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经(三二)真人版火烧观音院 -- 太乙仙工

共:💬21 🌺4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取经(三二)真人版火烧观音院

《拿取经当回事儿》

一至十十一至二十二二十三至三十一

三十二 真人版火烧观音院

从火烧观音院演绎出个体和思想文化的恩怨情仇,跨度好像比较大,要是能找到具体案例来对照一下就好了。稍一想,还真有了,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潘知常的《失败的鲁迅和鲁迅的失败》,找回来再读,还真像那么回事,这就摘录几段文字,看看鲁迅老先生是怎么经历这一出的。

1. 熏陶阶段。

文章基本没提,咱就自个儿想吧,老先生能写那么深刻的小说和论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是一般的深,说他是“高僧”还嫌不够,安上“大师”头衔才恰当。这么个大师,熏陶阶段肯定很长,成果也特别优异,勿庸置疑。

2. 进入问题情境。

文章也没提,还得自个儿补,好在不难。老先生童年有过锦衣玉食的好日子,然后家道突然败落,使他很早就看到人情冷暖,冲击不小。在仙台看录像那段就更突出,从此看人看事眼光与旁人迥然不同,是走进问题情境的重要契机。

3. 决裂与反抗,一个纵火犯的诞生。

从《狂人日记》发表开始,世人见到的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处处看不顺眼的异类。在仙工来看,他具有了取经人的多种特征:取经人,闹天宫的主,收藏了数百件袈裟的老院主,纵火犯,往后黑风怪面目也将呈现,摘录和解读就此开始。

历史的意义被消解了,道德的意义被消解了,二十四史的存在被消解了,一切都被消解了,剩下的只是绝望的个人。

历史的意义、道德的意义和二十四史的存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观音院”,老先生是在这样的传统中濡养长大的,然而经过他的反省,传统失去了以往所标榜的意义和价值,“观音院”遭到焚毁。

顺便说一句,仙工来说道取经,主要工具是从别处借来的,包括谢文郁的《失魂与还魂》和潘知常的很多文章。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技术,凭仙工空空两手,把《西游记》翻上一百遍,莫想碰到象征性取经的半根毫毛。

通过认识鲁迅,各种常见意义被消解后,求取真经对于绝望的个人方才分外迫切,因此专门提出自我分析方法。

鲁迅发现并见证了在古代中国由于信仰匮乏所造成的人性颓败与历史颓败这样的两大病症。

现实中一幢古建筑再不好,放在那儿也可以做个纪念,而对有严重欠缺的思想殿堂,不能仅仅置之不理,既然它导致了“人性颓败与历史颓败”,也就是豢养了无数妖魔,不采取措施就不能挽回颓势,因此举起“犯罪”的火把非常必要。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骨感现实却是“前人栽树,后人掉一身毛毛虫”,躲都躲不开。老先生本事很大,性子又急,抡斧子就干起砍树的活。

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对于生命是一个中间状态的强调。

在个体诞生之前,人们供奉的是“普遍、永久、完全这三件宝贝”,这无疑是在用“棺材钉”钉死自己,使自己萎缩为失却生命力的“末人”。

依仙工理解,“末人”意味着主动放弃思维主体的主人地位,打着“普遍、永久、完全”的旗号,将自我转变为意识客体,传统中与修行意识息息相关的成圣、成贤、成神、成佛都是这回事。鲁迅老爷子首先看出来,这事儿不靠谱,人只能成为自我,妄想成为别的什么是在给自己钉棺材盖子。

鲁迅是怒触不周山的共工。

“共工怒触不周山”也是个极富象征性的故事,适用于取经人——每一位取经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周山,对孙悟空是天宫,对唐僧和老院主是观音院,对鲁迅是传统文化。

4. 与魔共舞

与其躲进“普遍、永久、完全”三件宝贝中,不如“化为泼皮”、“寻野兽与恶鬼”、做“速朽”之“野草”。

“化为泼皮”、“寻野兽与恶鬼”,是在与假经作对,立意要固守真实的自我。“泼皮”、“野兽”和“恶鬼”都有妖魔气息,与传统对抗之时,不经意间也使魔怪附体。取经人要与现实对抗,自然少不了偏激和怀疑精神,遭遇困顿时这些个性愈发起到重要作用,而这些个性都是魔性,施展开来,人就与魔无异。

鲁迅的成功也是从发现了个体的尊严开始。但是又不仅仅发现了个体,而且发现了个体的悲剧,不但认为人生就是痛苦,而且认为痛苦就是人生。

人活着就是因为他没有意义,那我就跟没有意义共死共生。跟没有意义共死共生就是我的意义。这就是鲁迅所提倡的“坟”的哲学。

焚毁观音院是因为不相信观音院里供奉的那些偶像(普遍、永久、完全等宝贝),那么取经人找到了什么新宝贝来代替呢?没有。原先似乎拥有新袈裟/新信念,那是由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获得的,而一旦行动起来,将发现摧毁观音院的并非新信念,而是怀疑精神,是魔性取得了胜利。

在怀疑精神之外,叛逆精神同样不会将新信念当作至为尊贵的宝贝,而是任由叛逆本身称王称霸。在怀疑和叛逆的双重作用下,没有什么信念不可质疑,取经人实际在为反对而反对,于是发现新袈裟/新信念不见了。

鲁迅的成功在于他走得特别远,“发现了个体的悲剧”,也由于这个发现,他找不到新的立足之处,只有将“坟”作为终点,从这个“坟”里不会诞生崭新美好的新生命,倒很可能窜出成群的魔怪来。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野草·题辞》)

老先生的意识中也有“老我”和“新我”之分,老我之死意味着新我的诞生,因而值得欢喜。可是新我如何获得存在的确据?凝视死去的老我就能确认新我的存在?恐怕没这么容易。

新我的诞生没有带来持久的欢乐,倒是很快坠入阴暗思绪,与“野草”相伴,面向“坟”,“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野草·影的告别》)。这一阶段,孙悟空跟黑风怪斗得很激烈,在鲁迅这儿,与魔相处,内心很苦。

在无价值之中承担无价值这一重负,无法与新世界共生,那就与旧世界共亡。这是一个“失败”的鲁迅。

观音院破坏完了,取经人发现情形并不妙,美好前景并未出现,原有的信心、激情却遭遇考验,出路无处可找。

对于心灵黑暗的真实呈现,无疑应该以鲁迅为尊。至于转向对内的否定一切,也以鲁迅为极致。勇敢地向自己也向世界说'不',无人能出其右。

怀疑精神在做功,叛逆精神一往无前,直至彻底摧毁自己,妖魔勇猛!

