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共:💬150 🌺729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2)四川盆地

沿着金沙江继续顺流而下,我们就抵达了四川盆地。除了金沙江之外,还有数条河流从周围的群山当中流出,注入四川盆地。

注入四川盆地的河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盆地的基本情况:

点看全图

图129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可以看到,注入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有至少7条河流。上图中从1到7分别是: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涪江、嘉陵江和渠江(四川盆地在东北方向山地与平原的过渡比较平缓,渠江本身由多条河流汇合而成)。其中金沙江如今被视为长江干流,而岷江在历史上也曾长期被视为长江的源头。除了金沙江外,其他河流基本上都从盆地西北侧注入。整个盆地只有三峡方向一个泄水口。

我们先看看这些注入四川盆地的河流。

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源头,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金沙江有一条叫关河的支流,也在此处汇入四川盆地(以及金沙江)。

关河:

点看全图

图130 关河河道

这是注入四川盆地的关河河道。左侧是丘陵,流经丘陵的河流本来绝对应该是蜿蜒曲折的,但这里关河的河道是一条直线,而且左岸是陡峭而又光滑的石壁。

大渡河:

点看全图

图131 大渡河上游

河道两侧的斜面非常平整,而且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青衣江:

现今青衣江飞仙关下侧一段天堑称多功峡,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大禹冶水功多而取,古人称之为“与导岷同功”,“而微神禹疏凿之功,则天、荥、芦三县,其不为鱼蛤也者几希矣!州之人,当每饭不忘也夫。”

点看全图

图132 多功峡

此为多功峡,峡内河流即青衣江。在江面上能够看到的右侧山体顶点海拔约1300米,江面海拔600米。江岸石壁非常陡峭。

点看全图

图133 多功峡内的飞仙关实景

点看全图

图134 流经雅安的青衣江

四川盆地的地形很有特点:盆地上有很多条状山脉。因为山脉和平原植被的不同,山脉在卫星照片上非常醒目,河流穿越山脉在卫星照片上是一目了然的。

上图是青衣江在多功峡下游流经山脉的情形。左下角箭头指向位置即为多功峡。可以看到至少还有另外2个地方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人工打通的峡谷。我们靠近看看中间的那个峡谷:

点看全图

图135 雅安市下游峡谷

这个峡谷两岸长满了植被,但明显能够看出江岸非常平整。

岷江:

点看全图

图136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的河道很有特点。从高空视角看,高海拔的山头有积雪,雪线往下开始变得郁郁葱葱。但是,在靠近岷江河道的较低海拔的位置上,山体突然变得陡峭,植被也变得稀疏,大片裸露的石头。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了这个特点?我能想到的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河道是人工开辟出来的。两岸的山体没有经历其他位置的山体同等时间的风化,所以在植被覆盖上始终不及。(甚至四千年的时间都抹不平这个差异!)

涪江:

点看全图

图137 涪江上游两条河流

这是涪江上游的两条河流,在几乎一个直线位置切开数条山脉后注入四川盆地后汇入涪江。涪江上游有明显的人工疏浚过的痕迹。

南江:

点看全图

图138 渠江上游的南江

渠江上游有数条支流,这是支流之一的南江的河道。看看这段河岸,像不像被切开的千层蛋糕?

仔细去看的话,每一条注入四川盆地的河流,其河道两侧无不充满了疏浚的痕迹。我们不再一一列举了。

四川盆地高程图

我们来看一下四川盆地的高程图:

点看全图

图 139 四川盆地高程图

请参考左侧图例来看这张图。

可以看到,整个四川盆地还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地形。

综合上面两张图:有若干河流从盆地西北侧注入盆地,从东南角泄出并流向三峡。所有注入盆地的河流当中,属岷江和金沙江的水量为大。整个盆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岷江注入点海拔最高。

你有没有想起我们的“泄湖成原”的盆地形成学说?

泄巴蜀之海,成天府之原

这个想法很惊人。但如果你是从头看到了这里,你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几乎是必然。

如果这个想法正确,那么就意味着,整个四川盆地曾经是一个大湖。——甚至叫“湖”可能都不准确。海乃水之母——只有河流注入,但没有河流泄出的水域应该称为“海”。考虑到这个盆地的面积如此之大,几条注入的河流的水量可能抵不过蒸发量,那么这个“湖泊”的水位就没法抬升到能溢出的程度。而且这个“湖”可能是咸水湖(四川至今产盐)。

四川盆地之所以能够变成平原,还是因为大禹凿开三峡,大湖里的水流干了,四川湖才变成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这个猜想有没有证据可以印证呢?

有!

