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 -- 流漫

共:💬9 🌺3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

    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

    题记: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现代社会始于商业和家庭的分离。当人类终于实现了从非理性和迷信向理性和科学的转变后,在一个由资本主义和科学精神融合组成的社会里,物质繁华的高度成就让资本主义精神傲岸地嘲笑其它一切的意识形态。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信仰到其半个多世纪后的大挫折,共产主义苦陷再探索。可是,这样的否定仅仅在过了短短的20年的时间后,曾经不可一世的资本主义精神就不得不面对于一个对它的新的否定。

      在前资本主义精神时代,商业受制于各种责任和义务,宗教教义和世俗政权在东、西方同时一直没有放松对它的问责和宣教。更为日常的是家庭牢牢束缚住了那要永恒不止地进行追求的气焰。但当道德情感终于有一天被隔绝在商务科学决策的会议室的房门之外后,脱疆野马开始了它那雄心万丈的奔腾。

      生产力、竞争力、利润和财富成了可以掩盖住一切声音的目标。并且这样的掩盖还被赋予了完全科学的诠释。游戏一般的消费让人生充分膨胀。它膨胀着的不仅只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它还膨胀了人们对世界、民族、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总的看法。毁灭会就在眼前吗?

      正象是无论多么高的参天大树也总会有根有梢一样,人类的等级分化被货币固定了。无所不在的监视系统、严密的管理制度、赤裸裸的人际关系以及在货币笼罩下的道德新定位在要异化着自然的同时却先已异化了我们自己。

      自然法则终于有一天愤怒了,它告诉我们,一切的异化还得要被再异化。大膨胀的结局必定会是大破裂。伴随着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文明在呻吟……

    一  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历史主义

      对历史主义或决定论的批判,一直以来不是集中在对存在着一种最终的由美好事物所构成的模式目标的价值的批判上,无论是卡尔波普尔的或是以塞亚伯林的获得过广泛传颂的对决定论的批判,都只是建立在一种间接否定的基础上,都只是建立在一种对可能性批判的基础上。

      以塞亚伯林曾经不得不承认到他无法证明决定论肯定是错的。因为伯林批判决定论的基础只能建立在如果决定论真的成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信念并进入到了一般的概念和行为结构中去以后,某些居于人类思想核心部位的概念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么会变得过时,要么会被根本改变的这样的一种的冲击上(这其中,他特别关注于自由这一概念)。其逻辑价值在于,决定论如果是可接受的,那么一些现在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和词语就会变得不可接受了,从而,决定论是不可接受的。显然,这样的思辩逻辑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因为,不但是已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和词语本身就存在着一个适用领域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概念和词语由被接受到被不接受再而至于不得不被改变后可能会再被接受,这个过程本质上正是理性道路的延续构成。一个过程中的部分概念和词语的存在与否怎么会成为对另一个总体性的结论加以否定的有力工具呢?

      至于说到卡尔波普尔对决定论的批判,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他的著名的“五段论”上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五段论”中的段与段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逻辑错误。(已另有文章“在变动与永恒之间”对此方面进行了专门详细的论证,这里不再引用重复。)

      至此,从斯多葛学派发端直到神光普照的中世纪也还拥有一席之地的人类自由意志的价值就越发地被凸现出来。直到今天,虽然我们对自由意志的确定并不比起古代有更多的把握,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意义的表现。正是这自由意志让一切的对决定论的批判显得风雨飘摇。

      历史主义的大厦依然挺立,因为自由意志对一切人类的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永不会停歇。但与此同时,一种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历史主义在21世纪却逐渐地在人类理性的视野中显现了出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的一切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其本质是在于对自由更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呼唤和证明。但事过境迁,我们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着要剥出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历史主义因素,并把这样的历史主义和人类的自由意志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历史主义区别开来,并再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历史主义因素进行新批判的时代。

      资本主义精神中始终是贯穿有一条历史主义的线索的。与以前的决定论有所不同的是,它自己是不会公开地承认这一点的。新教伦理在不知不觉间被消融了.当进入了帝国主义的时段,一种终结模式在资本本性的面前以永不终结的方式被终结着。和决定论在很大的手段意义上可能会排斥自由和道德不同,资本主义的历史主义会在手段和目的上同时排斥着自由和道德。

      在政治理论领域,现代的自由被区分为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自由本身不仅在于能够选择他们选择去做的事,更意味着可以不受在他们控制之外的原因的决定去选择他们所选择的。而资本主义的历史主义正是要在这两点之间的区别中去实现他们的宏伟蓝图。

      价值判断,特别是道德判断会在历史和社会的诸般思考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呢?

