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那年庐山’有感 -- 老广

共:💬143 🌺8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同意,我们可以怀疑杨的日记有删节,

但认为删节部分就是关键材料。这种做法本身就不规范啊。。

家园 我倾向于认为删节的是比较重要的东西

不然不会用如此奇妙的方式来表达。

但是这个“重要的东西”是不是跟秀才们有关则不一定。

家园 你怎么好像不敢回答别人的质问

别人问你

“呵呵,你觉得以李锐改革开放后任过中组部副部长来论证李锐个人道德过硬算是您说的这种‘奇妙的信息’吗?”

你倒是写了洋洋三条,问题是你列的一条三条跟别人问你的问题一点关系没有啊?你不是准备就这么混过关的吧?

第二条貌似有点关系,不过你又是重复你的老观点,

因为中组部重要,所以领导人一定很过硬。

这个推论极其牵强,中组部仅仅是办事机构,而且地方上提拔谁,中组部管不了那么具体。

前面你居然因此还要把李锐说成是胡哥吴哥的伯乐就可见你对历史充满了想象而不是你总标榜的史料了。

再问一句,你认为中组部副部长的位置这么重要以至于不可能把一个人品不好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

那么中组部副部长的位置再重要能够重要的过薄一波胡乔木的位置吗?

然后你又开始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而且是是拿 李南央 来作挡箭牌。

问题是这一条只能说李锐他是怎么下来,不能说明他是怎么上去的。

既然你也承认李锐下来这么轻率,那么上去也就不见得是多么慎重的事情。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悖论?

而且 李南央 的东西跟他老子一样的不可靠。

至于

“那就是田家英的确没有在庐山被李锐告发,否则,他庐山之后还给李锐打电话就很难解释了。”

你的解释太牵强了,环境不同,情况不同,完全有可能为别的事情打电话。

不过这种想象性推论对你来讲太平常了,材料不够你来凑。

关键词(Tags): #堆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
家园 你对充满了你的想象力的政治和历史的理解极其贫乏。

一方面你在理解政治和历史的时候非常喜欢在其中充填你的想象力而不是史料,

另一方面你对充满了你的想象力的政治和历史的理解极其贫乏。

你这么一大段的根据就是一个你认为一定又矛盾的地方:

或者胡乔木被李锐揭发过,则他一定不会再搭理李锐,更不要说让李锐出书。

既然胡乔木让李锐出书,那么胡乔木一定不是李锐揭发的受害者。

你就是不能理解 胡乔木即使是李锐揭发的受害者,他还是会在多年后让李锐出书。

胡乔木还揭发过邓小平呢,邓小平不是照样用他。

"当然,这条史料同时佐证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田家英的确没有在庐山被李锐告

发,否则,他庐山之后还给李锐打电话就很难解释了。"

按照你的理解,如果胡乔木揭发了邓小平,后来邓小平用了胡乔木就很难解释了。

事实是这样的吗?

可见你对充满了你的想象力的政治和历史的理解其实是极其贫乏。

政治关系充满了人际关系,但是远远超越了人际关系。

在你看来,两个人揭发过,两人不是睚眦必报,最少不相往来。

可是政治这个东西哪里这么简单,首先考虑是政治利益,然后才是个人的恩怨。

家园 说得太好了,再具体说说田胡获取或可能获取什么利益吧

通过继续和李锐联系

你说得其实也都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

五十步笑~~~

家园 噢,你认为史同志是那个"一百步"了。
家园 你的思维跟史是一样的

你的思维跟史是一样的,一定认为李田两人事后打电话可以说明什么。

而我对历史的理解恰恰排斥这样想象力。

不认为李田两人时候打电话或者不打电话能证明什么。

这就是我结论。

这也是史在论述历史的一个巨大缺陷,但是他自己不觉得,还觉得这些都是“一条史料”啊。

家园 首先,一个人对历史的理解表现在他的发帖上,

这个俺是同意地。

其次,李锐和田家英通电话的时候,您说“不认为李田两人时候打电话或者不打电话能证明什么。”事实是,田家英很激动地对李锐说:“你我之间是道义之交。”----这是出自李锐1979年10月发表的回忆田家英的文章。----那个时候,他只是回到水电部工作,还没有参加《历史决议》讨论,更没有开始写《庐山会议实录》,这个文章的可信度如何,大家可以判断。-----试问假如李锐在庐山揭发了田家英的话,会有“道义之交”的评语吗?所以,认为李锐揭发田家英的同学只不过平时看书太少罢了。

其三,和喜欢猜测别人看不到的“杨尚昆日记的背后内容”,并把这些连他自己都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拿来做论据的做法不同,您连这一步都省略了。----直接进入结论。-----对于俺来说,判断任何一个ID的表现不在于他的论点,而在于他的论证过程。---并在此的基础上判断是否继续之间的讨论。----是否可以以此与您共勉呢?

家园 对于您的这个帖子,

觉得您对俺帖子的看法,比如,前面说

“你倒是写了洋洋三条,问题是你列的一条三条跟别人问你的问题一点关系没有啊?你不是准备就这么混过关的吧?”

后面说,

“第二条貌似有点关系,不过你又是重复你的老观点”

俺不知道您到底是否确认自己想说什么没有?不如等您说清楚之后,俺再回复吧。

家园 李锐这个人

大家半信半疑的看就行了,不过谎说多了,真话也会变成假的,假的也会当成真的说。

家园 其实当代史的史料(成文而不是靠猜测的),并不少

所以,“谎说多了,真话也会变成假的,假的也会当成真的说”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尤其是我们曾经经历过政治斗争极其尖锐的时代,很多烂账,旧账都被翻出过的。。。。。。

家园 焦点在于杨尚昆的回忆是否准确

根据杨的回忆,我还是认为说李锐是第一个交代的人,要早于张闻天的8月9日和黄大将的8月10日。

关于杨尚昆和吴冷西的回忆之间的是否能形成彼此证明,之前回了一贴。

链接出处

但问题就在于杨尚昆的回忆是否准确。按理说,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怀疑杨尚昆回忆的准确性,因为一般来说,他这个级别的人物写回忆录(对庐山会议的回忆是准备放入他的回忆录的),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是应该查阅相关的档案,审慎对待的。但实际上,他对庐山会议的回忆文章只是三次谈话后由秀才们整理成文的,而且最后也没有收入他的回忆录。那么对于这种口述的回忆,我们就应该更慎重些,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多的资料说明李锐在8月11日前揭发过秀才们。所以,我觉得对于杨尚昆的回忆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但在没有更多的史料披露之前,尚不能轻易做出结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历史观其大要就可以了,有些细节争论起来似无必要

个人的浅见是历史研究有时若过于注重细节,反倒可能看不清历史真相,看历史如同欣赏中国画一样,若过于计较与画上的一舟一人是否合乎比例,则影响了对整幅画意境的理解了。二位对李锐的争议我看无必要,仅凭书面的一些资料争论这个问题很难说服对方,庐山会议的进程和对后来中国的影响是很多必然和偶然因素的交织,亲历者恐怕也不能完全说清楚,何况我们这些后人。

家园 强烈建议您屏蔽littles

纯属捣乱,别耽误大家欣赏你的大作

家园 你还好意思说别人

多人要求你拿出说李南央造谣的证据,你的回应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