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经(十一)大圣从哪儿来? -- 太乙仙工

共:💬16 🌺1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取经(十一)大圣从哪儿来?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一 大圣从哪儿来?

    本文主题是《拿取经当回事儿》,但显示时缩减为“取经”,留出空来容纳子标题,如本章的《大圣从哪儿来?》。

    要问孙大圣从哪儿来,答案很多,为来源归类,有这么几种:

    名义的,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

    地理的,来自连云港花果山。韩国人也插一嘴,认为孙悟空是只韩国猴,依据么无外乎花果山背靠东洋大海。

    历史的,唐僧半道上曾受到一位西域人士协助,在演义里那人变身为白衣秀士,后来再演变为孙悟空。

    传说的,印度神话塑造了神猴哈努曼形象,孙悟空身上很有他的影子。

    这些说法各有道理,如今仙工以象征论取经,当然要给出象征的说法。

    孙悟空生来是只猴子,不管是野猴还是神猴,反正不是人,这就决定了他应被归类到神、仙、佛、魔里去。在得到天宫和佛门的认证之前,当然只能算作魔,所以把他定性为妖魔基本没错。后来即便当了神仙,也还是妖仙;成了佛,只是妖佛(妖佛,挺瘆人呢)。对于妖魔身份他自己也是承认的,有一回跟妖怪干仗,自我介绍时一得意就忘形,自称是“历代驰名第一妖”(17回)。既然是妖魔,依照前几章的结论,他就不是个现实生物,而是内心世界里的象征存在,具体象征什么要从他的作为里找。

    孙悟空跟从师父后小试身手,干掉了一群强盗(14回)。那些强盗举止很平常,名称却极不寻常,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和身本忧,对应佛经教导的六根、六尘和六贼,这恰恰是理解孙悟空身份的关键。这一回的标题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是指孙悟空,六贼就是那几个强盗。从贼人的名字就知道他们不是真实的人,而是寓指人所拥有的,能祸害人自身的六种毛病。这几位以妖魔面目出现似乎更恰当,原著却给他们以人身,或许是为了让孙悟空轻易杀掉,引发唐僧的愤怒,使得给孙悟空戴上紧箍成为必要之举。

    喜、怒、爱、思、欲、忧都是人的不佳情绪(是吗?至少在佛教来看如此,喜、怒、忧、思属于七情,后来又以七个蜘蛛精的面目出场,见第72回,“盘丝洞七情迷本”),引致这些情绪的则是眼、耳、鼻、舌、身、意诸种感受能力,佛教将这些感受能力归结为六根,需要加以警惕,又称之为六贼。为免除烦恼,追踪到根子上,就要警惕身体的种种感受,甚至将这类感受从思想中清除出去,因此《心经》连篇累牍地指点人要清除这种想法,消减那种意识,当然也包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贼: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土垂,音朵)。(《心经》,见第20回)

    好了,驱除六贼是经书要求的,唐僧作为虔诚的佛徒,当然要勤谨遵行,而遵行这些教条的途径是深刻理解,时时警诫,务求避免违犯。现实中的唐僧凭个人智能就能做到驱除六贼,而且也只有靠他自己去做。进入内心世界后情况变了,他需要一个帮手,这帮手是由什么演变而来呢?当然是心智,所以唐僧的帮手,驱除六贼的孙悟空,本来是唐僧本人的心智,只是经过象征操作后从他身上独立出来,包揽降妖除魔的事情。

    由此可以理解孙悟空何以称作“心猿”。心猿首先是心,是智能的载体,智能则是心思运动的结果。将心喻为猿,即指心本身躁动不宁,难以捉摸,像妖魔一样难于处置。有时心智也可理解为智能、理智、理性、智慧,这里不做细致分辨,而与“心”一道,笼统代表人的理解、计算、判断等能力,孙悟空就是指征这些能力的具体形象。

    有人可能大摇其头,“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是孤证,不足为据。质疑得有理,所以仙工还得多加几句声明。孙悟空形象内涵非常丰富,不见得有唯一正解,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保留自己的独特理解,仙工主要是借助象征方法来发掘真经的秘密,取经始终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有关孙悟空形象的象征性,从原著能找见一大摞证据,不过得放到下一章集中列举,这会儿先喝口水,再聊些相关话题。

    将人身上的某种特性抽离出来,当成单独形象扮演角色,是一种相当奇妙的艺术操作,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运用了这种方法。一条救生船上载了一个人和四个动物,怎么看都跟唐僧的处境很相似。仔细寻找线索,将发现那些动物跟轮船上的几个人很有联系:母猴对应少年派的妈;斑马对应华人水手;鬣狗对应大厨;老虎则是少年派自身。经过残酷淘汰,船上只剩下少年派和老虎,那正是个人和他心中的野性。到最后老虎伸了个懒腰,头都不回地消没进丛林,少年派则回到文明社会。

    前文提到过,引诱夏娃吃智慧果的那条蛇也可当作一种象征,对应人心里的好奇。

    有时听说某大公司把一个部门拆分出来,单独成立公司,仙工就很不解,别人三天两头张罗着合并,大船并成巨无霸,天下无敌,拆分这是演的哪一出?后来渐渐想明白,分出一个公司来,职能部门增加,效率似乎降低了,但是可以专注在主业上,上头少些婆婆妈妈,干活更带劲儿。更关键的是,公司虽然拆分出来,背后的金主并没变,赚到钱仍然要划进那帮人的帐号。对孙悟空的象征性也要这么看。如果只是看故事,相当于把自己当消费者,公司或人物形象怎么拆不关偶的事,有人提供服务就行。关心取经,相当于当了投资人,取经人形象拆成两个,取经的总目标并没变,故事怎么演绎不用管,而只关心取经的得失。这就画张表,把对比要素全列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心取经,相当于买了取经故事的股票,从此昂首迈入投资人行列(哪怕是散户,也得算作投资人)。再来读故事,要像读财务报表,公司如何提供服务属于运作细节,不必太在意,而要把焦点放到根本目标上,于投资是资本赢亏,于取经是对真经的理解是否更清楚。

    把唐僧的智能从他心头剥离出来,单独处理成孙悟空角色,并且把焦点放在孙悟空身上,就是忽略唐僧这个人的衣食住行等现实因素,而更瞩目于他内心里的遭遇,包括遇见了哪些不良思想和情绪(妖魔),怎么对付的(跟妖魔的搏斗过程),结果如何(凭自身还是从仙佛处借力战胜妖魔)。这么一看,唐僧的确仍然走在内心的取经路上,虽然眼球都被孙悟空吸引去了,但是孙悟空当主角和由他当主角是一回事,效果还更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孙悟空来自唐僧的心智。

    关键词(Tags): #孙悟空 唐僧 心智通宝推:牛栏山二锅头,关中农民,迷惑不解,fungi,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取经(二二)天宫秘史

      《拿取经当回事儿 二十二 天宫秘史》

      偶然间翻到一本书,辜鸿溟的《中国文化要义》,第10章第2节《向里用力之人生》,明着讲传统社会为何强调自我鞭策、向里用力,跟取经故事一对照,简直是部天宫秘史,详细讲解了玉帝如何获得萧何、张良那样的左膀右臂,如何巧取豪夺,最终登上大位。这就摘录几段,并附加解说,以进一步了解玉帝的真实面目。

      从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两面所构成的社会,实无时无刻不要人向里用力。

      辜老所说的“向里用力”,正是玉帝最爱干的“修持”,就是自我约束、自我鞭策,外加自我压抑。“向里用力”很好地表现了这种作为的行动一面,并且表明,其背后没有玄妙理论做依托,无非是生活环境的两项条件造成的,一是伦理本位,一是职业分途。因其作用特别大,就是最需注意的要点,形象地看就是辅助玉帝夺得大宝的股肱之臣。

      一个人生在伦理社会中,其各种伦理关系便由四面八方包围了他,要他负起无尽的义务,至死方休,摆脱不得……在此不许离之前提下,有说不尽的委曲,要你忍受。况且又不止主观上不忍离,或旁人责备之问题;而是离绝了,你在现实生活上就无法生活下去。

      伦理本位一上来就把人锁死在一张伦理关系网中,主观上不忍脱离,客观上也脱离不了,接下来心理上能做的只有一个字——忍。常见到街头卖带“忍”字的物件,从大幅书法到钥匙挂件,一直不太明白,原来其来有自,是神仙张良开给玉帝的成功第一要诀。

      所有反省、自责、克己、让人、学吃亏……这一类传统的教训,皆有其社会构造的事实作背景而演成,不可只当它是一种哲学的偏嗜。

      心理习惯制造了一系列传统教训,传统教训反过来又强化了心理习惯,经过反复相互促进,规矩固定下来,成了铁律,再没有反省或跳脱的可能。到这种地步,大势已成,管它是生活的哲学还是哲学的生活,它就是真经,无可辩驳。象征地说,玉帝已位高权重,只差黄袍加身,叫你拜你就拜吧,别无事生非问为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旧日中国为职业分途的社会,其间贫富贵贱,升沉不定,流转相通。职业分途,则开出路来让人自己努力,而自己努力者,即往往须要向里用力……他只能回环于自立志、自努力、自怨责、自鼓舞、自得、自叹……一切都是“自”之中。尤其当路走不通,要归于修德行,那更是纯正的向里用力。

      职业分途可与阶级社会相对照,后者强调出身,生下来是贵胄,势必不屑和下层人物到一个锅里舀粥喝。自打秦孝公带着商老爷子把领导干部职业化,又经过无数次社会震荡,世袭贵族成了传说,人人都有糊口的压力,挣多挣少,无非是份职业。相应的,富不过三代、行行出状元之类的说法出来了,个人努力起到看得见的效果,自我鞭策就受到特别重视,这么一来,神仙萧何起到大作用,在象征世界给玉帝更上层楼加了把力。

      由于社会构造的这一面——职业分途一面——为事实背景,于是自然就有:“勤俭持家”、“刻苦自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贵自立”、“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一类传统教训。

      传统教训和生活习惯相辅相成,不觉间在象征世界完成了一桩壮举,把刻苦自励的楷模——玉帝,拱上了尊位,用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然而在佛祖看来,修持应由抽象思考开始,从玄妙理论归结到具体行动,玉帝仅凭无影无踪的观念和一系列格言就上尊位,简直是个笑话。象征世界里的观念就是权力,要更改“权力系统”,纵横捭阖搞政治不行,想办法转变民众观念才是正道,于是才有佛祖发起的、唐僧执行的观念中的取经。

