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共:💬150 🌺729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有补充

通过生物工程创造生命是可能的

2017年12月27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公开的演讲中说,“……现在我们已经到千万水平了。所以在未来的5到10年,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人造生命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所以从转基因到基因编辑到基因合成,这是一个迅猛的过程……几年之内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基因合成,它是一个工业化水平来做的,过去我们一年能做到百万个水平,可能2018年我们就能做到一个月一百万的水平,到2019年我们就能够做到一个星期一百万的水平。到2020年每天做100万。100万是什么意思呢?大肠杆菌是200万,我们2天就可以做成一个细菌。”

2020年初,一种全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在中国武汉爆发。中国的科学家们在第一时间找出了元凶新冠病毒,完成了对病毒基因的测序工作,并将测序结果上传到互联网。没过几天,瑞士伯尔尼大学的Jorerg Jores和Volker Thiel团队发表了研究论文,展示了基于酵母的合成基因组学平台的完整功能,能够在合成基因片段后一周内,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行工程改造和复活。

本文不打算探讨新冠病毒是否是人造的话题——那是科学家们和政治家们的事。

本文打算借由已经被科学家们证实的创造生命的技术可能性,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神话。既然人造生命已经被今天的科学证明为可能,那么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的故事,有没有可能也是真实的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女娲造人的传说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夫妻。女娲造人给了人类生命,而伏羲画八卦则给了人类文明。

点看全图

图1 伏羲女娲图一

点看全图

图2 伏羲女娲图二

这两幅都是新疆高昌地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伏羲女娲图”。

吐鲁番高昌国至唐西州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许多伏羲、女娲绢画,画面形式大致相似:人首蛇(龙)身,交尾相拥,伏羲持矩,女娲持规。绢画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周围布满丝缕相连的星辰。绢画常覆盖于棺上,也有盖于尸上或置于尸旁者,还有张挂或用木钉固定于墓顶的情况。

一般认为伏羲所执矩象征地,女娲所执规象征天,用以配合画面上的日月星辰,为墓室营造一个小宇宙。但这个说法遗漏了画的主体:既然规矩和日月星辰就足以营造一个小宇宙,那么为什么又要画上伏羲女娲呢?所以我觉得古人可能是觉得伏羲女娲是自己的来处(创造了自己),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归宿(死后仍归于他们),所以要在墓室中用此图陪伴自己。

有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从科学角度来研究女娲造人的神话。一些研究者认为,规和矩都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伏羲女娲手执规矩,说明他们是科学家。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纠缠的蛇尾暗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神话传说,那么伏羲和女娲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灵。以现代的眼光看,他们可能是掌握了高级生物技术的科学家。在远古时期,女娲(带着她的科研团队)通过生物工程创造了人类。

也就是说,在人类诞生之初,可能曾经存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那个时代,人类与创造了人类的高等文明种族(女娲族,对人类而言也就是几乎无所不能的神族)共存于地球。

那么远古时期,古人完成一些堪称神迹的任务,也就成为可能了。

===

补充一点:你可能想问,伏羲女娲族是从哪里来的?我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但看看今天的人类社会:其中的生物科学家达到了创造简单的细菌的水平,其中的航天科学家们则刚刚实现了很原始的星际航行,如将人送上太空,以及最近的星球——月球等。如果哪天人类的生物学家进步到了创造类似人类这样的复杂生命的水平,人类的航天科学家们进步到在宇宙中进行远距离的自由航行,不是很符合逻辑吗?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这指的是血统。

但是显然,首先我们长得并不像龙。传说中的龙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龙身上有这么多其他动物的元素,却偏偏没有像人的部分。如果我们真的从龙那里传承了DNA,那么我们多少应该与龙有几分相似才对。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人面龙身的伏羲女娲作为龙族,将人面的DNA给了人类。这样说的话,人类确实从龙族传承了一部分基因。但显然这个传承并不完整,人类并没有将龙尾也传承过来。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传承者,其实并不太好意思以传人自居。

