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历史穿越】《窃明》 (一定要看,好坑) -- 山而王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153 / 78
032/1507/401/2028/1008/702/2014/7022/1002/2014/7021/1102/1
至今只有两朵花。老兄不要口惠而实不至啊。
否则定会被"肉串党"给扎成肉串鸟, 然后再扣上几十顶大帽子 比如"袁粉""满奴""小白"之类,
肉串党的标记如下:
“嘿~~~~,弟兄们上啊,把楼主扎成肉串”
楼下保持队形
佘幼芝,原名曹格格,满族,1986年在北京市崇文区花市派出所改名,并以母亲是汉族为由,改民族为汉。
佘幼芝的曾祖父名察哈尔·桂祥,满州镶红旗牛录,光绪15年起担任内务府五品堂官,主要负责皇家陵寝建筑维修。辛亥革命后,改姓曹。居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其家院正好位于袁崇焕祠附近。为逃避革命党恢复中华,驱除鞑虏的打击,谎称是明代将领袁的守墓人。
传至曹格格一代,恰逢改革开发,海外武侠小说热潮席卷大陆,《碧血剑》大树袁为民族英雄,曹格格故改名佘幼芝,托名为野史传说的佘家后人,并长期霸占袁祠为个人私产。当地政府多次希望收归国有加以保护,佘幼芝却始终不肯,说不给二环内大三居室坚决不换。引起媒体关注后,有好事者推波助澜制成所谓记录片大肆传播,一个人为制造的所谓义士产生了,真是莫大的讽刺——虚假的义士为虚假的民族英雄看守着一座虚假的坟茔。
http://www.cmfu.com/bookreview/bookreview_read.asp?bl_id=86992&aid=30006919&name=%C7%D4%C3%F7
消息来源据说是北京某户籍警。
以下是好事者分析:
http://post.baidu.com/f?kz=174609386
所谓的佘家自白,整个长段里话到处都是错误,与阎崇年狗咬狗之事且不说,就仅摘出来的虚线中的这一小段,就与根本与可以确定的史实完全相驳.
第一,明朝对处死之后罪犯的尸体的处置也是惩罚的项目之一,如'传首九边","悬首示众",如果政府没有明确处置方法,是允许任亲友收葬的.并非 "斩首"就要"悬首",所有关于处死袁崇焕的圣旨,根本没有"悬首示众"的处置,自然没人去给袁崇焕"悬什么首示众".翻遍天下的所有史书,连满清编的伪书,包括亲袁派余大成\程本声等人的以袁为名的"小说"算上,也没有崇祯给袁崇焕"悬首示众"的处分.哈哈,怪不得老阉要坚决否认所谓"佘家守墓",老阉毕竟知道点历史,他以满清篡改的伪史料和亲袁派的"小说"纪录挺袁,还能让不懂历史的人真假难辩,如果把佘家这种"神侃"的混混弄上,岂不上让老阉说谎的水平降到了混混的一级.
第二,佘家说了,历史上发生了丢失"悬首"的首级,并且崇祯进行了"追查",这可算得上是"轰动京城"的大事,和重大的"钦命要案"了,这种事, 所有的历史记录,明朝的史料不说,也把满清的伪史,当时亲袁者的"小说"算上,也完全没有这样的记录.说白了,我现在明白了,所谓佘家守墓之说,就是佘家 "混混"的神侃而也,<北京晚报>当时的派出所已经查证了,只不过后来满遗们把这个混混的神侃鼓吹了一番而也,结果,反倒让袁是虚假的英雄之事又加上了一个稍知历史知识也能截穿的"闹剧".呵呵,看来还是老阉聪明,不与佘家此等无知"混混"为伍
----------------------------------------------------------------
过了一百五十五年,乾隆皇帝当政以后,发现袁崇焕是个忠臣,一方面他要笼络人心,一方面他也要标榜他的先祖皇太极善用计谋,这样他就下诏找人,说谁要找到袁崇焕家里的人,他愿做官,给他官做,他愿经商,给他钱让他做买卖,愿意种地,给地让他种,谁要找到盗头的,也给予表彰。……
---------------------------------------------------------------
余家自己在前面也说了,所有亲袁派,反袁派,含北京居民都不知道所谓佘家"以头下墓的事",只有佘家自已知道.既然如此,那个"全聋""红痢"" 十坏老头"是如何访到呢?也就是说,除了佘家自已出首,那么完全没人能知道了,于是乎,这里佘家知道"全聋"是要用袁崇焕来"一方面他要笼络人心,一方面他也要标榜他的先祖皇太极善用计谋",佘家还是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们守护的"抗奴"的袁崇焕的墓,为了"愿做官,给他官做,他愿经商,给他钱让他做买卖,愿意种地,给地让他种,谁要找到盗头的,也给予表彰",就出卖一个他们自以为是"英雄"的墓地,呵呵,这样的人家也有脸称忠义.
综上所述,我完全相信<北京晚报>关于佘家原是旗人的报道.
作者还真是"油菜,太油菜了", 嘿嘿.
要是无知者无畏倒好理解,可他明明是以学问闻名的。
对不起哈,俺实在忍不住恶搞一下。花安慰,花安慰!
