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共:💬150 🌺729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催更
家园 更了!
家园 (12)四川盆地(续)

盆地内的河道疏浚

前面我们说过,盆地治水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任务:第一,如何将盆地内的积水泄掉;第二,如何在露出水面的平原上疏浚出合适的河道。事实证明,在四川盆地中,这两个任务都不轻松。在四川盆地中,这两个任务甚至还呈现出套娃的结构:凿开了大山梁,泄干了大池水后,忽然又发现盆地的底部还有小山梁,以及被小山梁阻隔形成的小水洼。

其实这样的构造我们在黄河晋陕段遇到过的。在黄河的晋陕段,中央山脊东侧本来是个大湖。大禹劈开了中央山脊,山脊东侧的湖水开始倾泄而出……但是渐渐地,又有两道蛟龙璧水落石出,而上方的湖水又被蛟龙璧拦住,在蛟龙璧上方又形成了一个湖。大禹不得不再次将蛟龙璧劈开,才终于整治好了黄河的河道。

这样的情况,在四川盆地中,又出现了。

我们再看一眼汇入盆地的主要河流:

点看全图

图152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注入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有包括金沙江(长江)和岷江在内的至少7条主要的河流。这些河流注入盆地之后,在盆地内顺着地势形成河道,并最终汇集的盆地的最低洼处——也就是盆地的东南方向的长江河道,然后经三峡流出盆地。

按照我们的假想,这些河道都是巴蜀海中的水基本泄空之后才形成的。考察这几条河流的河道,我们就可以发现,有好几道山梁浮出水面后,不偏不倚,正好挡在盆地中的水道的必经之路上。

点看全图

图153 四川盆地中阻挡水道的山梁

如上图所示。左侧的箭头指向的是龙泉山脉,右侧的箭头指向的从左至右分别是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而华蓥山延伸至西南方向又散为若干条支脉。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沱江穿越了龙泉山,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在西南方也穿越了龙泉山,而嘉陵江则穿越了华蓥山的若干条支脉、铜锣山和明月山。显然这些河流在平原地带也是向地势最低的方向流动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山脉不从中间断开的话,必然正好拦住它们的去路。

岷江,都江堰,金堂峡

都江堰是岷江注入四川盆地的入口。我们探寻先辈治水的足迹,到了都江堰,情况却突然变得复杂了起来。

相传在都江堰治过水的,有三位:大禹,鳖灵,李冰(及其子)。

大禹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人物,《尚书·禹贡》说:“(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鳖灵是古蜀国国王。《蜀王本纪》:“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治水成功后,鳖灵当上国王,建立开明王朝,历十二世,亡于秦。鳖灵的生卒年代不详。秦灭巴蜀是公元前316年。假设平均每任国王在位30年,开明王朝共360年。实际上,依中原王朝的经验,长命的王朝也就300年的寿命。所以我们倒推一下,鳖灵应该是公元前六七百年左右的人物。也就是说,鳖灵是大禹之后1300年左右的人物。

李冰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任职期间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起因是“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岷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三者对照,矛盾出现了。

先看大禹在此治水的记载:

点看全图

图154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尚书·禹贡》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前面我们刚刚看过,岷江上游确实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所以“岷山导江”是成立的。那么,“东别为沱”呢?

从卫星地图上看,岷江出了都江堰之后,分出了支流沱江。沱江几乎是向正东方向去的。所以“东别为沱”也是成立的。

从图上看,沱江是穿过了龙泉山的(即金堂峡所在)。奇怪的是,在当地的传说中,金堂峡却是后世的鳖灵开凿的。这就不好理解了。为什么呢?因为,大禹既然有意分出了沱江,就没有理由不开凿龙泉山——否则沱江水道是不通的。治水治成半吊子工程,显然不是大禹的风格。而且大禹是有神力加持的,开凿龙泉山只是举手之劳,没有理由不做。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禹在都江堰处凿开了山口将岷江导入了四川盆地,进入盆地后又将江水向东分出了沱江支流,并凿开了龙泉山的金堂峡让沱江得以通过。