其次,“传人”一直被用来描述对身外之物的传承,譬如周芷若从灭绝师太处得了掌门戒指的传承得以成为掌门传人,黄蓉从洪七公处得了打狗棒法的传授得以成为武功传人,唐僧在西天得了若干佛经的传授得以成为佛学传人。“传人”这个词从未被用来指称DNA的传承。如果我们从龙族传承了DNA,我们更合适的称呼是“龙的后人”。

再次,显然“炎黄子孙”描述的是中华民族的血缘传承。既然“炎黄子孙”已经指明了中华民族的血统,那么“龙的传人”就不会是指中华民族的血统,否则岂非一个民族两个血统?或者,如果炎黄与龙是同一血统,中华民族说自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岂非架床叠屋,多此一举?

那么我们是凭什么自称“龙的传人”的呢?

我猜测,应该是因为我们传承了来自龙族的文化。

在传说中,伏羲画八卦并将之传给了人类。作为龙身的伏羲的文化传人,我们自称“龙的传人”。实际上,易经八卦的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

这才是最符合逻辑的解释。

通宝推:呆头呆脑,海上金流彩云乱,尚儒,广阔天地,方恨少,智慧人生,英雄史,mezhan,大眼,脊梁硬,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换图一

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传图片非常不顺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见前补充 4652856
家园 【鉴定】这么硬核的贴,即便我是个小气鬼,也必须花!

谢邀!人在河南,刚下游艇。

贴主文采斐然,内容详实,语言生动幽默。

鉴定完毕。

期待贴主后续!

【混个脸熟】

家园 顶楼简要:大禹关于"如何治理好洪水"的毕业论文在(哪个)祖国(?)得到各专家盛赞

坐等后续雄文!

家园 伏羲女娲图是否可以理解为DNA的双螺旋结构?
家园 (1)大禹相关神话传说

一切都经不起时间的流逝。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神话也已经变得斑驳点点。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只剩下一些名字和模糊不清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以下正文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在这个神话传说中,大禹用了13年治完了九州之水,并留下若干诸如“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感人故事。

这些神话,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当真了。它们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所有关于“大禹治水”的艺术创作中,大禹都是一副原始人的模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3 检阅九鼎(武汉“大禹神话园”)

上图的雕塑中,大禹都已经坐上神马拉的车子了,手中治水的家伙仍然没有丝毫改进。这个“耒”,按照我们对原始人的想像,说不定还是木制的,最多也就是青铜器。这样一个耒也就勉强挖挖泥土,想劈山开石那是痴人说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4 龙门

上图是龙门(35°39'33.54"N 110°35'54.64"E,山西运城北80公里处),黄河由北向南穿越群山至此。据《尚书·禺贡》记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汉书·沟洫志》贾让奏道:“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应龙凿龙门,辟伊阙。”也就是说,大禹从积石山(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引黄河水至此,被此山挡住去路。大禹劈开此山后,黄河得以注入汾渭平原。

龙门下游的平原海拔约400米,龙门两侧的石头山体高达海拔约800米,相对高度约400米。大禹是不是要带几百人的队伍忙乎几年才有能力劈开龙门?原始社会有没有能力供养这么多人脱离生产专修水利?事实上后面我们会看到,从龙门向北的黄河河道都有明显的疏浚痕迹。凭我们想像中的原始社会那点技术能力,那就是简直要有几万人的队伍干好多年才能完成。

何况传说中大禹在13年内就完成了九州范围内的治水工程。这怎么可能?

所以我想追索一下真相。今天科技已经足够发达,普通人都可以自由地观看卫星照片,以上帝视角俯视大地。大禹治水如果是真的,那么必然会在宏观上导致地貌的巨大改变,我们在卫星照片上一定能够有所发现。更何况我们已经开始怀疑远古曾经存在过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时期了。

===

关于大禹有很多神话传说,考虑到大家都知道,我不再在此处一一列举。因为是试图从科技角度来解读流传了几千年至今的神话,有一些是我觉得比较容易解释的,还有一些是无法解释的,我也不想强行解释。所以在后面的行文部分,我会适时插入可以解释的神话传说来与事实相印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5 大禹神话园

