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野狐禅之茶余饭后】从青藏铁路开始说起 -- 水风

共:💬118 🌺10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野狐禅之茶余饭后】从青藏铁路开始说起

    哼哼,为了报复四月一号不负责任的……

    以下,基本属于胡扯。如果您时间宝贵,那么就不浪费您的时间了。请按蜻蜓找您想要去的地方好了。

    很早就想写点什么,一直没有空也没有心情。这次看了非的文章和照片,觉得有必要真的开始写点什么了。

    以下照片为引用,其所有的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多谢非的友情提供链接(我盗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久以前,面对这么一幅场景,如果能够加上铁轨和呼啸而过的火车,很多人难免会想到人类是多么伟大啊,征服了大自然阿,什么永久性冻土带,什么高原,不都是臣服在人的手下了么。安徒生当年在一部不是很出名的作品中,很细致地描述了在瑞士山中的铁路。蓝天,白云,草地,覆盖着白雪的远山,以及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象征的铁路,在山中蜿蜒。人们在欢庆,在冰川上行进的一串小黑点,以为人们终于征服了大自然。然而冰雪女王在冷笑,那笑声从地下传来,扭曲了铁轨,颠覆了列车,留下了山谷中冰川下隆隆的回声。故事的主人翁,那个英勇的山中男孩,最后在婚礼后被冰雪女王夺取了生命,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的牺牲和大自然的不可战胜。200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次面对这场景的时候,已经来到了东方。不再是阿尔比斯山脉那矮矮趴趴的小山头,而是整个地球上,地理存在的巅峰,青藏高原。但是,我们听到的,却不是对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歌功颂德。绝大多数德人都是忧心忡忡地在担心这所谓人类的最后一方净土,被污染,被破坏。

    为什么前后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难道是因为人类终于醒悟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自己种族无休止的扩增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弃恶从善了么?

    我不想再重复有关的所谓如何保持环境的措施,也不想对这些所谓的措施进行评价。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是站在一个人类的利益上,用一个人类的眼光,用一个人类的标准,来评判这些事物。我们的好坏标准,只有一个,对于人类社会是否有益。这个观点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绝大多数的人在讨论环境、发展以及所有的牵扯到其他生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立足点是什么。这个观点,或者说出发点和立足点,过去是,现在仍是,将来也必将是人类考虑一切事物的第一准则。

    我不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我也不认为真的有动物保护组织完全从动物的角度出来,去考虑和思考问题。他们的所作所为,举例来说,比如说日本的捕鲸和绿色组织的反对,纯粹是对于人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冲突。但是双方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为了人类得到最高利益。

    理解了这么一个前提,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所谓的对青藏铁路的关注,骨子里都是对于人类利益的关注。只不过有些人是注重了眼前利益,有些人看中了长远利益,比如说藏羚羊的经济价值很高,有人想现在就杀光了好卖钱,有些人却要给自己的儿子孙子考虑一下,要保留下几个来。青藏铁路所带来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必将对于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个已经有无数的先例证明过了。

    对于任何生物来说,除了人类,他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没有人为的外力所施加的环境,可以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竞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也许,人类也可以算作一个外在的选择压力。只不过人类的压力所选择出来的,大多是自己所不喜欢的。比如说苍蝇蟑螂老鼠和艾滋病。当然,人类也制造出来了很多所谓美好的东西,比如说纯种犬、园艺花卉、蔬菜水果和农作物。(当然,这也是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一头牛或许觉得小麦苗要比青草吃起来口感要好。但是它也只是吃饱了算事。不会比较一下青草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问题。

    相对于自生自灭,悠然无知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动物,人类无疑是既高兴又苦恼。高兴的是终于经过了几千年的努力,我们人类可以称王称霸了,可以几乎为所欲为了。苦恼的是自己的为所欲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麻烦与后遗症。在刀耕火种的年代,能够饱腹已经是莫大的幸福。顶多闲时打打猎,改善一下生活。人类受到自然的限制很大,相反,可以改变得却是很小。后来有了电,有了各种机械,人类终于可以大规模的盖高楼,住公寓。对于大片的土地实行混凝土荒漠计划,建起几百到上千平方公里的聚居区,然后用空调,灌溉来人为的改变自然环境。人类可以在沙漠地带建起大规模的农业养殖基地,比如说加州,作为全球的第四大经济体,单单农产品的产值就比得上中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在东南加的荒漠地带的人造农业,消耗掉了全加1/3的淡水,也制造出了巨大的人工死湖。很多地区在十几年内将再也不适合人类生存,而且造成的影响将达到地质年代般久远的层次。大纽约地区,一旦被人类废弃,将保持一种荒漠状态达上千年甚至数万年之久。能够生存下来的,除了城蛇社鼠,就是蟑螂蚂蚁。更不用说因为温室效应,全美的自然灾害在过去的十年内,上升了10%的总量,却造成了接近一倍的损失。