      乃至中国皇帝在这里亦不例外。——他一样地要向里用力才行。……他的命运亦要他自己兢兢业业好生维持。他亦与士农工商之四民一样地有其得失成败之大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凡此殆莫非这特殊社会构造之所决定。

      把皇帝也当成一种职业,好像失之武断,不过皇帝要和士农工商一样兢兢业业,道理上说得过去。至此无论处于哪个位置,心理上都要勤勤恳恳,自抑自励,修持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形象地看,玉帝已在灵霄殿尊位上坐稳了。

      佛祖用文不对题的回答镇住猴子的嚣张气焰,全社会对自我压抑的认同才是最终依据。不过孙悟空对这答案显然不满意,要是甘心自我压抑他就不是猴子。表面上孙悟空反对的是玄秘的神仙体系,换上世俗思想的内核,他的闹腾针对的还是压抑人的社会文化氛围。自我压抑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也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猴子实现了人们心底里的愿望,所以虽然他做的很出格,现实中严重行不通,但还是受到热捧。

      以玉帝为首的天宫构成现有思想体系,代表着建立在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等基础上的现实生活,孙悟空和天宫对立,表明人心中的愿望从不被现实彻底压制,一颗躁动的心和整个观念世界对立是完全可能的,至于历史条件、社会思潮、舆论准备之类对猴哥都属多余。孙悟空的胡闹分明是要伸展自我,天宫和自我起源不同,遵循的规律不同,矛盾将永远存在,因此针对孙悟空的闹天宫不必感到意外,就算佛祖把道理讲得再清楚,咱们还是要给猴哥送花点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取经(二一)修持最苦属玉帝

      《拿取经当回事儿 二十一 修持最苦属玉帝》

      镜头一,唐僧同学刚拿到高考成绩单,又从校长那儿搞到一封推荐信,兴冲冲跑去找名校来的招生老师。老师打开推荐信,上头写着“该生持续做题能力特别强,二十四小时不吃不睡没问题”,然后看看成绩单,总分不及满分一半。

      “你是校长亲属?”老师问得谨慎。

      “不是。”唐僧同学不名所以。

      “校长贵体无恙吧?”老师问得更和蔼了。

      镜头切换。

      云汽缭绕,天宫殿宇隐约可见。孙猴子怒气冲冲,高喊:“我本事最大,更有资格登尊位!”

      佛祖沉稳反驳:“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1750乘129600等于2.2亿年,正是三叠纪中期,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开始出现,恐龙还要过三千万年才钻出蛋壳……

      “不对!他玉帝只知道苦修,算什么本事?!”

      猴子反应很快。

      但在故事里孙悟空并没想到这一茬,倒像是接受了,观众也没就佛祖的回答文不对题而提出异议,很奇怪。仙工猜想俺们心中存有很多转换器,把各种不合逻辑的说法、不合理的事物,不自觉地转换为合情合理,然后欣然接受。佛祖的解说也利用了一种转换器,本章就试着拆开这部仪器,搞清它的工作原理。

      灵霄殿正中那位子不必然属于玉帝,有一阵子太上老君坐上去问过事,后来元始天尊也上去过,再然后老君、元始天尊和作为道的化身的灵宝天尊一道上去共同执政,号称“三清”。仙工说的可能不准确,看道教历史就知道,情况异常复杂。《西游记》出现的时候,那位子已经属于玉帝了,中央政治局由三常委共同执政恢复为孤家寡人独裁,符合“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传统。玉帝是个什么来头,是不是传说中的皇天上帝,仙工不准备去追究,因为考证属于基础研究,仙工只喜欢拿现成材料做应用。现有的材料就是佛祖冲孙猴子说的那句看似合理,其实牛头不对马嘴的解释,仙工就依自己的理解来把牛头对回到牛身上,让马嘴和马脑袋凑一起。

      孙悟空闹起来了,越发看重自己的本事,包括身形变化、膂力、金箍棒运用等,都属于现实思维认定的个人能力。佛祖一席话,向孙悟空揭示了一个事实,修行得够用心、够长久,也是个人能力,而且比武力更重要。承认这种能力,背后首先已承认修行是一项重要任务,人人都得执行。在传统文化氛围里,取经是个异数,是特定时空环境下发生的偶然事件,和取经相对的修行倒是普遍现象,佛祖的解说把修行能力当回事去堵孙悟空的嘴,就是凭借大众对修行观念的认可。

      修行是传统认定的重要美德,也可认为是首要美德。和修行类似的说法还有修持、修身、修养、修为、修德、修炼,实质都一样,已经肯定了某种道理为真经,只管照着道理做。和修行相对的是取经,就是认为还不掌握真实道理,正在寻找途中。取经是异常、偶然,跟孙猴子一样,是天地间的一个异数。现在就把异数撇到一边,关注一下普遍状况。

      既然看重修行,下意识里认为真经已经到手了,另一种情况是有没有真经无所谓,只要是修行就是好的,佛祖的话背后含义更倾向于后一种。“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自幼修持,很小的时候就投身修行事业,对事业的目的、意义当真理解多少?依仙工的理解,把理论说清楚的是老子(老君),他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人物,玉帝从三叠纪就开始修,没有系统理论,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这就像有人故意延长工龄,把识字的时间都算进革命资历里去,目的是多捞待遇。这么说有点胡搅蛮缠的味道,再瞅孙悟空,当时没有提出丝毫异议,而是用“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来胡乱回应,真够乖的。

      讨论取经、修行,真经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到玉帝这儿,真经因素渐渐淡出,把重点让位给修行本身,于是玉帝形象的实质面目开始出现,即玉帝形象不必对应传说中的皇天上帝,而就是修行本身。孙悟空是象征人物,玉帝当然也是,让他象征修行没什么不可以。有句话叫“现象即本质”,当佛祖说“玉帝自幼修持……”,不是在讲玉帝这位爷有过怎样的光辉经历,而是在描述玉帝形象本身,玉帝就是修持,修持就是玉帝。大众崇拜的是修持,你这猴子对应躁动的心,想要天宫让位给你,即让大众转来崇拜你,那得问大众答应不答应,在当时修行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这事门儿都没有。

      现在回顾一下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1. 一般观念认同“实践出真知”的看法,生活中行得通的道理就是对的,好的。

      2. 生活实践证实修持是良好习惯,应予推广。

      3. 修持的确太重要,咱们就来拜修持吧,至于老君、三清、皇天上帝,还有真经,统统掳掉,灵霄殿正中端坐着修持最顺眼,修持的尊号就叫玉帝。

      4. 孙猴子很会来事,本领也不小,就困惑了,玉帝没啥本事啊,大众为啥拜他不拜我?

      5. 佛祖说玉帝苦苦修持就是本事,而且比你大多了,你就歇菜吧,灵霄殿上的格局不会变。

      6. 唐僧同学哭了,我跟玉帝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满卷纸的红叉叉都是怨哪,我全认了),为毛不让我上名校?

      逻辑就是这么乱起来的。

      佛祖堵住孙悟空的嘴,紧接着说“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不妨解读成诉苦加鼓励:

      “兄弟,我和你的苦衷是一样的,群众都去拜玉帝,不来拜你,当然也不拜我,我也不忿着哪。但是单靠胡言乱语和挥棍子不济事,而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再往下佛祖不说了,看他如何做却明明白白。这事的根子出在真经上,大众只认可修持,忽视了修持背后的真经,抓住真经这个眼,就能撬动全局。玉帝那修持,说句不好听的,是无理论修行,误把自我约束当全部。真正的修行应该有理论有方法,佛祖关孙悟空五百年,何尝不是花五百年打磨理论,等到大白天下之日,向世界宣称真经在灵山,就能把扭曲了的观念扭转回来。让取经人费点周折取到真经,其后的修行是以灵山佛祖理论为蓝本的修行,玉帝的苦修就落伍了,到那时,大众自然只拜佛祖而不拜玉帝。

      针对“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还要再补充一句,把佛祖和他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就知道他所凭的是理论分析能力和一系列独特原理和结论,孙悟空来闹事,就是提出各种质疑,佛祖一一解答。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自圆其说”,一套理论要笼络住人心,自圆其说是基本功,所以只要佛祖伸出手来,孙悟空肯定跳不出去。然而这话对玉帝不成立,因为玉帝是从生活现实上升到象征世界的高位的,理论没在里面起主要作用,当然也就用不着他来自圆其说。

      佛祖的计划看似圆满实现了,仙工却跑出来发不和谐音,指明真经到底是咋回事仍然不清楚,有待重新计议,这才有了仙工谈论的取经。传统上修行是人生第一要义,仙工却越看越不明白,觉得真经不清不楚,修行无从开始,所能讨论的只有取经。一旦拿真经当回事,真经就躲到云天之外,取到真经的日子遥遥无期。即便意识到一时半会完不成任务,考虑到真经的重要性,取经还得接着进行,抬头望望,这是走到哪儿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玉帝是修行的象征,难怪他地位那么高,连佛祖都要敬重他。

    • 家园 【原创】取经(二十)皈依何不趁早?

