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藏传佛教与佛教 -- 拐子杀人

共:💬93 🌺1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何藏传佛教名‘喇嘛教’,而中土佛教不名‘和尚教’?

        原因很简单。

        喇嘛教的皈依誓言有四,名列第一的是“皈依上师”,然后才是“佛、法、僧”。(‘上师’的藏语是‘bla-ma',汉语音译为‘喇嘛’。) 所以称之为‘喇嘛教’,名副其实。

        而佛教的皈依誓言有三,第一是“皈依佛”,然后才是“皈依法、皈依僧”。所以称之为‘佛教’。

        要是啥时候中土佛教的皈依誓言改为“皈依和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了,那么就应该称作‘和尚教’了。

        很幸运,中土的佛教还没有沦堕到这一地步。

    • 家园 有云:“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皆为对治。藏密亦尔。”大谬!

      岂不知,法Lun功亦言:“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吾之大法乃最高层次之法。”

      邪魔歪道都喜欢用这个托词。

      藏密所谓的“以锲出锲”引喻失义。事实是这样:

      镜子上染有尘埃,藏密让人用一块充满油腻污秽的抹布去擦这面镜子。美其名曰即身成佛的最究竟的金刚乘佛法。

      而真正的佛法修行,是用一块干净的丝绸(比喻戒定慧)去拂拭这面镜子。

      • 家园 分别心啊分别心

        另外还有嗔心。

        藏传佛教确有不守中道的地方,也恢复了佛陀所反对的复杂仪轨。但无论如何,藏传佛教对于佛教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朝一日重开一次结集,对照汉藏语大藏经,真是佛教幸事。

        而且不要以为称其为“喇嘛教”就是贬义,事实上在西藏宗教文化里,“和尚”还是贬义词,大家观点不同,立场不同。

        • 家园 佛世尊踵随六师外道,一一破之。玄奘大师云“若不摧邪,难以显正”

          提婆、如来贤等人,也和佛一样于各大城破邪显正,提婆菩萨甚至因此身遭外道毒手,为法舍命;

          玄奘菩萨西游天竺诸国,于各国皆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破邪显正;

          在禅宗里,这样的例子更多。荷泽神会,北上破斥当时以定为禅的北宗,才令禅宗取得正统地位,为大家所接受。后世的黄檗希运、南泉普愿、石头希迁、长沙招贤、玄沙师备、赵州从谂、德山宣鉴、睦州道明、普化禅师、克勤圜悟、大慧宗杲、无门慧开……他们为了正法的流传,都曾出面摧邪显正。

          两千年多来的佛教史证明,佛门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正法和邪法邪见的斗争,破邪显正与弘传正法密不可分,要是没有佛、菩萨们,不计个人得失、不顾生命安危、不畏众生刚强难化,进行摧邪显正,恐怕佛的正法早就灭绝了!

          请问,玄奘大师之破邪显正,用不用分别心?

          就连您看了我破斥藏密的帖子,不能安忍,于是发贴指责“分别心啊分别心”,您这么做,也离不开分别心。

          另外,不知你有没有他心通,云何得知某有‘嗔心’? 若无他心通,那么你是在妄语。

          至于以为“喇嘛教”这个名词是贬义,这又是你的分别心在作怪!(你先分别出个贬义,于是发贴为其辩护。好比看到井绳以为是条蛇,于是连忙掏出蛇药吃下。)

          • 家园 有云“若大家都能和平相处,佛教就可呈现一片祥和之气,岂不善哉?”

            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我们想一想:为了维持祥和的气氛,就要不破邪显正,就让众生祥和的跟着邪师步入歧途;就让佛教祥和的转变成外道法,因此而失去了三乘菩提的真义,因此而失去了亲证佛法真义的本质。

            这样的祥和,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祥和,是您所要的吗?

            譬如对于邪教,也和平相处、祥和对待(实则就是纵容),致使众人入火坑。这样的祥和,是您所要的吗?