黑风怪在鲁迅身上的象征性非常明显,仍然是叛逆、偏激和怀疑,是个原生青春三魔组。观音收容这样的妖魔,说明观音在经受弟子抵牾过程中也日趋成熟。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鲁迅自道)

喜欢跳蚤,不喜欢苍蝇、蚊子;不喜欢猫,而喜欢狼;不喜欢狗,而喜欢蛇。

喜好越来越怪异,显示其精神日益充斥魔怪气质。

对猫头鹰寄予无限希望,“只要一叫而人们大抵震怵的怪鸱的真的恶声在哪里?!”

令人吃惊,说这话的岂非妖魔附体?是的,一面与妖魔作战,一面变成妖魔,这就是反叛者的现状。在故事里,取经人此时也完全以妖魔(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与别的妖魔激烈缠斗。

我自己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其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鲁迅自道)

用取经的语言说,取经人变成了巨魔,心中感觉到了魔性,却无从清除起。

我们经常说他是“民族魂”的继承者,其实并不准确,他其实是“民族魂”的掘墓人。

“掘墓人”是对“纵火者”的另一种称谓。

回到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取经?当然是看到了问题,从原有环境找不到解答,于是向外去寻找答案,寻找姿态本身就是对原有环境、理论、观念的不认同、不接受、不妥协,也就是举起了焚毁观音院的火把。取经之旅真的不是游山玩水的旅行,其内在含义自有其严肃性,甚至可说是非常残酷,观音院遭到焚毁是件可预期的事。

5. 莫可奈何雁归来。

黑暗是不可战胜的。面对无可救药的旧世界,鲁迅采取的仍旧是旧世界的斗争方式,即诅咒的方式、仇恨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方式。这样一来,旧世界的不可救药同时也就成为鲁迅自身的不可救药。

至此清楚了,孙悟空斗不赢妖魔,不是金箍棒不够沉,棍法不够精,或者七十二般变化不够熟练,而是孙悟空采取了与妖魔相同的斗争方式,以魔制魔,没有赢的希望。他需要更好的工具,然而他就是在跟原先的工具(众神)和劳动环境(天宫、观音院)斗争,他的希望在哪里?

从忧生转向了忧世,希望用启蒙和政治反抗的方式去寻找绝望之外的一个替代品来消解绝望,以至本来应该走向个人,结果却走向了社会,把个体的心灵黑暗归咎于社会的黑暗,这样一来,革命取代了思想,战士取代了歌者,行动取代了思考,自愿把书斋改成堡垒。

忧世是传统思路,等于是请来观音菩萨帮忙,而当初对观音(传统思想)的反抗何其坚决!

向前走不下去,就不自觉地转回头,到传统中去找解决方案。传统思维将群体和谐视为理想境界,在鲁迅这儿尽管贴上启蒙和政治反抗的标签,仍旧是不折不扣的回头路。

观音来到黑风山时化作凌虚仙子,孙悟空说:“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就变做一粒仙丹。

观音对观音院的焚毁,和菩萨妖精的议论都不生气,俨然有你们再闹也逃不出我手掌心的意味。孙悟空只好变做身体的药物,仙丹,去喂给妖魔,这和鲁迅用启蒙和政治反抗来消解绝望属同类举动。

在鲁迅谈论着“绝望”、“虚无”、“黑暗”、“坟墓”的时候,又会偶尔说到“希望”,说到“人道主义终将胜利”,个体的绝望与社会的希望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存在于他的世界之中,个体的绝望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必要的代价,民族与社会改造的内在的乐观,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把鲁迅的绝望稀释掉了。

谈论取经,需明白个体的绝望才是取经的根本动力,若转而从社会的希望中找寻解答,就是向被毁弃的观音院求助,结果是人与妖魔又被胡乱绑到一起,什么问题也不解决。

“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鲁迅名言)

相似的,枪棒碰撞比思辩的声音好听得多,于是在取经故事里多的是棍棒挥舞,却从不见费力思考。

从传统的泥沼里一路杀来,却仍旧没能杀出泥沼。

请回观音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象征演绎,这句话也是对“火烧观音院”故事的形象总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鲁迅的事儿就这么以失败告终,而在取经人那里一切才刚刚开始!取经道路异常漫长,看上去他已有充分准备,且看他还将经历哪些奇遇。

通宝推:楚庄王,非鱼,
家园 经仙工这么一解释

网上 恶搞唐僧的 “倒拔千丈人参树,火焚百间观音亭” 还是蛮有道理的吗,静等对 人参果的分析

家园 唐三葬, 葬天,葬地,葬苍生

擎天柱地金蝉圣,佛界仙家任纵横。

曾赴雷音兰盆会,七千仙佛相逢迎。

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逞雄。

拳打金刚骨迸裂,脚踢罗汉血喷红。

观音普贤心悚惧,玉帝老君胆怕惊。

如来佛祖惶惶走,大雄宝殿险险倾。

因此天上住不得,且去凡间玩一程。

也是生来命太硬,克死亲父遇贼星。

母亲放我江流去,江流不沉有神通。

一路鱼鳖莫敢害,流到金山得师承。

法明掌门亲传授,一十八年武艺成。

寻亲报冤手段狠,剜心取肝祭先翁。

偶逢擂台设比赛,比武招僧取西经。

十万僧中无敌手,九重台上有威风。

大唐天子三魂掉,阖朝文武七魄轻。

八拜结交奉锡杖,锦斓袈裟送我行。

行出长安离东土,遇着美猴孙悟空。

双手劈开两界岭,一腿荡平五行峰。

拿住齐天孙大圣,养作宠物小精灵。

蛇盘山头屠猛虎,鹰愁涧底擒小龙。

八戒沙僧都降顺,挑包牵马不敢哼。

倒拔千丈人参树,火焚百间观音亭。

嗔目超度熊罴命,弹指碾碎白骨形。

经得一山剿一山,行过一岭杀一岭。

妖魔鬼怪俱杀怕,险山恶岭都踏平。

锡杖打开西天路,钢拳灭尽遍地精。

尔等眼前全该死,佛爷手下不留生。

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僧!