    这就是人类的现状,人类作为智能的生命存在,只有不过几千年的历史。很不幸的是,却掌握了巨大的生产力。这就像是给一个幼儿一把利刃,在伤人的同时,也必将伤己。但是,当人类终于醒悟的时候,我们已经踏上了这样的一条不归路。

    巨大的人口,长时间产生的思维惯性,以及人类贪图享乐的本性,使得所有的前进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人类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各种层层筛选挑选出自己最优秀的人才,来为人类的前进服务。不管你愿不愿意,自觉的或是被动的,所有的人类都被卷入了这样的一个挑选机制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科技作为了自己的立国之本,为什么,就是为了能够在全球性的赛跑中,不被别人落下太多。然而,大家所没有意识到的,比赛的选手,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人类自己。我们是在跟自己赛跑,想看一看究竟是自己的破坏力还是自己的创新力,能够占到上风。一方面,人类永不放弃自己的享受,所以进行着大肆破坏;一方面,却有希望能够维持住自己的这种享受的生活,进行着保护。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尽管我们还有能力继续跑下去,跑道却已经到了尽头。

    凡事,有开始,有发展,有起有落,有高潮,有衰落,有回光返照,有结局。

    我不知道人类的自我赛跑,是不是已经到了高潮,还是在起落中。不过我知道,终有一天,结局会来到。无论是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还是最后一个牟罗干人、蒙古人、或者就是最后一个人类。总会有那么一天……

    所以,我祈祷,

    那一天,不要让我看见。

    后记,

    青藏铁路,只不过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千千万万这样的矛盾中的一个,很不幸的,被上了头版头条,被非选中,拿来做诗,然后又被妖道看中,拿来做靶子。一切皆是偶然,一切又皆是必然。

    • 家园 【恶搞】所以了,要从病根入手

      将地球毒瘤人类全部杀广最为环保

    • 家园 歪评:

      悲观一点的说,人类是这个世界上的肿瘤,还是恶性的。

      乐观一点的说,少点恶性竞争,多来点计划,或许还有救~~~~~

    • 家园 道长的文章

      有意思。不过道长如果现在真正地在山谷里精修,不食人间烟火,那么就是真正的环保了。

    • 家园 所谓小道理要归大道理管
    • 家园 看了好几遍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回这个帖子。

      对于既成事实,说多无益,只望政府能带领大家将损失减到最小。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始终坚信当初论证青藏铁路是否应当修建的专家学者们比我聪明的多,我能想到的,他们应该都能想得到,并且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再不济,反正,我最多也就再多活三四十年吧,在宇宙当中,真是连灰尘的年龄都比不上。

      黑小三说他站在昆仑山口,不知道为什么浑身直哆嗦。

      这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了。

      明年继续修到日喀则了。

      • 家园 那就不要想,不要说

        说也就说了,不说也就不说。说了,尽人事而已。不说,省得找麻烦。

        正好,再接着说两句。

        当初论证青藏铁路是否应当修建的专家学者们比我聪明的多,我能想到的,他们应该都能想得到,并且有相应的解决措施。

        妖道认为,这些专家们,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比我们强。其他的地方,也就是想当然。所以您太高看他们了。毛爷爷都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何况他们。妖道在环境保护这个方面,充其量就是个票友,还是业余的。之所以厚着脸皮写,就是因为天下兴亡,匹妖有责。至少我认为我是对的,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

        • 家园 也能自圆其说
        • 家园 个人以为,环境保护是一个misnomer

          misnomer该怎么翻?似是而非的东西?在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确实是一个引人忧虑的问题,但绝对的环境保护并不符合文明发展的规律。事实上,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矛盾的。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就在于人是有智慧的,而智慧的体现,就在于人能够利用工具和经验改造自然,使环境更适宜人的生存。不仅如此,人会积累经验,传播经验,甚至研究、实验以创造经验。所以动物只能筑巢,几千年也没有多少长进,而人能造房子,从干打垒进化到高楼大厦,从烧暖炕到绿色建筑。除非文明停止发展,否则,绝对的环境保护只是一种(恕我言重)小资的无病呻吟。人应该考虑的不是停止发展,而是可持续的发展。不光是一国一地的可持续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可持续的发展,那是一个大得多的话题,我也说不好。但这是基本前提,用文革语言来说,是路线问题、立场问题,是姓无姓资的问题。