      《拿取经当回事儿 二十 皈依何不趁早?》

      闹天宫那些事儿家喻户晓,过程就不多说了,直接奔结尾去。天宫收拾不了孙悟空,只好请如来佛祖帮忙,如来出手分三步进行,一是和孙悟空对话,试图说服他,二是比试手段,验证出“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结论,到第三步才不再废话,直接搬座五行山镇住猴子。先把焦点放在第一步,看看佛祖表达了什么。

      佛祖来到孙悟空闹天宫现场,先自报家门,“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叫对方自我介绍,并且说明闹天宫的理由。孙悟空诌出一段韵文,且选如下几句作为重点:

      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佛祖报以冷笑,接着说明玉帝得此尊位自有原因,

      他(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然后劝他“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这一段明里是两个人在对话,玉帝作为第三方等结果,如果顺着取经思路,把整件事放回到心里去,那么思考的主体只有一位,取经人的心智,思考的对象有两个,一是以玉帝为代表的现成思想体系,另一是以佛祖为代表的可选思想体系。当思考主体在两种思想体系之间做选择,这段对话就呈现为三个部分:

      1. 主体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想随便皈依。

      2. 玉帝体系由来已久,应该可信。

      3. 佛祖体系被请来做援军,似乎更可信。

      三部分都需要做细致讨论,本章先对付第三个,看看佛祖的意图。

      佛祖作为天宫的援军,来劝孙悟空歇菜,说完得尊位你没资格,来了一句“趁早皈依”,要求相当特别。如果孙悟空是普通的土匪或反贼,让他投降或者掩旗息鼓就完了,但孙悟空是颗躁动的心,玉帝和佛祖都是思想体系,用词当然不一样。“皈依”,是要求他信点啥,通过信来抑制那蠢头蠢脑的躁动。让他信谁呢,玉帝?那不扯嘛,要是可信不早就信了,用得着这么闹腾?况且佛祖也领导着一个思想体系,放着到手的猎物不要,推给别人?所以佛祖既然来了,不但帮玉帝的忙,还要耧草打兔子,拎个猎物回去,孙悟空在他眼里就是只活蹦乱跳的大兔子。

      弄明白佛祖的意图,咱们轻击鼠标,来个回放。

      佛祖郑重而又大有深意地说:“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仙工情不自禁跟着嚷:“皈依何不趁早!”

      马上周围刷刷地投过来鄙夷眼神,啥玩意,小人一个!别急着评判,仙工这话是冲佛祖说的,急切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内中深意不知佛祖可能领会。如果佛祖不察,各位兄台可要注意,让那猴子皈依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千万耽误不得。

      皈依要趁早的要求不仅对躁动的心有效,对被信体系来说也同样迫切,这一点上玉帝干得不错。想当初孙悟空一闹出事端,天庭马上招他上天宫,封官赐禄,纳入体系。尽管这主意是金星出的,既然玉帝首肯了,领导之功还是要归给玉帝。天庭对于接纳孙悟空用心良苦——他喜欢躁动,就让他管马,用天马来消磨他的心思,世上再找不到比这更恰当的待遇了吧?他还不满足,要当齐天大圣,行,就封他齐天大圣,还给起座齐天府,里面设安静司和宁神司,总该满意了吧?在此之外天庭还做足功夫,在齐天府里设安静司和宁神司,希望他从此心宁意静,再无遐思;还让他管蟠桃园,有事做,一出门就面对山水佳树,放眼望去,但见仙气缭绕、意境辽远,不信他这心思收不回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猴子不上道,不得不请佛祖来收拾他。佛祖有的是本事,对付他似乎足够了,但是仙工以为佛祖除了劝他皈依的片言只语,没把工作做到家。佛祖跟孙悟空比试了一下功夫,等于进行了一番论战,孙悟空能想到的论断和疑问,佛祖都有解答,于是得出“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结论,但是孙悟空并没有当场皈依,佛祖也没强求。事后佛祖给了孙悟空五百年时间受罪加反省,又给了他十四年跟着唐僧走向灵山,似乎皈依这事妥妥的搞定了,仙工却觉得这里有失算的风险,不妙就不妙在取经上,因为“取经”里面大有说头。

      如果一时不容易弄清楚一样事物的面目,不如花点心思在它的对立面上,记住了对立面的特征,从反面看,这样事物的状况也就大致把握了。说了这么久的取经,它的对立面是什么?直观上说,当然是妖魔,他们老挡道,还时不时要吃取经人,取经事业差点被他们毁了。那么要问,天宫的神仙时不时下来扮演妖魔角色,是不是也跟取经对立?佛门的大佛菩萨,甚至观音本人,也经常派下属为难取经人,难道他们也在取经的对立面?细较起来有点乱,仙工不准备扎进去搅缠,而是换个角度论道这事。

      不妨做个假定,某个妖魔捉住唐僧,心一急,真就把他吃掉了,故事结束了,给唐僧办后事吧。追悼会一定很隆重,各方仙佛都派人来悼念,花圈花篮摆满灵堂内外。悼词将这么起头,“伟大的取经人,杰出的……唐僧长老……”,“杰出的”后面跟一长串头衔,具体有哪些再去设计,无论如何,取经人这头衔给他戴定了。

      换一种状况,唐僧没被妖魔吃掉,而是功德圆满,带着经书回到东土,继续佛法传播事业。某一年他去世了,给他的悼词还用“伟大的取经人”,合适吗?

      譬如说逝者是位老革命,悼词写上“优秀的儿童团员、共青团员……”,家属能答应吗?嫌这种表达不准确,改成“优秀的前儿童团员、前共青团员”,还不满意?再换,“杰出的前儿童团员……”,还没念完,椅子腿儿横飞过来,接招吧!……

      一个不准确的头衔,换什么修饰词都没用。对唐僧师父的头衔处理起来也很费事。“取经人”怎么着也比“儿童团员”金贵多了,不写上太可惜,但是直接写明显不准确,取经结束了,他早已不是取经人。而要用“前取经人”,怎么看都别扭,咋办呢?

      悼词怎么写咱用不着费心,通过这事能够看出一个问题,取经的对立面好像出现了,就在取经成功上头。妖魔固然阻碍了取经,甚至打断取经事业,但是只要有人对真经念念不忘,仍然能够上路取经;只要真经没现身,取经人就有事可做,而不管他叫唐(糖)僧还是果僧。

      取经得以成为一件事,依赖于三个条件:

      1. 相信存在真经;

      2. 真经尚未到手;

      3. 取经人上路求取真经。

      那么妖魔在其中起什么作用?瞅来瞅去,没见着妖魔的影响嘛!好比说有人想考大学,上学路上总是有小流氓寻衅滋事,他奋起反击,把小流氓揍了个遍,然后问他考上大学了吗?天晓得!易于想见的倒是新的街头一霸诞生了,要不要为他喝彩?同样道理,妖魔只是取经过程中出现的事物,跟上学路上遇见的杂货铺子煎饼摊以至花花草草差不了太多,对于工作本身没有实质意义,他们来自山野还是天宫或佛门也都无所谓。

      对取经最有所谓的还是真经——如果取到了真经,任务就完成了,取经不再是个事儿;如果觉着对真经还没把握,那就接着取,取经人头衔仍然牢牢扣在头上。说白了,真正能够“消灭”取经人的只有真经,至于妖魔,无非是些不及实质的障碍而已。

      把真经树到取经的对立面很有诡辩的意思,但是仙工的真实意图是想给取经找个参照,通过参照来加深对取经的认识。取经的参照当然不是真经,而是真经后面的修行意识,真经作为一道界限树立在两种意识之间——没得到真经的是取经,得到了真经,照着真经做,就是修行。要说什么是取经不太清楚,什么是修行就容易把握得多——到庙里去看看,戒荤戒色是修行,不赌博不妄念也是修行;拿本书来翻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都是修行。教人别胡搞的都有修行的意思,其背后必定视某种道理为真经,然后劝人照着做。把取经看作和修行相对,就不必急着要人戒这个戒那个,先把道理整明白要紧,而道理并不容易搞清楚,真经之真可不是白给。取经的要点首先是怀疑,肯定与否定中的反复辩难,还要引出许多悖论……取经不容易!

      回到佛祖这儿来。佛祖让弟子取经,首先要掂量一下,问问手里托的是真经吗?如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搞真理标准大辩论的时候,怎么没人站出来说“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佛经”?对不起,这是把故事和现实搞混了,但是仙工的态度一直没变,真经是啥是需要详加询问的,不能你说是就是,较真经的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无底洞难题在那儿摆着呢,谁要说掌握了真经,得先过这一关再说,如果以前没想过,现在就开始想,啥时候都不晚。

      佛祖想要孙悟空皈依,是想让他进入修行,那就应毫不松懈,像按住一只兔子,让他立即皈依。他没着急,还主动发起一场危机四伏的取经,一旦拿真经当回事,危机四伏的可不是取经人,而是号称手握真经的佛祖本人。让孙悟空参加取经,就是主动把他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什么时候他能转变过来,并不取决于战妖斗魔顺利与否,而在于佛祖手上经书的真实程度,对此他有心理准备没有?多年之后,他会不会为当初没把孙猴子当兔子摁住而后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因着修行意识和取经意识的对立,面前又出现了一位要角,修行者唐僧,他在和取经人唐僧做本质完全相反的事情。

      关键词(Tags): #取经 修行 真经
    • 家园 【原创】取经(十九)第三类争斗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九 第三类争斗》

      一般认为地球是从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演化来的,称作原生星体,月球则由地球和另一颗星球碰撞后产生的碎片凝聚而成,称为次生星体。通过黄毛貂鼠事件得知魔性可能来自外部,于是妖魔也有了原生与次生的分别:

      原生妖魔是人的内在魔性,是个人他就有,无可摆脱。羡慕、嫉妒、好奇、虚荣都是原生魔性,原著中列举的六贼和七情也归入原生妖魔行列。

      次生妖魔算作外在魔性,是由思想文化产生的,教化过程中灌注到人心里。外在魔性根本上还是由人造成的,只是经由思想文化间接传播,因而说是次生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职业歧视都属次生魔性,故事里的黄毛貂鼠、黄眉怪、赛太岁也属这一类。

      凡事有例外,“情因旧恨生灾毒”的百眼魔君似应原生妖魔,但是被毗蓝婆收走,得到次生魔的归宿(73回)。跟观音院老院主相好的黑风怪被观音相中,收去当守山大神(17回),似乎应算次生魔,但是仔细分析观音院失火过程,将黑风怪划入原生魔更恰当,后文会提到。

      既然思想文化能够招来妖魔,孙悟空难免要追根究底,直接向思想体系挑战,这样的战例还真有,就是举众皆知的大闹天宫。这么一来,孙悟空所经历的数不清的争斗就分为三类:

      第一类,跟原生妖魔战斗,就是跟人的本性斗争;

      第二类,跟次生妖魔战斗,是跟思想文化所招来的魔性斗争;

      第三类,直接跟思想体系战斗。

      原著中孙悟空执行起第一类争斗来最麻利,手起棍落,六贼和七情纷纷毙命,然而细较起来过于乐观。原生妖魔是人的内在魔性,属于人的本性,因为给人制造麻烦,必须想办法克制,但是只能做到一定程度,要是以为能够彻底抑制,那就小瞧了人的本性。仙佛思想体系得以产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付内在魔性,要是魔性早早受到抑制,思想体系也就因缺乏演化的动力而建立不起来,更不要说那么种类繁多的神、仙和佛了。例如关公称帝是很晚的事情,他的拿手本事是重义,而儒家一上来就强调见利思义,要是实践效果不打折扣,就轮不着关帝爷上位。

