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汽车企业收购克莱斯勒?-1 -- 碎片与记录

共:💬79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汽车企业收购克莱斯勒?-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便宜卖啦,便宜卖啦,谁要谁拉走!”

    中国企业收购克莱斯勒?

    这是最近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从联想收购IBM PC,上海收购双龙,南汽收购罗孚之后,负责人的与不负责任的媒体便对此类新闻的渴望如同花儿渴望春天,疯得紧。再加上中国工业界的老对手印度塔塔集团说了要一美元加负担所有美国员工医疗、养老保险来收购克莱斯勒,这下中国媒体炸锅了,似乎都恨不得拿鞭子要抽出一条明儿中国老总拍板收购克莱斯勒的故事来。

    其中,处于风口浪尖的,就是这么个奇瑞与一汽大众了。

    奇瑞与克莱斯勒的合作,今天通过了克莱斯勒方的审批(代工生产汽车以及联合小型汽车的研发),估计会在三月份签字,而后还需通过中国政府的审核(奇瑞是100%的国有企业),但估计问题不大。

    奇瑞与克莱斯勒的合作,前面碎片已经发帖说过,我认为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对于奇瑞进军海外主流市场而言。然而,即便不考虑所需资金的问题,奇瑞是否应该或者会去收购克莱斯勒呢?

    碎片现在在英国,恰好是研究工业以及技术政策这一领域的,这几年来,有好多次深深地感觉到了来自周边同事、同学的压力。第一次是马可尼的收购案,在最后拍板之前,中国的华为一度是与马可尼走得最近的谈判者;而当时由于与BT方的下一代网络合作正是进行中,据说BT作为一家英国企业,也很希望华为收购马可尼(这是从研究者那里听来的,不知道是否有业界朋友给一下证实?)这一段时间,周边英国人都在窃窃私语“中国人要把我们历史悠久的电信企业买走了!”幸好最后出手的是爱立信。

    第二次是罗孚。上汽和南汽,一个先是把人家罗孚剥了个精光,而南汽动作慢了,一气之下干脆连人家罗孚大姑娘都抢走了;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连吉利也都放出消息来,跃跃欲试。

    通过这么两次,笔者还真有一点儿感受到了当年日本太君收购美国摩天大楼时的气氛。

    而在奇瑞与克莱斯勒合作协议达成之时,吉利已经成功地收购了锰铜51%的股份,从此生产伦敦老土的出租车。奇瑞克莱斯勒合作达成后,笔者与一位朋友聊天,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deal。但这位老外朋友,坚持认为克莱斯勒这是养虎为患。后来我忍不住说了一句:难道你不觉得这样一个合作,也是克莱斯勒在积极自救吗?

    关键词(Tags): #中国汽车工业#克莱斯勒
    • 家园 让中国企业收购,让中国工人去美国上班!呵呵
    • 家园 今克莱斯勒已非昨克莱斯勒

      碎片兄好文,很长见识,很受启发。

      今天的克莱斯勒已经不是昨天的克莱斯勒了。1998年奔驰收购克莱斯勒后,已整合节约成本的名义把克莱斯勒煮熟大快朵颐了一番。汽车厂最重要的也是中国最想要两个部分已经被奔驰干掉了。工艺部划分给了日产,设计部划分给了奔驰本部,现在的克莱斯勒就剩了个由美国工会大爷们组成的烂工厂和分销渠道。就连设计出畅销款PT Cruiser的那位老兄好像也走了。天朝企业千万别象联想那样糊涂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现状

        中国企业直接介入的可能性不会太大。不过倒是不否认有可能被财团买下之后资产分拆?

        不过一则分拆的阻力很大,无论是从奔驰一方还是从工会一方而言;

        二则即便分拆,到底又能有多少好的资产呢?

        不知渡泸兄可有什么看法?