在武汉市有一个大禹神话园,具体位置在汉阳晴川阁与武汉长江大桥之间的长江江滩之上,是以大禹神话雕塑为主题的景观园。这里有个帖简单地记录了一下神话园里的内容,打算详细了解一下与大禹有关的神话的朋友可以参考:https://bbs.tiexue.net/post_12523418_1.html。

神马自来

与大禹有关的神话传说,不少是需要在具体的治水场景中才可以想像并解释的。但有少数几个神话传说可以先行解释一下。譬如“神马自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6 雕塑:神马自来

禹因治水,德行远播,能日行3万里的“飞菟”和会说话的“趹蹄”两匹神马,不招自来,自愿做禹的坐骑,充分表明禹受到各方衷心拥戴。

关于“菟”字,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菟 tù 形声。字从艹从兔,兔亦声。“兔”意为“弹跳”、“跳起”。“艹”与“兔”联合起来表示“一种自己没有根的草,靠跳起附着在别的植物身上寄生存活”。本义:无根的寄生草。

《吕氏春秋·离俗》:“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

《文选·陈琳》:“譬若飞兔、流星,超山越海。”李周翰注:“飞兔、流星,神骏也。”

所以“飞菟”本意是“会飞的无根草”,用这个作为一匹马的名字,再看看陈琳说它“超山越海”,显然这匹“马”会飞。

它真的是马吗?我们知道马并不会飞。就算古代真有异兽长翅膀,碳基生物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气飞起来,更别说日行三万里了。

“飞菟”应该是高科技的飞行器。在没见过高科技的古人眼里,只能将其比拟为神马记载下来。

“飞菟”日行3万里。研究古代资料,因为古今度量衡屡有变迁,往往不容易判断这类数量到底是多长。幸运的是,有一份“禹迹图”流传至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 禹迹图

此图即是“禹迹图”,宋代石刻拓本。图中河流走向及海岸线形状与今日测绘的结果吻合度相当高。显然要精确绘制此图,需要有高空俯视的能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8 宋 沈括绘制的《守令图》

上图是宋朝沈括绘制的《守令图》。简单地对照一下两图中绘制的黄河“几”字弯,就足以让我们相信宋朝人并没有能力绘制出《禹迹图》。所以此图当是(神尚未完全退位的)古代所制,传至宋代,被宋人刻石传世。

既名“禹迹图”,想必绘制的就是大禹治水的行迹。此图用细密的方格标定了坐标并绘制出若干河流(即大禹行迹),图注中说明“每方折地百里”。若此图为真,必为大禹所绘。考虑到如果改变度量衡绘制此图会产生不必要的大麻烦,我们可以假设此图中的方格亦遵循了大禹原制。

从龙门向北到河套拐弯,向北16格,这个距离在地图上实测正好是500公里。《禹迹图》中的16格相当于今500公里,也就是每格31.25公里。因每方折地百里,可知大禹时代每里相当于今日0.3125公里。

“飞菟”日行3万里,合今日9375公里。按一天24小时算,时速就是390公里。这个速度比不上今天的喷气式飞机,但考虑到大禹治水都是在蛮荒地带,地面不可能有机场,所以“飞菟”应该是类似直升机的只需要简单场地就能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当代主流使用的直升机最大速度在300km/h左右,一般巡航速度200-240km/h。这样看的话,“飞菟”的技术水平仍然是超越了当代的。

再说说“趹蹄”。

《宋书·符瑞志下》:“趹蹄者,后土之兽,自能言语。王者仁孝於国则来,禹治水而至。”“趹”字拆开看就是“足夬”。而“夬”的意思是“缺损”。与“夬”组的字多有缺损之意。如器缺为“缺”,水缺为“决”,玉缺为“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9 玦

回到“趹蹄”。趹,应该就是缺足的意思了。一匹“马”,没有足,又没说会飞,那么怎么走呢?合理猜测,这匹“马”的脚可能是轮子,也有可能连轮子都不是,“趹蹄”是一台类似于气垫船的地面交通工具。毕竟大禹治水多数时候行走在蛮荒地带,连路也不一定有的。