家园 三藏是指真经

把“三藏”领会成“三葬”,跨度满大的。

太宗皇帝给唐僧交待完任务,说:“当时(观音)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唐僧)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

“三藏”本来是指真经,唐僧还没上路,先冠上真经的名号,好像太轻巧了。打个比方,老师把学生叫到面前,对他说:“你应该做个好孩子,以后就叫你‘好孩子’吧。”这是在糊弄事。我觉得这里面有些道道,不过需要很多材料和观点铺垫,现在一时手痒,先撂这儿,搏君一笑。

家园 【原创】取经(三三)重返观音院

《拿取经当回事儿 三十三 重返观音院》

对取经的解读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理清背景环境和人物,二是专注于第三类争斗,如今要进入平缓地带,讲些零碎东西。

取经的目标有二,寻找真经,和寻找金镶玉唐僧。几段故事读下来,发现观音院也挺重要,所以要加入第三个目标,弄清观音院的状况。观音院一上来就一把火给烧掉了,但是诺大的院子咋就这么脆弱?应该立个谜题,借着取经名目一窥究竟。

观音院既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细节上应无外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天地君亲师以及修齐治平之类,不过那都是专业人士的囊中物,仙工一个外行,还是到取经故事里扒拉才符合自己身份。照这么去想,从故事里还真就找到线索,从本章开始介入这一主题。

来在第23回,取经队伍人手和武备总算凑齐了,观音菩萨意犹未尽,亲自出马,再给取经人布置一道考题,于是引来“四圣试禅心”。

观音安置了座豪华农家乐,自任经理,邀请黎山老母、文殊和普贤菩萨友情出演青春少女,等着唐僧等人来留宿,看他们想不想一直宿下去。既然这是观音亲自设置的庄院,称之为“观音院”似乎理所当然。不过这样想并不合适。观音院是观念中的宅院,观音的这座农家乐仍是具体的院落,起到的作用跟集市中间的戏台或者卡拉OK厅差不多,观音和唐僧等人对话的内容才真正涉及观音院。思路清晰了,这就打起精神,看看唐僧他们谈了什么。

青春少女散发出强烈的诱惑气息,女庄主循循善诱,讲明庄上物质丰富男主缺乏的现状,等着唐僧等人来填补。唐僧铁了心要取经,当然不能就此还俗,所以当即拒绝,一旁却急坏了情欲蠢动的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要答应。八戒劝说师父无果,回头悄悄跟女庄主商量,愿意单独留下来。女庄主嫌他丑,八戒好说歹说,得到个蒙上眼睛撞天婚的机会。美女们在身旁游来转去,八戒转晕了头也捞不着,临了还被捆住,吊了一夜。次日,宅院不见了,菩萨们早已离去,观音留下字句,肯定唐僧的诚心,批评八戒凡心未了。

妖魔没出场,金箍棒闲置,这段故事也就没啥象征性,只是摆弄几句台词,说明彻底消除凡心的重要性。这里凡心即指情欲,更直指性欲,对取经人来说完全要不得,唐僧坚决拒绝,值得称道,八戒刻意追求,活该被捉弄,临了还要严厉批评。八戒当了回反面典型,空欢喜一场,既受奚落又受罪,尴尬之情无以复加。经过这一节,八戒外形丑内心也丑的形象似乎定了格,就算不做常任的丑角,再遭欺骗受嘲笑也当活该。

在取笑八戒之余,如果问一声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该怎么回答?女庄主讲解庄园的状况,表示要招赘夫婿时态度相当诚恳,八戒顺势答应,不能算错,过家庭生活是寻常想法,不应受到嘲笑。他的猴急,不分老小全都要是有失分寸,但是基本出发点并没离谱。与他相比,孙悟空的反应倒有问题,一提到家庭生活,就想到“干那般事”,明面上把八戒说猥琐了,实际上他自己心态不正常。他跟沙僧谈论八戒何以如此急切时说:“他想是离别的久了,又想起那个勾当,却才听见这个勾当,断然又有此心”,把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称为“那个勾当”,女庄主招赘女婿的行为又是“这个勾当”,显然将二者等同起来,一概加以贬低。八戒也说“和尚是色中饿鬼”,见到美女时“淫心紊乱,色胆纵横”,对家庭生活的认识似乎和孙悟空无二,差别只在他动了念头而孙悟空不动心而已。然而就算八戒淫心大动,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无非表明他欲念正常,对家庭生活比对取经更有兴趣,以此来嘲笑他,理由并不充分。

八戒这事还可以多换几个角度观察。话说有位旅客,就叫他二师兄吧,来到一间农家乐借宿,登记完毕,欣喜地从老板娘那儿得知,这里还兼职婚姻介绍所,仔细验看执照,好像没错,那就再登记一次呗。手续办完,该查找合适对象了,却被告知这里只提供电脑随机配对服务,真够啰嗦的。转念一想,随机配对也行,成事之后再慢慢建立感情,哪怕人家是越南新娘,也有信心把婚姻维持下去。谁知这电脑也跟人做对,等待光标转起来没完,直转到黑灯瞎火、晕头转向,突然弹出一条消息,“你是个色鬼!”太气人啦,不四下找砖头才怪。

情形稍微变一变。二师兄不是独行客,而是属于一个慈善加暴力旅行团队,同行的有大师兄、师弟和师父,还有一匹急盼着到灵山化龙池泡温泉澡的白马。二师兄抛开伙伴,独个儿登记找对象,属于严重渎职行为。老板娘知道他们的来历,对二师兄善意提醒、强行拒绝,都不管用,只好露出真面目,正是团队赞助人兼幕后总管。刚才还热情诚恳的老板娘顿时成了严厉的女干部,二师兄狠狠吃了回瘪。

暂停,把进度图标拉回开头,再播一次。这次别管二师兄和老板娘怎么对话,而要注意开场时的背景介绍。师父带这个团的目的是求取真经,拿到真经,据说可以“皇图永固”,但是从老院主以及鲁迅的事迹能看出来,那是哄人的,面向精神、面向个体才是真经的主要特性,也是取经人正在走的主要路线。面向精神、面向个体有什么表现?在没得到明确指示之前,先从实际出发做个大致推断,不再稀里糊涂过日子,勤奋、谨慎、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怎么像玉帝在召唤?),不算太错吧?换个说法,待取得真经,从此以正常心态过正常生活,谁若说这想法不对,二师兄可以反驳他心态不正常。世上有个把孙悟空不要紧,满大街都是孙悟空乱窜乱蹦就不妙了;个别人勤谨起不了大作用,多数人勤谨才有秩序井然的社会生活。这么一来,二师兄留下成亲的愿望跟师父带团出行的根本目的并不矛盾,对他的溜号行为就要另行处置,不能当色心作怪而无端羞辱。

八戒想成婚的确不是雄性激素乱窜的结果,不信仔细瞧,他正跟女庄主自我推销,听上去他的志向也不低:

虽然人物丑,勤谨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

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

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层。

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

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为了过好家庭生活,他情愿勤力耕作,以至修房扫地、家里家外的事情都上手,一个人撑持家业若能做到这般程度,真的已经很好,要求不能再高了。

真经将帮助人认识自我,与自我好好相处,如果有人已经跟自个儿处得不错,那就别难为他,取经人应该克制一下唯我独尊的情绪(那也是个妖魔),更不要嘲笑志趣不同的人。相对而言,对唐僧的要求还可以再高些,因为他是取经人,并且据说要取的是真经,有太多话题可以向他问询的。唐僧哥,您怎么说?