      • 家园 喇嘛教(藏传佛教)有现代意义上的邪教的两大特征:一、盲从上师

        一、喇嘛教(藏传佛教)讲究的是四皈依:

        皈依 上师、皈依 佛、皈依 法、皈依 僧。

        喇嘛教弟子对其上师必须盲信盲从[1]。这就符合邪教的第一条特征。

        对比,在佛教的立场,

        1、这个四皈依是违背教理的。 佛教只有三皈依;并且,佛已不在人世。

        2、佛教讲究“依法不依人”。 一切应以真理为标准,不以人情世故、拉帮结派为考量。 禅宗史上,还不乏徒弟帮师父开悟的例子。

        二、喇嘛教(藏传佛教)广行贪淫,有悖人伦。连比丘尼、有夫之妇、未成年少女、自己的母女姊妹皆可摄为明妃,行双身法。奉淫液以为甘露,给弟子吞食。 种种骇人听闻之丑恶,罄竹难书。此邪教特征之二也。

        纵使披上僧衣,坐上莲台,邪魔依然是邪魔:

        点看全图

        ---------------------

        [1] 三昧耶戒 十四根本罪

        第一、 对金刚上师身语意不敬,心存邪见。

        第十三、师命不奉行

        在特殊情况下,如法上师令弟子做些近乎怪诞之密行,违者破戒。

        例如尝五肉五甘露,赤身舞蹈等。此等命令纯粹是考验弟子是否完全相信上师,及对世俗观念是否已超越。在灵性的提升上,有些考验是必须的。

        有人执于道德观之根深蒂固,未能如命奉行者破戒。

        藏密宣称,违犯三昧耶戒者将堕金刚地狱,永远无法超脱(比无间地狱还厉害!)以此恐吓,来控制徒众之思想行为。

        [FLY]如果喇嘛教(藏传‘佛教’)都不算邪教,那么这个世上就没有邪教可言了。[/FLY]

        • 家园 你这个回复很搞哦

          喇嘛教(藏传佛教)有现代意义上的邪教的两大特征:一、盲从上师 6 衲子 2008-07-22 一、喇嘛教(藏传佛教)讲究的是四皈依:

          皈依 上师、皈依 佛、皈依 法、皈依 僧。

          喇嘛教弟子对其上师必须盲信盲从[1]。这就符合邪教的第一条特征。

          ==扯淡啊,你难道不明白入道前要观察师傅吗?

          师傅没有得道还敢叫金刚上师,这个就是自己超级大妄语,这个道理难道很难吗?

          师傅是得道的人,知道如何引导学人出生死海,他的教化难道一定是照本宣科的吗?

          你看佛在世的时候,哪里千篇一律的八股??

          对比,在佛教的立场,

          1、这个四皈依是违背教理的。 佛教只有三皈依;并且,佛已不在人世。

          2、佛教讲究“依法不依人”。 一切应以真理为标准,不以人情世故、拉帮结派为考量。 禅宗史上,还不乏徒弟帮师父开悟的例子。

          ==你这个例子更白扯,这个徒弟对师傅来说就是真正的金刚上师,接引他出生死海的人,不是佛是谁,当然功德比十方佛还大了!这个难道有错吗?

          站在实际解脱的立场来说,多NB的佛,我们看不见,接触不到,在眼前能指引我出轮回的人,就是金刚上师,就是十方佛。这个观念难道有错吗?

          二、喇嘛教(藏传佛教)广行贪淫,有悖人伦。连比丘尼、有夫之妇、未成年少女、自己的母女姊妹皆可摄为明妃,行双身法。奉淫液以为甘露,给弟子吞食。 种种骇人听闻之丑恶,罄竹难书。此邪教特征之二也。

          纵使披上僧衣,坐上莲台,邪魔依然是邪魔:

          ==不要拿汉人的观念来套一切时间地点的事物。你去看看人家的经典不迟,这个修法是快速成就,脱离轮回的高效办法,但是也很危险。汉族人对这些观念不能接受,佛也不强迫接收。