      三类争斗的发生应有个先后次序,这里仙工以自己对历史的粗浅理解,给出三类争斗发生的简化过程(胡诌的,不足为据):

      1. 草创阶段。

      观念世界的最初景象可能是这样的:

      那时候天地蛮荒,大地上游荡着原生魔怪的魅影,鄙视、怨毒、固执、邪恶四处横行……

      然后轰隆一声,圣人出现了,刹那间万丈光芒照亮大地,耳边回荡着震聋发聩的话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4:16),以君子的崇高形象为榜样,引导个人近义而轻利,有效克制嫌贫爱富的内在魔性;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4·11),仍然由君子引领,用法度克制见利忘义的毛病;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9·4),意、必、固、我都是紧紧依附于人心头的魔性,这回圣人亲自示范,像对待附着在脚踝上的水蛭,抠下来,捶扁。'毋'和《心经》里的'无'相通,都指征心智的除魔功夫,依附于圣人的孙悟空果然手段了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1·14)无谄和无骄都是克制财富歧视的有效办法,然而仍嫌不够,还要引入乐感和礼制,对付妖魔的手段日益精进;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1·2),没有准数的生活没搞头,个人一定要寻求信念的根本,那就是孝了,有了孝就有道,然后又有仁,人生的一切都能搞对方向;

      ……

      2. 思想体系的稳固和流行。

      观念中进行了无数场激烈战斗,妖魔的阴云日益散去,一整套思想体系建立起来,神佛形象也在克制原生魔性过程中声誉日隆。

      然而思想体系在树立大批神佛模范的同时,也养了一窝又一窝老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这么一只老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是为害不浅的大老鼠,其他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存天理,灭人欲”等等老鼠纷纷出笼。考虑到原生魔怪清不干净,次生魔怪又喧嚣扰嚷,一时天地间成了群魔游乐场。

      3. 跟思想体系做斗争。

      终于有人看出来,魔怪纷纷的罪魁祸首正是思想体系本身,愤怒指出所谓仁义道德无非是吃人,妖魔狠毒!人们群起响应,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来个连锅端。用象征方式看,就是孙悟空(心智)跟天宫(思想体系)闹别扭,上演精彩激烈的大闹天宫。

      4. 思想体系被推翻之后。

      次生魔被釜底抽薪,三从四德那一套成过街老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更没人提,世界似乎清净了。可是,世界并不太平,那些四处飘浮的魅影不还是原生妖魔?他们从来没有被剿灭过,如今更借着弘扬人性的东风重回前台,而且唱得更欢了。于是观念世界又回到原初模样:

      这时候天地重回蛮荒,大地上游荡着原生魔怪的魅影,鄙视、怨毒、固执、邪恶四处横行……

      内在魔性很像人身上的慢性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必须用外药治疗,然而一方面这类毛病不能根治,另一方面,是药三分毒,用药太久又带来肾、肝、脾等脏器的衰变。此时进入僵局,用药是死,停药还是死,似乎没办法了。

      就在看似无解的关头,观念中又出现一道光亮,唐僧长老站出来说,事情不至于进入死局,既然原先引入的神佛没解决完问题,甚至带来更多问题,一定是他们所对应的道理不够真,那么偶就上路,求取最真的经,由真经引领,走出困境。由此才有取经!

      以上争斗模型给出了四个步骤,看来要加入第五步,取经,由真经来引领心与魔的对抗。五个步骤中第三类争斗是枢纽,之前心智专心跟妖魔斗,对待神、佛等思想体系相当信任,无非是有所偏好、有所选择;之后心智跟思想体系再也不能相处无间了,有时甚至混淆神、佛和妖魔之间的区别。取经一方面要重新辨认神、佛,更主要的还是寻求最真的经、最能的神。

      第三类争斗出现的最晚,却以闹天宫的方式最早展开,说明故事以取经为界限,讲的是心与神、魔间的新一轮争斗,里面一定包含十分特别的内容,需要详加探查。同时也要注意到,模型和故事存在很大偏差,一是闹天宫失败了,众神佛依然处于受尊崇的状态,取经人是个什么心态就很值得玩味(这里的取经人是对凡人唐僧、孙悟空以及金镶玉唐僧的合称);二来取经人仍然在与众多原生和次生妖魔做斗争,跟第三类争斗发生之前相仿,闹天宫似乎没起到应有的效果。

      闹天宫是原著中的重要篇章,是得好好观看了。虽然整个过程都是孙悟空在闹,唐僧作为心智的宿主,并不能脱离干系。要是觉得不直观,那就接着往下读,取经人在路上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第三类争斗,猜猜看,是哪几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取经(十八)魔性自身外来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八 魔性自身外来》

      黄风怪从灵山佛祖脚边来,此事非同小可。考虑到唐僧是佛祖的好学生,他对佛祖越敬重,得知那只老鼠的来历,内心掀起的不良反应越强烈。好比有人一向敬爱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好不容易见着了,深感幸运之至。可是说话间听到老先生嘴里飚脏话,感觉像吞了苍蝇,对了,佛祖脚边来的老鼠给唐僧的观感,十分接近于水杯里的苍蝇。单是吃了只苍蝇,顶多有点反胃,还没什么大不了,而唐僧作为取经人,佛祖又是取经的对象,身份都不一般,那只老鼠也就跟着升格,应算作取经里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另找实例来认识其意义。

      假定有位新晋研究生,称作唐僧同学,拜到一位著名学者门下。导师是业界大拿,创立了一种重要理论,给唐僧同学规定的任务是掌握这种理论,继续深入研究。唐僧同学不断用功,竟然发现该理论中存有瑕疵,凭他的见解怎么都接受不了。跟导师说了,导师略一沉吟,认为那不是大问题,可以忽略过去。然而唐僧同学坚持己见,不愿意轻易放过,跟导师很犟了一段时间。导师也不愿顺从学生的意思,旁敲侧击或者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那个所谓的瑕疵是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要是承认有误,整个体系都可能站不住脚,那是导师绝对不能接受的。唐僧同学拗不过导师,只好小心翼翼地绕过理论瑕疵,继续做他的研究。

      这里的理论瑕疵对应着取经故事中的“黄毛貂鼠”,真实地成为唐僧同学研究过程中的障碍。导师既是唐僧同学请来的高人,也是理论瑕疵背后的靠山。唐僧同学要想认真对付瑕疵,就得面临导师的阻碍,而导师接不接受唐僧同学的建议,决定于瑕疵对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如果太重要的话,导师宁愿留下“这只老鼠”,而让学生另想办法,毕竟理论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里导师选择保留老鼠(即忽略瑕疵)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维护整个理论体系。

      一个理论体系怎么会顺便养老鼠呢?哈,太正常了,要是人整出来的理论完美无缺,这人岂不成了上帝?有一句俗语不是说么,“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就是指人的思考总是存在欠缺,建立起理论大厦固然有辉煌的一面,同时也顺便养点老鼠蟑螂什么的,不为调剂生活,而实在是不可难免。

      换一个实例来认识那只老鼠。还是以唐僧同学为主角,这回他不跟导师计较了,而是拓展自己的兴趣,努力钻研《论语》,誓当传统文化的接班人。《论语》里有一句话使他很不舒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第八》9),只管让民众去做,而不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不是鼓励愚民政策嘛,跟现代启蒙教育,或发挥主人翁精神很不协调。这句话成为唐僧同学碰到的又一只“黄毛貂鼠”。

      依孔夫子的意见,只要君子居之,就何陋之有,如今唐僧同学竟然在圣人居所内发现一只愚民的“老鼠”,还怎么能脸不红心不跳地同意“何陋之有”?执着的他首先想到找解释办法,还真找到了,将句读改为“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出自康有为),马上感觉好多了,原来那不是老鼠,而是一只宠物兔,看上去蛮可爱的嘛。

      可是没高兴多久,又看到最新研究成果,古文中找不到“民可,使知之”的用法,与“民可使由之”相似的句式倒常见(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所以在当时的环境里不存在那种宠物兔,那个在人们眼皮低下窜来窜去的确实是只老鼠。这下子尴尬了,让孔夫子收回这句话是不可能的,而要自己无芥蒂地接受这句话也做不到,那就只好再当一回孙悟空,眼看着那只老鼠大模大样从眼前走开。之后很久,唐僧同学想到这事还是心情难以平静,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承认“时移事变,孔子之是非不是今日的是非”(李泽厚《论语今读》8.9)。

      佛祖的得道老鼠作祟,带来一条重要启示,这个妖魔不是出自唐僧本身。前面讲到的妖魔都指人本身具有的魔性,属于人的内在秉性,说道他们就是在说道唐僧本人的情绪和思想倾向。例如嫉妒,哪种文化教给人嫉妒?或者问哪种文化圈的人没有嫉妒?嫉妒这玩意儿是人的本性,跟文化不文化的没关系,因此嫉妒这妖的确是人的内在魔性。黄毛貂鼠却很特殊,是由佛祖的理论体系衍生出来的附产品,对唐僧就是一种外在魔性。

      外在魔性的一个实例是由封建思想衍生出的性别歧视,也就是重男轻女观念。“封建”是对存在过的历史时期、制度、文化体系的总称,“思想”则是存在于人头脑里的东西,当封建碰到思想,恰好似唐僧撞见妖魔的时刻,刹那间阴风惨惨、哮吼喧天,奇形怪状的妖魔窜了出来。哪怕时代和风气全变了,封建成了过去时,跟封建有关的思想这玩意儿却还阴魂不散,整出不少事儿来——领着群女娃天南地北打游击算是温馨的,为生男孩而离婚再婚的比较不怕麻烦,弃婴(当然主要是女婴)时时都有,还有更出格的,直接出命案,所有这些都是历史遗留的思想妖魔在现实的人心里做怪的结果。

      既已提到歧视,就依内在和外在魔性的分别再观察几种:

      种族歧视:由社会环境灌输给人的,属于外在魔性。

      宗教歧视:外在的。

      财富歧视:说白了就是嫌贫爱富。财富人人渴望拥有,但是因人有财而高看一眼,因贫穷而不屑一顾就是个性问题了。嫌贫爱富好像是个社会观念问题,属于外在魔性,但是考虑到价值判断无所不在,以财富多寡做论断出自人的本性,因而这种歧视仍然属于内在魔性。