首先,有地质方面的证据。

根据地理大发现:长江造出“大三峡”一文记载,重庆曾淹在水下100多米,而长江曾在三峡崖顶流淌。

赵世龙在《古巴蜀海与云梦泽的共生关系》中说:

他(华中科技大学的张良皋教授)给记者绘出了一幅远古图景,当三峡壅江500米高程时,四川盆地是一个14万平方公里的大湖,壅高600米时这个湖达16万平方公里,当壅江达800米时,其至连壅水可以通过北面的汉水东出。古代四川盆地是一个内陆古海大泽是明确无误的,《易经》里的八卦兑泽(方位西),指的就是西方四川盆地的这个大泽。

巫山和三峡堵江的现象,从远古一直持续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夏禹时期。据古史记载,大禹治水的首要功绩,还是凿通三峡。据《水经注·江水》记载,大禹从江州东下疏浚三峡。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然后,禹又凿宽瞿塘峡“以通江”,又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淮南子·修务》里也有类似记载。晋郭璞在《江赋》里也说:“巴东之峡,夏后疏凿”。

看来四川盆地曾经装满了水并不是我一家之见。后文我们就直接用“巴蜀海”指称装满了水的四川盆地。

其次,有神话方面的证据。

在引述关于三峡的神话故事之前,需要先介绍一下三峡的地名变迁情况。三峡地区的地名在历史上多有变化,如果不区别时间直接引用史料,可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

根据百度百科:

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人喜欢望文生义,以为“巫山”就是指“巫山县的山”,而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正好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和湖北省巴东县境内,从而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巫山”就是指“巫山县的巫峡”。实际上,“巫峡”只是“东-西”走向的一段三峡裂谷,而“巫山”是指“南-北”走向的山脉群峰,即使整个长江三峡也只是“巫山”的一部分而已。

实际上,汉代长江三峡统一都叫“巫山”,三国之后重新开始“分段”命名,但名称叫法各异,并不固定。……直到明清时期,才固定为今天三峡通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说清了名称的历史沿革,再在我们再来看看与三峡有关的史料(神话传说 ):

晋郭璞《江赋》云:“巴东之峡,夏后疏凿”。

《淮南子·修务》说,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即凿开了堵塞江水的巫山,使长江之水能够顺畅东流。然后,他又凿开瞿塘峡“以通江”,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见《水经注·江水》),终于使长江顺利通过三峡,向东流注大海,解除了水患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而上游的四川盆地终成粮仓,号称“天府之国”。

点看全图

图 140 巫山开道(武汉“大禹神话园”雕塑)

禹到长江三峡,遇巫山挡住水路,巫山神女瑶姬助禹治水,命天上土星化神牛下凡相助,神牛以角撞开巫山,水路得以畅通,正面为巫山女神 。

话说雕像里的女神的脸也太方了点。艺术家们如此糊弄事,不怕女神发怒么?😉

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姣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是瑶姬向大禹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内的黄牛峡,就是因神女留下来看守三峡的神牛而得名。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神话有没有为真的可能性。前已述及,现三峡所在山区在汉以前统称巫山。

看这张照片:

点看全图

图141 穿越瞿塘峡和巫峡的长江

这是三峡的卫星照片。可以看到有两条山脉——分别由黄色箭头和棕色箭头标出——本来是连续而又完整的。长江流到此处,连续的山脉突然断开了,而长江则大刺刺地拐弯垂直贯穿山脉而过。两个峡谷两侧的山峰都超过海拔1300米,而峡谷入口入的水位海拔不足百米(这还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水位)。

有两个理由可以让我们高度怀疑这两个缺口都是人为断开的:

1. 两岸山脉走势是连续的,走到此处突然断开;

2. 长江垂直方向切断山脉后通过。为什么“垂直”这个特性可以证明峡谷是人工的?因为这样工程量最小。

也就是说大禹这次劈开的山体高达1300米左右。难以想像的艰巨工程!

另外,还有一个“错开峡”的传说也可为佐证:

《巫山县志》中所写关于大禹治水的只有“大禹错开,遇神女授册,始劈三峡”。

我们前面在考证黄河的时候遇到一个“错开河”,这里又提到一个“错开峡”。看来即便拥有神的力量,也不能保证完全不出错啊!

我们来看一下“错开峡”:

点看全图

图142 错开峡

上图中,1号缺口是瞿塘峡,2号缺口是巫峡,3号缺口即“错开峡”,4号缺口我没有查到名字。按《巫山县志》记载,大禹起先劈错了位置,劈开的峡口被称为“错开峡”,后来在神女的帮助下才成功劈开巫峡。