          不过不依法修习,打着佛的旗号乱搞的,因果就是地狱。

          方便法门不是所有人都能实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

          [1] 三昧耶戒 十四根本罪第一、 对金刚上师身语意不敬,心存邪见。

          第十三、师命不奉行

          在特殊情况下,如法上师令弟子做些近乎怪诞之密行,违者破戒。

          例如尝五肉五甘露,赤身舞蹈等。此等命令纯粹是考验弟子是否完全相信上师,及对世俗观念是否已超越。在灵性的提升上,有些考验是必须的。

          有人执于道德观之根深蒂固,未能如命奉行者破戒。

          藏密宣称,违犯三昧耶戒者将堕金刚地狱,永远无法超脱(比无间地狱还厉害!)以此恐吓,来控制徒众之思想行为。

          ==济公吃肉喝酒难道下地狱??成就的人的境界和我们不同,不要拿我们世俗的观念来乱套一切。

          禅宗有个公案,师傅得道了,结果一个徒弟来亲近,师傅躺在垃圾堆里面,徒弟很毛,就问师傅,净土在哪里?师傅说:就在这里,徒弟吓得半死,逃跑了。

          这个道理不用我具体解释吧?

        • 家园 【新闻链接】喇嘛庙违规存火药 爆炸致死2喇嘛

          外链出处

          —— 716公斤黑火药,专为寺庙祭祀活动鸣枪用?有点夸张吧。

    • 家园 印度的佛教,实际上亡于混入佛门的性力外道,极似当今之危局

      性力派特别重视性能量和性信仰仪式,认为性是最大的创造性能源,通过性交可以使人类灵魂和肉体中的创造性能源激扬起来,与宇宙灵魂的大能合流,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然而印度教本来在佛法中就属于外道,而印度后期密教中却引入了这种哲学思想,佛教遂被李代桃僵,其法义实则已经灭亡了。

      而后在伊斯兰入侵之际,如此性修行为与古兰经的教义背道而驰,故而后期密教被除灭,从而也就导致佛教的表相在印度完全消亡。

      而在印度中期纯正密教中,修行活动根本不涉及性,所以后期密教在学者中又曰“左道密教”。印度后期密教的最大特征就是追求性力开发,行者完全拋弃了大乘戒律,甚至提倡反道德的行为,认为解脱之道就必须开发性力。在印度后期密教中还有一特征就是“师”是绝对的权威,不可违背,一旦背师就是最大罪孽。另外一特征就是“秘密性”。

      《时轮续》传入西藏大约是公元1027年。《时轮续》的核心是“最高不变的大乐”,而正是在其基础上的“秘密灌顶”和“第三灌顶”中引入了性能量的修行方式——性瑜伽,不仅仅是观想而是实际以女性为灌顶条件。

      如果性修可以成佛,那古来青楼红馆中的伶人们已经早成佛了,当下只要多开青楼妓院就是“精进道场”了,还要寺庙干什幺?还出家干什么?!

      瑜伽的本意是相应,行者与法界如来相应、与自性如来相应就是瑜伽。自性中有佛自然有出生诸佛之佛母,行者与佛母的相应就可以理解为无上瑜伽。机械地曲解瑜伽并身外求佛母以至于双修,都已然背离佛法。

      摘自《印度后期密教管窥》

      • 家园 附佛性力外道喇嘛教和FL功推许的密勒日巴'尊者'传揭示的双修邪淫

        《米拉日巴大师集》(张澄基译 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第三十一篇《长寿女神与空乐瑜伽》为其最重要的一篇“甚难稀有,极为殊胜”。 何以故?在于男女双修。 篇中多隐语,如:“降、旋、提、散四要道”为性交淫乐技巧;“莲花”、“海螺”指女阴

        “一切承事供养中,事业手印最殊胜”、

        “万千一切供养中,如法事印最殊胜”、

        “歌毕即行事业手印”、

        “其中以吉祥长寿女与尊者之事业手印最为殊胜”。

        何谓“事业手印”? 译者在第三十篇篇末注释过:即密乘无上瑜伽修空乐双运之双身法。 其修法是通过气脉明点气功练习(篇中说“我于气脉得自在”),提高性功能,摄持精液不泄而长住性高潮中享受大乐(篇中说“方便智慧交合已,双融大乐供养成”、“以身口意三门供养,使尊者心悦满足”); 同时观察觉知心空无形色(故名“空性” )。