        • 家园 碎片兄明鉴

          偶好久没关心汽车新闻了,对汽车行业不敢乱评,虽然实际上偶N年前在某三大三小干过,算是“老”汽车人啦 。碎片兄的文章真好,希望能经常读到。

          老美三大厂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工会问题,实质上是管理问题。工会欲壑难填,但是只要一两款车热卖,费用就全有了。偶听过几个关于三大问题的研讨会,台上发言人说别的话题,我的强烈感觉是美国三大跟中国国营企业太相像了。

          • 家园 渡泸兄客气

            渡泸兄客气。其实我熟悉的都只是我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话题,汽车业太大,不敢说触及其万分之一。比如老兄寥寥两三言,其国际视野就出来了。还希望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亲向渡泸兄求教才好。

            • 家园 重在参与

              虽然对任何一个中国公司来说收购克莱斯勒都不是好主意,但是参与其中搅和搅和却是个好机会。今天不能收购不代表明天不能收购,这次不参与下次就仍旧是生手。所以奇瑞在国内找个合作伙伴一起凑个几百万出来,象曹丞相那样诈称几百亿,也去收购一把。既能开阔视野收集宝贵信息接触美国工业界政界商界的各类人物,又能锻炼未来的队伍。决策定了具体怎么操作奇瑞有的是能人咱就不献丑了。

              • 家园 熟读三国还有这好处啊。

                所以奇瑞在国内找个合作伙伴一起凑个几百万出来,象曹丞相那样诈称几百亿,也去收购一把。

    • 家园 承前启后——奇瑞在售车型走势纵览

      承前启后——奇瑞在售车型走势纵览

      2007-02-26 作者:Z-鱼雷

      06年奇瑞以30.52万的总销量上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07年随着三厂组装线的竣工其产能则将达到70万台,销量自然也就更上一层楼,初步计划销售48万台。跨度如此之大,如何实现就要看07年各车型在会有哪些动作了。

      QQ系列:支柱作用将延续

      现状:QQ的销量稳定在每月1万台上下,浮动并不是很大,不过对手的跟进速度明显加快:奔奔1.3、路宝1.3分别低价入市,随后将要跟进的双环 S6将卡通与个性发挥至极至。微车市场新一轮混战再所难免,QQ系列可以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刚刚推向市场的QQ6虽然卖点清晰,但因产能低下,全国市场都普遍缺货。

      QQ6产能仍未能跟上

      07走势预测:作为奇瑞的当家花旦,QQ系列对总销量的贡献巨大,一旦受到威胁,奇瑞的反应最为激烈。QQ系列多次针对性的配置变动和调价已经说明了奇瑞对其重视程度。特别是奔奔的上市,QQ全系列可以说是紧急动员,连刚刚上市的QQ6都急不可待地宣布了针对性价格。面对对手的出击,奇瑞今年可能会调整战略,将以QQ6为主攻点,重视程度将与QQ3相当。

      酝酿改进:QQ6刚上市不久,奇瑞就已经开始着手针对一些不足之处在内部征集不涉及模具改动情况下的改进方案。而QQ3外形上则不会有太多变动,只是可能在价格配置上有一些新的调整。

      动力总成:QQ系列将会推出1.1 AMT自动挡车型来应对市场的变化,这在缺少自动挡的微车市场还是很吸引人的。另外奇瑞还雪藏着几款小排量发动机:0.8T、1.0L以及已经开始点火测试的1.2L发动机做为后备。QQ系列的动力总成配备将进一步丰富起来。

      分支产品:在北京车展上亮相的A1虽然规划为A系列产品,但就其底盘结构而言,与QQ无异。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微型MPV—— V2,它也属于S系列,厂家内部代号是S22,其实S12(A1)、S21(QQ6)和S22(V213)三者原本计划就是同一个系列产品。07年初A1 和V2都将推向市场,奇瑞S系列的完整产品种类也就全部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了。

      即将上市的A1和V2

      旗云系列:奇瑞的“二当家”,争取力挺到年底

      现状:在06年,旗云成了奇瑞最大的一匹黑马。在6万元以下同级别车型中,能与之匹敌的只有吉利自由舰,两者的针对性很强。不过如今的局势随着吉利金刚的杀入变的非常微妙,吉利前后对旗云形成夹击之势,要不是因为海外市场订单不断,旗云的整体销量很可能会受到不小影响。同时力帆等新车型也开始涉足 6万以下市场,未来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旗云期望突围的方式会有那些呢?

