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村一角 -- 审度

共:💬231 🌺479 🌵12新 💬1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些年去韩国的人嘴可太严了

                            据说跨种族混血儿的第三代以后大概率歪瓜裂枣。

                            查了一早上,一点收获都没有。连奥巴马也是混血二代,还以为他是混N代了呢。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帕季耶娃·瓦哈列娃,1916年5月15日,出生于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之后,他们的三个儿子也接连去世。

                            孔德基的父亲是孔令杰,母亲为好莱坞电影女明星德布拉·佩吉特。孔德基三个孩子……

                            难怪蒋宋孔陈几家的后人大都杳无音信了,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 家园 我对你这帖子非常失望

                            我只说两点。一,我家不是精英家庭,有关我家的背景我已经介绍太多了,如果你还是这么认为的话,我只能说大家对精英家庭的标准差别太大,我在这方面不会继续。二,大家对承包制的看法不同很正常,欢迎你反驳我举的论据和论点。

                            • 家园 假日河友你自己没意识到而已

                              或者你自己对比一下自家跟周边人家的情况。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至于包不包的,我一直都说,你们把“改开”吹上天都没问题,但不要抹杀了前27年的功劳。说难听点,前27年不是组织很好,你我能否存在,都是问题。 @懒厨 包括你,懒厨兄。

                              至于温州人,我在河里有说过起码两次:曾有温州老农到我们那指导,他们跪下来把用手把土搓细。温州人也不是都使奸弄滑。

                              • 家园 我就比一下我家和周围人家吧 -- 有补充

                                我家长期借住我舅舅家的房子,直到86年才建了自家的房子,在我们那里算比较晚的。

                                我姐姐84年上初中,我86年上初中。我们村离中学比较远,骑车30分钟以上,走路1小时以上。我们大多数人都骑车去,我家86年才买了一辆双狮牌的,我姐姐走了两年,86-87骑了一年,我走了一年,87-89年骑了两年。我那年小学一起毕业的大概50人,走了一年的大概5人左右,我是其中一个。

                                然后就是高中,一个班级60人,县城的10个同学走读,其他50人住校。但是三年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在外租房,只有四个男生三年都住校,而理论应该有42个左右男生住校。

                                大学的时候,和农村同学比,我家情况和沿海的同学(广东潮州,广东河源,福建莆田,辽宁大连,江苏苏州,上海)差不多,比内陆省份的好不少(湖南,湖北,安徽,江西,黑龙江,山东),和城市同学比,我家的情况比沿海的同学差,可能和内陆同学类似。综合起来,和大学同学比,我家的经济情况属于中下。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漏写了,我是高中三年一直住校的四个男生之一 -- 补充帖
                                • 家园 我猜老审的意思

                                  大概是你读了大学,有个好的就业,你就是精英,你的家庭就算是精英家庭了,已经比其他人好很多了。

                                  他的问题是觉得让政府安排农民最好,农民自己不用选择, @审度 我没理解错吧?

                                  • 家园 你当然错了。

                                    不想深谈个人问题。各自保留吧。

                                    再给你看看大毒草是怎么写的懒厨兄你可自认很讲逻辑的,这段你不觉得逻辑缺失吗?

                                    懒厨兄,你以杜润生的为“改开”依据,大约就等于以蒋介石的话来评判412政变。并硬拉着人家以此为标准,其他的一概不当数。杠王之王你当之无愧。

                                    • 家园 老审,我自认杠有杠道

                                      我摆的虽然不是我亲自去农村调研的资料,但既然证据,数字摆出来了,正路来说,你完全可以去推翻,告诉大家,那个数字是假的,逻辑哪里不对,根据什么史料,某个领导人没有说过这个话,这就够了。

                                      不是说你,不去质疑证据,而是质疑我以及杜润生的人品,这种招数,是下三路的招数了,我看了忍不住摇头,叹一句,世风日下啊。。。。。。

                              • 见前补充 4991874
                              • 家园 要不请你说说应该怎么做?

                                我之前问过你的:我不是很清楚你想表达什么,你就是不肯老老实实回答,反而说我什么设定之类的。。。。

                            • 家园 请你谈谈你认为的你的家乡的应该走的道路

                              并且希望你提供数据支持你的观点。

                              也让大家看看你的水平,想要小情感,随便,但是期待你能和全国挂钩。

                              到今天为止,中国农村孩子出国的占多大的比例,你知道么?那么你觉得你个人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基础是啥?

                              楼下我也问了你印度了,你能示范一二你的论述过程吗?

                              • 家园 承包制就是适合温州的道路

                                事实已经摆在那里了,承包前温州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收入水平很低,其中有文成,泰顺和永嘉这三个贫困县,洞头一个海岛县,就算非贫困县的乐清农村也很困苦,原来的苍南农村也很贫困,后来它不仅有金乡,钱库这样的特色镇,更是出了龙港这样中国第一农民城。现在温州城市化大大发展,温州农村是中国比较富足的农村,温州人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从商。

                                全国百强县里,乐清排第19,瑞安排第40。全国百强镇,乐清柳市镇排第10,苍南灵溪镇排地43,乐清北白象镇排第80。

                        • 家园 那是因为公社制度没有给农民更多的其他选择

                          就像假日河友说的,原有的制度就只有读书,当兵等有限的几条路,包产到户的选择就多很多了。

                          • 家园 当兵还要提干了才行

                            我们村里去当兵的绝大部分回村,提干的是少数。

                            • 家园 你怎么看这个数据,你的要求是多少呢?只有提干才能进入工厂吗?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很明显你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不够,请问你的要求和标准、水平是啥?

                              显然你是知道印度的数据的,请问印度和中国比较,工业化程度有什么区别啊?

                              你说超过印度我也认可,但是超过多少合适呢?你有说法没有?

                              • 家园 你我说的是两回事

                                我只想说明,当年农村人去当义务兵,大多数义务兵退役,回村继续当农民。只有那些提干或转成志愿兵的,退伍或转业的时候才会安排工作。

                                我并没有谈发展速度或印度什么,就像懒厨网友评价你一样,我不适应你发散性的辩论方式,我就不跟进了。你也可以认为我是向你认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