      职业歧视:人们选择职业时都存偏好,但是从偏好到歧视就跨过了不必要的步骤。古人把各种职业分为三六九等,人为地将一种歧视魔性灌进人心里,因此这应属于外在魔性。

      外观歧视:通常表现为好美恶丑,喜欢白的,高的,出自人的本性,属于内在魔性。时下流行白富美、高富帅的说法,把心底的魔性端到台面上,真个是魔怪横行。

      取经人专好降妖除怪,这回碰见只灵山来的老鼠,是不是也一棍子打死?恐怕没这么容易。取经人始终在内心里行事,所能对付的全是主观上的东西,而外在魔性拥有客观的来源,即存在于经书上、教条中,取经人可以消减那些魔性对自己意识的影响,却无法清除其客观存在,所以最终除了让高人把他们领走,还真就没别的办法。这很类似网上不喜勿入的影像,不小心看到了,也被恶心到了,但能拿它怎样?也就是关闭网页,“礼送出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多数情况下,孙大圣在同外在魔性做斗争,那些妖魔来自神、佛所对应的思想体系。

      从此开始,神、佛、魔和心智所共同构成的观念空间也称作象征世界。

      通宝推:关中农民,陈王奋起,
    • 家园 【原创】取经(十七)灵山有鼠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七 灵山有鼠》

      取经人遇见了妖魔,说明他已走在象征的道路上,可喜可贺。万事开头难,第一个难点对付过去,后面就容易了,妖魔跟潮水似的一波波涌来,让他应接不遐。这不,来到黄风岭,一只黄毛貂鼠变的妖怪狠狠折腾了一番,让取经人知道魔法的厉害。

      所谓黄毛貂鼠就是常见的家鼠,爪子细小,灰不溜秋,瞪着小眼睛窜来窜去,浑身透着猥琐。只因它在灵山脚下得道,和佛祖沾上点关系,就得了个好听的名字。英雄不论出身,妖魔对出身更不讲究,甚至越是稀松平常的物种,变成妖魔后越邪得厉害,能把取经人们搞得焦头烂额。

      这老鼠虽小,能耐却不一般,孙悟空居然搞不定它,只好请灵吉菩萨来相助。灵吉一到,妖魔立马被镇住,孙悟空正要擎棍子出口恶气,却被告知该妖魔和灵山佛祖有关联,不能随便搞死,眼睁睁看着变回原形的妖魔被带走。这种故事相当普遍,形成一种模式,不妨称之为“硬后台模式”,主要过程如下:

      1. 妖魔做乱——妖魔或者捉了唐僧,或者为害一方,让取经人们不得不与之纠缠。

      2. 孙悟空斗不赢妖魔——妖魔战斗力超强,或者有特殊宝贝,或者人多势众,反正让孙悟空无法得手。

      3. 孙悟空请来高人——孙悟空有时自己想到,有时被别人提示,去找高人,也就是某位仙佛菩萨来相帮。

      4. 高人制服妖魔——高人有时凭借特异法力,有时跟孙悟空合作,顿时把妖魔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5. 高人讲述妖魔的来历——这通常是故事转弯最大的地方,原来妖魔并非普通的山妖野怪,而是和某位大人物有关系,所以要带走,放到别处去好生养着。

      6. 取经人们重新上路——取经人们不得不接受空忙一场的结局,经常将怒气撒到妖魔洞窟上,一把火烧个精光,然后重新上路。

      以这种模式进行的故事发生于黄风岭、莲花洞、乌鸡国、通天河、金兜山、小雷音寺、麒麟山、狮驼岭等处,妖魔的原身有时是大人物的弟子(32-35回,太上老君的弟子金角和银角;65-66回,弥勒佛的弟子黄眉),有时是大人物的座骑(37-39回,文殊菩萨的座骑青毛狮子;50-52回,太上老君的座骑大青牛;68-71回,观音的座骑金毛狮子(犭孔);74-77回,文殊菩萨的座骑青毛狮子,普贤菩萨的座骑白象),有时是大人物的亲戚(74-77回,佛祖的舅舅大鹏金翅雕),有时只是大人物有意无意豢养的动物(47-49回,观音的金鱼,以及本文要讲的20-21回,佛祖的黄毛貂鼠)。

      读这类故事,心思一直陪着孙悟空跟妖魔恶斗,好不容易取得成果,仅凭请来的高人轻飘飘两句话,就把妖魔带走,不免让人气馁。之前无论妖魔做了多少恶,就因为有后台,惩罚一概免掉,取经人要是还存着一肚子恶气,对不起,自个儿想办法处理掉。这种事出现的不是一次两次,看得多了不能不让人得出结论,只要找对后台,哪怕做恶多端也不必担忧后果,俨然是学习生存智慧的绝好教材。然而取经讲的是象征故事,咱们还是把利害计较放到一边,而来考虑些跟精神、观念等相关的东西。或许有人要问,除了计较利害还能想什么?能想的其实很多。打个比方,在家里跟孩子说话,不会只有一种话题:“现在老子养你,将来你要好好孝敬老子!”也可以说:“无论你将来过得怎样,我都爱你。”这么说不至于起鸡皮疙瘩吧?考虑这只灵山来的老鼠,同样可以依循取经的思路,看看它有啥象征意味。

      黄毛貂鼠变身为黄风怪,领着帮喽啰从事很有前途的山贼事业。唐僧一到,被他的手下虎先锋捉住,然后俩妖郑重其事地商量怎么吃唐僧。既然有吃人的愿望,就不能再把他当作伸着鼻子四处吸嗅的小老鼠,而是一种魔性的象征,指向某种不讨人喜的观念、情绪或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魔性来自灵山,咱得对他加倍着小心。

      虎先锋很快被孙悟空和八戒联手灭掉,黄风怪这才披挂登场,展示其炫惑的魔力。他的绝技是吹狂风,吹得孙悟空眼睛睁不开,甚至需要医治一下才能继续战斗,说明这风刮得很有劲道。原著用了极长篇幅描写大风造成的混乱景象,但是仅开头六句描写自然景物,接下来就用各路神鬼的狼狈表现反应风刮得厉害,以下摘录部分:

      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

      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

      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

      真武龟蛇失了群,梓橦骡子飘其韂。

      ……

      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

      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

      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

      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掉了金头钻。

      ……

      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

      十代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

      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

      白莲花卸海边飞,吹倒菩萨十二院。

      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

      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

      从天上的斗牛宫到地府的森罗殿,罗汉、金刚、菩萨、王母、二郎神、真武、哪吒、龙王,能想到的重要神佛几乎都出现了,可见这风刮得影响面极大。黄风怪不愧受过佛祖点拨,一只小老鼠就能搅得天昏地暗,让众神佛一时体面尽失。

      妖怪尽显魔力,孙悟空只能逃开,另找高人求助。

      有一点需要提及,孙悟空一逃走,那妖就“收风回洞不题”。《西游记》频繁描写孙悟空跟各路妖魔打斗,看上去斗得像模像样,和现实世界的斗争相比还是大有不同,现实中的斗争讲究乘胜追击,把对手撵得走投无路,直至斩尽杀绝,而在取经故事里,妖魔往往一得手就回庆功,完全不懂得斗争策略。把取经当作人的精神活动,掌握主动的始终是取经人,妖魔则是被探究的对象,或是在接近真经中才出现的障碍。这样的妖魔,你去惹他,他就给你难堪,你躲开,他也不来打扰。

      孙悟空为黄风怪找来的高人是灵吉菩萨,他和佛祖过从甚密。菩萨不费气力擒获黄风怪,使之变回本相,然后反过来开导孙悟空:

      他本是灵山脚下的得道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内的清油,灯火昏暗,恐怕金刚拿它,故此走了,却在此处成精作怪。如来照见了他,不该死罪,故着我辖押,但他伤生造孽,拿上灵山。(21回)

      如果这是一只普通的老鼠,说除也就除掉了,既然它是从灵山得的道,且有佛祖亲口关照,当然只能带走,而且还要带回圣洁的灵山,想来实在让人心气难平。佛祖会不会养只老鼠当宠物?不清楚,或许就当佛祖心怀慈悲,不忍伤一只得了灵气的老鼠的性命。唐僧在路上吃辛受苦走了多少年,灵山的影子还望不见,那只黄毛貂鼠折腾完了,却要带回灵山,唐僧听说后心理上难免要受剧烈冲击,那可比孙悟空降了妖却不能打的遗憾心情强烈得多——这可真是只毁三观的老鼠!

      这只老鼠在众多有后台的妖魔里可算是佼佼者,一来后台是至尊至崇的佛祖,其他妖魔没法比,二来该妖展示的魔力相当了得,不仅孙悟空对付不了,连众神佛以至观音菩萨都间接受影响。拿他当作一大类妖魔的代表应很恰当,接下来就要到观念里找这类妖魔的对应物。

      通宝推:关中农民,
    • 家园 【原创】取经(十六)初入幻境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六 初入幻境》

      有关取经的基本情况终于介绍完了,这就进入正题,察看取经是怎么进行的。不过本文仍然不关心故事脉络,而是像对待一部车子,拆出几个零件下来,看看这些零件是怎么设计的,又如何支持整车的运作。

      唐僧踏上西去之路,未出大唐国界前跟一众僧人灯下闲聊,谈到取经可能遇到的阻碍,众人提出各种可能,

      有的说山高水远,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13回)

      四种可能性被提出来,

      1. 路途遥远,费时费力。

      2. 路上野兽出没,对人威胁很大。

      3. 地理条件恶劣,不适合穿越。

      4. 魔怪挡道,凭人的力量难以克服。

      前三条都是自然条件,唯最后一条比较玄虚。考虑到古人对自然了解得不很周详,遇到意外,如山崩、地震、洪水、泥石流、沙尘暴,难免当作神异事件。典型例子是干旱,以为龙王罢工了,赶紧多上点供品,这就不自觉地把自然灾害跟魔怪作祟联系到一起,因而和尚们谈到的“毒魔恶怪难降”,仍可视为自然障碍。