      07走势预测:面对众多竞争对手,07年旗云要做的只是尽力保持现有的销量,一直支撑到旗云换代车型的出现。

      酝酿改进:北京车展上的风云II跑车告诉我们,风云品牌的重新启动已经在酝酿之中了,换代车型的设计工作也已经在06年初就秘密启动。这样一分析就可看出,风云II就是取代旗云的最佳选择,只是推出的时间不会太快,08年之前都需要旗云来力挺。

      现有的旗云系列已显出老态

      动力总成:盛传已久的480DSI双火花塞发动机,本来预测是在06年10月份左右上市,但一直未见其踪影,直到06年底的129期发改委目录上才看到其正式型号。看来奇瑞将会在07年推出。除此之外,Tritec发动机是否会退市也值得关注。从笔者最新了解的情况来看,除了旗云,多款新老车型都在进行Tritec发动机的匹配测试,这多少是因为奇瑞进入南美市场并和当地建立组装厂有关。由此看来,这台发动机将继续在奇瑞车型中服役了。

      分支车型:奇瑞将要推出的A18厢式货车实际上是旗云的分支车型。虽然A18的造型乏善可陈,好在其偏向实用性的定位为其赢得了市场空间。其还未上市就已获得某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5000台定单。另一方面奇瑞有意将A18打造成特种用途车,这从北京车展上的警用型改装车就能看出来。

      东方之子:大改款将成为重塑品牌的关键

      现状:东方之子从推出以来其销量就一直徘徊在一两千台每月的成绩,多次降价仍收效甚微。看来高端市场现在还不适合自主品牌进入。不过06年骏捷的 “突破式”成功多少给了奇瑞一些启示,年末力推东方之子1.8L型,市场反馈相当不错,销量也比之前有了明显上扬。

      07走势预测:东方之子1.8L虽有良好开局,但将来能否保持下去就很难说了。07年东方之子的最大悬念还要看其大改款能否上市,这才是真正关系到东方之子未来命运的关键。

      酝酿改进:一直以来,东方之子的造型就有不少被人诟病的地方。06年中旬传出东方之子将要大改款的消息,今年的上海车展其极有可能会亮相。但是如果今年上海车展上没有任何行动的话,就说明东方之子不会再出改款了,因为等到08年,现在正在测试中的B21可能就会上市。

      动力总成:纵观奇瑞新款发动机的上市顺序,可以发现除了小排量之外,一般大排量新发动机都会在东方之子上首发。因此目前正在开发中的2.3L、 2.0TCI、2.0VVT以及1.9TCI发动机都有可能首先装配东方之子。这么做实际上就是让东方之子做新发动机的“小白鼠”,对东方之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另外东方之子将会推出2.0AT款以弥补自主发动机在自动挡方面的不足。

      分支车型:东方之子能有什么分支车型?这可能是众人疑惑的地方,除了北京车展上展出的东方之子防弹型以外,还有一款未曾露面的型号最近也开始少量定制生产,这就是东方之子加长版。原测试车型早在05年初就已存在,不过最后不知为何测试停止。但从最新的谍照和消息都显示,奇瑞已经重新开始生产此款车型,看来前段时间驻外使馆团参观奇瑞是此车投入生产的原动力之一。

      加长版东方之子车身

      A5系列:市场表现成功突围,期待进一步完善

      现状:06年才推出的A5系列还很年轻。刚上市时,其市场表现不佳,让人对其有些担忧。不过随着1.6排量车型的上市和销售策略的调整,A5系列销量不断窜升。虽然没能像骏捷那样火暴,但也好在没有重蹈哈飞赛豹的覆辙。A5系列的突围成了奇瑞06年的一个重大收获。

      07走势预测:目前A5系列最大的悬念就是新的改款和A518何时入市了。目前在这个级别市场上,光自主品牌就有F3、赛豹、远景和骏捷等重量级对手。如何保持住良好的销售态势并且还能稳步增长将成为关键所在,而新的改款和动力总成的配备是A5迎接挑战的两大利器。

