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美女教练 -- 北有马

共:💬88 🌺8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一点体会

        打羽毛球前做好准备活动,几大关节活动开,而且腰身舒展开。我一般打球前还会做高抬腿跑和几分钟的跳绳,然后就是抡抡空拍,前后迈迈步。

        上场以后拉拉后场球,适应一下球然后再开始打球。

        后场启动到网前,我过去喜欢迈大步,看过教学录像以后,看来我的步法不对。应该第一步小,第一步迈出成支撑,再迈大步上网前。

        我后场反手比较弱,拉后场成功率不高,只能利用手腕力量斜线劈掉。所以我很多次宁可弯腰杀直线小边。几位高人说说如何打好反手后场?

        • 家园 后场反手推荐你

          看熊国宝的《国宝竞技》,当年熊国宝的反手那是天下一绝,里面的反手也讲得很清楚。

          我反手现在可以杀球——双打的时候,当然没有专门去练习击球点很不稳定。就算如此还是能够用头顶的用头顶。

          另外准备活动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准备活动完的活动顺序先吊球然后平打平抽,等肌肉活动开了再加大力气高远球,杀球,据说这样比较科学,符合肌肉活动开的顺序。

          北有马尝试后也同意这样的观点

          供您参考

          另外您想表述的是

          1、头顶区的回球

          2、头顶区反手的回球

          中的哪一个呢?

          不好意思没看懂

          • 家园 不好意思

            我没表达清楚,应该是头顶区反手回球。

            我现在困难在于反手接球,力道和方向不好掌握,而且经常打不到位。

            • 家园 我的建议是

              不要勉强

              你看超一流的选手比赛,头顶区的用反手的几率有多高?

              而且在不高的击球率中大多是过渡球。

              反手之所以难,难在它和我们的生理特点相反。

              羽毛球打到一定程度,手腕很放松了去学自然水到渠成

              北有马刚刚学球的时候也很勉强去学,去模仿,结果肘部差点受伤,

              您如果要学我只说一点保护您不受伤——一定要先抬肘。

              抬肩——抬肘——甩腕(手指发力)

              否则一定受伤

              那位王兄说得是对的,真的习惯了,反手打比正手还轻松。

              但是真的不要请求,非得要学,再次推荐熊国宝的《国宝竞技》搜索一下bt下载很多地方都有提供,没有见到比他说得更好,示范得更好的了。

              特别注意他的反手握拍,那个是关键中的关键。

              您如果愿意花那个时间,我觉得花在步法上对整体提高更大。

              供您参考

              • 家园 多谢指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打球长进慢,而且我还在不断纠正自己的姿势。而姿势是受步法限制的,步法不对也容易受伤。

                握拍很重要,我刚开始打球时候就是握拍紧而且握的也不对,所以打球很吃力。刚才闭眼想想,恐怕是自己反手握拍的问题在先。刚在在屋中挥空拍体会你说的那几个细节。

                唉,不能打球很痛苦啊...

                • 家园 指点谈不上,多讨论

                  我本来就打得一般,现在少打了,更差了。

                  大家都没什么机会打就多讨论讨论吧

        • 家园 打反手,特别是后场反手,最困难的是心理。

          因为后场反手是要你基本背对来球。很多人没有这个自信就弄个半侧身,结果自然不行。打后场反手时判断来球位置后,要基本背对来球,球拍从身体左下方出手。大臂带动小臂,练得好了,打后场比正手省劲。

          至于网前,关键是拍子的位置。

      • 家园 周末有朋友约我打球,本来不太想去,看了教练解说跃跃欲试了

        插一句嘴,网球基本步伐两脚并行,但也要后脚跟抬起。

    • 家园 【原创】续一:臭脚丫佐戈、玉腿龚智超、劈叉王莲香

      不好意思,

      这篇原来是答大家都认识的一位师友——灵山云的,讲我看到的所谓好的步伐,大家先凑合看看,不妥的帮助指点指点。

      羽毛球的步伐(一)

      这篇东西欠灵山云师傅的时间实在是有够久的了。

      直接进入主题吧。

      首先,何谓步伐?

      所谓的步伐,不管专业也好业余也罢,反正就是用最合适自己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有时候还要兼顾体力要求)移动到羽毛球后面的步伐。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所有人的步伐都是不一样的,当然从少体校到国家队都从不同层次摸索出羽毛球步伐的规律,所谓的不一样应该说是在这个正确的基础(大同)上面根据自己的身体各部分的力量,自己得喜好习惯等五花八门的小异。而业余出身也同样如此。

      其次,何谓好步伐?

      既然成熟的步伐五花八门,那么何谓好步伐?

      北有马按照自己的喜好举几位名将做例子来谈谈好步伐的几个标准。

      一、 印尼名将佐戈的“飘”

      佐戈是典型的印尼人皮肤,黑不啦叽的,老让我觉得那脚丫子肯定臭。但是人家步伐可不是盖的。

      业余的同好经常会讨论步伐的“沉”与“飘”,争论结果大致如下,所谓的沉就是重心低,在准备启动时最好,重心低启动快,中心高容易晃。一旦启动之后还是要“飘”,飘移动的速度快,省力。

      飘是什么种感觉呢?