综合起来看,“趹蹄”应该是一辆有轮子的车,回到朝堂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用以代步;或者连轮子也没有,是一艘气垫船,可以在水面和沼泽地带通行,在平原地区治水的时候使用。也许还有智能语音控制功能吧,毕竟“自能言语”。

说“飞菟”是一架飞行器,“趹蹄”是一辆车或气垫船,也与其他对大禹的描述相印证。譬如大禹13年治遍了九州之水。如果没有得力的交通工具,13年光将九州走一遍都不够(当时甚至还没有路呢,全是蛮荒之地,洪水四溢),又谈何治水。

还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果大禹是靠脚走,稍远一点的距离就要十天半个月的,也不差回家坐一会儿的时间。如果是从自家上空飞过而无暇降下去看看,这样的情形才合理。

应龙画江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应龙画江河(“大禹神话园”雕塑)

表现大禹精神抖擞,持治水工具耒指挥应龙和龟导水入海的情景。应龙神力无比,长有双翼,以尾画地,即成江河;玄龟背负天帝所赐取用不竭之神土息壤,随后听命,填平低洼。应龙和玄龟都受天派遣辅佐大禹,是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

在百度百科中对应龙有很多极尽夸张的描述。但既然此处应龙与玄龟相提并论,我还是觉得此处的应龙和玄龟都只是治水过程中开凿河道时用到的工程机械。

王子年《拾遗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禹尽力渠沟,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玄龟,河精之使者也。龟颔下有印文,皆古言,作九州山水之字。禹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今人聚土为界,此之遗像也。

此处的黄龙同样是“曳尾”,可以推断黄龙与应龙是同一个物。

这两处引文,前一段出自“大禹神话园”雕塑下的说明(但我没查到原始古籍出处),后一段出自《拾遗记》。两相对照,内容基本一致,应龙就是黄龙,息壤就是青泥。那么,黄龙/应龙是什么?玄龟是什么?息壤/青泥又是什么?

现代人进行工程施工,有一个衬砌技术。什么是衬砌?

衬砌指的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衬砌技术通常是应用于隧道工程、水利渠道中。衬砌简单说来就是内衬,常见的就是用砌块衬砌,可以是预应力高压灌浆素混凝土衬砌。

对照起来看,大禹治水时,黄龙/应龙负责在前面用尾巴拖拽出河道,玄龟拖着“青泥/息壤”进行衬砌。有没有可能,玄龟就是混凝土搅拌车,青泥/息壤就是混凝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1 玄龟 - 混凝土搅拌车?

“龟”的特点是什么?体表有一层硬壳。混凝土搅拌车外面也是一层硬壳。“玄”是黑色,假设此车涂装为黑色,以“玄龟”喻之是不是很贴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2 黄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3 青泥 – 混凝土?

上面两张图片,左侧是黄土高原,右侧是混凝土水天浇灌施工现场。与黄土相比,混凝土色泽算不算青色?可不可以称为“青泥”?

至于黄龙/应龙的结构,相对复杂一些。我们需要对照具体的河道条件来想像/设计其结构。

譬如黄河上游河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4 黄河上游河道两侧的啮痕

这个河道两侧很有特色。两侧的山体原来是相对圆滑的,但到了河道突然变成怪石嶙峋的陡坡。从俯视图中看,像是被钢牙向两侧刨开的。如果我们要设计一种大型工程机械来干这个活,这个机械应该会是什么样子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5 《流浪地球》剧照

电影《流浪地球》中,行星转向发动机的动力是重聚变核发动机,俗话说就是“烧石头”,所以电影中设计了挖石头的机器。大禹开挖河道也是要挖石头,所以需要的机械有相似之处。可以想像,机器一条长臂伸出去,长臂前端是坚硬而又锋利的刀头用以切割石头。长臂中间应该会有传送带将切下来的石头运走。根据我们对疑似大禹开挖的一些河道的考察,一些河道可能深达数百米,那么长臂的长度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再者,挖河的时候长臂是下探的,上端可能也需要设计双翼将自己固定在河岸,所以传说中应龙是有双翼的。