      酝酿改进:从目前反馈来看,A5在外形上急需改进。主要焦点集中在C柱与尾厢的过渡僵硬,轮眉过大而使得轮胎视觉效果偏小。A5的改进计划中也确实针对这几点做了适当的修改,多人已经看到效果图片,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未能付诸实施。看来在A5销量持续攀高反倒成为了改款推出的一个阻力了。

      动力总成:目前即将推出的是A518,另外就是A520自动挡也将会上市。这些在发改委第129期目录已经告诉了我们。

      分支产品:计划中的A5系列其实有多款分支产品,奇瑞力图将其推向高端市场和伊兰特、凯越等车型分庭抗礼。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原来计划的几款后续车型都为了适应市场形势而停止了开发工作。这也就是说,一直到换代之前,A5系列都只有这一款三厢车型。

      瑞虎:又一个反败为胜的典型

      现状:06年两次大调整打开了瑞虎的销售局面,第一次自然是价格调整,这次调整使瑞虎缩小了与对手的差距,而随后的1.6L型上市则将瑞虎的销售拉向高潮,以至最后赶超途胜、CRV等车型荣登销售榜第二的好成绩。要不是因为OBD的影响,使得瑞虎暂时无缘北京市场,否则其销售成绩恐怕将更加惊人。

      07走势预测:07年瑞虎能否延续辉煌就要看奇瑞新动作了。小改款外加动力提升是瑞虎继续吸引消费者的两个手段,否则面对即将入市新款本田CRV,瑞虎现有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何况还有两个冤家——哈弗和飞碟也在紧追不止。

      酝酿改进:目前各地4S店已经陆续开始展示07款瑞虎,对此笔者笔者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报道,其中已经详细介绍了07款瑞虎的情况。

      详情见:探听消费者意见?07款瑞虎现身4S店

      动力:瑞虎最值得期盼的恐怕并不是造型上的变动,而是雪藏了很久的两款1.8L和2.0L自主发动机。特别是1.8L被视为瑞虎最具性价比的动力配置,兼顾了1.6L的燃油经济性与2.0L的动力性。目前这款1.8L发动机已经装备在东方之子上了。至于瑞虎1.8什么时候推出,这可能要看竞争对手的动向了。

      V5系列:表现未见起色,仍在探索合适的切入点

      现状:在注重品牌效应的MPV市场,V5的知名度确实不够份量。和东方之子相似的是,V5也是倾向于家商两用的定位。如果像陆风风尚那样的尺寸,还有可能获得一部分家庭的青睐,可惜其参数完全跨入了商务用车行列,家用实在太大。

      07走势预测:作为刚入市不久的车型,其造型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另外由于其体型巨大,因此动力上的选择范围较窄,因此暂时只能维持原状。

      酝酿改进:V5在06年中旬才刚刚推出,因此在07年应该还不会推出改款。不过奇瑞除QQ外的所有车型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慢热,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V5会找到自己的独特市场切入点。

      动力总成:目前V5推出了2.4和2.0两个排量,07年最大的可能是推出1.9TCI柴油款,如果东方之子2.0AT型进展顺利,V520也有可能推出自动挡型号。

      分支型号:B13在底盘参数上其实和V5很接近,只是轴距拉长了200mm而已。其实早在去年初,奇瑞就已开始在V5上测试B13的底盘,这款车预计将在07年初开始路试。

      B13模型图

      总体来看,07年奇瑞仍将以QQ和旗云为主力车型,同时将继续大力扩大A5和瑞虎两个系列的市场占有率。在这一年中,奇瑞的产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另外除了以上几款在销和即将推出的新车型外,与戴克、菲亚特之间的代工生产组装也进入到了实质阶段。一旦合作最终敲定,奇瑞的70万辆产能将达到满负荷运转状态。但是奇瑞的胃口仍远不止这些,已经在建的四期与五期工程已经陆续开工。08年的奇瑞将能达到什么样的状态,相信今年的上海车展就会进行一次提前预演了。

