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经(三二)真人版火烧观音院 -- 太乙仙工

共:💬21 🌺4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取经(三二)真人版火烧观音院

《拿取经当回事儿》

一至十十一至二十二二十三至三十一

三十二 真人版火烧观音院

从火烧观音院演绎出个体和思想文化的恩怨情仇,跨度好像比较大,要是能找到具体案例来对照一下就好了。稍一想,还真有了,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潘知常的《失败的鲁迅和鲁迅的失败》,找回来再读,还真像那么回事,这就摘录几段文字,看看鲁迅老先生是怎么经历这一出的。

1. 熏陶阶段。

文章基本没提,咱就自个儿想吧,老先生能写那么深刻的小说和论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是一般的深,说他是“高僧”还嫌不够,安上“大师”头衔才恰当。这么个大师,熏陶阶段肯定很长,成果也特别优异,勿庸置疑。

2. 进入问题情境。

文章也没提,还得自个儿补,好在不难。老先生童年有过锦衣玉食的好日子,然后家道突然败落,使他很早就看到人情冷暖,冲击不小。在仙台看录像那段就更突出,从此看人看事眼光与旁人迥然不同,是走进问题情境的重要契机。

3. 决裂与反抗,一个纵火犯的诞生。

从《狂人日记》发表开始,世人见到的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处处看不顺眼的异类。在仙工来看,他具有了取经人的多种特征:取经人,闹天宫的主,收藏了数百件袈裟的老院主,纵火犯,往后黑风怪面目也将呈现,摘录和解读就此开始。

历史的意义被消解了,道德的意义被消解了,二十四史的存在被消解了,一切都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绝望的个人。

历史的意义、道德的意义和二十四史的存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观音院”,老先生是在这样的传统中濡养长大的,然而经过他的反省,传统失去了以往所标榜的意义和价值,“观音院”遭到焚毁。

顺便说一句,仙工来说道取经,主要工具是从别处借来的,包括谢文郁的《失魂与还魂》和潘知常的很多文章。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技术,凭仙工空空两手,把《西游记》翻上一百遍,莫想碰到象征性取经的半根毫毛。

通过认识鲁迅,各种常见意义被消解后,求取真经对于绝望的个人方才分外迫切,因此专门提出自我分析方法。

鲁迅发现并见证了在古代中国由于信仰匮乏所造成的人性颓败与历史颓败这样的两大病症。

现实中一幢古建筑再不好,放在那儿也可以做个纪念,而对有严重欠缺的思想殿堂,不能仅仅置之不理,既然它导致了“人性颓败与历史颓败”,也就是豢养了无数妖魔,不采取措施就不能挽回颓势,因此举起“犯罪”的火把非常必要。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骨感现实却是“前人栽树,后人掉一身毛毛虫”,躲都躲不开。老先生本事很大,性子又急,抡斧子就干起砍树的活。

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对于生命是一个中间状态的强调。

在个体诞生之前,人们供奉的是“普遍、永久、完全这三件宝贝”,这无疑是在用“棺材钉”钉死自己,使自己萎缩为失却生命力的“末人”。

依仙工理解,“末人”意味着主动放弃思维主体的主人地位,打着“普遍、永久、完全”的旗号,将自我转变为意识客体,传统中与修行意识息息相关的成圣、成贤、成神、成佛都是这回事。鲁迅老爷子首先看出来,这事儿不靠谱,人只能成为自我,妄想成为别的什么是在给自己钉棺材盖子。

鲁迅是怒触不周山的共工。

“共工怒触不周山”也是个极富象征性的故事,适用于取经人——每一位取经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周山,对孙悟空是天宫,对唐僧和老院主是观音院,对鲁迅是传统文化。

4. 与魔共舞

与其躲进“普遍、永久、完全”三件宝贝中,不如“化为泼皮”、“寻野兽与恶鬼”、做“速朽”之“野草”。

“化为泼皮”、“寻野兽与恶鬼”,是在与假经作对,立意要固守真实的自我。“泼皮”、“野兽”和“恶鬼”都有妖魔气息,与传统对抗之时,不经意间也使魔怪附体。取经人要与现实对抗,自然少不了偏激和怀疑精神,遭遇困顿时这些个性愈发起到重要作用,而这些个性都是魔性,施展开来,人就与魔无异。

鲁迅的成功也是从发现了个体的尊严开始。但是又不仅仅发现了个体,而且发现了个体的悲剧,不但认为人生就是痛苦,而且认为痛苦就是人生。

人活着就是因为他没有意义,那我就跟没有意义共死共生。跟没有意义共死共生就是我的意义。这就是鲁迅所提倡的“坟”的哲学。

焚毁观音院是因为不相信观音院里供奉的那些偶像(普遍、永久、完全等宝贝),那么取经人找到了什么新宝贝来代替呢?没有。原先似乎拥有新袈裟/新信念,那是由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获得的,而一旦行动起来,将发现摧毁观音院的并非新信念,而是怀疑精神,是魔性取得了胜利。

在怀疑精神之外,叛逆精神同样不会将新信念当作至为尊贵的宝贝,而是任由叛逆本身称王称霸。在怀疑和叛逆的双重作用下,没有什么信念不可质疑,取经人实际在为反对而反对,于是发现新袈裟/新信念不见了。

鲁迅的成功在于他走得特别远,“发现了个体的悲剧”,也由于这个发现,他找不到新的立足之处,只有将“坟”作为终点,从这个“坟”里不会诞生崭新美好的新生命,倒很可能窜出成群的魔怪来。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野草·题辞》)