家园 唐三葬带着孙刑者、诛八界、杀僧去西天强取真经

“师傅,你唤徒儿前来有何吩咐”,孙悟空跪在三藏的面前,双腿瑟瑟发抖,虽然他知道三藏并无恶意,但是还是条件反射性的害怕,

“悟空,为师虽然慈悲,但这取经路上也灭妖荡魔,本来都是出家人应该做的功德,可是现在有好事之人说师傅杀孽太重,就算到了西天也不配成佛,为师不知如何是好,特此叫你来商议……”三藏面陈似水的缓缓说来。

“师傅,徒儿愚钝,请师傅明示……”

“悟空,为师本是金蝉子,在西天多日,难免有人与师傅颇有积怨,但是你本山涧野妖,跟随师傅……”

“师傅……”悟空突然打断师傅的话,:“徒儿认为,那些人根本是不了解情况……”

“哦?”三藏若有所思的笑笑:“悟空,你且说说看”

“那些妖魔,是徒儿所杀,师傅慈悲为怀,从不杀生,但怎奈徒儿顽劣,不听师傅劝导,还三番几次威胁师傅”

“这……”三藏微微的皱眉“悟空,恐怕有些看到人不会这么想啊……”

“师傅放心,待徒儿去与他们劝解一番……”悟空低下的面孔露出一丝微笑……

家园 您这个版本的西游记在哪可以看?谢谢
家园 【原创】取经(三四)观点鉴赏会

《拿取经当回事儿 三十四 观点鉴赏会》

老板娘是来考验项目经理的,底下员工表现再活跃,还是没触及根本。她把自家优异条件讲了一条又一条,句句话都是冲唐僧说的,唐僧平时再迷糊,这会儿也不能犯困,必须和女庄主认真应对。他俩就是否留下成家做了番上档次的辩论,各念了首诗,相当于戏剧里一长段唱词。女庄主详细论证了在家人的好处:

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

秋有新刍香糯酒,冬来暖阁醉颜酡。

四时受用般般有,八节珍馐件件多。

衬锦铺绫花烛夜,强如行脚礼弥陀。

唐僧高门亮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

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庄主的论点是留下过日子衣有美裳、饮有好酒、食有美味,四时享用俱全,身旁佳人常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比出家强。唐僧的主要辩驳是在家人只注重身体生活,出家人更关心精神生活,心中的好阴阳比四时衣食更受用,而且还可避免“闲口舌”等副作用;更关键的是出家人有未来,“见性明心返故乡”,能够到达某种高超境界,在家人没有未来,“老来坠落臭皮囊”,就等着凋零枯萎。老板娘听完很生气,再不跟他啰嗦了,实际上认可了他的答辩,考试通过。

回头再翻出八戒的辩白,跟女庄主的接近,但不完全相同,三家凑一起,可以搞一场生活意义大辩论。真要辩起来,结果肯定是各说各的理,谁也占不了上风,因为这里缺乏一个关键因素,即共同的判断标准。好比赛跑,速度就是标准,谁最快谁赢,此外扯什么步伐稳健、长发飞扬,都没用。如今这场辩论刚见起色,就因缺乏判断标准而黄掉,实在可惜。其实标准是有的,正是唐僧待取的真经,只是还没取到,只好眼看着错过一场好戏。

女庄主不跟唐僧谈了,转头料理二师兄去,咱们别在旁边傻站着,看看能不能鼓捣出点动静。一个办法是从各家答辩中抽取出本质性的东西,如根本目的、主要着眼点、思考的出发点、行动的目的和归宿,以及精神最终寄托,相当于让大家献出各自宝贝,开个鉴赏会,倒也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首先陈明观点的是女庄主。咱要明白,庄主说的并不是她的本意,但是她的话很代表了部分人的观点,不排除凡间某位庄主想的和她一样,所以就把她说的称为庄主观点。庄主话语里面内容很多,但是基本要素只有一件,就是“舒适”,无论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怎样舒适怎样来,把身体伺候得服服贴贴。舒适是所有作为的总目标,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要能够达成,精神愉悦,别无所求。

接着有请二师兄上场。二师兄那段话蛮感人的,有人或许怀疑他能不能做到,这里不涉及行为,而只看观点,况且他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既然话是他说的,就应以他为名,称为“八戒观点”。庄主的话里包含很多好物件——新罗、轻纱、香糯酒、锦绫、花烛,都指向精致而舒适的生活,二师兄说的则全是行动,耕地、布种、起楼、扫地、通阴沟,精神上指向同一样东西——勤谨。只要勤谨,活着就有意义,说高尚点,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家人服务中去,通俗点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劳必有获,精神上舒坦。勤谨不单要把日子过好,还是安身立命的所在,含有自我实现的意味,难怪庄主听了立马心动,答应给他一个机会。

在让唐僧再次开口之前还得打个岔,有人曾经提出过一种观点,跟八戒观点非常相似,那就是佛祖介绍玉帝时说的,玉帝苦历千劫,历时久远,方得高位,因此应以玉帝为名也列上一条观点,核心就是刻苦,管他刻的是劳作的苦还是修持的苦,反正生存的意义在于刻苦之中。八戒观点直指日常生活,玉帝观点却可以上升到修持高度,所以两者相似但不相同,玉帝的地位毕竟比八戒高得多。

这下该轮到唐僧重新申明观点了,他说的当然就是唐僧观点。

依唐僧来看,前两位唱得热热闹闹,不是新罗、轻纱就是耕地、布种,好像挺有内容,然而视野还是太窄,借用天竺以西某位名人的说法,一辈子只知道跟猪打交道,自身也变成猪(萧伯纳),所以别看二师兄说的挺真诚,改变不了他的身份。唐僧师父一上来就走高端路线,“出家立志”,精神起主导作用,再不把些猪呀、地呀、新衣裳呀什么的放心上,彻底推倒,从此我不认识它,它不认识我。立志之后方向明确,不贪恋外物,抟炼心中好阴阳(有点像道教说法,唐师父不纯是佛教徒?)。再往后目标也清楚,功完行满、见性明心,多美妙,相比之下,舒适和勤谨有目标吗?除了新了旧、旧了新的衣服,以及一车又一车拉不完的畜粪,还能有什么?吗也木有,费那劲图啥?

