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CCS技术的未来展望 -- 梦秋

共:💬111 🌺1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恩,有阴谋

英国鬼子很坏的,一定埋了啥地雷在里面

你看美国人民思维就很单纯,环保喊了几十年了,也就搞了个玉米酿酒工程。用的自家的地,雇的自家的农民,最后还因为粮食涨价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家园 55个米林县=50万平方公里

说起米林,我两个舅舅在那里屯垦过,所以我有些了解。那里是喜马拉雅南麓,亚热带气候,人口极少(现在还不到2万人),这样的地方很难找。更重要的一点,这个县可不是内地的小县,有将近一万平方公里(9471.11KM2)。从你给的链接也能看出,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极高,但逐年的变化量极为有限,这是因为运输困难,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在中国,这是个极其独特的地方。

如果用另一句话说,美国一年的碳排放需要新增2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热带森林来固定。即使有1年成材的超级速生林,去哪里找这么多热带土地呢?

个人以为,如果魔鬼从瓶子里跑出来,还是在瓶口附近容易抓得到。

家园 魔鬼无论在哪被抓到都是魔鬼

我很赞成你的分析,不过对CCS是没有一点好感。魔鬼无论在哪被抓到都是魔鬼,不可能凭空消失。CO2一旦被生成,无论是在发电站捕获还是在分散后捕获,都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无论用什么方法捕获后,它仍然是魔鬼,总有一天会再逃出来的。从这一点说,CCS和碳交易这种赎罪券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降低人均能耗是唯一出路。

家园 谢谢米林的数据

俺原来也估计到了,能拿出来宣传、有数据的一般都是林业大县。所以只敢说“吸收量还是可观的。特别是植被方案的其他好处还很多”。

不过一吨碳8-10欧元,若能实现就是对造林的补贴。算算一亩林能固多少,其收益也是值得争取的。

最后,值得注意的灌木和草的蓄积量一般是包含在其数据中的,其蓄积量也是可观的。

魔鬼从瓶子里跑出来,还是在瓶口附近容易抓得到
这个没问题,不过要教育好就不容易了。 人关几十年就GAME OVER了,魔鬼只要不从良,很容易就冒出来继续为害了。

所以,俺倾向于在有1.能赚的钱,要想法赚。 2.能治病救人的时候,就治病救人 3. 实在不行,才一关了事(当然关了后,还得想法治病救人)。

最后,俺认为,俺们的林业、植被业,还远不够积极,人才还不集中,--- 虽然,俺。。。。是外行。。。。 大家就当外行的感想吧。

家园 出宝了,呵呵

惊喜:所有你加的好友,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目前这个技术西欧国家比较感兴趣

CCS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占太多位置。我的一个采访对象告诉我,“其实就像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空地即可”。我在荷兰现场看到的情况也是如此,基本上就是废气处理装置上附加了一个脱硫装置,一个吸收器和一个加热器。不过我看到的是燃烧后的CCS,还有燃烧前和燃烧中的CCS,具体情况不明。现在荷兰、丹麦、英国等国家对此比较热衷。英国已经实验了深海埋碳。不过另外一种说法是英国其实是用二氧化碳作为去油技术在北海当中抽取石油。

我们对这种技术有疑虑是正常的。欧洲为什么如此热衷于CCS,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欧洲国家内部的减排压力比较大的原因。在荷兰采访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谈到了荷兰和欧盟的减排义务,并且认为没有CCS技术,在2020年前实现减排的目标将非常困难。但是我这种理解也可能是倒因为果。也许是因为利益集团为了推销CCS,才硬性地推动欧洲承担减排义务。可是,这些事情,我们谁能够说得清因果呢?

家园 种树从去年还是前年已经可以纳入CDM里了。

http://news.sina.com.cn/c/edu/2007-12-13/104113072839s.shtml

只不过这个东西搞起来非常繁琐,不太好要到钱而已。

家园 应该说美国和澳洲等国相对比较热心。

而欧洲似乎重点放在新能源以及节能等更为政治正确的方面。而美国澳洲等产煤大国相对来说倾向于碳捕获这种BUSINESS AS USUAL 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挡箭牌。技术陷阱则没什么, 基本上都是成熟技术,只不过是真要玩的话得有大把银子。

家园 现在CDM在中国都是作为项目副业来做。

不指着这个挣钱,有赚自然锦上添花,没有也不影响(除非是那种氟化物后处理项目),所以价格基本上买方说了算。

家园 说到CCS

我遇到两件现在看来有点尴尬的事.

1)去年底到这家公司报道后曾经参加一个公司CCS座谈会,HR把所有简历内和CO2相关的工程师集中到一起,老板问大家对CCS有多大把握,并且语带威胁的说"如果你们做不到,那么(公司中国分部的)中国人就会到这里(北美)来分一块(CCS市场)蛋糕..."

2)和过去设计院老师聊天的过程中,老师问我"你最近忙些什么?"

"采矿类项目,还有CCS"

"我们国内做过CO2收集项目,有经验"

再看看河里对CCS的阴谋论,什么技术垄断也好,技术陷阱也好,的确很有意思.当炒作和忽悠成为一种习惯,机会正和我们失之交臂.

家园 你的计算把碳排放和森林面积联系起来,很直观

粗算下来,55亿吨二氧化碳需要5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0%),也就是说增加一平方公里森林能固定2万吨二氧化碳。一个美国人的年均消耗量算是20吨吧,就需要1000平方米的森林。按人均75岁寿命来算,加上造林过程中的碳排放,一个人一生要造林0.1平方公里,150亩地,才能抵消自己的碳排放。这些数字拿出来还是很震撼的。

家园 请教村长

现在二氧化碳养绿藻再发电似乎很热,要是再重新收集养藻发电岂不是成了永动机?这种技术到底靠不靠谱啊?

家园 不会是永动机的

这个途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只不过是利用太阳能的一个方法,碳在这个循环中是循环介质而已,也不是没有损失的。

另外直接发电还是有问题的,水含量太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有些低。厌氧发酵以后收集气体在使用可能方便一些。

家园 那是不是一个有效的固碳的方法呢

老实说,CCS里面的收集,压缩,运输之类的也就罢了,掩埋在地下实在让我很没有想法。我倒是觉得生物固碳应该是有前景的吧。

就藻类来说,似乎已经有商业化的成果了:

http://www.cnenzyme.com/News/1080.html

一些公司在过去几年的研究中也致力于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并最终实现微藻生物能源的规模化生产。Solazyme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最早的微藻能源公司之一,公司创始人Harrison Dillon说他们公司已经生产了10000加仑符合燃料标准的高品质微藻生物油,并表示再过2到3年,公司就可以生产出在成本上可与化石能源竞争的微藻生物油,Algenol Biofuels公司的时间计划也和这相似,PetroAlgae, Inc公司则表示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获得许可将在中间建立10个商业化的生产单元,计划今年开工,并在3年内完工。

国内也有企业在做。

http://www.cbbf.cn/news/bencandy-3-4854-1.htm

村长觉得这玩意儿靠谱么?

家园 这个被称为第三代生物能源

好处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高,潜力还是有的。

目前产业化还有点早,但是的确是一个发展方向。

不过要说固碳作用,也是有限的。这只是让碳进一步参与循环而已,最终还是要排放二氧化碳的,并不是真正的固碳。目前真正能把地下挖出来的碳大规模固定的方法,还真的只有往地下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