再看鳖灵的治水。

《蜀王本纪》:“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这段文字里有好多不合逻辑之处。譬如鳖灵死而复活,尸体能逆流而上,等。《鳖灵 开明王朝定都成都》将这段文字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此文分析认为鳖灵是犯了死罪的楚人,亡命逃到蜀地。

玉山是哪座山,今天的学者们还在争论。根据“出水”一词,很多学者怀疑玉山是今日之玉垒山。不过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可疑。一则,我们单看这段文字:玉山出水很大,所以鳖灵决玉山。那出水不就更大了么?这不合逻辑。二则,作为岷江注入成都平原的峡口,大禹已经决过了,不需要鳖灵再来决一次。如果真的需要鳖灵来决,会是什么原因?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峡谷两侧山体崩塌坠入江中壅塞江水形成堰塞湖。那样的话,会有一盆水悬在成都人民头上。成都人民担心的是堰塞湖坝体哪天突然崩了,洪水突然冲下来冲毁家园危及生命。但那样的话,措辞就不会是“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

我怀疑“出水”是“阻水”之误。将“出水”改为“阻水”,逻辑就通顺了:“时玉山阻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如果这样的话,玉山是哪座山呢?

点看全图

图155成都平原等高线

我们抛开那些史料与传说,看看成都平原的地理条件。上图是成都平原的等高线。其中,黄色的是500米等高线,红色的是510米等高线。可以看到,从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往下高度是层层递减的。以都江堰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高度递减的扇面。右侧,如黄色等高线所示,也有两个扇面,其中心分别是沱江的出口金堂峡和岷江的出口新津县。如果金堂峡两侧山体崩塌导致潴水壅江,那么山前水位会上涨到500米以上,形成一个扇形的湖泊。但水位不会超过510米。因为在到达510米高度之前,水就能通过下方的岷江通道泄出平原了。但是这500米海拔的水位,也是成都人民不能接受的。因为成都主城区的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如果任由金堂峡潴水壅江,成都就全泡水里了。《蜀王本纪》中记载的“若尧之洪水”就非常准确了。

所以分析下来看,鳖灵决的应当是金堂峡,玉山当指龙泉山。我们看一下金堂峡:

点看全图

图156金堂峡

峡长约两公里,宽不足百米。两侧山体海拔高度在700~800米之间,水面海拔在440米左右。作为对比,李冰花了5年时间在无火药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宝瓶口)。简单计算一下,金堂峡的工程量是玉垒山宝瓶口的1000倍。鳖灵是比李冰更早的人物,未闻鳖灵有神力加持,那么他的手段不可能超过李冰。就算他有与李冰完全相同的技术,同比计算一下,他得干5000年才能凿开金堂峡。

前后对比,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样的:大禹分出了沱江并开凿了金堂峡供沱江东去。但过了1300年后,因为金堂峡两侧山体陡峭,自然风化等原因,部分山体从崖壁上脱落后坠落江中导致金堂峡壅江潴水,山前水位上涨。特别是每年雨季到来之时,沱江水量大增,导致金堂峡前湖面扩大,“若尧之洪水”。鳖灵带人解决了金堂峡中坠入江中的石块,消除了成都平原的水患。

有大量的史料和证据证明鳖灵拓开金堂峡。

《读史方舆纪要》金堂县记载:金堂县东二十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相传望帝(应作丛帝)鳖灵所凿。

《蜀中名胜记》:金堂峡,相传为鳖灵所凿。

嘉庆本《金堂县志》:“三皇庙在三皇滩上,神像中一,左右六,俱狰狞可畏。金堂三皇庙所祀何人?”《四川通志》云:“此盖鳖灵因凿(峡)有功,故建庙祀之,久而昧其源也。”

《舆地纪胜》引《国志》:“会巫山壅江,蜀地潴水。鳖灵遂凿巫山峡,开广汉金堂江,民得安居。”这里的巫山恐怕不是今日的巫山。一则巫山距离蜀地有千里之遥;二则巫山古时属巴人、楚人疆域,鳖灵本是楚人,举族亡命奔蜀,治水又跑到三峡去,是自投罗网;三则,巫峡两岸石壁高达千米以上,作为凡夫的鳖灵对此完全无能为力。所以此句中的“巫山”恐怕仍然是指龙泉山。

