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秋大历史之序幕——西周之灭亡》(824天没来 -- 王威

共:💬67 🌺2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春秋大历史之序幕——西周之灭亡》(824天没来

    一、岐山大地震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

    陕西岐山,周王室的龙兴之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根据今人顾功叙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他将此次地震震级定为6—7级,震中位置岐山(34.5oN,107.8oE)。

    如果这仅仅是单纯的地震也就罢了。

    然,这场震灾是由地震、山崩、洪水、旱灾组成了一个连锁的灾害链。

    当地震爆发的瞬间,其释放出来的巨大的能量立即引发“百川沸腾”的大洪水,其后接踵而至的引起了泾、洛、渭三条河流干涸枯竭,还引起了在千山支脉和岐山主峰箭括岭附近发生的大面积山体崩塌。

    三川干涸,直接后果不难想见,其后的几年,接踵而来的自然便是大旱之年了。

    对此,《竹书纪年》载有五个大字:

    “山崩,三川涸。”

    而史记上说的比较详细一一些: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我们不难想象——

    地震之后,大量的村庄、城镇的房屋倒塌,随之而来的洪水有如释放出来的巨龙横扫剩下的断垣残壁。

    洪水将没处可逃的难民淹没、包围在汪洋之中,一片茫茫水泽上到处漂着无数的浮尸,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襁褓包住的,也有树梢挂住的、山坡挡住的。

    所有的老百姓在拼命的奔逃,却不知道跑到哪里。

    眼前这生民流离、饿殍遍野的惨状,再没有心肝,再刚强的人也要兴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叹息。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即便如此,2008年5.12的汶川大地震还是让全中国的人民傻了眼,更何况是两千八百年古人遇到这样的情形。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古人在此时此刻的惊恐万状,当他们仰望苍天,痛哭流涕的时候,难免和周王朝的盛衰联系起来。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有意思的话:

    我曾经仔细想过,大凡天下官宦之家,富贵尊荣往往一代人就享用尽了,他们的子孙辈开始的时候仗着先辈的遗荫,骄奢安逸。接下来的呢,则是流离放荡,最终破落乃至于有填尸于沟壑者。可以说,能够富贵长保维持一两代的是在太少了。

    治家如此之难,治国更为不易。

    中国历史如果自夏算起,以至于民国,大致有12个主要朝代,31个割据王朝(国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王朝难逾三百年。

    我们这里不妨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各个主要朝代的“存活”年限(夏商不论,因为其时的中国尚未进入信史时代,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等割据政权不论。)。

    西周:前1046-前771 共276年

    东周:前770-前259 共512年

    秦:前221-前206 共15年

    西汉:前202-公元8 共214年

    东汉:25-220 共195年

    西晋:265-316 共51年

    东晋:317-420 共103年

    隋:581-618 共37年

    唐:618-907 共289年

    北宋:960-1127 共167年

    南宋:1127-1279 共152年

    元:1206-1368 共162年

    明:1368-1644 共276年

    清:1616-1911 共295年

    由盛到衰,每个朝代都难以打破“三百年“的宿命,冥冥之中仿佛真有天命在拨弄着每个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为每个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套话,用来概括王朝兴亡的周期与循环。

    而周王朝,自武王灭商,进入朝歌那一天算起(公元前1046年),立国已经有266年的历史了。

    历来大灾之年,往往预言如毛。

    所谓的预言,就是一百个人猜测一件事情的结果,九十九个人猜错了,只要有一个人猜对了,所有人就会认定预言真的很准,而做出预言的人确实有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知、大有能力的人。

    在岐山地震事件之后,有一个的预言被史官记录下来了。记录者估计可能就是预言家本人,因为他本人的职位是周王室掌管国家藏书典籍的国家公立图书馆馆长。

    一千年后,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在撰写《史记?周本纪》时,特意提到这个人,给了这个人三百字的篇幅让他就岐山地震做专场地震科研专题报告:

    他的名字叫做伯阳甫,亦作“伯阳父”,位列大夫。

    (又过了一千年,也就是宋代,出了一本《列仙传》,将这位伯阳和春秋的老子合二为一,并认为这个人在商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生了。在中国人眼中,道家的始祖老子是一位神仙人员,任何事情发生在他身上都是可能的。)