所以,假如应龙确实是一种超级工程机械的话,应该以上图中的机械为原型,将臂长扩展到数百米,再在两翼加几对用于固定身体的支撑。这样,在不理解工程机械的古人眼中,这样的大家伙看起来就像一条长了双翼的、长尾的龙。尾巴在地上一拖,河道就出现了。此所谓“应龙曳江河”。应龙工作的时候应该是侧向趴在河岸上的,这样刨完了石头之后就会在河岸上留下纵向的纹理。

好了,上面是我对一些神话的猜测。因为假设上古有一个高科技时代,从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猜测上古高科技时代的模样,如果有牵强附会的嫌疑,还请看官体谅。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去看看那些存有大禹治水传说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切实的证据来证明大禹确实完成了那些传说中的治水工程。

通宝推:尚儒,四十千,桥上,mezhan,呆头呆脑,
家园 我在正文中已经提到了这个解释

现在看来,伏羲女娲真可能是蛇尾。原因很简单:如果造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那么不需要通过生物工程来做,夫妻愉快地啪啪啪就可以了。通过生物工程来做太累了。

家园 河南人也要感谢大禹的

后面我会有一节分析伊洛平原。基本上我可以断定,伊洛平原也是因大禹而现 :-)

家园 请问铁手,为什么我上传图片非常困难? -- 有补充

我这帖图片很多,不然无从证明大禹的功绩

问题是,昨天我在别人的帖里回帖,上图很容易,但到自己的帖中上图却极其困难。

是我的等级不够?还是我发错了版面?还是其他原因?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找到原因了 -- 补充帖

PNG文件存在上传困难,改成JPG就没问题了

家园 (2)中国地理的宏观视角

东西部湖泊分布差异

点看全图

图16 中国地势东西向剖面图

我们拉一条横贯中国东西部的直线,检视其剖面路径。可以看到,中国的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的结构。但是也很明显的是,这个下降并不是平坦的,除了青藏高原边缘有个陡降外,其他地区下降过程相对平缓,但中间仍有若干起伏。在一些局部区域存在凹陷,从而形成盆地。雨水汇入其中之后就会形成湖泊。

从直觉上说,山头与洼地是对称的。有多少山头,就应该有多少洼地。雨水汇集之后,洼地就会形成湖泊。所以,有多少山头,就应该有多少湖泊。

点看全图

图17 青藏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

我们检视中国的西部高原区域,发现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大地上山头密密麻麻,也有很多湖泊星罗棋布。

我们把目光移向中国的东部山区:

点看全图

图18 中国东部山区面貌

你还能找到湖泊以类似的风格在群山中分布吗?几乎一个也没有。我们现在能找到的,都是近代人利用地形建设的一些人工水库:

点看全图

图19 新安江水库(浙江千岛湖)

点看全图

图20 新丰江水库(广东万绿湖)

点看全图

图21 三峡水库

为什么东部与西部的地形会有如此大的差异?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中国的东部,几乎所有的可能通过蓄水成为湖泊的盆地,总有一条河流流经其间,再穿越群山之后将水泄出,无论泄出的路径多么艰难曲折,泄出的峡谷多么幽深。

自然和偶然,会导致必然?

《三体》中,杨冬就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吗?”

百川东到海

唐朝诗人郭茂倩的古诗作品《长歌行》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两句是用河流向东注入大海并且不能回头来比喻时间一去不回。

那么,“百川东到海”是事实吗?

我们打开中国水系图:

点看全图

图22 中国水系

可以看到,在今日的中国版图中,只有少量河流不满足这个条件。一个是西北角的塔里木盆地,数条河流从群山向盆地中注入之后,并没有向外流出,在盆地中间的沙漠中就自然终结了。还有几条西南边陲的河流,蜿蜒向南流出了国境,实际是注入南海和印度洋了。

点看全图

图23 “胡焕庸”线

在中国的人口密集区域(胡焕庸线东南侧),所有的河流在向下游行进的过程中都不断地与其他河流汇合形成更大的河流,最终都向东汇入了海洋。

当然,严格来说,如果盆地的底部都有河流流过,并且最终向东注入了海洋,也注定了盆内部不会形成湖泊。

这是自然的?偶然的?必然的?