“错开峡”的位置真的错吗?从照片上看,如果三峡真是大禹劈开的——在劈开了瞿塘峡之后,再将下一道山梁劈开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观察一下第二道山梁(即今巫峡所断之山梁),可以明显看出从错开峡位置往巫峡位置山梁越来越宽、越来越高。所以,至少从表面上看,从错开峡位置劈开这首山梁应该是最优选择。但为什么被证明是“错开”了呢?我只能猜测——劈开一半后可能发现山体下面的石头特别硬,劈不动了,所以不得不另择他处——这个猜测有赖于实地考察,如果有人有意的话。我猜测4号缺口可能是大禹的另一次尝试,但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时候大禹就遇到了困难了。这道山梁他必须劈开,但尝试了两次都没能成功。于是神女瑶姬出现了。“大禹错开,遇神女授册,始劈三峡。”神女能授什么册呢?神女可能拥有更先进的装备,能够探测地下的石头的构成,帮大禹选择了一个容易施工的位置。“神女授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神女给提供了施工方案。从今日巫峡的实际走向看,这段河道并不是垂直于山梁的,而是顺着山梁先纵向劈了一小段作为河道,然后再向右拐弯以几乎直角的角度劈开山梁。这个走向应该是探测了山体下方的岩石的构成之后决定的。然后大禹终于成功地开通了巫峡。

我们来看看大禹劈开的巫峡(广义的)的照片:

点看全图

图143 夔门

上图是夔门的照片。注意其中垂直于江面的江岸石壁!实际上,如果石头足够硬(没有崩塌到江中堵塞水道的风险),那么江岸垂直于江面最有利于节省工程量。

提到“夔门”,我有一个猜想。“夔”这个字只与两个字连用过,一个是“夔牛”,一个是“夔门”。而巫峡又传说是神牛用角撞开的。所以我觉得撞开巫峡的神牛可能就是夔牛。用现代说法,就是一台被称为“夔牛”的超级工程机械开凿了巫峡。也因为这个原因,进入这段峡谷的大门被称为“夔门”。黄河的禹门口也被称为“龙门”。我们在前面考察到那里的时候曾经说过,那可能是因为那里是被应龙劈开的。

点看全图

图144 巫峡(卫星照片)

点看全图

图145 巫峡(游客照片)

再看看三峡的江岸。将局部放大,可以看到江岸的石头还是比较粗砺的,但是退远一点看,却角度划一又平整如镜。我相信这就是几千年前大禹开凿的结果。凿开之初,这些石壁应该就是非常光滑的。在随后几千年的岁月中,崖壁逐渐风化,微观上就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宏观上仍然不脱当初的造型。

这张图可以与前面的长江源头的一张图对比一下:

点看全图

图146 沱沱河岸人工开凿的痕迹

可以看到,沱沱河岸的石壁还是有垂直于河道的纵向切割条纹的,而三峡处的石壁就光滑如镜。看来瑶姬派来帮助大禹的神牛确实非同凡响,不仅能劈开上千米高的山梁,截面还能平整如斯。

我在谷歌地球中还看到了一张非常特别的照片:

点看全图

图 147 瞿塘峡(游客照片)

这是一张游客上传的瞿塘峡照片。照片中临近江面的部分呈现为完美的三角形截面。三棱状的山体与平面相交,截面就是三角形,这对我们来说不算意外。这张照片中真正特别的地方在于,从最右侧的临近江面的三角形山体往上看,出现了一个连续的片状三角形石片序列。每片都比相邻的一片错开了一点点。

看下图:

点看全图

图 148 梯次状滑落的岩片

我们从近处看,这个区域的石头本身是有层次的(图中黄色箭头所指),石头的天然层次是向左下方倾斜的。如果石头在重力影响下坍塌,那么应该是向左下滑落才合理。但是图中的右侧山体就像摊开的扑克牌一样向江面方向滑落了(图中右侧红色线条指示了山体的滑落层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构,我有一个猜想。

譬如有一道山梁横艮在河道的去路上:

点看全图

图 149切割山梁示意:左右各一刀产生搬不动的巨石

如上图所示,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山梁上从左右各向底部中间斜砍一刀,砍出来一块三角形石头将其搬走,低于水面的部分就成了河道。但是这个方法就像打开冰箱门将大象放进去一样,虽然简单却无法实施。因为中间的这块石头实在是太大、太重了,搬不走。

点看全图

图 150切割山梁示意:网状切割产生可轻松搬运的碎石

所以可操作的方案是这样的(参见上图):在需要挖开的区域每隔一定距离向斜左下方砍一刀,再在同样的位置向斜右下方砍一刀,这样这部分山体就被交叉的网状切面分割成了碎石,就容易搬走了。

点看全图

图 151切割山梁示意:多切了几刀产生的多余切面

上面的照片中,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结构?看起来是大禹先砍完一个方向的切面之后,再来砍另一个方面的切面。砍了一部分之后,发现江面已经足够宽了,就没有再将右侧的所有切面切下的石片都切碎搬走。但切面已经形成了。在后面的漫长的时间中,石头在重力的作用下还是向下滑动了一点点距离,以至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奇特的地貌。

大禹凿开三峡之后,整个巴蜀海里的水就倾泄而出了。大部分湖底露出了水面成了陆地。

但是,从水中浮现的,还有几道山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