最后我们再说一说都江堰。

点看全图

图157都江堰

前面提到,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起因是“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岷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李冰于公元前256年开始修筑都江堰,那么他是大禹之后1800年左右的人物。大禹在此治水的时候向东分出了沱江。显然这个操作是带有灌溉意图的。但是,李冰到四川时,大禹的治水工程已经完工1800年了。这1800年中,岷江年年都会暴发山洪,带着大量泥沙进入成都平原。而河流在平原上,因为泥沙淤积的原因,常常会主动改道——这一点,我们在考察黄河下游的时候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经过了1800年之后,在岷江注入成都平原的位置,大禹最初的设计已经不再能够正常工作了。这时候,又有凡人英雄李冰站出来,继承了先辈的治水精神,完成了都江堰工程。

华菳山,铜锣山,明月山

前面说到,嘉陵江穿越了华蓥山的若干条支脉、铜锣山和明月山。如果这些山脉不从中间断开的话,必然正好拦住嘉陵江的去路。见下图:

点看全图

图158 嘉陵江、长江连续横贯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

此图中条状山脉非常醒目。嘉陵江从西北方逶迤而来,但却以直线路径连续穿越华蓥山脉数条分支(①~⑤),与长江汇合之后又连续贯穿了东侧4条山脉⑥~⑨。这一次,我们不再仅仅能够通过卫星照片主观取证了,我们还有史籍为证:

《华阳国志》载:

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

注意这里《华阳国志》的文字中又出现了“九河”字样。前面我们在黄河下游见过一次九河,但此处的文字中写的显然是处于铜锣峡上游的九河。我们细数一下,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围绕的盆地,众多河流从群山当中流出并注入盆地,如果数小河的话其实远超九条。当然在古汉语中“九”常为虚指,真实的含义是“很多”。

我们近距离看一下铜锣峡:

点看全图

图159 铜锣峡

两岸山壁平整如削。——用“如”字可能不准确,因为确实就是削出来的。:-)

有趣的地貌

在寻找四川盆地内部治水痕迹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点有趣的东西。

点看全图

图160山顶上的盆地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四川盆地中间的几条山脉上看到了几处色泽明显不同的区域。我们已经知道,在四川盆地平原中,平原的颜色是淡绿的(因为开辟成了农田,淡绿色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绿色与收割完了庄稼只剩裸露的泥土的褐色的混合的结果),山脉的颜色是墨绿的(长年生长的树木的颜色)。但在这张图中,山脉的中间又出现了一些淡绿色的区域。

看一下高程:

点看全图

图161山体淡绿色区域的高程图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在这个狭长的地带又一次看到了熟悉的场景:盆地中的平原!泄湖成原!四周墨绿色的都是较高的山体,中间绿色的问题则是盆地平原。(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区域的中间部分的平原不够平,说是丘陵更合适一点。应该是成为湖泊的时间不够长,泥沙还没有厚到可以淹没湖底的乱石,就被大禹掘开了豁口将湖水泄出了。)

点看全图

图162 华蓥山和铜锣山中的平原(湖泊)

在这张图的右上方,从左至右的三条山脉分别是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我们可以看到,华蓥山、铜锣山的山体中间出现了同样风格的狭长平原地带。这就意味着这些区域从前也都是湖泊。

点看全图

图163 嘉陵江穿越华蓥山的分支

上图中,嘉陵江穿越了华菳山的数条分支。我们重点考察一下最西边的这一条。可以看到山顶上也有一个狭长的比较平坦的盆地平原,其地势从南向北是逐渐下降的。事实上这个地貌也是嘉陵江穿越华菳山的峡谷属于人工开凿的证据。原因很简单:如果这个峡谷一直就有,那么这个山脊上的平原就无法积累湖水,因而也没有机会在湖底积蓄泥沙,以及后来水泄空后形成平原。

通宝推:陈王奋起,审度,
家园 (12)四川盆地(续2)- 长江故道之清江

长江三峡之外有个“大三峡”

在三峡裂谷没有形成和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清江峡谷是长江东流的通道,清江峡谷是长江故道。在三峡形成、长江改道后,因三峡无数次崩山壅江,在几十万年间,长江多次行故道南流清江。