    • 家园 国产车进军北美(国际)市场,神龙富康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为何从来没听到动静。

      • 家园 那是老外的车。

        17,27 什么的,就是个车间而已。

      • 家园 法国本地的雪铁龙标致都进不去,神龙也就算了吧
      • 家园 合资企业出口的困难很大

        神龙的车,主要都是法国PSA的车型,拿来中国投产、零部件本地化或者做一部分改型的。(估计是这个原因,所以可能您会对它们的车比较眼熟,例如富康就是雪铁龙ZX (CITROEN ZX)。

        合资厂的车,虽然说出口并非完全不可能,例如据说广本就出口了一些,但是可能性很小。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合资厂的整车产品如果返销国际市场的话,那么就会跟他们本土的车厂抢市场;虽然说在中国生产有成本上的优势,但由于利润需得与中方分成(股比应该都在50%及以上),所以考虑收益问题,外方一般都不怎么肯干的。而如果一旦其本土市场受到来自中国的合资厂的竞争,估计PSA自己的洋工人们也该不干了。

        其实,中国市场是目前整个国际汽车市场中未饱和的、增长的最快的一部分,且同车型车价普遍比西方国家高。所以用合资厂生产的汽车来销售中国市场,利润丰厚,既可以从企业最终利润中得到好处,此外还能在KD件,核心部件,机器设备、工装卡具,人员培训,专家外派中得到大笔的收益(这些收益跟卖车相比,同样是很巨大的)。所以外方当然更热衷于中国市场,而不是拿中国装配的车与跟本土的竞争。

        关键词(Tags): #中国汽车
        • 家园 广本出口

          印象里是一个生产基地的车百分百外销,目的地是德国,不对国内销售的。

          • 家园 关于广本的出口基地

            关于这家企业,它的情况比较特殊。国内讨论汽车业(轿车业)一般很少提到它,老实说,我对它的了解也很少,希望今生不再老兄若有更多信息的话请多多补充。

            关于这家企业,就我所知道的有三点要说:

            1- 第一点是这个企业的股权关系很特殊。由于是作为出口基地申请的,所以这家企业在设立时便可突破了国内最高50-50的合资股比,本田方控股65%。如果我记得没有错,另外的合资方应该是广汽和东风股份,我没有仔细查看过广汽和东风股份的出资方,但印象里,东风的股份应该是由与日产的合资公司来拥有。

            东风股份占10%(广汽占25%),如果按照这样这算,那么外方在这家企业里面占了70%之多。

            2- 在这家企业里,当然股份是一块。另一块,无论是在车型(主要是飞度吧,或许记错),还是设备、零配件等等全都由日方来控制。熟悉汽车业的朋友可以知道,如果说在整个产业链上赚钱的话,整车着一个环节只能说是一个小头,合资方还大可在设备、CKD件、其他零部件、工装夹具、技术许可费、商标使用费、培训费、技术专家费用等等上捞个踏踏实实,而且利润率往往能比整车更高。在国内北方某合资厂,曾经连厂房、库房都是原版的外方制作,赚钱无数。

            基于上面两点,估计广州方也没有多少可以值得炫耀的,所以这两年在媒体上并不多见这个出口基地的声音。

            所以就我的观点,如果说以前的合资是“市场换技术”或者“市场换GDP”的话,这个出口基地就可以说得上是“土地换GDP”,或者“土地换出口”。从车型、零部件、知识产权、到工艺管理等等关键环节都由日方控制,的的确确在技术上跟中方没有什么关系。我们也就是出些工人,如果有利润的话分一些。

            就利润上,我手头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分析。但合资方是日方,而且占绝对控股地位,这点让人觉得很恐怖。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普遍“利润率”低得离奇,估计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也了解其中猫腻。

            3- 这家企业的出口金额的确不少

            就海关06年的数据,广本出口基地的出口额在中国汽车工业里面是第一位的,有2.6亿美元之多。接下来的是长城、奇瑞、一汽和哈飞(汽车业,不仅是轿车)。一汽的出口主要靠卡车,从这一点来说,合资汽车企业出口难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不过广本出口基地的确就是个另类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