老先生的意识中也有“老我”和“新我”之分,老我之死意味着新我的诞生,因而值得欢喜。可是新我如何获得存在的确据?凝视死去的老我就能确认新我的存在?恐怕没这么容易。

新我的诞生没有带来持久的欢乐,倒是很快坠入阴暗思绪,与“野草”相伴,面向“坟”,“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野草·影的告别》)。这一阶段,孙悟空跟黑风怪斗得很激烈,在鲁迅这儿,与魔相处,内心很苦。

在无价值之中承担无价值这一重负,无法与新世界共生,那就与旧世界共亡。这是一个“失败”的鲁迅。

观音院破坏完了,取经人发现情形并不妙,美好前景并未出现,原有的信心、激情却遭遇考验,出路无处可找。

对于心灵黑暗的真实呈现,无疑应该以鲁迅为尊。至于转向对内的否定一切,也以鲁迅为极致。勇敢地向自己也向世界说'不',无人能出其右。

怀疑精神在做功,叛逆精神一往无前,直至彻底摧毁自己,妖魔勇猛!

黑风怪在鲁迅身上的象征性非常明显,仍然是叛逆、偏激和怀疑,是个原生青春三魔组。观音收容这样的妖魔,说明观音在经受弟子抵牾过程中也日趋成熟。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鲁迅自道)

喜欢跳蚤,不喜欢苍蝇、蚊子;不喜欢猫,而喜欢狼;不喜欢狗,而喜欢蛇。

喜好越来越怪异,显示其精神日益充斥魔怪气质。

对猫头鹰寄予无限希望,“只要一叫而人们大抵震怵的怪鸱的真的恶声在哪里?!”

令人吃惊,说这话的岂非妖魔附体?是的,一面与妖魔作战,一面变成妖魔,这就是反叛者的现状。在故事里,取经人此时也完全以妖魔(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与别的妖魔激烈缠斗。

我自己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其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鲁迅自道)

用取经的语言说,取经人变成了巨魔,心中感觉到了魔性,却无从清除起。

我们经常说他是“民族魂”的继承者,其实并不准确,他其实是“民族魂”的掘墓人。

“掘墓人”是对“纵火者”的另一种称谓。

回到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取经?当然是看到了问题,从原有环境找不到解答,于是向外去寻找答案,寻找姿态本身就是对原有环境、理论、观念的不认同、不接受、不妥协,也就是举起了焚毁观音院的火把。取经之旅真的不是游山玩水的旅行,其内在含义自有其严肃性,甚至可说是非常残酷,观音院遭到焚毁是件可预期的事。

5. 莫可奈何雁归来。

黑暗是不可战胜的。面对无可救药的旧世界,鲁迅采取的仍旧是旧世界的斗争方式,即诅咒的方式、仇恨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方式。这样一来,旧世界的不可救药同时也就成为鲁迅自身的不可救药。

至此清楚了,孙悟空斗不赢妖魔,不是金箍棒不够沉,棍法不够精,或者七十二般变化不够熟练,而是孙悟空采取了与妖魔相同的斗争方式,以魔制魔,没有赢的希望。他需要更好的工具,然而他就是在跟原先的工具(众神)和劳动环境(天宫、观音院)斗争,他的希望在哪里?

从忧生转向了忧世,希望用启蒙和政治反抗的方式去寻找绝望之外的一个替代品来消解绝望,以至本来应该走向个人,结果却走向了社会,把个体的心灵黑暗归咎于社会的黑暗,这样一来,革命取代了思想,战士取代了歌者,行动取代了思考,自愿把书斋改成堡垒。

忧世是传统思路,等于是请来观音菩萨帮忙,而当初对观音(传统思想)的反抗何其坚决!

向前走不下去,就不自觉地转回头,到传统中去找解决方案。传统思维将群体和谐视为理想境界,在鲁迅这儿尽管贴上启蒙和政治反抗的标签,仍旧是不折不扣的回头路。

观音来到黑风山时化作凌虚仙子,孙悟空说:“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就变做一粒仙丹。

观音对观音院的焚毁,和菩萨妖精的议论都不生气,俨然有你们再闹也逃不出我手掌心的意味。孙悟空只好变做身体的药物,仙丹,去喂给妖魔,这和鲁迅用启蒙和政治反抗来消解绝望属同类举动。

在鲁迅谈论着“绝望”、“虚无”、“黑暗”、“坟墓”的时候,又会偶尔说到“希望”,说到“人道主义终将胜利”,个体的绝望与社会的希望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存在于他的世界之中,个体的绝望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必要的代价,民族与社会改造的内在的乐观,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把鲁迅的绝望稀释掉了。

谈论取经,需明白个体的绝望才是取经的根本动力,若转而从社会的希望中找寻解答,就是向被毁弃的观音院求助,结果是人与妖魔又被胡乱绑到一起,什么问题也不解决。

“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鲁迅名言)

相似的,枪棒碰撞比思辩的声音好听得多,于是在取经故事里多的是棍棒挥舞,却从不见费力思考。

从传统的泥沼里一路杀来,却仍旧没能杀出泥沼。

请回观音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象征演绎,这句话也是对“火烧观音院”故事的形象总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鲁迅的事儿就这么以失败告终,而在取经人那里一切才刚刚开始!取经道路异常漫长,看上去他已有充分准备,且看他还将经历哪些奇遇。

通宝推:楚庄王,非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