    (未完待续)

    • 家园 新兵营里闲撒花
    • 家园 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三)

      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三)

      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自由主义的实质

      我们知道,成熟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直到19世纪早期才表现为现代的政治信条的。在此之前的300年间,虽然各样的自由主义理论和原则均有所显现,但只是在资本主义极其迫切地需要自由主义的时候,自由主义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信念。

      资本主义需要自由主义不但表现为要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扫除障碍。更为重要的是,一直到今天,无论是要自由放任、限制政府干预,还是要反对任何形式上的民粹主义,资本主义都须臾离不开自由主义。

      综合考察自由主义的诸要素,以及自由主义的诸表现形式,直至从一种资本主义的结果主义的出发点来反探自由主义,无论从何层面来说,都可以断言,没有了自由主义的虚假的价值形态和实在的政治实现,资本主义将很难继续完成它的宏伟大业

        自由主义的虚假的价值形态主要表现为,当人人都被告之拥有了自由后,自由已不是一个问题,自由已没有了任何意义,而要体现出自由的能力却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没有了实现自由的能力的自由只是一个并不存在的自由。

      所以,当实现自由的能力并不能被自由地选择和拥有后,一切的自由主义都必将导致一个实质上的自由垄断主义。有了实现自由的能力的人或群体不但可以畅享自由,也在实质上可以自由地剥夺没有实现自由的能力的(或表现为能力不济的)人或群体的自由。

        专制了自由的人,鼓吹很有欺骗性的“机会平等”,根本目的在于将平等、民粹主义的政治表现边缘化.要求“机会平等”其实也就是在保护“机会不平等”,有能力的“机会平等”也就是完全有机会制造他人的“机会不平等”。当然,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已出现了专制了自由的人或群体的前提下。

    • 家园 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二)

      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二)

      资本主义精神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视野中的民族主义是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两面性的。一面是资本本性扩张所必然要求的无民族主义和无疆域。另一面是垄断资本以民族国家的形式,通过战争掠夺而同样表现出的资本扩张本性。这两面的共存既矛盾冲突又相为表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两面性,在当代才会又表现出了两种附生的思潮,即:“民族消亡论”和“民族主义浪潮”(或现代化为“文明的冲突”)。至于反资本扩张的受掠夺对象的“民族主义浪潮”不在我们要考察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视野中,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自身所有的民族主义。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天才地预见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中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存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这两段话不但准确地勾勒出了在1848年前的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状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提示出了直到今天资本主义仍然在走的路,那就是现在的全球化的进程。

      可能对此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1,“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中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句话中的中产阶级的概念所指,这里的中产阶级更多的就是表现为资产阶级,只不过是与以“反动派”名词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对立的一个接着还要因再“反动”而再被抨击的新对象的一种模糊化?2,“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又怎能符合以“民族国家”形式而进行的以后的多次战争,尤其是特大规模的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的两次世界大战?所以要想更清晰地理解这样的一个既非民族化的过程,同时又特别表现出的对“民族国家”的资本主义扩张的极其依赖性,有必要要准确地把握资本主义视野中的民族主义的两面性。

      从反民族主义全球化的一面看,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商业殖民:1,掠夺廉价原材料,提供高价制成品。2,控制产业链的上游,把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链低端配置给对方。3,发起虚拟经济革命,以金融手段这架隐形的运钞车不知不觉中掠取对方的财富。从纵的方向来看,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是有着时间上的发展连续性的。从横的方向来看,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手段又有着对不同对象的的单用或多用性。

      以民族国家的形式通过战争掠夺的另一面,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核心地区具备了掠夺各方面的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的能力。以军事殖民为商业殖民开路和提供各种便利。更为重要的还有对核心地区的地位和要控制更大范围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军事战争。这样的战争又是无法回避地要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的。(或更抽象化模糊化的“文明冲突”的旗号)

      经济集中必然会导致政治的集中,政治集中的总的结果是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体制。以自由主义为基石的整个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特别适应了资本的无限扩张本性。

      (请接着参阅“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三):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自由主义的实质”

      • 家园 旁观《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

        我觉得,撇开价值判断的内容,来审视这资本主义精神的颤抖,仿佛就是在审视着过往的理性哲学的颤抖。

        现代的哲学,或是或应是已分为了对经验性、理性哲学的再认识,与面向现在与将来的实践哲学两个范畴。

        后者无法用语言或逻辑来评说。

        而对于前者,我自己的发现,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已经悄然变化,原本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已经转变为了对人迄今为止的存在方式,存在现象的观察。

        或许这种观察将有益于人在实践哲学的范畴不那么无助吧。

        并非哲学专业的我,对你的文章也只能做这种非专业的认识。有所鸣动。

    • 家园 送花顶你出营

      虽然你的文章看得让我眼晕. 能给个摘要吗?

    • 家园 出不了新兵营了?

      不是说过2,3天就可转出新兵营而至相应的版块吗?也有可能就一直留在新兵营了?接着还想跟些系列帖

    • 家园 花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