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村一角 -- 审度

共:💬272 🌺524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农村一角

    豫西农民小麦收成情况考察报告

    这个up主他家有四亩地,每亩地小麦产量1200余斤

    10月底播种,到6月初的收割,8个月的时间里有如下几项支出:

    犁地,每亩30元

    种子,每亩40元

    化肥,每亩150元(有些情况可能需要追肥)

    浇地用到水泵,每亩15元

    除草剂、除虫剂、增产剂等,每亩200元

    用机器收割小麦,每亩地50元

    基本上亩产值1500,亩资金投入485,粗毛利1000,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这个应该还有农田补贴的吧。

    我最后一次全程抢双夏应该是大3暑假,毕业那年到企业报到是7月9日,企业不想当冤大头,让我8月上班,故而参加双抢不到20天。第一次参加农活是什么时候?其实农村娃很难说得清,我自认是分小组,那时我还没上学,5岁?6岁?很兴奋的在田里拨秧插秧,这样那样,跑来跳去。一丝不挂的,同组的敬嫂还笑我:审度,小心鸡鸡被泥塞住屙不出尿。如同作者说的一样,大家都希望孩子读好书不用种田,大家对我读大学了还回来参加劳动很欣赏。同个生产队的个对我们小孩都很好。

    作者到农间地头参加劳动,记录情况,这个很好,十分好。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农村,工厂,街市,去记录,去调查。调查做得是不是很好,不重要,做就会越做越好,重要的是去做。

    青少年永远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主席说得好,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

    @Swell 河友是错误的,自古没有一个统治阶级不怕年青人,特别是年轻人中的优秀群体学生闹事的。那事之后,邓小平同志就将社会主义挂在嘴上了。对于邓,我觉得将其与不讲四项基本原则的“改开”派,进行一定的切割,是可行的。

    通宝推:卡路里,
    • 家园 你说话不老实

      那个年代无论什么时候到企业报到都先发一个半到两个月工资,你八月份报到,也不会少你七月份半个月工资,哪有什么企业不想当冤大头让你八月份报到这回事。

      我18岁中专毕业,七月底到单位报到,8月初发了一个半月工资,单位不可能少你这点工资。

    • 家园 这个楼里,太多人总是幻想井田比小农制度优越

      实际中国农村体制,先得明白商鞅变法的经济基础。用当初历史课本的话就是“废井田,开阡陌”。从具体政策上,就是“民有二男而不分立者,倍其赋”。秦政的农业基础就是废除半公有制的井田制,把农民打散成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成年男丁的小农小户。

      实际上,我们看商鞅的政治制度建设上,实际是偏极左,甚至类似斯大林体系的。王权直达里正,但是,到了里正这里。具体的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分配的时候,就是极右化的拆成只有一个男丁的小农了。秦政农业的小农体系,直到现在还对农村有很大影响。比如儿子成年要分家,这实际就是当年商鞅制度2千多年的运行余波。

      实际严谨的分析,是应该先建立商鞅小农制度的基础数学模型。老泉没这么专业,但是可以尝试勉强解释一下。把农民拆成一个男丁的小农小户,实际就是农村生产组织分子化。看似每个小农家庭都很脆弱,但无数个小农家庭的组合,每个小农家庭的类似的经济选择,就能类似应用类似热力学定律一样的规律。你无法预估每一个空气分子的运动,但是,一团空气作为一个整体,是会根据温度变化稳定的膨胀或者收缩的。朝廷的经济政策,市场的价格反馈,都类似于气体温度的变化。单个空气分子的运行是不可预测的,但一大团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系数是可以比较精确研究和预测的。