唐师父观点从立志到行满全是精神工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完满”,从现实中彻底超脱出来,面向无限的精神未来。他这观点看着挺大气,热烈鼓掌!不过再强调一次,真经不在场,咱不要赞叹这个就鄙夷那个,评判不是咱能做的。但是不评判也不行,赞叹本就来自评判,而且两厢都有道理,咱如果必须在出家和在家之间二选一,可得怎么办?有点困难,要么就离开大厅,换个地方开小会,把疑问私下里抖出来,选择或许在答疑过程中自然出现。

家园 网上公开的只有十葬

只到猴王出山,另外就只有前面长词和这个片段,作者成为坑主了。

家园 十葬好像是伪书

想起来当年在龙空上看到的一个坑,叫西行杀道

“莫让他进转生殿’

‘快挡住他’

‘若被他入得轮回,我佛门此后必不得安生’

幽冥地府,奈何桥畔,本应秩序盎然的孟婆坛狼藉难当,孟婆汤打翻一地,四周尽是瑟瑟发抖的幽魂野鬼,以及被打得断肢折腿的西方韦陀。而此间的主人孟婆,偎依在一处山壁,上半身只披着一件袈裟,毫不在乎腿上春光外泄,愣愣地看着九曲桥对岸,被幽冥鬼军围剿的金色身影。

‘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五道转轮王,黑煞白煞。好威风,好煞气。好好好,既然你们都出来,那地府一乱,人间战火四起,就是不知道这番因果由谁来当?是你们?还是贫僧?或者是藏头露尾,死困血海的地藏王……嗯?’

金色身影一声低吟,杀气冲天,竟让四周鬼卒齐刷刷后退一大步,即使十殿阎罗,黑白无常,也被刺激得法身不稳!楚江王见状,上前一步道:“金蝉子,你本佛门大德,又是如来座下亲传弟子,你可知你此去,人间此后必将多事。三界纷乱,须知上天有好生之德………..”

话没说完,脸上一股大力传来,楚江王疼痛难当,一时之间竟失去意识,堂堂十殿阎王竟然被一拳打飞,幸亏五官王、平等王早有准备,堪堪接住,否则被抛入冥河水,即使以阎罗之能,法体也要被刮下一层皮,减百年修为。

‘咔哒咔哒’

金蝉子捏了捏拳头,右手并指成刀朝地上狠狠一划。

‘轰’

双方地界之间被划出一条长百尺,阔一丈的壕沟,金蝉子双手合十向在场所有人叨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念在与各位往日总算相识一场,求各位莫阻贫僧去路,往后相见之日,再和各位把酒畅谈。老实说最近几天被诸天神佛追得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念头有些不通达,手下有些把不住力气,不然,往后十殿阎罗的位子,可能今日就要空几张了”

话毕,转身离开,十殿阎罗看着渐行渐远的身影,心理也是摇摆不定。追,楚江王前车之鉴尚在眼前,若不是手下留情,以金蝉子在三界的赫赫凶名,岂会是区区打脸这么简单。不追,阴曹地府被人擅闯,先不说冤鬼四起霍乱人间的大因果,光是天庭上界怪罪下来,十殿阎罗少不了一顿批示。

家园 2

“我已和楚霸王约好,三更过后阿鼻大地狱、热恼大地狱、大叫唤地狱有猛鬼暴乱。‘十殿阎罗分兵二处,兵力不足被金蝉子脱身’相信这样的借口,天庭众仙和佛门中人也无法怪罪”。远处,金蝉子传音,九殿阎罗为之一震,立马调转方向,朝方才所说的三个地方进发。楚霸王项羽生前霸气冲天,手底下又是些杀人盈野交兵悍将,死后怨气不散不入轮回。只能镇压一时,而且每次暴动都会搞得地府伤筋动骨。让十殿阎罗头疼难当,不过这次暴动的消息却犹如天籁。三界谁人不知‘鬼雄’项羽和‘血佛’金蝉之间交好,谁都相信这次的暴动只是项羽为助金蝉,与他们十殿阎罗何干?阎罗王匆匆作辑,便率领鬼卒大军如退潮之水涌向阿鼻地狱。

金蝉缓步走向转生池,冷眼看着身前的人影,正要动手,却被对方抢先开口:“我无意挡你去路,只是想问你一事,如此做法,千年后仙佛难见世人,人间修者难寻。道德教化、万法奥妙无人能明,天灾祸害无仙来救,此事当如何?”

金蝉不闻不答,反手一掌印向转生殿门前,在殿柱留下十个大字,双手合十,身上光华流转,一百零八颗舍利子护住周身,直入转生池

地藏王看着转生殿上十个大字,双手合十,无奈道:“阿弥陀佛,众生志短,岂会人人如你一般刚烈执着!你这性子哪里做得佛家子弟,当年渡你入我沙门,今日却是......罢罢罢,一切皆是缘法!!!”话毕,地藏王身影渐幻,不一会便消失,昏暗幽静的转生池,只余下一声叹息,还有留在殿柱上的十个金光大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
家园 3

李世民负手慢行,缓步走上法坛,沉声问:“大师此去西方清净圣境,十万又八千里,沿途番国外邦不计其数,沿路匪盗横行、妖魔肆虐。大师一人势单力薄,恐独木难支,此事如何处之?”李世民全身气劲凝聚,背后隐现猛虎幻象,玄装不落人下,运起气劲护体,巨大的金钟气团光华流转,双手合十答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曾有言,吾此行西土可得缘法,遇同行之人!若不得缘法,仅凭这双拳头,也能孤身上路——往、返、长、安!”

“好气魄。大师果然胆色过人,朕佩服!”李世民大笑,一拳攻向玄装,狂野霸道的气势竟引得落叶纷飞。配合强大的内力,犹如一头下山猛虎攻向玄装,竟是当年虬髯客的绝招——虎啸皇拳第一式【一啸红尘惊】。

“皇上谬赞,愧不敢当!”金钟气劲缩小至周身表皮,玄装不躲不闪,右手铁拳直出,显然是要和玄宗皇帝硬碰硬。

……咚……

拳拳相碰,竟发出钢铁相撞的声音,震得地下石板崩裂,甚至把法场上一些功力低的僧人震得气血翻腾。玄宗皇帝虽然一身惊世修为,但贵为天子,不可轻言动武。地府之行与玄装合力杀出地府,两人都知道对方是难得的高手,难得遇见好对手!这次法坛问道,两人都存着互印切磋的心思。

“大师武功高强,自然不惧宵小鬼魅,但我大唐子民却非人人有撕虎列豹之能。当如何解之?”一招对决,两人旗鼓相当,李世民音啸虎吼,虎啸皇拳第二式【再啸湖海翻】毫不犹豫轰到玄装身上,金钟气罩被轰出一道道虎斑伤纹。

“我大唐物产丰盈。但番邦奇珍异物无数,可多令遣唐使、商贾出西域,行当年班赛、裴矩之举,沿途设驿站,戍军卫民,若有饶民之人,遣大军剿之。”

玄装沉腰扎马,凝聚周身的金钟罩气一瞬间爆发,庞大的气劲把李世民震飞,但自己也被一拳打下法坛。青石法台也受不住庞大压力,竟被碎成沙砾,对决造成的后果让文武百官,守戍兵士,还有前来参加大会的僧人口瞪目呆!一时间沙尘漫漫,竟无法人能敢踏前一步!