点看全图

图 164 清江(长江故道)

从上方的地形图上看,清江与长江都像是大禹的手笔。尤其是清江,从两岸的石头走势及色泽上看,清江大部分都是从大石块上开辟出的河道,而长江河道更多地借用了山脉原有的走势。

点看全图

图 165 沐抚大峡谷(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俯视

点看全图

图 166沐抚大峡谷(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内景

史载,清江本是长江故道。看这垂直于水面的石壁,很难相信这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后来大禹嫌清江过于狭窄,于是另辟新江。因为拓宽清江的话,整个河道都要从山体上凿出来,工程量太大了。而长江河道多数借用山脉原有走势,只有少数关键节点需要劈开山体,工程量大为减少。于是大禹最终选择了从三峡地带开辟新江。

新江开通之后,故道就差不多干涸了。也就成就了今日的恩施大峡谷。

家园 补充:荆州进贡路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充:梁州进贡路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充:雍州进贡路线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补充:雍州主要平原示意图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家园 (13)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对长江流域的考察正是从源头的沱沱河开始的。为什么这里又有此问呢?因为在梳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江的源头在历史上其实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个争议实际上今天也仍然存在。

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中写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认为长江发源于岷山。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荀子·子道篇》记载: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明代徐霞客游历之前,古人一直视岷江上游为长江正源,后来依然习惯称其为文化上的“江源文明”。

明朝中后期的徐霞客首次明确提出金沙江就是长江的源头,他在《溯江纪源》一文中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余按岷江经成都至叙,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至叙,共二千余里;舍远而宗近,岂其源独与河异乎?“其实岷之入江,与渭之入河,皆中国之支流,而岷江为舟楫所通,金沙江盘折蛮僚溪峒间,水陆俱莫能溯。”不过,由于明朝的疆域未能延伸到青藏高原,徐霞客也未能探究长江源。

点看全图

图 167 《禹迹图》局部

从《禹迹图》上看,岷江被标注为“大江源”,而考察金沙江与岷江的汇合点,岷江与长江浑然一体,金沙江呈锐角汇入岷江河道。

实际上,在《禹迹图》中,即使简单目测,也可以看到金沙江一支比岷江一支要长不少。但是依然是岷江被标为“大江源”。

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我的研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金沙江原来并不注入长江!

恰恰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将金沙江改道导入了岷江河道。因为金沙江水量较岷江为丰,长度又较岷江更长,所以后世之人就觉得金沙江才应该是长江源头。但在大禹(以及同时代的古人)看来,岷江是主,金沙江为客,当然应该以主为尊。

证据有三:

1. 考察上图中岷江与金沙江汇合点,岷江走势与汇合点下游浑然一体,金沙江则呈锐角汇入。可见岷江是主,金沙江为客;

2. 考察四川盆地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在金沙江汇入四川盆地的入口处,地形没有丝毫的抬升。根据我们对盆地平原成因的分析,在河流注入湖区的入口处,河流带来的泥沙会因为流速的降低沉降在上游地区。所以,在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大湖的时候,如果金沙江已经注入了,那么湖底东南部会形成相对较高的地势。但现在东南部的地势并有丝毫因为金沙江注入而抬升的迹象,可以认为其时金沙江并不注入四川盆地;

点看全图

图 168 四川盆地高程图

3. 在古地图中,金沙江向南汇入孟加拉湾

点看全图

图 169 万国堪舆全图(局部)

上图是《万国堪舆全图》局部。

此图有一段非常传奇的来历。根据网友“自说自话的总裁”的考证(昆仑山究竟在哪?埃及?新疆?青藏?也许它就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

西方人说,它是利玛窦传授给中国人的世界地图,最早绘制于1602年。

但是,利玛窦自己却说,他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参考了很多远古中国的地理知识,甚至还在提到了一位道士。这副地图是他受道士托梦给他后绘制而成的。

当然也有人说,托梦说纯属扯蛋,这是南方官员的政治秀。但是“自说自话的总裁”却觉得,如果没有道士托梦,那么利玛窦并无可能将世界上其他大洲画出来。所以托梦说倒有几分可信。

上图是我们选取的《万国堪舆全图》局部。在这个局部,至少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关注:

一、长江的源头被标记为岷江;二、黄河的源头被标记为“星宿海”;三、金沙江直接向南过缅甸注入孟加拉湾了,并没有拐弯向东注入四川盆地。

点看全图

图 170 金沙江流域地形图

实际上,我们仅仅从高空俯视一下这一块区域,看看这一块区域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也应该会意识到这一带的河流大概率是南北走向的,向南汇入大洋的可能性很大。

前面我们在考察金沙江走向的时候也已经大致看过两岸的山体,人工切削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这一切都说明大禹有意将原来向南注入大洋的金沙江改道到中华腹地了。

不过,通过对金沙江沿途地形考察后我们发现,金沙江最有可能汇入的大洋并不是缅甸湾或者孟加拉湾,而是与澜沧江汇合后流经中南半岛,在中南半岛的南部注入南海,或者成为红河的上游从越南河内注入北部湾。

通宝推:破鱼,
家园 学习!

感谢~

加油~

家园 (14)龟蛇锁大江

我们沿江一路下行,就来到了江汉会合处。这边有龟山蛇山隔江耸立,更有“龟蛇锁大江”的说法。

查龟山蛇山得名,有两种说法。

第一个说法:

明代袁宗道《白苏斋类集》:“江、汉会合处,大别山隆然若巨鳌浮水上。”——这是龟山之名的出处;

当年南宋诗人陆游入蜀途经江夏,他在《入蜀记》中写道:“山缭绕如伏蛇,自西亘东,因其上为城,缺环仅存,州治及漕司,皆依此山。”——这是蛇山之名的出处。

点看全图

图171 龟蛇锁大江

点看全图

图172 江面看龟山

一定是我眼拙啊,我怎么看也不觉得这山有龟之形,无论是从天上俯视,还是从江面眺望。

至于武昌的蛇山“缭绕如伏蛇”,就更觉得奇怪了。

点看全图

图173 地面看蛇山

你觉得它“缭绕如伏蛇”吗?

当然了,近代搞城市建设,龟蛇二山的山体被改动也是有可能的。那么这样的比附就永远没有机会查实了。

我们再说第二个疑点:袁宗道是明朝人,而陆游是南宋人。查两人的出生年月,这两人差375岁。为何给两山起名如此工整对仗?

再者,就算二山各自得名,“锁大江”的“锁”字从何说起?两山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大江从中间流过,也没有明显被山阻碍。

龟蛇二山得名的第二个说法:

传说龟、蛇二山是大禹手下两员大将所变化。大禹治水时,命龟蛇二将竭尽全力制伏长江水患,但由于水怪厉害,仍时常兴风作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两员大将为了战胜水怪,以自己的身体变作龟、蛇二山,将水怪永远镇压在山下。龟山头伸出江边部分称“禹功矶”,上面建有禹王庙(又称禹稷行宫),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

我们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传说:

大禹时期,地广人稀。荒野之中,很多动物生存了几千年了,长到了非常大的体量。这时候大禹治水,很多原来是湖底的地方变成了平原,地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百姓到新辟的平原居住,原来在此地生存的一些体形较大的生物就可能与人类发生冲突。

这样的巨型生物实际上现在也有(虽然比较少):

点看全图

图174 四川宜宾被挖掘机挖断的黄花松大蛇

可能这张图大家看了还是将信将疑。这里还有一段巨蛇的视频:印度惊现"世界级巨蟒"!挖掘机空中甩蛇,蛇还是活的,大小也不在上图中的蛇之下。

可以想像,大禹治理了龟蛇二山(那时候它们还不叫这个名字)附近的水患之后,百姓开始搬到附近居住。这时江中就常有水怪(大型水生生物)前来骚扰。

这个时候大禹该怎么办呢?好办。部署雷达阵地和导弹阵地,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点看全图

图175 军事雷达

点看全图

图176 导弹

看上面两图。假如大禹将它们部署在长江两岸的山头上,土人远远看见了,会怎么描述?雷达的金属网是不是有几分像龟壳?翘着的导弹像不像昂起的蛇头?