      这套体系战胜原有半公有制井田制,包括后来王莽的复古改革一类。从本质就是商鞅的这套制度设计是符合铁器农具普及后的农业生产力现实的。短时间的屯田制,府兵制,卫所制,甚至包括以色列的基布兹农庄,苏联的集体农庄,都可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或者特点边疆地缘实现某些成效。但从历史看,长期运行是往往难以维持的。以色列穷的时候基布兹集体农庄对被屠杀的一无所有的欧洲犹太人很有吸引力,以色列也曾经战斗力爆表。但当以色列开始走向繁荣之后,基布兹农庄的生活水平相对外边的花花世界很快就变的没有吸引力了。年轻人宁可去特拉维夫打杂,也不愿意在基布兹农庄从20岁就能看到自己60岁的样子。所以这也是现在以色列国防军战斗力拉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个是无解的。穷人能打,富人惜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有半公有制的井田制理论上能搞好吗?肯定是能的,但从数学模型基础就能看出,假如里正,村支书完全掌控村里的生产资源调配。这对里正和村支书的能力要求是会爆炸的。哪怕是一个几十人的小村,村支书实际面对的也是一个比三体问题复杂n倍的几十体问题。因为人不是电脑npc,不会像电脑游戏里的农民一样不知疲倦的采矿,耕作。装着努力劳动和真正努力劳动并不容易区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简化成数学模型,就是一个队的土地等资源和几十个劳动力之间做匹配。这个匹配假设生产队管理者是个拉普拉斯妖,洞悉每一点资源和每一个劳动力每一个时刻的最有组合,那么产出是肯定能超越小农模式的。但问题是,人不是拉普拉斯妖,也不是npc,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是一个类似星系内引力扰动的混沌系统。每一片资源在不同天气气象条件下最优模式就有差别,而每一个人会根据自己其他人的所得多少,付出多少调整自己的投入。这实际就是一个星系里几十颗恒星引力相互拉扯,而我们数学上就明白,一个星系里三个恒星相互运行后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运行状态了。很多时候,强势村支书会变成星系里的恒星,迫使几十颗行星规律运行。但是,行星之间引力也会互相拉扯,而这个生产队恒星的寿命,能力,状态也是会不停变化的。

      有理工科基础的,一看就明白后边这个不可能有解析解。而小农模式,每一个小农实际只是和自己的那点资源博弈,主要精力都会投入在生产上。而复杂的井田制里,往往拉帮结伙,或者影响支书,比投入生产回报率会更高。有无限种组合可能,而每一个人的一个选择,都会对其他人形成影响。

      公社制度实际从本质看,就是一个改进版井田制。而当年井田制能运行的基础,是人类生产力水平太低,没有铁工具,必须抱团生产。当铁质农具开始普及,单个小农生产效率上来后。同样100个农民,商鞅小农生产体系的生产总和在99%以上的时候是大于井田制制度下的100个农民的。从数学模型上看,井田制最本质就是100个农民,实际依赖1个村支书的智力对100份资源进行生产协调,而商鞅小农是100个农民都极限使用智力,对自己的那一份资源进行极限产出。我们不考虑井田制内部运行的可能内耗,光从大脑算力角度看,小农体系是能把100个农民的大部分脑力算力使用上的。

      现在,机械,AI等技术进步,可能能改变生产力,但是,从现在看,至少70,80年代,农业生产力本质和商鞅时代没有根本改变。改开后,粮食和各种蔬菜水果的大大丰富,实际本质是几亿农民脑算力的释放。有些人总是认为大机械,大的灌溉系统才能决定农业生产。这实际上和战争种的唯武器论一样,认为有1,2样决战武器,就能打赢一切战争。历史告诉我们,从来不是,能打赢的,最关键是发挥大部分军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谁能释放越多人的极限脑算力,谁就能打赢。1,2样决战武器可能有用,但绝对无法击败主观能动的敌人。哪怕是以色列国防军面对哈马斯,都再次证明了。

      商鞅制度下,照样能修郑国渠,因为这些大的基础设施,和大型农业机械一样,本质是工业体系,或者政府组织体系的产物。而农民具体在地上怎么生产,秦政本质还是主要交给每一个只有一个男丁的小农的,你勤劳或者懒惰,不重要。国家收赋税,你必须得交上。于是每个小农必须殚精竭虑,极限产出,每一个人的脑算力基本都得以释放。而如果你把100个小农组成一个生产队,去在原来这100个人的地上进行生产。最大的问题是你很可能造成巨大的脑算力浪费,而100个太阳造成的百体运动,是复杂不可预测的。

      那些认为一公就灵的,多去那些业委会换掉物业公司的小区住住,多走几个这种小区。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看似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就是搞不定。理论上,小区业主利益是一致的,但是,非业委会业主往往就是不信任业务会的人,总是会认为他们贪污了。而业委会的人发现既然不贪污也被人认为贪污,那还不如趁权力在手的时候贪污一些。换成生产队,这些高唱公社赞歌的人,真进入那个体系,可能上来就是觉得自己被穿小鞋的人,觉得自己拿的少了,有人开后门,吃小灶了。