沙尘散去,两人相距十丈,玄装双手用力一震,玄铁护腕碎化崩解,缓步上前。李世民缓步上前,每向前一步,便有一部分头发花白,两人气劲凝而不发,两人越靠近场中心,众人越感受到气势越发沉重。四门幔帐无风自动,在场功力稍弱的人内力竟无法保存,隐隐被牵引向场中央。

尚有一丈距离,李世民驻目停步,扶手而立问道“大师广闻博见,又有大毅力大恒心,自然一路坦途,但若日后我大唐子民欲仿效大师西行之举,却不辨地理、不明夷语、不通外事,这——又、该、当、如、何?”

“烦求皇上赐通关文牒一付,贫僧自会标记沿路邦国风貌,绘制行路图文,各国习俗一一标明,待贫僧归来之日,自当授徒一一教习,以便日后我大唐中人西进问道!”

两人说完,同时运起周身功力,李世民,身上真龙帝气隐现,霎时间龙虎共济,正一纯阳功更添威力,【三啸鬼神辟】一拳轰出。玄装凝聚全身功力,原本一丈范围的金钟罩气劲忽然缩小,一只小小的金钟护住右拳,大金刚拳对拼虎啸皇拳。

“轰”

拳拳交接的一瞬间,天上白云便被音波震散,论法坛十里内瞬间无云,功力低微之辈全部失去意识,部分保持意识的人也口鼻沁血,两人对轰不但把法坛地基彻底破坏,更打出一道十几米深的大坑,弄得四周砖石纷飞

尘埃落定,李世民与玄装拳拳相抵。不一会,玄装双手合十,大唐皇帝收拳叹道:“大师手段,朕已知晓,望西行取经能早日归来,好弘扬大法,教化我大唐众生”

“阿弥陀佛,贫僧此生职责所在,当尽力而行。”

“让承乾进来吧!”李世民停下手中狼毫,凝神静思。

不一会儿,内侍太监引李承乾进殿,长孙皇后早产,太子殿下久病缠身,虽自幼便身弱体虚,一来太子年少早慧,为政之道上也曾提过不少可圈可点的见解,二则念在长孙皇后的情面上,李世民对这个血亲嫡子,依旧保有不少的好感。

“儿臣参见父…….咳咳咳”

正要施礼,忽然诟症发作,李世民见状,起身一掌印在李承乾胸前,精纯真气源源不断度入体内,导气活血。运气三周天,李承乾气色逐渐红润

“谢父皇”

“无妨,今日让你前来,一是为了延缓你身上痼疾,二是问你……可知我今日行事的用意”

“父皇是指册封玄装为我大唐国师,并与其八拜金兰,赐姓一事”

“没错,我要你说出此举背后的深意”

“是,请述儿臣逾越。第一,玄装乃本次论法首魁,父皇曾有言:本届论法无释道儒之见、首魁即为我大唐国师,此举一来昭示天子一言九鼎,二来是选出【西行之人】,前往番邦各国,三则可以集聚各派目光,显示我大唐汉纳百川的气度。还有…….”

烛光摇曳,让李承乾脸上堵上一层阴色:“与玄装八拜金兰,赐姓国号,看似天大恩宠,其实不过是父皇二桃杀三士之计。一来,玄装出身沙门,今日他风光大胜各教,获得大唐国师之号,背后代表沙门然引起道儒两家不快,见论之争古今皆有,三教久后必有争端。其次,沙门各宗也常有论见之争,虽然不知玄装代表的是哪一宗一法,不过想来沙门本宗之间也会有所争辩。还有,西行路途凶险,玄装虽也属人中龙凤,修为世间少有,沿途魑魅魍魉,妖魔奸宄多不胜数,即使是耗费十年之功也未必能竟全,而父皇又要玄装沿途绘制各国风貌……咳咳咳”

顿了顿,李承乾又道:“玄装此去,怕是今世难回。父皇此举,不仅用一个大唐国师的虚职挑起三教争胜之心,又趁机往沙门内部埋下一钉子,同时又将玄装远渡他国,绝了沙门以此子云聚论道,一家独大的后路。虽当下尚未见工,但长久过往,三教势力必然互有损耗……咳咳咳”

“这番见论,说明你确实有花心思在这方面。但玄装之事,却并非完全如你所想的那般,当日我临时起意,与他以拳论战,确实存在这方面的思虑。不过,与他一番对辨,倒让我了明他本心……..至少,玄装此人,若说他是那种一心弘扬法的秃驴,一个国师之位足矣,何须朕屈尊与他八拜论交?”

“这个……….?”

“因为他,朕解开了一个一直想不通的秘密”

“父皇的意思…….儿臣不明!”

“国祚气运之说,你可了解??”

“这………气运之说虚无缥缈,总归无非天时合地利、地利拢人望,上得天时,下辖地利,中统人望,三合一者,龙气加护,方可定鼎神州,历朝,连我大唐亦是如此…….”

“没错。当年隋帝寻得祖龙陵寝,里面有一座万世潜龙窟,但中途却让石封妖俑杀个干净…..你四叔便是葬身此地,死前热血浇灌二十六处龙穴。此后我李家嫡亲众人皆有龙气护身。今日大唐能问鼎中原,除将士用命,三军浴血,也归功于我李家众人龙气护体,天星照命”

“那….. 父皇提起,莫非与玄装有关?”“正是,那日武辩,他拳中留意,将心中所思告知与我,当日所说的话,不过是掩饰之言,藉此隐下我二人真正的图谋”

“这…..父皇,儿臣斗胆,敢为您与玄装所谋者是?”

李世民一指方才手书,李承乾随眼望去,只见圣旨上只有七个血色大字——灭佛,夺运,延国祚!

3
家园 0-哈哈

金恩寺虽然有个‘寺’字,但论规模不过是小庙。只有法名一个主持与几个僧人;一座寺庙既无高僧,也无菩萨金身,于是很自然地门可罗雀,若非大唐的尚佛之风昌盛,总有不时几个外村的恳诚信徒,愿意花费脚程前来供奉香油,恐怕这座除了一尊泥头佛像,再无长物的寒酸小庙,就得关门大吉。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天上风雷之音大响,法名和尚对窗外雷音恍若未决,只是一遍遍诵念《金刚经》。

太上老君有曰,诵经千遍,身腾紫云。姑且不说这是后人假助圣贤的托词,还是真有其事,不过至少对法明和尚而已,日颂千经,已是他剃度出家二十年了,在金恩寺中修成的本能,风雨无阻。

