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三国时期(一) -- 学习要定心

共:💬516 🌺5582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我想的是这个事情

            如果说东汉建立时的各种社会情况可以注定一个王朝走向的话,那么理论上所有王朝建立时的社会情况都可以决定这个王朝的走向?为什么东汉不能提出科举,非要到隋唐呢?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客观规律导致东汉没能打破地方割据?

            新中国是否也受到某些"注定"的事情的影响呢?

            谢谢

            • 家园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

              当然是想不清楚了,否则我就不是凡人了。但的确可以有一些猜想。

              1. 剥削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成为新兴王朝的主力是历史的常态。代表被剥削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建立一个新政权,我朝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换个角度看,前者是历史的常态,后者是崭新的特例。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态的很多拧巴的东西都跟我朝这种特殊的政治传统有关。以后我们会不会回归历史常态?如果回归,很多历史规律就会重演。如果不回归,下面该怎样把拧巴的东西捋顺,难道要发动文革七八年再来一次?这条线下面的话题很多,所有的话题都必将追溯到我朝建立之初的这个起点。

              2. 我党立国之初是打算跟各民主党派共治来着,但后来走着走着就发展成了一党独裁加政协花瓶。可是政治斗争是任何时代都不能避免的。这样一来,我朝的政治斗争只能以党内派别斗争的形式展开,不是当面鼓对面锣,而是捂着被子打哑谜。而我党早期的内部政治斗争尤其是路线斗争又是异常激烈残酷的,后来的打倒四人帮、陈、陈、薄等案一脉都能看到历史的影子。历史上唐、明等朝都有过动摇国本的党争。到我朝又会有哪些新的特征?

              3. 军队独立于政治圈之外是当代比较流行的共识,虽然实际情况另说。而我朝的起点既清晰又独特:党指挥枪。更独特的是人民子弟兵的传统,与当今大多实行募兵制国家的职业军人路子大不相同。我们的子弟兵奋力救灾而美国军人袖手旁观就是一大明证。从今天看未来,这个特点会怎样影响我朝的军事战斗力,怎样影响我军对现代化战争的适应能力,又怎样影响我朝向海外殖民扩张保驾护航(或者不叫殖民,按照某些学者的观点和官方的宣称)?

              4. 官僚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总是要依附或结合在某个阶级或利益集团身上。我朝建立之初的官僚集团是不依附或结合于剥削阶级和利益集团的,或者说是站在广大工农群众劳动人民利益上的。如今无疑是颜色不那么正了,但以后呢?当前的中央领导都是从官僚集团内部循资历和政绩提拔上去的,看似独立于阶级利益之外。但历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后中国的官僚集团会依附或结合在那个阶级身上,以何种方式?

              还有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起点影响结局的脉络。琢磨历史上各朝各代的这种脉络,再琢磨我朝的起点,有很多有意思的猜想。

              通宝推:发了胖的罗密欧,jeanjoe,cel2000,桥上,
              • 家园 前三十年是工农政权

                后三十年几年是官僚资产阶级当权,当然是花了十几年来逐渐逐渐露出真容的。

                太祖说过,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当真不假。。

              • 家园 对于我国建军的路子和传统

                我认为网上有一个说法很好——“良家子”制度

                我觉得这个观点还是很准确的。

              • 家园 往资本主义的方向继续革命嘛

                前提:官僚的世袭会越来越困难,资本的世袭会越来越容易。

                证明如下: 官僚脱离了国家不可能继续当官,但资本可以,脱离了国家,完全可以继续升值。

                小前提:官僚-〉资本-〉官僚这个利益循环会有两个稳定形态。一种是家族式的内循环,另一种是选举式的外循环。内循环是资本依附权力, 外循环是权力依附资本。两种循环其实并不矛盾,可以共存,只是公共利益有限,此消彼涨但不是你死我活。

                结论,资本壮大的后果就是社会往外循环发展,政府专权就往内循环发展。

                最后问题,人民在哪里? 人民哪里都是,也哪里都不是。资权的两种循环就是能抗人民的不稳定性才稳定下来的。制度就是为了消灭不稳定性而存在的。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

            • 家园 很大程度上,老兄所说的那句话是正确的。

              理论上所有王朝建立时的社会情况都可以决定这个王朝的走向

              又,东汉不可能搞出科举来。

              科举的出现具有几个条件:

              第一,纸和印刷术的出现,极大降低了读书的成本。

              由此,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局面从此消失。

              原因非常简单,进仕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持有经书典籍,第二是出身士族大家。其中前者乃是后者的基本条件,也是进仕的先决条件。

              然而,典籍的持有成本非常高,甚至一般寒门地主都被挡在门槛之外,所以这样说,稍稍回顾历史便可知道。南朝乃是寒门地主崭露头角的时期,开国之君刘寄奴、陈霸先(篡位起家的萧衍萧道成不去算它)来自寒门,而他们起家的方式却都是军功,也就是说,只有在不看出身的大刀片子面前,寒门或者平头百姓才有机会出头。

              而唐宋后印刷术和纸的出现,使得廉价经书广泛传播,大批寒族地主甚至普通农民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范仲淹就是其中之典型。范氏宗族以整个宗族的力量,集中财富供养少数有希望之平民子弟读书,而进仕之后的平民子弟当然也会反馈宗族。范仲淹首创之“范氏义庄”便是执行这一思路之首创者。

              第二,世家大族的衰落,这个是通过南北朝混战,无数次杀戮实现的;

              第三,一个非正常上台的皇帝,具有了抗拒世家大族势力的主观意愿。这个人是不姓李的唐朝女人皇帝武则天——女人、不姓李、篡位、改正朔,这就是她对抗传统世家大族的原动力。

              补充说明,我这篇不能完全说清楚问题,种植园土兄的系列帖子可以讲得非常明白:

              原因不在于书籍难以复制 链接出处

              其实宋代也做不到“打倒门阀”链接出处

              通宝推:笑一笑十年,王铁墩,
              • 家园 范仲淹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在知杭州期间,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设立范氏义庄(在今苏州范庄前景范中学),用以资助范氏族人。而自己晚年时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

          • 家园 东汉短命?按说不短了,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