      众僧说完,询问唐僧的意见,唐僧以手指心,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应指心头萦绕着各种意念、思虑,心思沉陷于各种情绪、感觉,心中怀有各种愿念、恨恶,都是在纵容心魔狂舞,使自我被意念的魔怪包围、吞噬。要驱除魔怪,唯有端正思想,使心头一念不生,诸魔自然消退。

      唐僧所答和众僧所想完全不是一码事。众僧想的是走现实中的路,从东土走到天竺,路程可以丈量,时间可以推算,路上将遇到的当然都是自然条件的障碍;唐僧要走的是内心里的路,从当下如此的自我出发,前往心中的圣地灵山(灵山是心灵的山,对应精神家园),过程中将遭遇的只能是心魔。众僧还停留在唐代贞观年间,以为取经就是走到目的地,领取可触摸、可翻阅的实实在在的经书;唐僧的心思已然超出现实和历史,面向内心世界,想要获取精神的真经,经由那种经义,使自我保持最恰当的状态。众僧的眼前被实在的灯火照亮,唐僧却在自己心头燃起另一束火,眺望着另一番景象,他跟旁人的分歧就是从这一刻开始。

      仙工跟唐僧也有分歧,针对唐僧的判断想问,只要排除了邪魔阻碍,就必然望见灵山,拿得着真经吗?把妖魔排除完了,要是依然见不到灵山,而只剩下不知身处何地的自我,可咋办呢?这问题明显多余,唐僧正信心十足,对能不能取到真经从不犯愁,而是跃跃欲试地要跟妖魔交手(跃跃欲试的是孙悟空,唐僧胆怯着呢,但是把孙悟空还原到唐僧心里,情况就是这样)。他是主人公,仙工是看客,当然要以他为准,那么俺就少啰嗦。众僧目送身体的唐僧远去,唐僧却随即展开一场精神旅程,咱们可别像和尚们那样被他蒙了,而要瞪大眼睛,仔细观瞧他如何到精神世界历险。

      唐僧关心的是心魔,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遭遇心魔,他这会儿像个猎人,各样装扮都齐整了,就差撞见猎物。魔是人心中的意念、思虑、情绪、愿望,要让魔像人一样唱念坐打,只能采取象征方法,所以唐僧势必要在象征上多下些功夫,不仅进入内心,还要进入异彩纷呈的奇幻世界。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总要经历非凡过程,例如船被大风吹到陌生地方,或者一跟头掉深沟里,那么唐僧将经历哪种方式?看看故事是怎么说的。

      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深秋时节,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三藏心慌,从者胆战。却才悚惧,又闻得里面哮吼高呼,叫:“拿将来!拿将来!”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将三藏、从者揪了上去。(13回)

      看清楚喽,这五六十个是妖魔吗?一边是心慌胆战,一边是哮吼高呼,伴随着狂风滚滚,来者个个邪模怪样,看来的确是妖魔,耶,成功喽!后方发出欢呼,还不失时机地给前方发出慰问电。不过前方完全没有成功的喜悦,倒是从此开始进入妖雾弥漫的氛围,一脑门子都是恐惧。这很像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实现了,当然要热烈庆祝,可是然后呢?然后就成了别人的菜!唐僧也是,妖魔一向懒得啰嗦,直接把他看作一盘肉或一盆汤。那是后话,如今唐僧遇见妖魔,说明完成了从现实向观念世界的过渡,应该感到高兴。可惜当时被捆结实了,否则可以考虑向众妖魔索要签名、合影以及和球衣相当的纪念品。

      后来的事情已经明了,两个从者被虎精、熊精、野牛精当着唐僧面剁碎吃掉,唐僧则因莫名其妙的元明本性而得以保全。然后众魔“一拥而退。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不久太白金星来到,给唐僧一番指点,也倏然不见。

      太白金星是太阳系五大行星里金星的化身。金星常于天明时升起在天边,也称作启明星。唐僧从四更天摸黑启程,陡然间撞见心中的邪魔,然后邪魔刹那退去,于昏昏沉沉中望见天边的启明星,整个过程就是黎明时的一场酣梦。原来唐僧和艾丽丝一样,以梦游的方式到奇幻世界走一遭。

      此后唐僧遇见了猎人刘伯钦。此人从姓名、职业、个性、家庭等方面看都挺正常,只是一个猎户竟然也养了几个家僮,并且都是“怪形恶相之类”,可见他不完全是现实中人。从唐僧结识的人可以推想他此时的状态,虽然醒过来,但仍迷迷糊糊,半梦半醒,看周围的一切也都若真若幻。隔天,唐僧再次上路,迎面撞见一座嵯峨大山,名唤五行山,还是观念中的山,看来唐僧又在梦里徘徊。紧接着遇见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那是个彻头彻尾的象征人物,唐僧也就深陷梦境,一路迷糊着奔灵山去。也是从那儿开始,唐僧交出自己的心智,完全倚靠到孙悟空身上。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观音设了局考验唐僧面对女色时的定力,等于是点名要唐僧出来答辩,唐僧只好强打精神,从孙悟空那儿夺过话筒,跟观音来一番像模像样的对唱。之后唐僧重回梦境,周遭依然魔影叠出,他则放心地让孙悟空带领着继续取经。

      通宝推:陈王奋起,关中农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取经(十五)分层自我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五 分层自我》

      唐僧师徒的形象反差达成了极棒的效果,接触到的人一下子记住了,再也扭转不过来。制造反差是种写作技巧,但是仔细琢磨唐僧这事,反差不完全出于技巧,而是由象征操作所造成,象征性把唐僧抽干了,才有神猴的活灵活现。

      唐僧形象再糟糕,毕竟是师父,而且是取经人,取经成败系于他一身,形象太差了终究不好,所以要尽量避免把他当臭豆腐,而是真心实意地看作金镶玉。如果他的形象瞅着的确像臭豆腐,多半是表面蒙了尘,咱得想办法把那灰尘擦掉,这么做才和郑重看待的取经相匹配。

      既然孙悟空拿走了唐僧的主要心智能力,唐僧必定要一无所能?这个问题可以转换为询问他的自我,孙悟空对应他的精神自我,通过象征操作离他而去,他的自我还剩下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将“自我”做个仔细分辨。何谓精神自我和身体自我,史铁生做过论述:

      我不高兴,是指精神的我;我发烧了,是指肉身的我;我想自杀,是指精神的我要杀死肉身的我。“我”字的通用,常使人忽视了不同的所指,即人之不同的所在。(《病隙碎笔》5:5)

      同一个自我可因不同的境遇和行为而分成好多种,“高兴”是精神行为,“发烧”是身体病症,分别对应精神自我和身体自我。自杀总是精神的我杀死身体的我,如若不然,精神的我杀死精神的我,身体安然无恙,等于自杀没发生。

      “我”的出现不是个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某种富有深义的事情发生了,正如史铁生所说,一个“我”字具有多重含义。人的存在不是单义的,物质的,而是多重的,很多时候是指向精神的,因此才有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观念世界)的区别——现实世界是物质的存在,内心世界则是面向精神的存在。

      离了精神自我,唐僧就只剩下身体自我吗?回答是不一定,关键要看自我在身体和精神之外还有哪些内容,史铁生又帮咱想到了:

      “我看我这个人也并不怎么样。”——这话什么意思?谁看谁不怎么样?还是精神的我看肉身的我吗?那就不对了,“不怎么样”绝不是指身体不好,而“我这个人”则明显是就精神而言,简单说就是:我对我的精神不满意。那么,又是哪一个我不满意这个精神的我呢?就是说,是什么样的我,不仅高于肉身的我并且也高于精神的我,从而可以对我施以全面的督察呢?是灵魂。(《病隙碎笔》5:6)

      人不仅有身体生命、精神生命,还有灵魂生命,真是脑洞大开,针对唐僧自我的思考有了突破口。身体在观念世界里没啥用,精神能力又被孙悟空抢走了,唐僧并不必然山穷水尽,仍有可能保留某种能力,那就是灵魂的能力。灵魂的能力,怎么讲?这会儿仙工也不知道怎么说清楚,反正觉着唐僧远不是那么绝望,也用不着那么白痴。《圣经》里有一段话也可用来解说唐僧的境遇: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保罗《圣经·哥林多前书》13:1-2)

      “说万人的方言”和“先知讲道之能”都和孙悟空的千变万化、三头六臂一样,属于常人难以启及的特异能力,可是在保罗看来这些能力只是工具,不应遮蔽咱眼目,而要将注意力放到借助工具所要达到的目标上,也就是收获一颗仁爱之心。孙悟空虽然本领超强,把他当作“鸣的锣”、“响的钹”大致是不错的,本质上就是工具,对的,心智只是工具。崇拜工具算哪门子信念?取经的最终目标是真经,就应该老老实实询问真经有哪些内容,可是故事的主要看点都在工具身上,从始至终主题都围绕工具打转,严重夸大妖魔的威慑力和心智的强力,有跑题太远的嫌疑。唐僧失去了智能、判断力、意志等等,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仍然可以拥有自己的仁心和爱心,以及接近于灵魂的东西,展示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力量。

      以“自我”作为切入点,于是出现三个唐僧:

      1. 凡人唐僧,就是目前这个为公众所熟知的骑白马却极无能的师父;

      2. 心智唐僧,大名叫孙悟空;

      3. 金镶玉唐僧,设想中的离了心智但仍然顶用的取经人,取经任务还得由他承担。

      凡人唐僧形象不佳,一方面源自他的凡人地位,一方面也出自象征抽离手术。象征方法很重要,如今却发现也造成严重副作用,难道要摒弃不成?当然不行,主题还没展开呢,就先丢掉主要工具,岂不是自乱阵脚!幸好自我是分层的,拿来用到唐僧身上很说明问题,所以往后要多多使用,不妨称之为“自我分析方法”,作为象征方法之外的另一重要分析工具。

      取经是要认识真经,由于无底洞难题在那儿挡着,取经可能很难达到目的。如果适度降格以求,通过寻找金镶玉唐僧来认识一下自我,观摩取经就总能有所收获,应该也不错。

    • 家园 【原创】取经(十四)脑瘫唐僧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四 脑瘫唐僧》

      懦弱无能是《西游记》里唐僧的主要特征,观众一边对他的难堪形象皱眉头,一边又忍不住多看两眼,跟嚼臭豆腐似的。另一方面,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实在太可爱了,铜筋铁骨,力大无穷,装备精良,技艺出众,勇敢善战,变化多端,分身有术,意志坚强,机智灵活,广结英豪……成功人士所需的良好素质他几乎占全了。有孙悟空在一旁,唐僧不知要强到什么程度才能树立威信,然而偏偏这位师父如此庸碌无能外加耳根特硬,无法理解堂堂取经人竟是这副德性!这对师徒形象的反差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取经故事一面在主要人物和妖魔的对抗中展开,一面也在师徒间尴里尴尬的摩擦中进行,虽然磨难熬过了一桩又一桩,观众还是不免要感到遗憾,为孙悟空没遇上好领导,也为唐僧和取经人的身份极不相称。

