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目前我们对新冠采取的“动态清零”的做法,本质上是不可持续的 -- 笑看风雨

共:💬172 🌺1103 🌵1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我一直说要看总人口里的死亡率,其实是超额死亡率

                  即在同一个国家内有新冠有时期和没新冠时期的死亡率的不同。在很多标准不统一,方法不统一的情况下这种超额死亡率能够较好的排除统计基础的不一致性,拿来做比较和预测都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现在网上很多估计一会儿5%,一会儿1%,一会儿0.1%,很多人听风就是雨拿来就算,然后得出一个什么什么结论,然后张口闭口汉奸卖国贼祸国殃民这个那个的。其实他们连自己的数据代表什么含义,有那些优势,有那些缺陷都没有搞清楚。

          • 家园 原来你是直接把香港的新冠死亡人数除以700万来算死亡率了

            按你这个算法,中国的新冠死亡率是累计死亡人数16151÷14亿=0.00001153%。

            我都不知道怎么吐槽你了,你这号是不是换人了啊?

            • 家园 理解力堪忧

              中国新冠死亡率就是超低啊,这有什么问题吗?动态清零的目的,就是减少死亡

              如果要计算躺平之后的死亡,当然是按全部人口来算。因为那个时候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感染。

              • 家园 搞笑,算中国某种病的死亡率,难道是除以14亿呀

                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感染新冠,如果按照他的新冠死亡率的算法,以现有的新冠死亡人数除以14亿,然后得出中国新冠死亡率超低的结论,你觉得他的那种算法没问题?

                理解力堪忧的是你!

                • 家园 没问题。算的是如果放开后死多少人

                  当然是拿14亿算

                  • 家园 服了你,他这个算法已经是所有人感染过新冠后的死亡率了

                    以他的算法,新冠死亡率是以现有的新冠死亡人数16258除以14亿人,而这是所有中国人已经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后的死亡率,就像他以香港现有的新冠死亡人数直接除以香港的总人数700万,得出香港新冠死亡率是0.12%一样,这个数据已经是香港每个人都感染过一次新冠后的死亡率,问题是香港在中央的干涉下没有彻底躺平,大部分香港人还没有感染病毒,然后他再用这个死亡率0.12%乘以14亿来推测中国如果全部放开,最终会死多少人,很显然他这种算法是非常荒谬的。

                    正确的新冠死亡率当然应该以现有的新冠死亡人数除以现有的新冠感染人数,然后再用这个新冠死亡率乘以14亿,这才是如果中国彻底放开,最终每个人都至少感染一次病毒后的接近实际情况的死亡人数。

                    实际上如果真彻底放开,最后的死亡率会远比目前的死亡率要高,因为现在的香港上海都有中央和各兄弟省份的大力支持,真要全部放开,所有地方都自顾不暇了,全国医疗系统彻底崩溃是早晚的事,到时连医生护士都感染了,最终的死亡率只可能更高,0.12%?搞笑!

          • 家园 我不知道你的数据是哪来的

            可能是按照内地公布的香港感染数据吧,但是香港卫生署公布的感染数据比内地官方公布的香港感染数据要高得多。截止昨天,香港卫生署公布的数据是感染119.87万人,而内地官方公布的香港感染人数是33.21万人。而且上面的数字香港卫生署的只是今年以来第五波的数字,而内地的数字是新冠以来的累计数字。

            两者的数据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那是因为香港公布的数据是只要核酸检测是阳性就算是新冠感染,不管是有没有症状,哪怕最后证实是假阳性都算是感染数字,而内地数据是只有经过临床诊断确诊后才加入感染数据,要是按内地官方公布的香港感染数据和死亡人数,死亡率是2.8%,全球第一!

            你觉得谁的数字更接近真实?

            写了半天,最后才发现你这死亡率数据,是直接拿香港新冠死亡人数除以香港总人数700万得出的,白瞎了我还浪费那么多时间给你认真回帖......

        • 家园 客观地分析问题,是一项奢侈的技能

          客观地分析问题,是一项奢侈的技能。

      • 家园 到香港也就是能救几个重症就救几个,然后

        分担一下医护的紧张。

    • 家园 上海?就是几十万了还不是中高风险区的上海?
    • 家园 【原创】说不可持续,完全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没有人想永远搞动态清零,本来就没打算永远持续,论证了半天是不可持续的,有什么意义?

