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黑鲨”的两个瞬间(上) -- 蛇公子

共:💬23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黑鲨”的两个瞬间(下)

2005年4月8日,俄罗斯空军宣布第一架米-28N将在2006年进入现役,到2010年之前会有50架,而最终采购数量可能达到200架。这个消息意味着卡-50在俄军武装直升机选型竞争中已经失败。可是,为什么?卡-50不是有很多优势吗?不是经过了实战检验了吗?为什么竟然最后输掉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28N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宣布这个消息的是俄罗斯空军,是的,2003年原来隶属俄罗斯陆军的陆军航空兵部队重新划归空军,而空军是米里设计局的铁杆,卡莫夫设计局真是欲哭无泪阿:抱了陆军的大腿这么久,没想到竟然来了这么一出……卡莫夫对陆军的公关很成功,陆军高层一直很支持卡-50,陆军航空兵司令甚至直接出面贬低米-28,想帮助卡-50赢得竞争。可是那几年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卡-50本身的缺陷也让人不太放心,这件事就拖了下来,以至于有今天的结局。那么,卡-50有什么缺陷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严重的一条是卡-50的上下两套旋翼非常容易相碰,由于转动方向相反,相对速度是旋转速度的两倍,一碰上就完蛋。武装直升机在超低空作战,所谓“一树之高”,作战环境极为复杂,需要应付来自地面和空中各个方向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威胁,飞行员有时需要作出剧烈的机动,很可能出现上旋翼向下弯曲,下旋翼向上弯曲的情况,卡-50两副旋翼之间距离只有1米,就会发生碰撞,俄罗斯试飞委员会的Balzanov就说卡-50在急跃升的过程中绝不能向右急转弯;如果你是飞行员,正跟人打得不可开交,还顾得上想啥动作能做啥动作不能做吗?此外就是气流影响,地面附近气流状况有时会很复杂,特别是在山地森林这样的复杂地形上,再加上直升机自己产生的气流,两副旋翼打架的可能性也很大,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没有什么主动的措施解决,像前面那种情况飞行员还可以自己小心一点,甚至可以采取技术手段限制飞行员做某些动作(当然这样肯定会被飞行员问候祖先了),可复杂的气流扰动就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当然更不用说旋翼受损以后了,桨叶损坏后受力不平衡,几乎肯定会导致旋翼碰撞。而且相碰之后会引起连锁反应,不把整个旋翼搅个稀巴烂是不会罢休的,这时候飞行员除了弹射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俄罗斯弹射逃生技术优秀,但对于在超低空活动的直升机来说施展的空间太小

一旦开始弹射,首先要引爆桨叶根部的爆炸螺栓将其炸飞,然后座椅才能弹射出去。可是想想万一有一个螺栓失灵……(您吃香肠喜欢切片儿还是切块儿?)炸出去的桨叶跟破片战斗部似的,旁边的友军可就遭殃了(拜托你弹射之前离大家远一点好不好,要不然也知会一声儿啊!)。卡莫夫设计局声称整个弹射过程只要2.5秒,可这是理想状态,实战中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这还不算飞行员作出判断的时间;就算真的只有2.5秒,如果出事的时候高度很低,可能还没弹出去就已经摔了。因为有了弹射逃生,卡-50没有抗坠毁措施,一旦摔在地上……(午餐肉您吃过没有?)事实上试飞中失事的2架卡-50都是机毁人亡。米-28虽然笨,可皮实禁摔,坐在里面心里还是要踏实一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卡-50的单座设计也是个大问题。直升机飞行员所要面对的情况比固定翼飞机要复杂得多,要仔细观察外部情况,地形地貌、电线建筑、还有敌情威胁等,都需要及时发现和判断,并作出正确的处置;要随时注意机舱仪表,了解飞行状态;要与友邻保持接触,协同行动;作战中要通过雷达、光电设备和目视等各种手段及时发现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武器进行攻击;等等。一个人肯定要手忙脚乱,作战效率大受影响,特别是机炮火箭这样的非制导武器,是一定要人管的。顺便提一下卡-50的半固定机炮,是很糟糕的设计,对于武装直升机机炮是很有效的武器,反应快、火力密度大,空中地面大部分目标都可以对付;可转动的机炮塔可以照顾到前方和两侧很大范围,不受飞机飞行状态的影响,如果与头盔瞄准具随动,精度也大大提高;但是半固定机炮就必须等机头对准目标后才能开火,使用极为不便。后来卡莫夫设计局被迫推出了并列双座型的卡-52和串列双座型的卡-50-2。其中卡-50-2是根据土耳其陆军的要求重新设计的,其前座武器操作员竟然没有驾驶操纵系统,万一后座驾驶员出了问题,前座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而且前座视野更好,必要的时候由前座驾驶一下更好。也不知道突厥人是怎么想的,无论如何,看看他们用下来情况如何吧。要说俄国陆军前几年对卡-50推崇备至,却一直不正式列装,一个劲儿地在国际上推销,说不定就是想找个冤大头试用一下,土耳其陆航飞行员只好只求多福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并列双座型的卡-5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串列双座型的卡-50-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一种看法是将单座的卡-50作为歼击直升机使用,专门用于空战,这话也只好姑妄听之。财大气粗如美国也不会这么干,何况现在的俄罗斯。就算真的只用卡-50空战,前面说的那些缺陷同样存在,不会有所改善。直升机空战关键在于导弹,装上合适的导弹,米-28也能行。

总之,卡-50是败给了米-28,虽然空军与米里的传统关系起了一定作用,虽然米-28的设计实在没什么新意,也没经过实战检验,不过终究是比较可靠,性能不比它的对手AH-64差,也不算胜之不武。其实仔细看看卡-50的“实战”经历,全都有米-24伴随,卡-50完成的,米-24也能做到,米-28就更没理由做不到了。

经此失败,卡莫夫设计局开始改弦更张,新推出的卡-60、卡-62都是单旋翼直升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卡莫夫会放弃其独特的共轴双旋翼技术,双旋翼直升机受横风影响小,悬停性能好,转头方便,占用面积较小,海上的作战环境和作战任务也相对简单,所以非常适合海军作为舰载机使用,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而影响它在海军的地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卡-6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卡-6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舰载型卡-32

[MP=320,240]http://www.military.cz/russia/air/helicopters/Ka_50/video/ka-50_missiles.mpeg[/MP]

关键词(Tags): #Ka-50#黑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