      批评完唐僧的无能表现,仙工不得不帮他申诉,他其实是有很大苦衷的。一个人大脑要是被切掉一块,行动将受到很大影响,走路不稳,语言能力下降,记忆衰退,反应缓慢,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唐僧就是这么个残疾,他的大脑被去掉了三分之二还不止,而他依然坚守在领导岗位上,当着广大观众的面完成了取经任务,这得要多大的毅力和多有效的表演能力,说他超额完成任务并不为过。他的大部分脑子被切除了?原著没说啊,仙佛们的医术仅止于开仙丹药方,好像不知道外科手术。是的,仙佛们没动手,但是故事本身给唐僧做过手术,象征方法就是高超的外科手术,唐僧的杰出智慧和广博学识都经由这手术被取出,移植到孙悟空形象身上,于是唐僧成了脑瘫,落下心虚胆怯、好流泪、不辨好歹等后遗症。

      孙悟空仅接受过几年仙术训练,却拥有神鬼难及的能力,他的能力多半也像他这妖精一样,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现在明白了,他那些能力是从师父那儿偷来的,而他不仅不心虚,还敢当着失主的面一路炫耀,这得要多厚的脸皮才做得到!

      孙悟空的能力就是唐僧的能力,将他俩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完整而可信的取经人。他俩分工明确,孙悟空生活在观念世界,主要对付同样是象征的各路神鬼妖魔,唐僧则保持凡人身份,是连接现实和观念两重世界的桥梁。唐僧的无能只是在观念世界里的无能,回到现实,孙悟空这个人物就不存在,而唐僧仍旧是杰出的高僧、伟大的取经人;进入象征氛围,唐僧不得不迟滞一下脚步,让他的分身,大徒弟孙悟空走在前面,去做观念世界里的一应工作。

      孙悟空是从唐僧身上抽取出来的象征人物,带走了唐僧的智能,包括学识、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意志力,机智顽强的齐天大圣形象是树立起来了,唐僧可就损失惨重,除了保留师父的称号,啥能耐都没剩下,亏呀!唐僧的大脑被尽量切除,幸好小脑还留着,骑白马用得着,结果又被讽刺为骑白马的不都是王子,够冤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脑袋上不裹纱布,舌头不打结,观众只当他是个正常人,拿他尽情嘲笑,其实说不定他对观众也极度不屑呢。论到念经,论到执行《心经》里的那些“无”,放在观念世界里是金箍棒频频挥舞,放到现实中就是唐僧坚决贯彻佛经要义,说到底,孙悟空的本事全都是唐僧的。唐僧对孙悟空的控制可不单凭紧箍咒,只要他回到现实,孙悟空立马没影儿,出现在大伙儿面前的仍然只有唐僧的庄严法相。

      情况就是这样的,好像没什么可说的了,不过让仙工再举颗栗子,看能瞅出什么新问题。

      还是拿公司拆分说事。有一家大公司,原先的主业做得不错,眼见着房地产火了,就成立新部门,专做房地产。不久发现这行当太能赚钱,就拆分出来,作为独立公司帮股东捞金。这家新公司回头会不会嘲笑原公司在房地产方面是笨蛋?脑筋正常的都不会这么做,项目被你拿走了,人家要是还在行,肯定是你拆得不干净。对照着看唐僧和孙悟空,徒弟抽走了师父的主要能力,反过来却埋怨师父“忒不济”(15回),脑子进水了。

      接着考虑拆分这事儿。如果主事人特轴,一看拆出来后效果不错,那就继续拆(仙工马上想到华野分兵那事,主席叫刘邓跃进大别山,眼看立稳了,就要求陈粟也分出几支主力跃进江南,结果被粟大将喊咔)。一家公司攒点主业不容易,要是分出去,这家公司结果会怎样?想想要是猛然间让京东把商城业务分出去,留下爿奶茶店,那还是京东吗?有人可能要反驳,诺基亚上百年间不知道换过多少次主业了,不是越活越滋润?但那是紧抱住新发现的盈利能力的结果,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要是看见它哪个行业干得好,就把那行业给分出去,估计到现在它还在卖木材。能经受住猛烈拆分的估计只有韩信,每次打完胜仗,刘老板就不怀好意地赶到,夺了他的兵符,另拨一支乌合之众,让他出去接着打野食。不过要是把韩信的智能也分出来,看他还怎么打仗!

      唐僧所经受的“拆分”比别人严酷多啦——好容易攒点学识,被孙悟空拿走;对付思想情绪要经历很多年的磨练,一进入取经项目,也分给孙悟空;思想上的判断力、执行力和意志力都是取经人的必要素质,交给孙悟空能够起到更大作用,那么希望唐僧同志以大局为重,再忍耐一下?……取经是一趟精神旅程,却把取经人精神上的所有关键能力都剥夺掉,有这么分派任务的吗?好歹主席一上来就答应让粟大将带走他最中意的部队,刘老板把手下包括樊浍、曹参在内的猛将能人调拨给韩信,再看看唐僧,落下啥了,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点看全图

      关键词(Tags): #唐僧
    • 家园 【原创】取经(十三)金箍棒如的什么意?

      《拿取经当回事儿 十三 金箍棒如的什么意?》

      以心智作为理解孙悟空的出发点,可以重新认识他的各项本领。

      七十二般变化:实际上是千变万化,只要能达到目的,怎么变都行,心智不给愿望设限,倒是运用无限多种方法帮助人实现愿望。

      筋斗云: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想上哪儿上哪儿,瞬间就到,相当于在内心里从一种观念瞬间跳转到另一种观念,没有距离、速度以及气压、风速等的限制,思想空间是无限自由的领地。

      三头六臂:现实世界里有“双拳难敌四手”的说法,身体总是受到限制的。内心世界千变万化尚且不难,何况是多出些脑袋和手臂来对付妖魔。

      毫毛:孙悟空身上的毫毛“根根能变,应物随心”,拔下来嚼碎吹口气,立即变成无数小猴,个个“眼乖会跳,刀来砍不着,枪去不能伤”(2回),成为对付敌人的好帮手。一种理解是将这些毫毛变的小猴当成大字报或杂文中的文字,每个字都是投向对手的标枪、匕首,于是字字能伤人,令对手非常头疼。另一种方式是把这些毫毛看作心中无穷无尽的意念,都拿来对付魔性,意念当然“刀来砍不着,枪去不能伤”,不过也很有以魔制魔的意味,所以还是少用为妙。

      金箍棒:也称作“如意金箍棒”,变小了只有绣花针大,随处可藏,变大了重达万斤,抡起来顿使鬼惧神愁。金箍棒实际是心智的另一种形象,小处可用来解算题目,或对付人际关系,大处可用于创制理论,或治理国家,所以金箍棒和孙悟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如意智慧。

      孙悟空的确很能干,金箍棒也非常如意,然而要追问一声,金箍棒到底如的什么意?直观上这个“如意”有两层意思:

      1. 棒子随孙悟空的意念可大可小,从而可视情况调整尺寸,称心如意地使用;

      2. 有了棒子,孙悟空就是插翅的猛虎,轻松达到祛退妖魔的目的。

      然而考虑到本文所强调的内心世界和象征方法,金箍棒的“如意”还得另做考量。且来再次观瞧徒弟孙悟空对师父唐僧的一段教导:

      “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念——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这是孙悟空在揭示他自个儿的秘密,即他到底在忙些什么,怎么忙的。可分三层意思来理解:

      1. 你,老师父,作为身体自我的唐僧,心里头魔影憧憧,“六贼纷纷”,让我,如意智慧的化身孙悟空,忙不胜忙。

      2. 妖魔不是偶然撞见的,也不是闻着你的肉香追踪而来(唐僧肉也得当回事好好说道,放到后面),而是你吸引来的,吸引的方式是“念念在意”,表现为“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从身体到精神都做得不合格。

      3. 你引来了妖魔,还得劳驾我出手,动用的手段是“意不存妄念”,把胡思乱想统统赶走。

      “妄念”即是妖魔,赶走妄念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不存”即可,表现出来却非常复杂,金箍棒啦,七十般变化啦,纷纷用上。然而回到基本面,套用经文,仍然是那句经典文字:“无眼耳鼻舌身意”。

      有了孙悟空现身说法打底,就可以重读《心经》的那段文字,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土垂,音朵)。

      通篇带标点符号共85个字,“无”字就出现16次,占18%。去掉标点(古文本来就没标点),把“无受想行识”等扩充为符合原意的“无受无想无行无识”,全篇就呈现为另一番面目: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无寂无灭无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土垂)

      全篇87字,“无”字32个,占36%。同一个字在一篇文章里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足见这字以及其中含义有多重要!

      文中倒豆一样提到色、受、想、行、识等,但是来一个灭一个,都用“无”给搞掉了,这不就是孙悟空在内心世界挥舞金箍棒做无情杀戮吗?通常提到“如意”,都说“万事如意”,想要的能得到,不想要的果然不来。金箍棒的“如意”主要指撵走不想要的,归结起来就是个“无”字,什么“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通过金箍棒都能给“无”掉,所以金箍棒所如的并非现实利益的意,而仍然是内心和观念世界祛除不良思想情绪诸魔怪的意。象征故事里的孙悟空不断冲妖魔挥棍子,内心世界的取经人也跟打苍蝇相仿地忙不停,哪儿哪儿都是可疑的黑点,管它能不能飞,苍蝇拍挥过去先。

      如果问这个结论确实可靠吗?仙工认为是的,书里还能找到许多例证,但要碰到合适话题再讲。基本上这一结论符合本文一直以来的判断——取经故事发生在内心里,运用了象征方法,讲的是精神上的判断和作为。

      孙悟空作为唐僧心智的化身,通过挥舞金箍棒实现驱除妄念诸魔怪的任务,也就是在践行经文,看起来“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真经了,然而这带来几个疑问:

      1. 如果《心经》所代表的佛经是真经,那么别的经,包括儒经和道经,就都不是真经,可以这么认为吗?书上的确说孙悟空“弃道从佛”,似乎道经可以撇到一边,那么怎么对待儒经?书上有相关判断吗?得好好找找。

      2. 如果认定《心经》是真经,那么唐僧还口口声声要“求取真经”干吗,岂非多此一举?他既然摘得取经人的头衔,就该做跟取经相符的事情,即放弃什么想法是妄念(妖魔),什么愿望应予摒除等判断,一切疑难都要等取到真经之后再说,可是那么一来他的心智——孙悟空——就不能肆无忌惮地抡棍子,降妖除怪也不能干得那么干脆。然而实情是孙悟空跟妖魔斗得不亦乐乎,唐僧则似乎无所用心,这又怎么解释?