禹迹图

点看全图

图24 禹迹图

《禹迹图》绘刻于宋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原石有两块,分别保存在陕西西安的碑林和江苏镇江的焦山碑林中。《禹迹图》包括了《禹贡》中山川河流的名字以及古今的州郡名。

《禹迹图》长宽各一米多,图中采用计里画方的绘制方法,每方折地百里,横方七十一,竖方七十三,总共五千一百一十方。其中水系、海岸尤接近现今地图的形状。所绘内容十分丰富,行政区名有三百八十个,标注名称的河流近八十条,标名的山脉有七十多座,标名的湖泊有五个。

这张《禹迹图》在前面我们考证大禹的坐骑的时候已经看过一次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禹迹图的覆盖的地理区域。

《禹迹图》,从名称来看,描绘的自然就是大禹的行迹。大禹以治水闻名,此图自然是指大禹治理过的水系。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此图中大禹治水区域,恰恰是今天我们找不到山间湖泊的区域,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百川东到海的区域。

这是不是说明了点什么呢?

通宝推:破鱼,审度,mezhan,
见前补充 4653247
家园 (3)黄河流域之临夏盆地

黄河很长,流域覆盖面积也很广。为什么我们会从临夏盆地开始呢?因为临夏有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传说。

本章是非常关键的一章。我们将通过对临夏盆地的考证,分析临夏平原的成因,并据此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提出全新的盆地平原生成学说。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用这个学说一一验证中国大地上所有其他盆地平原。

以下正文

大禹治水的传说及印证

临夏盆地(35°37'27.60"N, 103°12'22.57"E),今临夏回族自治州所在地。黄河流经临夏盆地的北方。贯穿临夏盆地的大夏河是黄河从西北方的积石峡泄出群山后并入的第一条支流。北方宽阔的水面是近代兴建的刘家峡水库。

点看全图

图25 临夏盆地

我们选择临夏盆地作为第一个详细研究的案例,是因为当地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很早以前,临夏是一个大湖,称为“夏湖”。大禹治水时从夏湖下游凿开了一个口子,将湖水导入黄河,使临夏成为米粮之川,这个峡谷称为“泄湖峡”。

既然我们假设远古时期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大禹可能具备凿开河口的能力。那么在大禹凿开下游河口之前,临夏盆地会是什么样子?

临夏盆地总体地形特征如下:

点看全图

图26 临夏盆地总体地形

临夏的地形是个盆地,一共有5条河流从周围的群山当中发源并注入临夏盆地。大夏河发源于西南山脉并贯穿整个盆地。另有4条河流中途汇入。

我们看一下整个盆地的高程变化:

点看全图

图27 盆地高程变化

可以看到,总体上,除了出口的泄湖峡处有一点坎坷,整个盆地表现为相当平整的一个斜坡(在42公里的水平距离上共下降了约400米,坡度9‰。中间有些微的波折,是因为我们选取的路径通过了盆地中的河流),河流可以很好地从盆地中流过而不至于淤积在盆地中。

大夏河流经泄湖峡后最终注入刘家峡水库。经测量,从岸边能日常通行的道路算起,泄湖峡的深度在30米以上。

点看全图

图28 泄湖峡

点看全图

图29 泄湖峡入口两岸剖面高程示意图

看一下泄湖峡入口两岸剖面高程变化:上图中绿色直线垂直于泄湖峡路径,注意下方的这条路径的剖面高程。绿色直线的左侧被用红色标记了,可以看到其高度是基本一致的,平均高度是海拔1958米。泄湖峡处最低海拔1822米(可能还是水面海拔而非峡底海拔),也就是说泄湖峡在入口处相对两岸而言有超过136米的深度。从上面的照片看泄湖峡完全是从石头当中通过的,要用人力在其中打出一个通道确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假如这个豁口确实是大禹开凿的,那么在大禹开凿之前,两侧的山体是连在一起的。那么现在的出口处当时就是一道海拔1958米高的山梁。这样的话,会是什么情形?

