了增加沙普尔的反感和戒备心理之外,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巴赫兰王朝时(273~293),萨珊朝廷重点打击摩尼教,基督教也捎带着倒霉,基督徒被要求缴纳双倍税赋。除了少数极端案例之外,萨珊朝廷只满足于收惩罚性赋税而已,谈不上真正的拆教堂、焚经卷、强制改宗之类的迫害行为。随着老君越来越偏爱基督教,并以此为借口干涉萨珊内政,沙普尔对基督教的态度也越来越严厉。沙普尔的母亲是犹太人,对基督教素无好感,故而从个人宗教感情而论,沙普尔全家都不喜欢基督教及其信徒。尽管如此,沙普尔意识到宗教问题会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全新课题,这就为日后的对基督徒迫害打下了伏笔。

326年,是萨珊帝国建国100周年的庆典,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一封来自罗马的信件,将沙普尔的愉悦心情一扫而空。早先,一个名叫Metrodorus的波斯人去印度发展,他在印度宗教界里混的不错,深得当地国王和婆罗门们的信任。他利用婆罗门的松懈,从印度庙宇中盗窃了不少珠宝。又自告奋勇,愿意为国王充当使节与罗马帝国建交,于是国王又给他不少财宝做为送给君士坦丁的礼物。可Metrodorus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到了罗马境内,只拿出一部分财物献给君士坦丁,并谎称他有更多的财富,却在过境时被萨珊政府没收截留了。老君大怒,写信要求沙普尔交出被其截留的财宝,否则将发动战争云云。对这些无稽之谈,沙普尔一面认真备战,一面不予理睬。这样,虽然两国没有正式开战,却都有了足够的战争借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拉特兰的圣约翰大教堂内部结构图,后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教堂布局 =====

虽说嘴上叫得欢,老君有很多更牵扯精力的事情等着他。除了营建君士坦丁堡,他还到处以国家财力建设教堂,并开创了一种全新建设布局的教堂—廊柱式方教堂(Basilica),或者干脆按音译叫【巴西利卡】。巴西利卡源于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型,内部采用列柱,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313年【米兰敕令】颁布之后,君士坦丁修建了不少巴西利卡式教堂,由于信徒朝拜需要,这些教堂将原来在长边的开口挪到了短边,这样就行成了纵深方向为主的大厅。大厅通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向分成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Nave),两侧部分狭而且低,称为侧廊(Aisle),后来为了容纳更多的信众,巴西利卡又增加了正前方的前廊和两侧的耳廊。由于巴西利卡是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君士坦丁又是基督教历史上顶级重要人物,所以他敕造的这些巴西利卡,在教堂中的地位极高。其中最著名的有两座,分别是罗马城的【拉特兰的圣约翰大教堂】(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

拉特兰圣约翰大教堂所在的地皮,原属于拉特兰家族(Laterani),后做为君士坦丁的皇后福斯塔的嫁妆,转到君士坦丁名下。312年君士坦丁击杀大舅子马克森提乌斯占据罗马后,将这块地皮送给了罗马主教,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教皇米尔提亚德斯(Pope Miltiades),之后又大兴土木,以施洗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的名字建起这座著名教堂,竣工后君士坦丁将其送给继任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一世(St.Silvester I),做为罗马主教的宗座所在地。虽说这座教堂的名气不如后世修建的圣彼得教堂,但由于其历史积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堂,没有之一,号称【世界所有城市教堂之母】(ecumenical mother church)。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拉特兰的圣约翰大教堂中的罗马主教/教皇宝座 =====

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约始建于330年,君士坦丁去世时依然没有竣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之前,它是君士坦丁堡和帝国东部最重要的教堂,建设的初衷,是用来存放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耶稣和12使徒的遗物。