          就西藏的交通而言,主要交通手段无非铁路、公路、航空,其中铁路是最经济的,对环境的破坏是同等运量下最小的,这用不着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确定。事实上,最经济的通常也是最环保的,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略。最经济的意味着需要动用最少的资源,这本身就是一种环保。专家论证不是只有一个专业的专家,每个专业的专家只在一亩三分地里有专长不假,多方面的专家就不应该存在明显的专长间隙。除非有证据说明青藏铁路的论证中没有某些方面的专家参加,或者某些专家的意见被有意识地忽略,我们不能断言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考虑。当然,一定要“有罪推断”,我也拿不出证据说明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考虑,我甚至不知道“所有问题”都包括哪些,但我还是相信“无罪推断”的。

          • 家园 环境保护完全是从人类的立场出发的

            我以前曾经讨论过,所谓的环保,其实就是人类如何地更好地利用环境地问题。就是如何从环境中得到最大利益的问题。关于最大利益,各人见仁见智。矛盾的主要焦点在于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

            拿西藏铁路这个话题来说,如果要开发西藏的话,那么目前铁路无疑是最佳选择。这点我同意。但是,西藏铁路,从某方面来说,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和发展的意义。我倒是希望这种象征意义能够维持下去,毕竟,一旦成为真正的经济意义,就意味着要有大规模的改变了。这条铁路,毕竟已经修起来了。前期工作做的很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来就不会出来什么问题。而且将来出了问题,也不能怪到铁路上面去,而是我们现在和将来的政策要负责任。

            关于可持续发展,国内,其实不仅仅是国内,包括国际上,都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我先发展起来,环境破坏了不要紧,等我有了钱,回过头来再治理就行了。另一种是尽量的保护环境的原始状态。很显然,第二种,无论在决策的时候,还是实施的时候,难度要大,花费要多。很多人认为第一种做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必须要经过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一边保护,一边发展。而所有的发达国家,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主意保护环境就是不怀好意,要故意迟滞我们的发展步伐。

            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我们自己清楚。没有必要逢西必反。妖道不是学政府管理的,某些眼前看起来最经济的做法(先发展,后治理),跟那些费钱的做法(边发展,边治理),如果在100年后,把所有的盈亏都算一算,究竟哪个是最经济的我就不知道了。很多做法看到西方,美国做到了,不要以为我们就一定也能做到。美国已经消耗了全世界一半的能源,我们在这方面跟他们比阔,实在是很傻的做法。另外一个我所担心的,是中国的土地和环境,已经不能再经得起我们折腾了。这不是危言耸听。不要以为自然环境就可以自我恢复。撒了盐的土地,也许在自然条件下,不过几年就可以重现生机。但是对于粮食作物,也许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生产。等不起的,不是大自然,而是我们人类。

            • 家园 问题是,以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

              还不能正确衡量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得失。

              于是就剩下一个可行的选择:

              得让我活下去先!

            • 家园 矛盾的主要焦点在于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

              妖道这句话说得不错,在此谈一下我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只懂得赚取短期利益,这叫短视。反过来说,如果光知道考虑长远的结果,却不管不顾中短期需要,那也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大家知道很多急功近利者会犯前一种错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不少人(比如一些所谓‘小资’)犯了后一种错误---之所以把两者都归为错误,是因为近视和远视一样,都不利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平衡,在于对发展与治理的平衡,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一个长远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却非靠‘先破坏后治理’或者‘尽量保持原始状态’等单纯的观念就能解决的问题。

              拿西藏铁路来说,这样的工程能改善交通,发展经济,而在更深一层看来,它能配合其他政策,帮助改善西部在政治与战略上的势态,舒缓压力,在这些方面这条铁路无疑对可持续发展是有大助益的,不管怎么说,它毕竟为发展巩固了基础。

              在环境方面,似乎您也同意铁路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相对很小,而且可能是同等运量下最环保的运输方式,可以说是发展交通的最佳选择。主楼虽题为‘从青藏铁路开始说起’,然而可以看出您所担心的并非铁路本身,而是整体上发展西藏的政策对环境的影响。既然大家都同意保护环境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环境获得利益,那么很明显这个‘发展’既不能是无节制的对环境资源的剥削破坏,也不会是保持环境的原始状态。只要是发展,就是在某程度上改变了原生态,而且一定会消耗相当的自然资源,这个不可避免,发展本来就是为了利用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嘛。说到底,关键依然是如何良性地利用资源甚至再生资源,避免对可持续发展性的破坏---比如因短期的过度开采导致长远资源的减少,这就又回到那句话上去了。

              其实对西藏这种交通不便(哪怕现在有了铁路),发展程度不太高而且地位特殊的地方来说,政策上还是比较好控制的,起码比北京好。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非自然因素,要有多大的发展,怎么发展,制定这些政策恐怕会更多地取决于人为因素如战略需要等等,而不是光看地上有多少资源,最适合怎样发展,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会考虑,但不大可能成为首要考虑。就现在来说,我尚没看出修铁路或其他西藏政策在这方面有什么大的问题,妖道的文章似乎也没能指出具体的毛病。不过,我赞同这作为一种远虑,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