大夏河等5条河流都是从周围的群山中发源的,显然河水仍然会注入盆地。河水流到盆地底部之后就流不出去了,整个盆地会形成一个堰塞湖。

我们用软件来模拟一下这个情形,将盆地中的水位提高到海拔1958米:

点看全图

图30 临夏盆地:提升水位至海拔1958米

请忽略左上角那片蓝色区域。那个区域与我们关注的临夏盆地并不连通。我们还是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临夏盆地。盆地中的水位只淹没了半截盆地。这个显然与盆地中的河流上游区域的平原海拔较高有关。我们将水位再提升一点,提升到大夏河上游的海拔2104米看看:

点看全图

图31 临夏盆地:提升水位至2014米

这次湖水上涨到大夏河刚刚注入盆地平原的位置了。但是下游湖水已经稍稍溢出了湖区的边界。

仔细观察这两张图,我们会发现有几个特点:

1. 现有平原区域与想像中的湖水覆盖区域吻合度较高。即曾经是湖底的区域现在都是平原,尤其是有河流注入的位置。

2. 盆地中的河流上游区域整体海拔较高而下游区域整体海拔较低,整个盆地表现为一个非常平坦的斜坡。如果按盆地出口处的海拔配置水位,那么上游的湖水就不足以覆盖上游的平原区域;如果按上游的盆地平原海拔配置水位,那么下游就溢出了。

经过仔细思考后,我觉得,假如传说属实,那么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因为泄湖峡在大禹开凿前并不存在,现在的泄湖峡处最初就是一道石头山梁,现在的临夏盆地最初就是一个由西南而东北的向下的山谷,在山谷的下方被泄湖峡所在的山梁挡住去路。

其次,几条河流自然是持续向盆地中注入河水。这些河水在流入盆地之后被石梁所阻,就积蓄在盆地中,盆地就变成了堰塞湖(这就是传说中的“夏湖”)。

再次,盆地注满水之后,湖水会在下游山梁较低矮的缺口处溢出并形成一道瀑布(就临夏湖区而言,这条瀑布会有100多米高)。

因为注入湖泊的河水都是从周围的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不可避免地会将山上的泥沙带下来。水流进入湖区之后,水面变得开阔,因而流速也会降低,水中的泥沙就开始沉淀。因为泥沙先从湖区的上游开始沉淀,所以上游的湖底地势会略高一些。不过上游湖底的地势也不会高太多,除了湖水仍然会向下游轻轻推动湖底的沙子外,沙子本身也垒不了太高,高了自己也会坍塌。

又因为较大的石头更不容易被流水携带,所以理论上越大的石头越容易沉淀在上游,越小的泥沙越容易被水流带至远处,所以下游的泥沙更细腻。(当然这一点在临夏盆地的照片中看不出来,我们将会在后面对其他地区的分析中遇到这样的情况。)

溢出的水以清水为主,因为溢水口位于最下游的水面位置,泥沙很难到达这里,基本上都沉淀在湖底了。

久而久之,湖区的底部沉淀了很厚的泥沙,高过了湖底嶙峋的山石。在湖水的作用下,这些沙子在湖底铺得很平坦,不过从上游到下游还是会有一个很小的坡度。

最后,大禹来了。大禹凿开了下游的石堰(因为盆地已经注满了水,原来的石梁现在称石堰更为准确了),湖水一泄而空,原来的湖底露出了水面成了平原。然后大禹只需要在原来的湖底,也就是现在的平原上疏浚出一条河道,那么这个新的平原就成了人类理想的居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还有河流从中贯穿而过。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按照峡谷出口处的山梁设置水位,湖区没有能够覆盖整个盆地?