      只不过是,当病毒及其变种的危害尚未彻底观测清楚之前,尚有国家/地区依然在经受病毒广泛传播带来的危害的时候,动态清零对于中国这种人口密集,平均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讲,是当前的最稳妥选择。先让美国、欧盟、韩国、台湾省、越南、香港特区做完了躺平实验,评估一下结果是否可以承受,再来统一的、有序地放开,不更好么?

    • 家园 动态清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躺平

      你这篇文章我本来想给半个宝,但铁老大不支持这个功能,所以就给了一个。

      只给半个的原因是你把为何现行政策不可持续讲的很清楚,却没有讲如何改进。

      现行政策的问题并不是“动态清零”,而是“一刀切”,“层层加码”。到了下面就变成执行僵化,教条主义。例如上海这次一开始封城居然把快递人员都封了,搞到后来怨声载道,就是执行僵化的原因。下面人唯上,生怕出问题自己要丢乌纱帽,于是搞出这种反人性的决策。如果你现在去问当初上海是谁作出了把快递人员封掉的决定,肯定是一笔糊涂账,绝对找不到具体哪个大领导发布过这种指示。

      “动态清零”要指标好看,官僚们的办法多的很。例如北京就来个眼不见为净,北京海淀友谊社区1800余人转运张家口隔离。海淀友谊社区发现了几个阳性。其他城市是阳性收治方舱,小区就地封14到21天。北京则是把小区里所有人无论阳性与否都转移到张家口隔离,搞异地封城。😅

      上海就没这个条件以邻为壑。苏州不是早就防着这手,把铁丝网都拉起来了。😁

      那么是不是像西方那样彻底躺平就好了呢?也不是这样。美国到目前为止感染了八千多万,死了一百多万。美国的经济并没有好转,反而一直低迷,更有可能进入大萧条状态。归根到底的原因是疫情造成劳动力不足,同时人民没有消费欲望,再加上美国对于疫情只是简单粗暴得印钱造成通货膨胀。

      动态清零即不是一刀切也不能躺平,而是要找出有效的防止大规模扩散的方法。例如广泛接种疫苗,核酸检测常态化,找到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现在已经有几分钟就能现场测核酸的方法,但仍有待国家批准),进一步完善手机码的追踪功能,全国通用码,建立手机码无理过期的惩罚机制,分级分流医疗防止医疗挤兑等等。

      这一切都要求上级领导要接地气,下级组织要灵活敢战。否则类似上海的问题仍然会出现,完全躺平开放后甚至会变本加厉。

      通宝推:笑看风雨,
      • 家园 老兄讨论的水平很高,这才是西西河的风范

        老兄讨论的水平很高,这才是西西河的风范。

        至于这篇文章为什么没有讲“应该怎么做”,是因为我3月份写的一篇帖子已经列举了我认为应该采取的一些手段:

        我国必须考虑现实可行的新冠清零退出政策。以下建议按重要性排列:

        1. 尽可能快地提高疫苗覆盖率(尤其是老人),同时引进现已被广泛证明有效的BioNTech和Moderna疫苗。积极注射各种疫苗(包括灭活、mRNA、腺病毒疫苗)。

        2. 引进、仿制和独立开发新冠特效药(例如Pfizer的Paxlovid)。

        3. 分级诊疗,轻症不再收治,只收治重症患者。

        4. 尽量少封城,尽量减少对社会正常运行的干扰。

        我国必须考虑现实可行的新冠清零退出政策

        还是引用一下那篇帖子,说明我的观点:

        最后一句话:

        我国之前两年的清零与封锁,是值得的,是正确的。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给疫苗普及、特效药开发、防疫机制的建立争取时间,同时也等待一种像Omicron变种这样高传播性、低致病性的变种替代(相对)低传播性、高致病性的原始毒株及Delta毒株。如果认为现在放开的时机还不成熟,可以,但要尽快提高疫苗覆盖,准备好特效药,做好我前述的建议,等到合适的时候放开。这样开放之后,能够与病毒共存的同时,尽量避免医疗挤兑,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清零和封锁本身不是目的,尽量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才是目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