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是与老君的母亲圣海伦娜联系在一起的。326年,虔诚的圣海伦娜去犹地亚探访圣迹,她在耶路撒冷的耶稣蒙难、下葬之地,建起了宏伟的圣墓大教堂。此地原是哈德良皇帝修建的阿弗萝蒂特(Aphrodite, 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神庙,为了修建教堂,这座爱神庙只能被彻底拆毁。这座大教堂实际是由3个不相连接的教堂或建筑组成,分别位于不同的圣迹之上:一座名叫Matyrium巨型的巴西利卡;一座名叫Triportico的廊柱中庭,建在耶稣受难的各各他(Golgotha, 就是髑髅地);一座圆形大厅(Anastasis,意为“复活”)。圆形大厅中央,是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这座著名的圣墓大教堂,成了日后十字军东征的借口或者动力之一。

330年,即君士坦丁堡建成的这一年,世界上第一位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君主,亚美尼亚的梯里达底四世大王去世,他的儿子库斯洛夫三世去世。库斯洛夫没有父亲的才略,马米科尼扬等豪门望族以辅政为名,侵蚀本就有限的王权,反基督教的传统宗教势力也趁机抬头,这就给萨珊、罗马等国的外来干预提够了借口。同年,中国的五胡乱华时代第一位非汉人大英雄石勒,基本统一了中原,他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随即称帝改元建平,定都于临漳,史称后赵。颇为得意的老石在一次国宴上,问大臣徐光:【我和古代哪位开国君主相似?】徐光赶紧拍马屁:【皇上英明神武,只有轩辕黄帝才能与您相提并论】。老石确实老实,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不过此时的后赵帝国远非天下太平,南方有东晋自称正统,东北方慕容家族的前燕虎视中原,慕容恪、慕容垂等少年英雄,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西方则有【雄果】的苻洪,帝国内部则有如狼似虎的皇侄石虎,对皇位垂涎三尺。三年后,石勒去世,石虎专权用事、总摄朝政,并于次年废杀石勒子孙,成了事实上的皇帝,并迁都邺城。

335年,印度笈多帝国的太祖新月护王去世,其子沙摩陀罗-笈多大帝(Samudragupta the Great, 335~375)即位。这位笈多帝国的太宗,名字中的Samudra,在梵文中意为海洋(ocean),所以中文典籍将他译作【海护王】。海护王被西方史家称作【印度的拿破仑】,一生都在对外扩张,并基本统一了北印度,日后他成了沙普尔二世的东方劲敌。

老君的所在的君士坦丁家族,人丁颇为兴旺。家族的第一代,是293年成为西副帝的康斯坦提乌斯,或者叫康斯坦丁乌斯-克罗鲁斯(Constantius Chlorus),意为面色苍白的康斯坦提乌斯。老康的元配是以找到真十字架闻名的圣海伦娜,他们俩生下一子,就是君士坦丁。293年老康与圣海伦娜离婚,另娶马克西米安的长女提奥多拉,他们两口子生下很多子女,比较重要的有2儿1女。女孩是君士坦缇娅,313年嫁给了东帝李锡尼,后生下小李锡尼,李锡尼失败后这爷俩相继被君士坦丁处死,君士坦缇娅没有再嫁,成了虔诚的基督徒,她这一支断绝。俩男孩分别是尤利乌斯-康斯坦提乌斯(Julius Constantius)、达尔马提乌斯(Flavius Dalmatius),他们俩都是君士坦丁的异母弟弟。虽说血统高贵,可他俩都是胸无大志、碌碌无为之辈,他们都娶了显贵的元老的女儿,亦为这个皇族增添了新的支派。尤利乌斯-康斯坦提努斯的儿子中,伽卢斯(Constantius Gallus)和尤利安(Julian)两个名声最大;达尔马提乌斯的两个儿子分别叫达尔马提乌斯(Flavius Dalmatius)和汉尼拔利阿努斯(Hannibalianus)。