我分析有两个可能:

一、盆地中的湖水上下游之间存在一个水位差。湖区中的水虽然流得慢,但仍然是流动的水。所谓“水往低处流”,既然水还在流动,说明水位差还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上游的水位要比峡谷出口处的山梁略高一些。我现在使用的软件只能根据等高线模拟水位上涨的情况,所以会出现湖区不能覆盖整个盆地的结果。如果软件允许设置一个水面的坡度,应该能得到最真实的模拟结果。

二、大禹治水至今已经几千年了。峡口的那道石梁也因为风化和人为等原因损失了一些高度,导致我们按今天的石梁高度还原湖泊就达不到当年的高度。简言之,只要我们相信大禹有凿开100多米高的石梁的能力,那么一切都很完美:既可以与当地的传说相印证,也能解释盆地中的平原是如何形成的,平原为什么有个坡度,中间为什么有条河流,出口为什么是个峡谷,等等。

最后,关于临夏,再多说一句:临夏,大夏河,夏禹,都有一个夏字。这似乎暗示了什么。

平原形成新理论:泄湖成原学说

经过仔细思考,我觉得前述临夏盆地平原的形成过程具有普遍意义。归纳一下其形成过程如下:

首先,要有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其实形状不拘,譬如被山脉截住去路的狭长山谷也算);

其次,要有河流向其中注入水流及泥沙。注入的水流在盆地中会形成湖泊,而携带的泥沙会在湖泊中沉淀下来。经过若干年(视湖区大小、上游泥沙多寡,百年、千年或者万年都有可能)的发育之后,湖底的泥沙达到一定的厚度,淹没盆地底部原有的嶙峋的石头,形成上游略高、下游略低的平坦湖底。

最后,大禹来了,凿开了下游的石堰,湖水泄空之后,原本的湖底露出水面成了平原。大禹再适当疏浚河道让河流从平原上流过。天然的堰塞湖经过大禹改造,就成了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我决定将这个平原生成学说命名为“泄湖成原学说”,因为自然形成的湖泊的泥沙淤积与人力凿开石堰是形成盆地中形成平原的两个必须的关键步骤。这样形成的平原有几个典型特征:

1. 有河流从盆地平原中贯穿而过;

2. 河流流出盆地平原的位置必然存在一个峡谷。因为我们相信这个峡谷是人力开凿的,所以这个峡谷通常不会太宽(太宽了就是毫无意义地增加工程量)。

3. 盆地平原的海拔与河流走势基本一致,上游略高,下游略低;

其中第1、第2点是本理论的必然特征,也就是说平原是与峡谷成对出现的。如果只具其一,就不符合本学说。第3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成立,但偶尔也有不成立的情况。我会在后面分析具体案例的时候指出这样的情况。

请注意:

这个理论是以大禹有能力凿开峡谷为前提的。如果下游只有山梁没有峡谷,那么这个盆地只会是一个堰塞湖,水只会从山梁顶上漫过形成瀑布;如果峡谷是天然的,那么盆地中不可能形成湖泊更不可能沉积泥沙形成平坦的湖底。只有先有湖泊再泄水,才有可能形成盆地中的平原。

事实上,每一个盆地中的平原,都是大禹治水的证据。

我试着用这个理论去分析中国版图内的各大平原,发现除了临海的平原外,绝大多数平原都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临海的平原没有形成盆地的条件,所以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形成的。)

在后面的部分,我将用这个理论分析中国的若干山谷和盆地中的平原,一方面证明这些平原的来历,另一方面也是证明大禹的功绩。对于每一个疑似大禹掘开的峡谷,我们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 如果这个峡谷并不存在(或者,如果我们将这个峡谷堵上),那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2. 如果我们对此局面感到不满,在现有峡谷位置凿开峡谷是不是最佳方案?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也意味着这个峡谷的出现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事实上,在我们将检视的盆地中的平原中,这个回答几乎总是肯定的。至少有一个事实:峡谷的深度总是能够将平原中的水全部泄出而不至于积压在盆地中形成湖泊——哪怕是个局部的湖泊。

再补充一句,我还意外地发现这个理论甚至能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

我将在后面一一展开。

通宝推:破鱼,mezhan,
家园 不要啥事都找菩萨

不是针对你一个。

是铁手重现之后,好几例找铁手主持正义的。查贴,删贴,吵架,被草,被骂。自己的事自己做。

家园 不是找菩萨

网站是他建的,这个是技术问题,所以找他是对的

家园 凑个趣

下面是龙门渡一带之天地图地形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