投票人35
相关的讨论我也看过一些。个人感觉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点是"五年复辽"是大言,没有考虑到后勤对国家
财政的影响,也高估了崇祯的决心。
毛文龙的事比较难说。他前期有功是事实,但后期不
太服管,占用资源不少,又没太多战绩,从管理角度
也应该是要么改正要么下岗。袁的驭将术可能有问题
以至于闹到动刀子。但说东江军的崩溃是杀毛的必然
结果个人觉得说服力不够。
剩下的大多是armchair strategiest的臆想了。比如说袁
能在北京城外野战不败是通敌的证据。这其实有偷换概念
之嫌。袁军后有坚城重炮,对统帅信心又有所提高。清
军远征可能比较谨慎。两军相持不下也讲得通。
个人觉得所谓"袁饭都无法反驳"是因为他们争的是
袁氏十全十美。如果承认袁的缺点错误,如实评价他的
作用,那么袁也不是一句志大才疏就可以概扩的。
至于所谓"守墓人"的真伪和袁崇焕没什么关系。
响应山而王号召,说两句。
受河里众人感召,一周之内追着看完了《窃明》多少有点想法,一部分是关于穿越一部分是关于窃明的。
我对穿越的基本态度和山而王基本一样,就是把它当小说看,至于YY,或者是科技突飞猛进,我觉得是无所谓的反正就是找一乐子嘛。
不过,穿越在小说的这个题材里,其实即讨了巧,又生了限制。说它讨了巧,是因为它把故事放到一个大家熟悉的历史场合和环境当中,作者不用象架空类那样费心费力的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环境。他只需在一个大家都熟悉(或者是有印象的)的历史长卷中,把自己的故事套进去即可。人情~~风俗~~经济~政治~~战争~~均有史可查,少了很多麻烦,上手快。
不过这样,出了一个麻烦,就是对作者而言,已经有了限制,虽然是穿越。这就好像是,作者已开始图省事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圈里,后来为了写出新意且不出圈,这个圈就越画越大。
我看的穿越不多,觉得现在的穿越似乎都有一个问题~~~不是说不能把现代科技带到过去~~~这毕竟是穿越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之一。但是现在太多的穿越为了穿越而穿越。现代科技这种情节毕竟应该为小说的情节和主角服务的。为什么穿越的小说就一定要把炼钢的过程交代的清清楚楚?非得让读者知道含碳量和硬度之间的关系么?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作者往往怕被别人诟病过于YY,就大篇幅的在小说里论证各种科技在古代实现的可能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穿越本就是YY,我们看重的是你YY的过程是否足够痛快,不在乎你YY的是否合理。就好象听评书一样,谁都不会去讨论,李元霸手里的大锤放在现在应该合多少公斤。
这一点,我觉得《窃明》比《新宋》做的要好一些,但是也有这类的倾向,还好这类情节占的比重不大。相比之下,我
觉得做的最好的是《寻秦记》。
至于说到小说的好坏,我想先说说,人物吧,我觉得窃明里面,配角塑造的比主角好,几个配角吴穆、魏
公公(居然都是太监,不妙啊)~~给我的感觉都很生动,基本上闭上眼睛吴穆那标志性的抚胸动作,魏公公
的老谋深算,精于世故,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黄石呢?在和皇太极相遇这一段处理的很好,但是到了后面长生岛一段我感觉就模糊了,换句话说,到现在为止让我用比较简单的几个字形容主角的性格的话,我形容不出来,感觉他的对话和行为都少了些个性。
另外我觉得,似乎他在叙述的时候,视角的切换似乎有点问题,有的时候,是以主角的角度在思考,有的时候又感觉似乎我看的是历史资料,代入感不强~~应该说他站在现代看历史的东西,没有很好的把它揉进小说的故事情节里,毕竟我们看小说,看的是故事是情节,不是作者对时代历史的反思(有是应该有,但是不应该脱离与故事之外)。
窃明最成功的,应该语言比较生动~~废话不多,对于战争的描写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主角的第一战。基本上我觉得它比新宋要好~~~
我觉得,窃明如果能把它对历史的思考和YY融进小说里,是最好的了。新宋我没有看完,也不打算看下去了,窃明会看下去,因为基本上我发现,从主角进京开始,他写作的手法开始和中段有了改变,开始通过别人的嘴,别人的脑来描述故事了。
不过由于他所处的环境跟自身的性格造成悲剧冲突比上两位更突出,更强烈,至少在我看来,后面两位的悲剧更多是因事而不是自已的性格。
我也一直在跟《新宋》,确实感觉阿越有点写不下去了。正象老兄说的,作者在不断地放大那个圈子,现在已经有点超过作者自己甚至是读者能掌握的范围了。
我仍然会看《新宋》,因为我喜欢里面对宋代民风的描写,就当看游记了。
说到宋代民风,另外一部穿越小说《声色犬马之大宋风情》也不错,故事发生的年代在真宗末期,西夏未立国,宋刚与辽订下檀渊之盟。到目前为止,主人翁在宋代的经历有点象石越还没进入神宗视野那段,只是第一桶金来自于音乐(比如作出了吉他)而不是文学与思想。不过,作者似乎没有打算让主人翁往仕途方向发展,这也是吸引我的一个原因,看故事如何展开。
起头有点弱,但在十几章以后,作者渐渐掌握了一些如何抓住读者的技巧。作者的更新速度控制地很好,现在基本上每天一章,大多不超过五千字。
说起穿越小说里的主人翁以帝王将相居多,我想这与我们的“正史”大多其实是帝王将相的家史有关吧。
不好意思,有点扯远了。
从第一部追看过来,真不容易,有感情了。而且我看书,文笔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如果涉及历史的小说满篇都是现代语言,不管情节多好,都看不下去去。
新宋的优点是yy适度,不把古代人当傻子。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再说胖子新婚又考博。。。。更新慢一点也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