      有疑问是好事,带着问题读原著,才更容易读出内容,取经还有太多东西值得考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结论:抡金箍棒很像挥苍蝇拍,可疑的黑点都是妖魔,赶紧干掉,我拍,我拍,我拍、拍、拍!

      关键词(Tags): #金箍棒 如意通宝推:关中农民,
    • 家园 【原创】取经(十二)反常对话录

      十二 反常对话录

      孙悟空是个象征人物,对应唐僧的心智,他的能力原本都应属于唐僧。在他从宿主身上独立出来后,唐僧不得不急剧降低自己的智商,就像失去了大部分大脑,变得痴傻呆愚,因而师徒俩经常进行反常的对话。仔细观察这些反常表现,也可进一步验证他俩并非表面所说的师徒,而是宿主和心智间的象征关系。

      1. 第23回,

      正走处,不觉天晚。三藏道:“徒弟,如今天色又晚,却往哪里安歇?”行者道:“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又问哪里安歇,何也?”

      唐僧询问当晚在哪儿过夜,想的是现实问题,孙悟空却大谈出家人随处是家,不应太关心身体的舒适,显得比师父还古板迂腐。他急切地想表现自己作为佛徒,所思所想与一般人不同,而这些话正是唐僧想说的。

      八戒顺着话茬诉苦,“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孙悟空当即教训他,“既是秉正沙门,须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若不看上下文,还以为这是唐僧在训斥。

      八戒继续絮叨行李太重,拿他当长工,孙悟空受不住抱怨,嚷道:“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孤拐上一顿粗棍!”他终于丢掉佛徒的刻板面具,耍起粗暴脾气,张口“老孙”,闭口“粗棍”,听着反而更顺耳,因为这才是大流氓应有的口吻。

      2. 第24回,

      没过多久,众人讨论起距离灵山还有多远,孙悟空不小心又和师父神魂对换。

      唐僧道:“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

      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多有深度,说出口的只合是佛祖、观音或者唐僧,可是仔细一看,嘴巴一张一合的分明是满脸毛乎乎的孙猴子,真像爱美者听见妙音,一回头,赫然见着个恐龙。

      徒弟说了极不符身份的话,旁边的师父却好像很受用,只管小学生似的乖乖地侧耳接受训导。不能用常理来看待这对“师徒”。

      3. 第36回,

      经历过三打白骨精事件后,唐僧总算有了敌情意识,提醒徒弟们注意妖怪,这下又被孙悟空抓住把柄,给以一通教导。

      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从不安分的猴子竟然要求资深和尚“定性存神”,不是很奇怪吗?将孙悟空还原成唐僧身上比较本我的部分,疑难也就迎刃而解,这正是唐僧对自己的要求,恰是精神的唐僧在对身体的唐僧说话。

      4. 第36回,

      唐僧得闲赏月,咏古风一首,开篇四句是: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孙悟空听完后接着开讲,从“月中之意,乃先天法相之规绳也”,到“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再是“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然后“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最后还用一首诗做总结: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

      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这简直是一篇佛道合一的论文,知识量远超出佛学对唐僧的要求,表明此时的孙悟空也附上了作者本人的智能,难怪唐僧听罢心服口服,“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

      师父频频需要徒弟教导,而且一点不觉得尴尬,真是少有。想明白他们都在做象征活动,现实中当然少有。

      5. 第43回,

      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响,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哪里水声?”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

      唐僧动不动就“大惊”,跟猴子一样毛躁,而满脸杂毛的孙猴子却不惊不怪,身心沉静得像高僧,师徒俩神情举止整个儿对调。

      孙悟空当然不会放过唐僧的失态,又借题发挥,给师父上一课:

      “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念——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隔了二十回,孙悟空终于说出他祛褪六贼的本质,抡棍子横扫是做给外人看的,动用意念以“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念”才是自家根本手段。

      这番解说本应由唐僧演说,却出自妖猴之口,好像有人发生了精神错乱,其实一点错乱也没有,所谓妖猴就是唐僧本人精神能力的形象化写照。

      6. 第85回,

      唐僧屡屡一开口就被孙悟空捉到毛病,然后师徒俩来一段身份颠倒的对话。临近原著结尾处,唐僧心思又乱了一回:

      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你看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这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哪四句?”行者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狐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这段对话应没什么可奇怪的,徒弟还是在行使师父的职能,师父则甘当无脑学生。孙悟空信心十足地说“且莫狐疑,随我去”,就是要求身体的唐僧跟从心智和精神的唐僧奔灵山去。身体的唐僧只知吃喝,精神的唐僧还知道灵山所在,前往灵山就能避开恐惧惊惶,获得平安。

      好了,以上材料足够说明孙悟空看上去是个独立人物,却是从唐僧心中分离出来的,并且连带捎走了唐僧的主要智慧和学识。俩人的对话不是以平常师父和徒弟的身份进行,而是在唐僧的身体自我和精神自我之间展开。孙悟空的诸般奇异本领不能用科幻去解释,而要看作唐僧的智能在内心世界里的运用。原著讲述的不是科幻或外星球故事,也不是单纯的神怪故事,而的确算作神话故事,因为大量运用了象征方法,将人的智能、情绪、观念等都独立出来,作为具体形象做情节演绎,并且通过故事和对话讲解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束本文之前还要引用一段文字,以提出一个疑问,留待后文再做讲解。第51回,唐僧被妖魔捉走,孙悟空与魔王奋力搏斗而不得成功,心情极度沮丧,念出一段想念师父的诗来:

      佛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穷。

      同住同修同解脱,同慈同念显灵功。

      同缘同相心真契,同见同知道转通。

      诗中大量使用“同”字,说明他和师父心意相合。与现实中的师徒或朋友关系不一样,孙悟空原是唐僧的本我部分,用再多的“同”也不必感到肉麻,只是头一句的“同幼同生意莫穷”比较难于解释。人们拜把兄弟时常说“不求同念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不同日出生是出于现实限制,强求也求不来。孙悟空却可以突破这一限制,直陈他和师父是“同幼同生”,并且作为事实而感到“意莫穷”。作为象征人物,他这话不违背他所处的内心世界的逻辑。然而照故事里的说法,孙悟空作为妖仙,在世已有上千年,唐僧作为一个凡人,在世只有二三十年,俩人年龄有千年以上的差别,如何还能称作“同幼同生”?原著提到唐僧经历了十世修行,一个人再高寿也就活八九十岁,十辈子下来,就算每一辈子都高寿,跟孙悟空比还短了几百年,又该怎么弥补?或许这是个吹毛求疵的算术题,但是不妨搁着,后面说不定将有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孙悟空象征唐僧的心智,也的确时不时行使佛徒和师父职责,唐僧则回归为身体自我,甘当无脑学生。

      关键词(Tags): #孙悟空 心智通宝推:trilfe,不限,水随天去秋无际,牛栏山二锅头,关中农民,陈王奋起,史文恭,
      • 家园 仙工兄,《西游记》中说的是佛,道

        用现代语言体系解读《西游记》能出新意,但吴承恩老爷子是明代的人,如果要解读吴承恩的逻辑基本自洽,还得要借助佛道的体系才能行。

        《西游记》里本体是众佛求佛;故事内容是用,是道。

        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讲的是五行。分别对应的是唐僧是金,悟空是土,白龙马是水,猪八戒是木,沙和尚是火。

        五行相生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是以西天取经先有土悟空闹天宫,带来金唐僧,接着水白龙马,木八戒,火悟净相继登场亮相。

        五行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八戒是木,口上木下,嘴里说个不停就是呆子也,木虽然克土,但是悟空本领高。木猪八戒要不是土悟空提携带着做事情降妖除魔,如果跟着金唐僧做甩手掌柜,自己好吃懒做,贪财好色,求佛路上功劳啥也捞不到。

        悟净是火。实力最弱,火克金,流沙河边沙和尚灭了九个有佛性的弟子,吃完肉剩下的佛家弟子头颅入流沙河水不沉。火在家为灾,是以灾星火悟净守着金唐僧,两人落单时,唐僧基本是被妖怪抓取。。。。

        五行方位是东方青木,西方白金,南方赤火,北方黑水,中宫黄土。东西南北虽然都有重要性,但都围着中宫做主,围着土讲故事。

        五行代表的意思很多,金虽然代表佛性,也代表人体的肺,西方,道家经常比喻的月亮里面的上弦月。

        土在道家里面可能是代表真意,鼎炉,记不太清楚了。

        所以说唐僧,悟空,悟能,悟净师徒名分的五行代表,对应修行五行见解会发生主客错位。

        • 家园 【讨论】认识真经才是根本目的

          兄台说的有理,问题是我本没有自洽地解读原著的意思。我的目的始终是询问“什么是真经”。如果佛或道是真经,我们应该一直生活在这些经文的影响下,读书学的、考的是这些经,工作、生活也以这些经为依据,然而实情全然不是,我只能另做他想。

          本文一上来就引入无底洞难题,即认定真经并不是几本书藏在哪儿等着人去拿,而是要做很多探索的。原著以取经为主题,恰是近水楼台,要当作第一个考察对象,不过观察时还是要询问各种线索和真经的关系,例如,

          五行学说跟真经关系有多大?我个人看不出来,所以选择无视;

          个人心智是不是比身体更容易领受真经?我认为是的,所以看到孙悟空跟心智关系密切,就慎重其事加以考察。

    • 家园 高,实在是高,话说(十)跑哪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