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葡萄

共:💬228 🌺1449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舌尖上的中国全集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将以从日本归来的“世界中餐大师”、“淮扬菜大师”居长龙作为纪录片主角,在央视的平台上展示淮扬菜的风采。

      分集介绍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通宝推:我们的田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如果非洲人看了这个纪录片,他们会怎么想?

      中国人两千年钱就开始这样吃!?

      我仅仅在网上看了一集——《豆制品》,我的感想是:中国的吃文化是“用手做”出来的。这些精致豆制品的制作,延绵上千年,不厌其烦,不断总结,来自于中国人的勤于劳作的本性。

      如果非洲人看了这个纪录片,他们会怎么想?我知道这样一个非洲国家,自然条件很好,四季如春,没有酷暑,更没有严寒。不仅如此,边境上还有一个殖民时代修建的大水库,供水供电,国内有1/3的平原都可以用水浇灌。过去这里是非洲的粮仓,现在是连年饥荒。十年前,中国派了农业技术团去教会那些独立战士种田。一年的手把手地教,到头来,那些人说:这活儿咱们做不了,too much work!

      BTW,我看不到[欢乐字幕]版的视频。

      • 家园 津巴布韦吧?

        有时候,很多事,就是没办法的事

      • 家园 欢乐视频版在这,您看看

        http://www.bilibili.tv/search?keyword=%E8%88%8C%E5%B0%96%E4%B8%8A%E7%9A%84%E4%B8%AD%E5%9B%BD&orderby=&formsubmit=

      • 家园 想不通非洲人几千年是怎么过来的?

        过去几千年中应该不是这样的吧,要不早该饿死或自相残杀死光了

        非洲大陆上的一些文明为什么会发生退化?

        不想用种族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

        但他们实在是不争气啊

        • 家园 这句话对中国的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人民讲也适用吗?

          但他们实在是不争气啊

        • 家园 自然条件太好,没必要太辛苦地工作也能实现温饱
          • 家园 两个疑问

            一、他们经常性的饥慌,大人孩子个个皮包骨头,如果自然条件太好,饥慌从何而来?

            二、非洲人似乎没有精益求精的劲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神,他们好象每顿饭只要一盘稀糊糊的东西,所谓适口充饥就行了?

            • 家园 下面NJYD说的是个好解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独立后,大多数国家的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导致人口出现大发展。但非洲的农业生产水平并没有跟上(至少就我去过的国家而言,大部分农民的生产方式还仅仅是“火种”),粮食产量有时候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尤其是一些国家还遭遇了禁运,化肥这种现代农业必需的物资供应中断进一步加深了粮食危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拉维。当地人很勤劳,颇有中国人“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味道,但是一直是粮食进口国。08年之后总统改变了政策,在外交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了稳定的化肥供应。到10年这个国家就成了粮食输出国。

              至于第二点,他们吃得确实很简单。那个糊糊是“熬干的棒子面粥”,富有一点的人家也就加条腌鱼或者煮只鸡。我自己猜是因为果子到处都有,费那劲做饭干吗

              • 家园 不是说非洲人特别是南方的,很懒嚒?

                在SB上看到有援外人员写的回忆录说,非洲土地肥沃,一般不怎么进行田中劳作,直接把种子撒了等着收获季采摘。

                以致有中国人到非洲租赁土地开农场发家致富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非洲哪来的自然条件好

              自古以来淡水就是非洲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因为水源而引起的战争数不胜数。最近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更是指出,目前非洲已经有14各国家严重缺水,并且再最近25年中还会有12个国家将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

              根据统计在非洲农村,每户人家的的日均用水量只有40—50升,而美国每户家庭每天用水量高达700升。在南部非洲,缺水的情况更为严重,只有51%的人口能够使用到比较卫生的引用水。报告还指出,如果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到2025年整个非洲将有一半的人的不到卫生的引用水。

              • 家园 非洲人口最近几十年(20?)经历了大发展

                沙漠半沙漠地区出现缺水不属意外——尤其是在当地政府普遍缺乏资金改善市政设施的情况下

                基于上述情况,“拥有卫生的饮用水”也就变得不是那么现实了。就算在中国,改开前的未经污染的河流取水使用也算不上“卫生的饮用水”的水平吧?但大家似乎还是照用不误

            • 家园 非洲饥慌多数是战乱造成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