    伯阳父是怎么说的呢,他先向听众解释了自己地震学理论,指出地震之根源乃在于阴阳失调——

    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

    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

    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生。

    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

    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

    也就是说,这是天灾。

    但,不仅仅是天灾。

    伯阳甫作为国家公立图书馆馆长,馆藏了很多只有他本人才能接触到的历史资料,从而方便了他引经据典,以加强巩固自己的观点。

    夏朝灭亡前夕,伊水、洛水干涸了;

    商朝灭亡前夕,黄河枯竭了;

    现在,泾、洛、渭三川也干涸了。

    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

    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

    看来,周王朝气数将尽。

    据此,他提出一个很反动的结论——

    “周王朝快要灭亡啦。”

    为了加强自己演讲的效果,阐述科研报告的严肃性。他在报告的结尾,还发出富有煽动性的叫喊:

    “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

    周星驰为了证明自己的真爱,而慷慨的给出一万年的年限。

    伯阳父作为一个预言家,为了证明自己预言的真实性,他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时间。十年。他断言:

    周王室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伯阳父的这场地震科研专题报告,最终演变成为周王室末日崩溃论,实在是不伦不类,很不科学。

    但是,这不能怪他,应该怪的是我们。

    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朴素的人文素养——天人合一的观念。

    上体天心,下合人道,此之谓“天人合一”。

    两千八百年前,伯阳甫做出了试图总结出自然界的规律努力,他将自然界所发生的事物简化为一些比较明了的、可以解释这些事物的规则——通过阴阳的概念告诉所有人。

    他并不是迷信,这种努力几乎是先秦所有哲学家的努力。

    我们不妨来看看黄帝内经中的一段文字——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五音,人有五藏。

    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蜠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天人之间能够互相感应——那么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如果人间的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

    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准此,天变与人道就此近乎美妙地结合起来了。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 家园 又有几个月没有更新了
    • 家园 仔细看了下年限,1206年不是元朝的起始,1271年才是
    • 家园 1-10的脚注

      1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而庆延一二代者鲜矣。”——《曾国藩家书》

        2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3 “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卨[契]。次妃陈锋氏女,曰庆都,生放勋[尧]。次妃陬(女取——拼字)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帝王世纪·五帝》

      4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

      5 “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复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佑。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于而上。”——《汲冢纪年》

      6 《说文解字》对“姓”的解释是——“女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7 “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白虎通·三纲六纪》

      8 “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 ——《春秋公羊传》

      9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楚辞·天问》

      10野有死麇 ,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经·野有死麇》

      11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周礼·地官·媒氏》

      12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楚辞·天问》

      13“周公制礼,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以推本其始生之详。”——朱熹:《诗经集注》卷六

        1414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诗经?大雅?生民》

      15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史记·周本纪》

        16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

        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稺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诗经·鲁颂·閟宫》。

      17“凡婴儿在母腹中,皆有皮以裹之,俗所谓胞衣也。生时其衣先破,儿体手足少舒,故生之难。惟羊子之生,胞乃完具,堕地之后,母为破之,故其易生。后稷生时,盖藏于胞中,形体未露,有如羊子之生者,故言如达。” 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引用了陶元淳的见解。

      18 “诗说‘先生如达’,‘达’是什么意思呢?‘达’就是羊胞胎的意思,小羊初生,胞胎完具,胞胎落地后,始破胎而出。言后稷生时象羊胞胎那样是一团肉球的形状。这样《史记》所说的姜原‘以为不祥,弃之隘巷’才有了根据。姜原‘以为不祥’者,并非是因为践了巨人迹,无夫生子的缘故。……后稷遭弃,实在由于他‘先生如达’,形体异长(常),这一点《诗经》的记叙就大有可取之处。”——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史》

      19 “徐君宫人妊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名曰鹄仓,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任智,袭君徐国。”——刘成国《徐州地理志》

      20 “高句丽者,出自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于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破,遂还其母。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及其长也,字之曰朱蒙。”——《魏书·高句丽传》

      21有西周之国,姬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山海经·大荒西经第十六》

      “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耕牛。”——《山海经·海内经》

        22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 家园 11-20的脚注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训。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归中于河。……传贻子孙,至于成汤。

        ——《周文王之保训》

        

        最近整理的清华简,据说其中的一篇《保训》,乃是姬昌之遗言,本人信手意译,难免贻笑方家,知我谅我。

        

        

        1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的记载,解释说:“言世后稷,是失其代数。”——《国语·周语》

      2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史记·夏本纪》

      3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

      4 “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其后诸侯相并,当春秋时尚有千二百国。……至于战国,存者十余。” ——《帝王世纪》