        篇中米拉日巴一人与五位“具相”美女行“事业手印”,谓“依此贪道而行持,汝亦决定得解脱,我亦持住无生地”。

        米拉日巴见空中布满了女阴,便一一插上去。

        点看全图

        《冈底斯的神话与传说》

        在哲热普与卓玛山之间,过了天葬台,山路上有一个石头,上有金刚亥母的女阴。

        转山结束处的“塔尔琼”(小经幡)处,是一处可观的玛尼堆,有一石头上同时有金刚亥母的女阴米拉日巴的阳具留下的印迹。

        男女双修,是喇嘛教核心的修法,华山仅此一条路,而不是如喇嘛教的种种托词。

        • 家园 喇嘛教祖师莲花生'大士'在《亥母甚深引导》中的开示:

          莲师告曰:「移喜磋嘉!汝其谛听。我于汝当许开示金刚亥母之法;其中,外计算法如择日期等,内计算法如脉等密之气脉明点建立法。此中当先灌顶,令成熟修马亥母起分,然后于密修中修「气、脉、明点净分、自他亥母降」等四法,于空乐智上,认识俱生智(认识俱生淫乐之智慧);凡所显现,了知为法身。决定正见以后,任运修持光明之身,令有漏成无漏,趋入普贤王如来位(趋入裸身抱女交合而永受淫乐第四喜之「普贤王如来」果位)。如此教授,当为汝说。」

          莲师告曰:「密中之最密者,则当依于身明点,修一切法;于无缘空性中,自成马头金刚:一面二臂、……三目獠牙,发红黄竖立,披虎象人皮,具诸庄严……怀中种字生亥母,顶有亥头黑色、出声,与佛父相抱,顶轮各有三百六十班札札格。……其手印依次:右为金刚、宝、钺、莲、剑、左颅,各相抱甚亲昵。……总之金刚身中皆空行父母,如芝麻夹开,彼等相抱双运中,劝请勇士空行如是顶上金刚空行父母从双运中降红白甘露,乐遍于顶,融入中脉灌注喉间,乃至密处。每到一轮即转其轮,如是全身毛孔供养周遍,复持气从下灌上,涌出梵门外供莲师。莲师金刚持,复放红白菩提,到一切有情心中;清净后安住莲师佛位,复化光融入莲师心中;师复化光入任运大光明中。……此为密法,不可宣泄。

          ……光返自成马头,身红(色)抱亥母杵莲契合马头男与亥头女二本尊之下体互相契合);顶上上师莲花生亦如马亥相抱(顶上之莲花生上师亦如马亥交合一样而抱明妃交合,并因生乐而下注淫液灌入行者之顶),作殊胜灌顶

          自身大乐轮者(密宗喇嘛若无实体明妃可用者,即修此自身之大乐轮):……随自欲乐想一佛母(观想有一明妃);此为与心相合、修智慧母法。如彼真实(如果所观想之明妃已真实出现于眼前时),闻其语言、窥其形容、按乳、等工作,向空虚拟而行(还应当能闻其语言、窥其形貌,按摸其乳房…等工作,皆向虚空中模拟而行之);如上以不定法(以如上所说,不一定使用某一法),令生安乐(令自己出生淫乐之触受)。身生热出汗,(下体)出牛涎,此时当观体性本来空;头身等抖颤,如是一剎那提马头佛慢,自杵观为五股杵,红种字头向下,塞杵口,以右手为亥母而行(谓将右手作为亥母明妃,以手淫之法而引生淫乐),显自性顶上五轮等,如前密修而修;虽遇命难,明点勿泄(纵使遇到命危之状况,也不可以使精液射出)。