君士坦丁的元配是米涅维娜,他们生下皇长子克里斯普斯,小克在东征李锡尼的战争中有优异表现,战后受到君士坦丁的猜忌,于326年被处死,没留下后代。老君的第二任妻子是马克西米安的小女儿福斯塔,他们俩生下3儿2女。3个儿子分别是君士坦丁二世 (Constantine II, 316~337~340)、康斯坦提乌斯二世(Constantius II, 317~337~361)和康斯坦斯(Constans I, 323~337~350)。这哥仨很早就被其父授予副帝的头衔,他们的名字非常相似,其实都是Constans的变形,意为【持久的,稳定的】,是现代英语中的 constant 的词源,代数中的【常数】用 【c】来表示,其实就是 constant。为了便于区分,下文称他们为大君、二君、小君。也有史家认为他们不是福斯塔所生,至少大君的母亲不大可能是福斯塔,因为大多数父亲都偏爱长子或幼子,可老君明显偏爱次子。老君的2个女儿,分别是君士坦丁娜(Constantina)和海伦娜。

335年,老君将两个侄子达尔马提乌斯(Flavius Dalmatius)和汉尼拔利阿努斯(Hannibalianus)召到京城君士坦丁堡,皇帝授予前者副帝(Caesar)头衔,与自己的三个儿子并列;授予后者的头衔更为特殊,叫做【显贵】(Nobilissimus),还把长女君士坦丁娜嫁给他。婚礼之后老君派侄子兼女婿汉尼拔利阿努斯去东方,坐镇卡帕多西亚首府凯撒利亚,统治当地的本都人(Pontic),并监控政局动荡、宗教形势恶化的亚美尼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336年的阿米达战事。图左上角的凯撒利亚是汉尼拔利阿努斯的本都藩国首府 =====

336年,复仇心切的沙普尔二世,自认为兵强马壮,时机成熟,便派遣他的儿子泥涅师(也许是皇族,因为此时沙普尔才27岁,不大可能有成年的儿子)出兵北伐,做试探性攻击。战争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泥涅师一举攻克了罗马西方要塞阿米达(Amida)和整个上美索不达米亚。阿米达就是今土耳其东南部第二大城市迪亚巴克尔(Diyarbakir),该城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两河平原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交界处,水源充沛,农牧皆宜,历来是战略要地。1100年后,中亚瘸狼帖木儿将此地分封给一个以白羊(White Sheep)为 logo 的突厥部落,以奖励他们在安卡拉战役中为自己效力。日后这个部落利用帖木儿死后造成的西亚权力真空,征服亚美尼亚、伊朗、伊拉克,建立起盛极一时的白羊王朝(Ak Koyunlu)。此时阿米达是罗马、亚美尼亚、萨珊三国的交汇点,亚美尼亚的传统宗教与基督教势力,为宗教主导权展开激烈争夺,进而导致政局动荡,一旦萨珊获得阿米达,亚美尼亚必然倒向萨珊,该国的基督教事业将毁于一旦。

面对糜烂的战局,无能的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汉尼拔利阿努斯不知所措,应对无方。于是年老体衰的君士坦丁派身为副帝的第三子,二君—康斯坦提乌斯二世去东方对付泥涅师。虽说此时的二君不满20周岁,可他曾经与西方的凯尔特人作战过,有一定战争经验。老君的这一人事安排,既说明他对二君的厚爱,也说明老君已经决定将帝国东方交给二君。二君初战受挫,随即大举反扑,大破并阵斩泥涅师,夺回全部失地。为了抵挡萨珊可能的第二波攻势,二君在阿米达大兴土木,他扩建了城市,在坚固的新城墙上修建了大量塔楼,他还在阿米达附近修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城—安丁诺波利斯(Antinopolis),城中储备了大量军用物资,与阿米达形成掎角之势,以加强防御韧性和弹性。

这场阿米达攻防战,持续时间并不长,却是299年《尼西比斯条约》之后,萨珊罗马之间的首次正面冲突,标志着两国之间的战事重新开启。坐镇东方的皇子二君,与皇侄兼驸马汉尼拔利阿努斯,在职能和权利分配上叠床架屋、互相冲突。对此,老君似乎并没有清楚的意识,战后他晋封毫无作为的侄子兼驸马为【本都人的王中王】(Rex Regum et Ponticarum Gentium),与自号【伊朗的王中王】的萨珊皇帝相当,这就为日后的皇族内讧埋下了伏笔。