      通宝推:史料推理,青青的蓝,大山猫,声闻于天,wild007,
      • 家园 我就支持一公就灵

        支持一公就灵和支持一私就灵的人可以摆开阵势打一架,谁赢了就用谁的办法,岂不美哉。

        你这个泉畔人家,天天在西西河鼓吹什么千年变局,说明你根本不懂什么是千年变局,千年变局可不是在西西河打嘴仗,好歹打一架啊。

      • 家园 没有人认为一公就灵

        一个社会制度,只能和它的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如果一个氏族社会,彼此都是亲人,公私影响很小,分开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协调,合起来也不会有人偷奸耍滑,合起来的效率就很高。

        但氏族扩大了,人际亲缘关系变远,合起来偷奸耍滑的人多了,变大后管理协调的优势需要大量高质量管理人员,这个时候合起来的协调优势、分工优势就不足以抵消个人生产积极性的优势。

        稻公追随者一方面支持稻公,另一方面拒不承认稻公挂在嘴边的”实事求是“,形成自我否定的悖论。说一个冷知识,解放前中国农村有20%的土地就是家族公田,一起耕种,祭祀祖先,接济穷人,支持家族学堂等。稻公改革,一竿子连民国都不如了。

        • 家园 机会主义者+右倾投降派陈王

          你不支持一公就灵,本质上就是支持一私就灵,一个把你开除出左派!

        • 家园 既不会一公就灵,也不会一私就灵

          重要的是产权的界定要清晰。产权界定不清晰,会导致租值消散。

          这个跟氏族大小无关,即便是49年,全国人口也过5亿了,不算小了。

          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时候,往往没有什么财产,即便产权界定不明确,租值消散也不明显。

          当社会发展了,财产有了一定的积累,产权再不界定清楚的话,租值消散就很明显了。

          对比邓小平与民国的年代,区别当然就是产权界定的不同了,民国有战乱,军阀强取豪夺,何来产权可言?

        • 家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简单的分田单干

          就说说你的最后一句话,我觉得非常不靠谱。

          说一个冷知识,解放前中国农村有20%的土地就是家族公田,一起耕种,祭祀祖先,接济穷人,支持家族学堂等。稻公改革,一竿子连民国都不如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还是集体所有,只是由承包者在一定期限内耕种,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三轮承包了,承包的地块位置和面积都会有变化,这充分说明土地还属于集体所有,可以视为100%公田。而你说的解放前的公田只属于大家族所有,总量也只占20%。

          第二个关键词是一起耕种。这里我只能从历史上的庙产推测,我认为大概率是把公田租给本族的贫困户耕种,租金作为家族的公共财产用于各种用途。

          第三个关键词是祭祀祖宗。我在温州农村见到的情况是,解放前各姓都有祠堂,在文革时基本上挪作他用,承包后各姓都大造新祠堂,比解放前富丽堂皇多了。记得我们村和另外一个村的同姓本来共用一个祠堂,是我们乡文革结束后保存最好的一个祠堂,80年代我们还共用,90年前后我们这一宗分出来又建了一个祠堂,我们村的5,6个祠堂都是80,90年代新建的。所以至少在温州地区,祭祀祖宗这问题在承包后比解放前解决得更好。

          第三个关键词是支持家族学堂。承包后,农民要给村里交提留,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来支付农村民办教师的工资。在80年代,我们那里小学教师一半以上是民办教师。我认为村小比家族学堂好。

        • 家园 不对,几乎所有公田都是豪门的玩物,解放前的公田几乎很难真公的

          任何豪族都对土地有着执着。一定要兼并的,保住田地的小农生产者是极其艰难的。

          说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可以拼命,那是知道共党会保护他们,保护这个国家。

          在自然灾害前,一般的小农生产者都会在封建规则下崩溃,借高利贷,家里田地崩溃等等等。

          不说小农,有时小地主也得崩溃,如果饥荒大了,大地主也不行。不过在灾害过后,大地主可以通过契约和武力取回田地。

          他们总假装天真的以为大地主会遵守规则,历史以来,倾轧无所不在,大地主就没几个干净的,没人不借高利贷,大斗进小斗出。

          可能文明士绅有可能放放粮食,或者不通过武力,因为高利贷等手段已经足够了。

          对于普通人家,每年青黄不接的时期就会导致逐渐实力耗尽。搞不好就要借贷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