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经(十一)大圣从哪儿来? -- 太乙仙工

共:💬16 🌺15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取经(十二)反常对话录

十二 反常对话录

孙悟空是个象征人物,对应唐僧的心智,他的能力原本都应属于唐僧。在他从宿主身上独立出来后,唐僧不得不急剧降低自己的智商,就像失去了大部分大脑,变得痴傻呆愚,因而师徒俩经常进行反常的对话。仔细观察这些反常表现,也可进一步验证他俩并非表面所说的师徒,而是宿主和心智间的象征关系。

1. 第23回,

正走处,不觉天晚。三藏道:“徒弟,如今天色又晚,却往哪里安歇?”行者道:“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又问哪里安歇,何也?”

唐僧询问当晚在哪儿过夜,想的是现实问题,孙悟空却大谈出家人随处是家,不应太关心身体的舒适,显得比师父还古板迂腐。他急切地想表现自己作为佛徒,所思所想与一般人不同,而这些话正是唐僧想说的。

八戒顺着话茬诉苦,“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孙悟空当即教训他,“既是秉正沙门,须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若不看上下文,还以为这是唐僧在训斥。

八戒继续絮叨行李太重,拿他当长工,孙悟空受不住抱怨,嚷道:“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孤拐上一顿粗棍!”他终于丢掉佛徒的刻板面具,耍起粗暴脾气,张口“老孙”,闭口“粗棍”,听着反而更顺耳,因为这才是大流氓应有的口吻。

2. 第24回,

没过多久,众人讨论起距离灵山还有多远,孙悟空不小心又和师父神魂对换。

唐僧道:“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

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多有深度,说出口的只合是佛祖、观音或者唐僧,可是仔细一看,嘴巴一张一合的分明是满脸毛乎乎的孙猴子,真像爱美者听见妙音,一回头,赫然见着个恐龙。

徒弟说了极不符身份的话,旁边的师父却好像很受用,只管小学生似的乖乖地侧耳接受训导。不能用常理来看待这对“师徒”。

3. 第36回,

经历过三打白骨精事件后,唐僧总算有了敌情意识,提醒徒弟们注意妖怪,这下又被孙悟空抓住把柄,给以一通教导。

前又一山阻路。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行者道:“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从不安分的猴子竟然要求资深和尚“定性存神”,不是很奇怪吗?将孙悟空还原成唐僧身上比较本我的部分,疑难也就迎刃而解,这正是唐僧对自己的要求,恰是精神的唐僧在对身体的唐僧说话。

4. 第36回,

唐僧得闲赏月,咏古风一首,开篇四句是:

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孙悟空听完后接着开讲,从“月中之意,乃先天法相之规绳也”,到“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再是“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然后“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最后还用一首诗做总结: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

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这简直是一篇佛道合一的论文,知识量远超出佛学对唐僧的要求,表明此时的孙悟空也附上了作者本人的智能,难怪唐僧听罢心服口服,“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

师父频频需要徒弟教导,而且一点不觉得尴尬,真是少有。想明白他们都在做象征活动,现实中当然少有。

5. 第43回,

行经一个多月,忽听得水声振响,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哪里水声?”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

唐僧动不动就“大惊”,跟猴子一样毛躁,而满脸杂毛的孙猴子却不惊不怪,身心沉静得像高僧,师徒俩神情举止整个儿对调。

孙悟空当然不会放过唐僧的失态,又借题发挥,给师父上一课:

“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念——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隔了二十回,孙悟空终于说出他祛褪六贼的本质,抡棍子横扫是做给外人看的,动用意念以“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念”才是自家根本手段。

这番解说本应由唐僧演说,却出自妖猴之口,好像有人发生了精神错乱,其实一点错乱也没有,所谓妖猴就是唐僧本人精神能力的形象化写照。

6. 第85回,

唐僧屡屡一开口就被孙悟空捉到毛病,然后师徒俩来一段身份颠倒的对话。临近原著结尾处,唐僧心思又乱了一回:

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你看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这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哪四句?”行者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狐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这段对话应没什么可奇怪的,徒弟还是在行使师父的职能,师父则甘当无脑学生。孙悟空信心十足地说“且莫狐疑,随我去”,就是要求身体的唐僧跟从心智和精神的唐僧奔灵山去。身体的唐僧只知吃喝,精神的唐僧还知道灵山所在,前往灵山就能避开恐惧惊惶,获得平安。

好了,以上材料足够说明孙悟空看上去是个独立人物,却是从唐僧心中分离出来的,并且连带捎走了唐僧的主要智慧和学识。俩人的对话不是以平常师父和徒弟的身份进行,而是在唐僧的身体自我和精神自我之间展开。孙悟空的诸般奇异本领不能用科幻去解释,而要看作唐僧的智能在内心世界里的运用。原著讲述的不是科幻或外星球故事,也不是单纯的神怪故事,而的确算作神话故事,因为大量运用了象征方法,将人的智能、情绪、观念等都独立出来,作为具体形象做情节演绎,并且通过故事和对话讲解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束本文之前还要引用一段文字,以提出一个疑问,留待后文再做讲解。第51回,唐僧被妖魔捉走,孙悟空与魔王奋力搏斗而不得成功,心情极度沮丧,念出一段想念师父的诗来:

佛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穷。

同住同修同解脱,同慈同念显灵功。

同缘同相心真契,同见同知道转通。

诗中大量使用“同”字,说明他和师父心意相合。与现实中的师徒或朋友关系不一样,孙悟空原是唐僧的本我部分,用再多的“同”也不必感到肉麻,只是头一句的“同幼同生意莫穷”比较难于解释。人们拜把兄弟时常说“不求同念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不同日出生是出于现实限制,强求也求不来。孙悟空却可以突破这一限制,直陈他和师父是“同幼同生”,并且作为事实而感到“意莫穷”。作为象征人物,他这话不违背他所处的内心世界的逻辑。然而照故事里的说法,孙悟空作为妖仙,在世已有上千年,唐僧作为一个凡人,在世只有二三十年,俩人年龄有千年以上的差别,如何还能称作“同幼同生”?原著提到唐僧经历了十世修行,一个人再高寿也就活八九十岁,十辈子下来,就算每一辈子都高寿,跟孙悟空比还短了几百年,又该怎么弥补?或许这是个吹毛求疵的算术题,但是不妨搁着,后面说不定将有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总结:孙悟空象征唐僧的心智,也的确时不时行使佛徒和师父职责,唐僧则回归为身体自我,甘当无脑学生。

关键词(Tags): #孙悟空 心智通宝推:trilfe,不限,水随天去秋无际,牛栏山二锅头,关中农民,陈王奋起,史文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