337年,君士坦丁听到了沙普尔二世迫害其国内基督徒的消息,以基督徒保护者自居的老君,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决定御驾亲征,亲自教训一下泰西封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如果老君真是为了保护基督徒而东征,则这次战事是史上第一次十字军。更重要的是,老君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这帮儿子、侄子都不是沙普尔的对手,【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趁着自己还活着,赶紧为子侄们拔刺。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老君自知死之将近,决定去约旦河接受洗礼成为真正的基督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君士坦丁大帝死后就安葬于此 =====

根据《圣经 新约 马太福音》的记载,发明洗礼(baptism)的不是耶稣,而是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听说约翰搞在搞洗礼,【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但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Then cometh Jesus from Galilee to Jordan unto John, to be baptized of him)。开始约翰不同意,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麽】,但耶稣坚持受约翰的洗礼,于是【耶稣受了洗,随既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从此之后,基督教才有了洗礼一说,那么耶稣受洗的约旦河,自然是接受洗礼的头号圣地。

虽说君士坦丁被基督教会尊为【大帝】(the Great),可他究竟是不是基督徒,一直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关于老君皈依基督的时间点,教会认为有两个,一是他在312年罗马城外马尔维桥战役中看到天上有十字架,于是军心大振、击杀大舅子马克森提乌斯;二是326年听信谗言杀死长子克里斯普斯。即使这是真的,那也只是老君思想上入教,他在组织和形式上依然没有入教。这次东方之行,也许是老君讨伐沙普尔和洗礼的最后机会了。5月22日,老君东行至尼科米地亚附近的Achyrona时,病死于军中,终年61岁,此后他的遗体被安葬于君士坦丁堡的圣使徒大教堂。据说在临死前,君士坦丁堡主教—尼科米地亚的游戏币无私(Eusebius of Nicomedia),为他实施了洗礼,算是搭上了成为基督徒的最后一班车。

根据他的临终安排,他的帝国被分为三大块,由健在的三个儿子分别管理:

1. 大君—君士坦丁二世,分得帝国西部,大致是293年西副帝康斯坦提乌斯的地盘。

2. 二君—康斯坦提乌斯二世,分得亚洲、埃及和色雷斯和首都君士坦丁堡,涵盖293年东帝戴克里先的绝大部分地盘和伽勒里乌斯的部分地盘。

3. 小君—康斯坦斯,分得意大利和北非,大致是293年西帝马克西米安的地盘。

老君的两个年长的侄子各分得一小块地盘:

1. 达尔马提乌斯获得西巴尔干。

2. 汉尼拔利阿努斯获得卡帕多西亚,亚美尼亚也受他节制。

这样罗马帝国被分为 5 块,被老君统一了13年的罗马帝国,又一次陷入分裂。做为第一位基督徒罗马皇帝,老君是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附会在他身上的故事非常多。据罗马教廷自己的说法,君士坦丁在米兰敕令之后,签署的最重要文件是【君士坦丁的贡献】(Donation of Constantine)。其内容是老君将包括罗马城在内的罗马帝国西部,统统贡献给罗马主教,他迁都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只满足于帝国东部。这一文件,是日后教皇谋求西欧统治权的法理依据。至于这份文件的真伪,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跪在教皇面前,死乞白赖的献上帝国的一半疆土 =====

由于君士坦丁是君士坦丁堡的修建者,因此他可以算作拜占庭或东罗马帝国的首位皇帝。笔者以东罗马帝国的法统,给予他东罗马帝国【圣祖玄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圣】是说他为基督教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玄】是说他热衷基督教,庙号和谥号都与基督教事业有关。

君士坦丁的去世,标志着西方世界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同室操戈》。

家园 能打的不如会吹的,阿三总是这样

孔雀王朝太宗宾头莎罗、笈多王朝太宗海护王的名头比他们的父亲和儿子都要低一些,尽管他们在开疆拓土上作的更出色。

阿育王把名字刻在石头上,他真的不朽了。

超日王更幸运,还有中国人替他吹,连西方人写的书都说超日王时代,印度统治仁慈、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都上了法显和尚的老当了。