至于为什么没有身腾紫云,可能是因为他是和尚,求的是立地成佛了却因果,而非道士追求的腾云驾雾白日飞升,所以道德天尊的至理大道,对他这个剃度和尚不起作用吧。

磕磕磕磕磕磕…….啪

手中木鱼无端开裂,耳边隐隐传来细微的婴儿啼哭,诡异的是,这一声声微弱的婴孩啼哭,居然盖过了轰隆大作的雷音,仿佛是在法名和尚的脑袋中直接传递的一般。

事出反常,必有异像,法名渡步出门,循着耳边传来的啼哭前行。片刻,在寺旁河道中,发现了一个盖着绢布,顺流而下的竹篮,婴儿啼哭,就从竹篮中传来。掀开绢布,竹篮中,一名小小婴孩正静静躺在其中,接着月光,法名仔细端详这么婴孩,却被吓得大惊失色。

大业年间,反王四起,堂堂天朝成了饿殍满地的人间地狱,法名曾见过择子相食地狱绘图,也曾差点魂归阎罗,加上数十年的禅功修为,按理说应该世间事物,能让他动容的也不太多。但现在却让一道小小的婴儿给弄得心神打乱。

“这……这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颤抖的声音,掩盖不住的愤怒,一切源自婴孩身上的异状。

婴儿左脸被黥上一篇的梵体经文,每个字细弱蚊蚁,双眼与嘴巴都被缝起,手掌,双足也被利器穿透,肩骨被一根小小的锁链贯穿,怪异的青眼兽头,似龙非龙,利齿正咬在琵琶骨上,鲜血正不断从创体流出,看上去无比凄惨,有感觉的人,光是看到就会觉得疼,更何况这些伤势,出现在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身上时。

刺足、链身、黥体、针掌、封眼、锁喉、栓耳、焚业,是谓佛门八大苦刑,八刑加身体悟世间苦,可证大解脱。然而此法过于偏颇,对修行者过于残忍,非大毅力,大定力的坚韧之辈不能承受。纵是武功高强的佛门韦陀,也未必能一一承受。

修者苦刑,是为体悟佛法精要,求得大自在,大解脱,然而施加在一名婴儿身上,那就不叫佛法修行,而是成了残厉酷刑,也难怪法名和尚心神巨震,脸色大变。

究竟有何等深仇大恨,才会对一名婴孩用如此重的酷刑。这实在是一个诡异非常的事情。而更诡异的事情,是这名婴儿在受到如此重的伤,留了如此多血的情况下,居然还能留下性命,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承载婴孩的竹篮,凝固出一道厚厚的血痂,里面还放着一封染血的信笺,但是婴儿流血不止,法名虽然心下好奇,却还是匆匆解下僧袍,以手搭脉,将精修数十年的精纯真气度入婴儿体内,为其镇伤延命,提起竹篮,往寺庙往返。

东面一处山丘,一名白衣女子一边舔掉手上的血迹,一边笑意盈盈地看着法名把婴儿抱进寺庙,不似常人的青色竖瞳,闪过令人心寒的冷光。

“金蝉子,这七道焚业枷刑,当作我还你那时候的活命之恩,从此我们之间再无瓜葛。你也别让身上的九焚业障段了性命,……本宫,可是期待等你如何演这一场不入流好戏啊.......哼哼哼~~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轰隆

忽然间,狂风骤起,乌云蔽月,云层之中,隐隐传来电闪雷鸣。一道闪电猛然将女子身后一颗大树劈成两瓣,轰然坠落,树冠恰恰与女子衣袖错身而过,若是差之厘毫,难保不是个玉殒香消的下场。

只是似乎跟十殿阎罗擦肩而过的女子,丝毫没有大难不死的心有余悸,反而凝视着天上云层,嘴边弯出一道讥讽的笑容。

...........哗啦哗啦哗啦哗啦...........

宫衫沾水既透,滂沱夜雨将这白衣女子的身型衬托得越发曼妙,女子恍若未觉,毫不在意玲珑有致的身材被雨水透露在天地间,只是盯着天上云层,略略皱眉,随即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青色竖瞳煞气一闪而过,对天冷哼。

“谁?鬼鬼祟祟地躲在上面?”

一道长达百尺的白影在女子背后显现,气劲形象在雨中若隐若现,似乎是某种双足直立,背生双翼的异兽,然而半透明的质感模糊不清,如堕五里雾中,令人无法看清楚真实面目,但自显形开始,就在不断散发出一股无可披靡的凛然气势,血腥凶戾,雨滴受异像影响,竟然被逼迫在白影三丈范围外,不入分毫。

随即,凶兽形象昂首仰天,眼睛位置迸发出两道蓝色寒芒,朝天上乌云的某处张嘴咆哮。

“嚎嚎嚎嚎嚎嚎嚎嚎嚎嚎嚎”

大音无声,一道肉眼可见的波纹以女子为中心,三百六十度朝四面八方爆发,滂沱暴雨竟被音波截留,反震回天上云层。乌云被高频龙吼拉扯、撕裂出一道裂缝。与此同时,雷光中,隐约可见一道长长的黑影朝东海方向落荒而逃,黑影逃窜沿途,正撒下片片白色银光……还有一道撕心裂肺的哀嚎。

“啊!!!!!”

雷云被毁,雨过天晴,皎月照耀在女子身上,但周围仍残留着一层薄薄的朦胧细雨,女子沐浴在这诡异的‘月亮雨’中,看着天上疾驰的黑影喃喃自语。

“哎呀,原来是二伯家的老六啊!糟了!刚才下手会不会太重了?怎么说也是母亲的娘家人,论辈分,我也算是他的堂姐,下次见到二伯,会不会被骂呢?惨啦惨啦惨啦。”

语气惴惴不安,但女子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悔意,环胸托腮自然自语,随后似乎想通了一样,咯咯咯地轻笑起来。

“算了,反正他一百年前就已经不是我对手,哈,这老家伙要是敢发火,正好有理由回东海龙族大闹一顿,反正我在他们眼里也是个杂种而已。大不了就学那只泼猴,把他家里的东西再拆个稀巴烂…….呵呵呵呵”

“龙生龙凤生凤,老子有色心没本事,儿子也是不堪一击的废柴,哼,一代不如一代。难怪会被一只泼猴将水晶宫砸成破烂。”

“不过东海龙族虽然没几条好龙,但当初那只泼猴大闹东海,如果不是大伯拼死护着母亲的水阁,水晶宫也不会被砸成废墟。如此一来,这点情分,我还是要念的。现在鹰愁涧那里的洞府已经布置差不多了,不过当初母亲留下的东西里面,父亲的逆鳞还在大伯的手上,现在也是时候回去取回来了。”

女子看了一眼山下的金恩寺,露出一个妖艳妩媚的笑容,恋恋不舍地看着沾血的削葱玉指道:“不愧是第十世,才一点点,身子就热起来了。”

白衣女子舔掉手上最后一丝颖红血迹,强忍着身上因血而渐渐沸腾的龙力,朝着方才黑影逃遁的东方飘然而去。

家园 “西行杀道”只找到楼下贴的那些,谁能找到原文,麻烦发一下
家园 【原创】取经(三五)返回哪个故乡?