      看过九五年世界锦标赛最后决赛佐戈对董炯的比赛的兄弟们大概就可以体会到这个“飘”字。我们前面的帖子说过“后退无忧”,后退一但速度快了全场步伐的速度跟着就能够提高一个档次。佐戈后场球后退的时候,你感觉就是脚尖在地板上一点一点地,夸张点说就像“蜻蜓点水”那感觉。就这么飘着,怎么我们跑起来觉得无边浩瀚的球场,他就是那么一点一点,基本上两步半走遍全世界。

      专业的这么多年看下来,没见到第二个这个“飘”字能够做到这么好,要说董炯当年的攻击力量那是不让黄金时期的丹麦金童peter gade 的。看看我们的孙俊在与peter争夺某次锦标赛(或者公开赛?忘了,反正经常被拿来当作乱杀球的反面教材。当然题外话那场球看得是爽啊,特别第一盘凡是高球peter必杀,双脚起跳杀,头顶也杀,反手还是杀)的步伐,虽然比赛最后孙俊翻盘了,可是那个步伐乱的啊,说实在的,从录像上看来跟北有马碰到孙俊不会有什么两样。

      同样的攻击力,孙俊先生在狂奔,佐戈在摆酷,对比一下,您就会相信佐戈步伐的高明处了。

      好多业余的也想学这个飘,可惜怎么学都是东施效颦,没把法啊,这个东西您当真可以在球场上装酷装潇洒装出来的?北有马最近听多了些内家拳的故事,现在看来这个怎么有点像所谓的“骨力”?

      二、 中国龚智超的“平”、“准确”

      佐戈这个水平的步伐这么多年没有看到,比较接近的就是龚智超了。

      超超的玉腿要说短了点,不过在球迷北有马眼里,可就诱人了。

      说龚智超步伐好

      估计不会有人有意见了,龚智超的成绩可以说是由她的步伐量出来的。练过步伐的兄弟们知道步伐那个苦啊,北有马至今还是心有余悸宁可跑个五千八千的也不练步伐。但是每次比赛前又都愿意抱佛脚,无他这玩意儿——“痛快”,练了包你有用,立竿见影。

      刚学步伐教练总是先跟说,没关系你先“跳出去”。要知道我们人的重心是与地心垂直的,蹬地后直接的反应是往上蹿,要把蹬地的力量从垂直转化为尽可能的水平方向,这个是需要技术的。道理也很简单,我们步伐是要移动用的(起跳击球例外),为了是把身体搬到期望的地点,所以往水平转化的越多当然越省力。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身体起伏要小了。

      您看龚智超的步伐,就能感受得到,要是把她在球场上重心的轨迹连成一条线,我敢打赌,这应该是条浪接近直线的微微波浪线。

      龚智超步伐的“准”。

      学了步伐之后应该就要会用,每个学过步伐的人都这么想,但是其实好长时间您是用不上的,这个东西必须得练到您很熟悉它了,才发生作用。如果是学习步伐前原来就打了一段时间球的兄弟,估计还是会习惯原来的步伐,所以现在很多教练在教球的时候禁止学生们打“野球”也就是这个原因了。

      您终于会用了那还不一定用得好,简单说,往左九十度的目标,您还不一定一开始就能奔着那个角度过去,很多人刚开始时就是“绕着”过去的。

      记不得在那个媒体上看的。是某个教练表扬龚智超的就那么一句“一出脚就是奔着球去”。真做到这点不容易啊,对身体的控制相当好了。脑袋判断完后出脚就是对准那个方向,这个慢慢大家会,但是随着水平提高,在高速度对抗中要对准角度,甚至放低要求,出对脚还是很难的。这个不单单是我们业余的,就是专业高水平对抗中,在发球后被对方以逸待劳较快的球速刁钻的落点一下子搞定的,甚至来不及出脚,出错脚的要是有合手软件北有马可以给您编出七八十盘带子来。

      三、 印尼王莲香的“少”

      王莲香在中国是位颇富争议的女球员,不乏她的拥泵,但是讨厌她的人不少。

      王莲香招牌动作就是劈叉,跑动中劈叉,不过您可别认为这是好事,要不是被动了,这样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球场上千变万化,移动的距离随时在变,你不可能像学习步伐的时候那么死板,上网就是两脚,后退就三步。所以必须靠一些碎步来调整,但是球场上步伐是越简洁越好,能两步走的你不要走三步,更不能走成四步。所以碎步不能太多,这方面来说与每个人的腿部力量还是有关系的,相对的来说腿部力量好的人需要调整的碎步不多,反过来想北有马这种瘦马腿部力量不足碎步自然就多了,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张军同志全世界没有人敢说他力量不足,但是碎步在他那个级别就嫌多了。

      步伐简洁,某种意义上要求步子大,(留心看一次女子单打比赛的录像,专门看他们的步伐,再上球场去跑一次,你就会知道她们的步伐有多大,腿部力量有多大,专业的和业余的差距有多大)。但是步伐并不是一味的大就好,步伐过大失去弹性,这个球你处理完了,但是回中慢了,下一拍也是被动。

      所以这就存在着一个合理性的问题,即用最最少的步伐,最快的达到击球地点,同时又不给下一拍击球带来麻烦。

      文章上面您一看可能就明白了,到了场上,这个就不是那么明白了,不然就不会出现同样世界顶级球员孙俊和佐戈的步伐的区别了。(北有马在这里并没有轻视孙俊的意思,反过来非常的佩服他,他的身体条件在国家队是落后的,因为伤病原因训练量也不敢和别人一样,就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取得如此的辉煌,那大脑的转数可不是普通级别的。)

      王莲香在这点上面是很突出的,绝大部分时间您看到的是这位小姐在球场上散步,这是不容易的。说明这位小姐将步伐结合得非常好,步数,步伐长短等等。这点上甚至比龚智超还要突出,龚智超在球场上始终保持着奔跑。球场步伐要求快,可也不是盲目快,敌人都屁滚尿流的追球去,您又何必慌慌张张?一样要求一张一弛,可是何时张何时弛,就显功力了。

      到这里先打住,下一篇写写怎么练

      元宝推荐:电子赵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