      5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观世》

      6 , 汉人称商王朝最盛的武丁时期之疆域,大致涵盖了幽燕以南,汉淮以北,陕西以东,苏皖以西,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氏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汉书·贾捐之传》

      7。 “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汉书·地理志》:

      8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 . ,

      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銍,三百里纳秸服, 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尚书·禹贡》

      9 笃公刘,匪居匪康,迺埸迺疆。迺积迺仓,迺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迺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且长,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迺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迺密,芮鞫之即。 ——《大雅·生民之什·公 刘》

        10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

        

      11帝作邦作对, 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 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 则笃其庆, 载锡之光。 受禄无丧, 奄有四方。——《诗经·大雅·皇矣》

      12 “所以王季的妻就从殷商嫁来,虽不是商的王族,也是商畿内的诸侯之女”——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据考证,所谓任姓的挚仲氏本为商族畿内男服,后来作为姓,挚仲氏大任本为殷邦商族之后,也就是《商誓解》中商邑大族“执”氏。

      13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经·大明》

      14 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便叫做太庙。太之一字,可以说是尊的不能再尊的称号,因为中国人最敬重祖先。

      然以一个王朝而论,正常有十几个帝王,个个都祭祀的话,是人民无法承受的负担,因此儒家知识分子设计出了一套亲尽庙毁的方案。

      除了开创之主之外和对王朝功绩特大的少数几位君王之外,皇家祭庙只能再放进和在位的君王世代最近的君主的灵位,其他则递次拆毁。

      周太王之庙便属于历代子孙永世不能拆毁之祭庙。

      周代王室七庙之制的确立经历了五庙——六庙——七庙的动态过程。

      周初实行天子五庙制度。

      周穆王时,为文王特立文世室而不毁。这时天子实行六庙之制。

      至共王时,武王庙列为世世不毁的宗庙,于是形成了天子七庙制度。

      15 “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尚书》

        16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 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 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章句下》

        17 《青史氏之记》云: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即太史)组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

         ——《大戴礼记》

      18 “……昔者大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 《国语·晋语四》

      19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详,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

      ——《诗经·大明》

      20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21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诗经·雅·大雅·文王之什·思齐》

        22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大禹谟》

      23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

      24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①。毁诸?已乎②?”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③也,耕者九一④,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⑤,泽梁⑥无禁,罪人不孥⑦。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⑧。’”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25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谿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谿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穀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谿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

        ——《商君书·俫民》

        26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三晋不胜秦,四世矣。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

                         ——《商君书·俫民》

        27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曩者臣言曰: “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若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

      ——《商君书·俫民》

        28 …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此王所不能两成也。故三世战胜,而天下不服。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竟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臣之所谓兵者,非谓悉兴尽起也,论竟内所能给军卒车骑。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

        周军之胜,华军之胜,秦斩首而东之。东之无益,亦明矣.而吏犹以为大功,为其损敌也。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且周军之胜、华军之胜、长平之胜,秦所亡民者几何?民客之兵不得事本者几何?[臣窃以为不可数矣。假使王之群臣,有能用之,费此之半,弱晋强秦。若三战之胜者,王必加大赏焉。今臣之所言,民无一日之繇,官无数钱之费,其弱晋强秦,有过三战之胜,而王犹以为不可,则臣愚不能知已。

         ——《商君书·俫民》

    • 家园 今天更新

      一个问题是写在word文档上,但是发出来的时候,很多的脚注没法放上来,读者见谅。

      比如像之前讲述野合,从诗经引用的诗歌的出处就没有了。

      下来的文字,征引的地方特别多,有些情况可能在脚注已经说明了,但是正文上看下来,却有踏空的感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 家园 恭候大作

        恭候大作。

        把注脚当做普通文本打吧,也别弄上标,小标了。

    • 家园 逐篇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那是古代的哲学家因果倒置。

      如果人间的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事实应该是,出现灾年,古代的国家缺乏有力的抚恤手段,统治者被认为不仁不义,如果社会矛盾因此激化,会出现社会动荡,威胁统治基础。

      而且,也向您所说的,史官也会选择性地对某些自然现象予以筛选,只把符合自己结论或者预言的记录下来。

      文章写得真好。花。

    • 家园 双宝,好文好兆头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不好意思再“潜伏”了,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一言以蔽之,人就是个小宇宙
      关键词(Tags): #圣斗士
    • 家园 花献好文。
    • 家园 大神 天人感应头一次看到
    • 家园 欢迎回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