《拿取经当回事儿 三十五 返回哪个故乡?》

听完唐僧观点,心里起了疑问,公开质疑不方便,就换到这儿来悄声说。唐僧说“见性明心返故乡”,他要去哪儿?他不是去取经吗?取完经不是还要回东土传经?东土是他的故乡,可是照他的说法,好像见性明心才是他的故乡,他这取经很有往而不返的意思,那么干吗号称“取经”?

或许仙工弄拧了,东土是现实故乡,永远不会变,他强调的是精神故乡,在精神上返故乡,相当于给自己找个精神家园,不是挺好吗?可是这样一来仙工疑虑更甚,因为仙工是世俗中人,把世俗当自己的故乡,即便取经,无非是找到最真最好的道理,善加把握世俗中的生活。所谓世俗,不仅指衣食住行,也包含生活中的基本观念,如结婚生子自然而然,家庭生活很重要,应该找事做,对孩子有教导之责,个人脱离不了生老病死,等等。唐师父还没取经就出家了,取经或许有此必要,但是他又说“见性明心返故乡”,彻彻底底跟世俗分手,要是他说的全对,仙工的,当然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全错,此事要紧,仙工不能置若枉闻。

有一则故事,一个小朋友梦想做民航飞行员,有人问如果半道上飞机没油了,他该怎么办?他说马上跳伞,让人听了不免摇头。小朋友紧接着的话又让人感动,他说要尽快取到油,回到飞机上,加好油继续飞行。用这个故事可以解释取经的意愿。取经人看到了现实世界的问题,有心寻找答案,甚至采取了火烧观音院的激烈行为,但是取经人也有责任运用所感受到的真经重建观音院,因此取经就类似于小朋友拿到油,再回到飞机上的心愿。取经人的“故乡”仍然是原先的世界、原先的生活、原先的文化、原先的信念,取完经后终将返回原先的故乡,用从真经而来的观点改造原先的一切,让生活不那么别扭,不那么折磨人。要是如唐僧所说,取经就得出家,出了家还要奔见性明心的故乡去,根本不想返回,仙工就视之为畏途,觉得他把那驾飞机丢弃了,不能让人安然。

“见性明心返故乡”的前提是“功完行满朝金阙”,更让人狐疑满腹。“功完行满”,行为和意识都完全达到某种目标,似乎是应当的。然而这只是看上去很美,内里包含很不妙的东西。鲁迅对成为“普遍、永久、完全”深恶痛绝,“功完行满”正是把那些东西当宝贝,唐僧的目标岂不就是要做个“末人”?换种说法,“见性明心返故乡”很可能是要放弃自我的主体地位,自觉做个思维客体,那么罪过可就大了。不好玩。

当前人举起纵火的火把,烧的是历史造就的观音院,仙工没赶上趟,来到现场看见的已是废墟,不好再说什么。这回唐僧提到返回见性明心的故乡,在仙工来看就是又一次举起火把,准备烧向世俗观念的院子,仙工在里面有一份产业(观念上的),不得不站出来质疑,他这么做合适吗?然而唐师父走的是精神路线,运用的是高深理论,仙工是外行,很感到干着急没办法。他的举动肯定有他的理由,仙工坚持自己观念也有自己的原因,又是各说各的,关键还是在缺乏共同判断标准上,所以仍然非常需要真经,而且越来越迫切。

仙工人微言轻,质疑无效,闲话还是少提吧,再回观点鉴赏会去逛逛。

前番观点鉴赏会邀来了三样展品,另加一个玉帝观点荣誉出展,这会儿仙工仔细一瞅,好像又多了两样,戏里戏外各一,展品种类更丰富了。

第五个观点由大师兄说出口,就称为悟空观点,主要言论包括:

提到婚介登记,马上说“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

鼓动八戒还俗,理由是“他想是离别的久了,又想起那个勾当”;

眼前女庄主的提议跟八戒的愿望正相配,因此是“却才听见这个勾当,断然又有此心”;

真相大白之后,出现一首诗做题记,跟大师兄论调一致,所以也归给他,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

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

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

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24回)

正常的婚姻生活在悟空观点里等同于性生活,性生活又等同于淫乱和纵欲过度,因而说出来总显得淫秽下流、危险重重,找一个词总结,不妨选用“勾当”,不是好事的意思。悟空同学的心思有点邪。

现在来观摩第六样展品,是仙工从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一书里找来的,可称之为“铁生观点”:

性爱,实在是借助肉身而又要冲破肉身的一次险象环生的壮举。你看那姿态,完全是相互融合的意味;你听那呼吸,那呼喊,完全是进入异地的紧张、惊讶,是心魂破身而出才有的自由啊!性爱的所谓高峰体验,正是心魂与心魂于不知所在之地——“太虚幻境”或“乌托之邦”——空前的相遇。(《病隙碎笔》5:33)

哎呀不得了,那边将性生活当作妖魔唯恐避之不及,这边却将性爱当成追求自由的辉煌壮举,简直是在唱对台戏!说老实话,铁生观点过于偏激,把性爱的意义推得那么高,让人吃不消,反过来还是悟空观点更容易理解些。

如果说庄主观点和唐僧观点截然对立,悟空观点就和铁生观点处于两极。根本上悟空观点和唐僧观点出发点一致,只不过表现得一个正经一个流里流气。铁生观点和庄主观点看不出一致性来,倒是和八戒观点有点接近,内里都包含着正常的生活观,只是铁生观点左得厉害,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八戒形象的象征性。如果把唐僧和孙悟空当作同一个人物(取经人)的不同表现,共同构成一号主角,那么猪八戒做首席配角当之无愧,这么个人物一定含有某种象征。猪八戒和孙悟空一样,也是个妖仙。既然孙悟空对应取经人的心智,猪八戒是不是也对应取经人心里的某种东西?要是这么想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严格来说猪八戒和取经人没啥关系。唐僧和孙悟空再怎么闹矛盾,取经目标都从未动摇过,猪八戒身居要位,却不把取经当回事,心思一向停留在世俗生活上。用世俗观点看,唐僧、孙悟空,也包括观音,一门心思想着出家,都不想做正常人。八戒似应把史铁生引为知己,要是早遇见就好了,不必再在观音、唐僧、孙悟空那帮脑残面前大丢其丑(把猪八戒和史铁生拧到一起,不知铁生老先生乐不乐意,可惜老先生已经驾鹤远行,不能亲自表达意见了。无论如何,仙工认为这里面有很多事可以说道,不久就将看到)。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上六个观点,下面画了幅图,把各观点重新排列,从中也可看出各观点间的关系。如果说整个框架是观音院,这些观点就是院子里的主要殿堂。唐僧观点、八戒观点和铁生观点都有很多细节需要认识,所以后面的任务更加明确了,取经继续进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