家园 若中国人信祆教,有几个和尚去波斯取经,萨珊历史就丰富多了

印度三大帝国的共性,是第三代皇帝的名气最大,阿育王、超日王(维克拉马蒂亚 航母)、阿克巴,真是邪了门了。

写萨珊历史,最大问题是没多少资料往里写,要是有几个中国和尚去波斯取经,那就好了,萨珊历史就不是现在这个德行了。

家园 迦梨和杜尔伽都是雪山神女帕凡提的化身

是帕凡提与阿修罗作战时显现的愤怒身。

不过论其起源很可能都不是雅利安人的信仰,而是印度其他民族信奉的神灵。杜尔伽可能是从印度东部以及孟加拉一带传来的土著神,而迦梨则可能是印度南部的土著神。甚至连帕凡提自身也很难说是起源于吠陀神话的。从印度神话中杜尔伽打败了阿修罗的恶魔,而以其名来命名自己的故事来看,她们应该是土著居民被雅利安人击败以后收编信仰的产物。

家园 这是阿拉伯书法中的三一体(三分体,大楷)

字型复杂,盘曲错节,感觉上雍容华贵,有很好的修饰效果,被称为“阿拉伯书法之母”。

不过未经训练的外人确实很难明白它到底写了些什么,别说电影中的阿克巴不识字,就算他粗通文字,也未必就真能看懂。我看这段写的好像就是“赞美真主”,不过也不敢断定。

家园 谢谢老兄补充。Parvati Sarasvat 无关吗?

Parvati, Ganesha, Durga 好像不在佛经里面,我没找到合适的译名。只好按经验来翻译,Parvati 我译作钵伐底,Ganesha 与 Kanishka 发音相似,我译作 迦腻色;Durga 就不知咋整了,就叫杜尔加了。

Parvati 与辩才天 Sarasvati 有些相似呀,没关系吗?我找不到证据,没算进去,否则三大神的老婆其实是一家子。

还有,大鹏迦楼罗 Garuda ,狮鹫 Griffon ,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的 伽罗,有关吗?

家园 谢谢,按我的理解,相当于中国的寿字的一百种写法

一个 寿 字,写出很多种花样,纯属装饰性的东东,粗通文墨者同样看不懂。

家园 如果真要遵照佛教翻译的话,上述神明大都是有译名的

比如说Parvati=乌摩妃,Ganesha=大圣欢喜天。

然而这样的翻译只能体现出它们在佛教神谱中的位置,不能体现出它们在印度教神话中原本的地位。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吉祥天在印度神话中是毗湿奴之妻,到佛教神话中却是毗沙门天之后妃,大为降格。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代表着毗沙门天地位提高了。

因此为了准确起见,我觉得可以沿用那些现在比较通行的翻译,不必完全局限在过去的译名中。比如说Parvati翻成“钵伐底”固然没错,不过音译成“帕凡提”、“帕尔瓦蒂”,意译成“雪山神女”恐怕更能让人接受。Durga、Kali译成“难近母”、“时母”固然可以,音译成杜尔伽、伽梨也未尝不可。Ganesha有个译名叫“群主”,知名度不高,还是老实叫甘尼沙或者象头神比较好。而“辩才天”和“吉祥天”比较广为人知,倒是可以不必音译了。

至于印度教众女神嘛,真要扯也都能扯到一起,因为婆罗门教认为象征着女性神圣一面的提毗(Devi)是所有女神的原型,所有女神都是分有其性质的不同化身。不过要论她们各自的起源,只怕不是这么简单的。

独孤伽罗的“伽罗”如果是来自于佛教的话,应该不是指迦楼罗,恐怕是“多伽罗香”一词的缩略,是一种香料。当然佛教中还有“补特伽罗”这一说,意译为数取趣、人、众生。不过对一个女士来说,只怕香木才比较符合取名的原意罢。

家园 这个译名太有才了

君士坦丁堡主教—尼科米地亚的游戏币无私(Eusebius of Nicomedia)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