          如是意乐,当数数生起,慢慢手淫;乐如生起,上气安住本处,中气鼓腹,目看明空体,抖身;乐小,再淫;不忍乐、(犹)如昏迷时,身不动,中气外张,上气按抑,背气提上(如猫拱背,提肛,将气自杵根向背后督脉往上提),以长吽短吽出气,腹贴背(缩腹贴背上提)。如上无间连行三次(如上所说不间断地连行三次性高潮)。

          • 家园 宗喀巴开示云:“如是离欲贪,汝终不应为;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

            宗喀巴主张藏密行者不可离淫欲,应受用淫欲及女人,莫因为“受用女人、可能破戒”而畏惧。

            《密宗道次第广论》:

            汝今安乐住,依此大乐乘,后死汝永无 【你现在应该安乐而住于此法,依此双身大乐之乘,则以后之生死、你都永远没有了】

            如离贪欲罪,三界更无余 【如果说尚有比‘离此贪欲之罪’更重之罪者,三界中实无其余更重之罪;故藏密行者若离此双身法之贪欲者,其罪乃是三界中最重之罪】

            如是离欲贪,汝终不应为;

            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 【汝受用双身法之欲贪,尽管如是去作,不须有所畏惧】

            食五肉五露,亦护诸余誓 【应该食用五肉及五甘露,也要护持学密所发之其余誓言】

            不应舍师长【不应舍弃密宗师长】

            三昧耶难违【密宗双身法之三昧耶戒是难以违背的,果报极可怕故】

            由慧方便心,无少不应作 【由修学此法所能生起之种种方便之心法,没一个小小的方便法是不应作的】

            汝无罪莫畏 【你修这个双身法是无罪的,不需要畏惧】

            如如来所说 【就像密宗‘如来’所说的那样放心去修双身法吧】

            藏密之其余宗派,主张母女姊妹姨妈舅妈等皆可受用。黄教中人虽不用母亲、女儿、姊妹、姨妈、舅妈为明妃,但仍依宗喀巴之言,以双身合修之淫乐作为成佛之法门,乃至主张受第四灌时,须以十二至二十岁之九位明妃供养喇嘛行淫,方是如法灌顶。

            又,密宗上师每言:“已离欲者方可修证无上瑜伽,无上瑜伽乃度上上根器者”。然若已离欲者,不须再藉此“以欲离欲”之法而修断贪欲也,本已离欲贪故。上上根器者,甫闻即知欲贪之过患,便能离欲,乃至如佛世之外道闻佛说欲过患,当时即成大阿罗汉,何须以淫欲之实行而后断之?若必须藉淫欲之贪行,而后始能断除欲贪者,此人绝非上上根器,实是下下根器;密宗乃竟妄言如是下下根器、大贪淫欲之密宗行者为上上根器,世间实无有人能如密宗诸师之如是善于颠倒黑白也。

            • 家园 “记得尸林父母恩,降魔以后示阴门。莲师示范如腾马,始识单骑抵水源

              斜骑单腿杵身长,暑往寒来换一方

              空出会阴莲下挂,金刚遂觉更昂藏”

              小足争图三寸莲,个中密意有谁诠?

              端缘踵步向前挺,遂令莲肥腰也坚。

              小足于今已不存,时髦代替是高跟。

              螂腰缓摆身前挺,细小莲生欢喜禅。

              —— 金刚上师 陈健民《曲肱斋全集》 普贤王如来佛教会1991.7.10.出版

      • 家园 又譬如莲花生‘大士’,藏密认为是从莲花化生。这又是造神运动的杰作

        事实如何呢?

        【莲花生(Padmasambhava)】 《中国大百科全书》

        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苌国王族,一说系乌苌国英迪拉菩提(印度金刚乘始祖,著有《秘密集会》)之子。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旋又依一真言阿阇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

        所以,“莲花生”的名号是在他学习三部密法后才得到的。他不是一生下来就叫“莲花生”。 所谓“莲花化生”,是后人为了神化他,望文生义之附会罢了。

        就是这种造神,将善男信女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