还有,这两个阵地怎么部署?显然一边一个比较理想。因为要防范的是江中来敌,部署在两岸,可以得到最佳视界和射界,不会互相干扰。

再者,两座山的高度略有差异,海拔高度分别为90.02米和85.12米。两个阵地各自部署在哪边?显然雷达阵地应该放在高一点的地方以获得最佳视界。导弹发射的时候会腾空的,不差这一点高度。所以今天我们看到,高者为龟山,低者为蛇山。

这两个阵地部署完成之后,江中来敌就再也没有可能从此经过了。“龟蛇锁大江”的“锁”字也得到了完美的解释。

家园 有人考证过,临夏就是大禹部落的发源地。

夏朝的这个夏,就是来源于临夏、大夏河。

家园 (15)填云梦泽

点看全图

图177 大禹神话园《填云梦泽》

开通巫山,不想水流云梦泽等地,水患更大。禹按衡山神建议向天帝求来息壤,填云梦泽和湘江、潇水合流处,顷刻云梦泽陆地升高,水患平息。

点看全图

图178 长江中下游落差

看上图。长江泄出三峡之后,进入中下游平原。长江在泄出三峡之后,海拔迅速下降至50米左右。在剩下的1200公里路程中,海拔从50米降至0。可以想像长江中下游河道有多么平缓。

因为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持续堆积,今天云梦泽已经不复存在。不过感谢历史学家们的研究,今天我们还是大体能够了解云梦泽的大概位置:

点看全图

图179 云梦泽

点看全图

图180 江汉平原地形

这个地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周围一圈山脉,若干条河流注入,一个出水口。不同的是,江汉盆地的海拔特别低,只有30米左右。对照前面的神话传说:“开通巫山,不想水流云梦泽等地,水患更大。禹按衡山神建议向天帝求来息壤,填云梦泽和湘江、潇水合流处,顷刻云梦泽陆地升高,水患平息。”今天我们看到的30米左右的海拔还是升高后的结果。如果传说为真,在大禹使用息壤之前,这里的海拔应该是低于下游河道海拔的——甚至低于海平面也有可能。也就是说,简单地疏通通向下游的河道,并不足以排出盆地中的水。上游来水必然在此大面积积蓄,形成一个大湖。要想将此地的水排空,需要适当将盆地中的地垫高一些。于是大禹请求天帝赐予息壤,而天帝也确实给了。为什么天帝不肯给鲧而愿意给禹?因为禹用息壤仍然是为了帮助排水。

这也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大禹明确使用了息壤的地方。科研人员们如果有机会深入研究一下江汉平原中地层的成份,也许能够探知传说中的息壤到底是什么物质组成。

家园 大禹不会用这么低级的武器。
家园 (16)其余内容……

土鳖抗铁牛,我终于将其余部分全部写完了。

考虑到传播的方便 ,我将整个系列发表在新浪微博上了,感兴趣的河友请移步新浪微博:

这是第一篇:大禹治水行迹考(1)引子: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生命是可能的

单击文末的“下一篇”可以跳转到系列中的后一篇文章。

家园 完整版目录

大禹治水行迹考(1)引子: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生命是可能的

人类生物技术的成就已经暗示了人类本身也是被造物的可能

大禹治水行迹考(2)女娲造人的传说

是来处,也是归途。

大禹治水行迹考(3)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子孙承血统,传人传文化

大禹治水行迹考(4)大禹相关神话传说

神既造人,不会置诸山野任其自生自灭

大禹治水行迹考(5)大禹相关神话传说:大禹降生

从鲧克隆禹?

大禹治水行迹考(6)大禹相关神话传说:神马自来

无人驾驶的车辆和飞行器

大禹治水行迹考(7)大禹相关神话传说:应龙画江河

神兽只是超级工程机械

大禹治水行迹考(8)大禹相关神话传说:变熊惊妻

机甲工程队

大禹治水行迹考(9)中国地理的宏观视角

百川东到海,真的是自然么?

大禹治水行迹考(10)黄河流域之临夏盆地

解剖一只麻雀

大禹治水行迹考(11)平原形成新理论:禹成说

特殊到一般

大禹治水行迹考(12)黄河串起的绿宝石

一般再到特殊

大禹治水行迹考(13)晋陕峡谷

水落石出,道阻且长

大禹治水行迹考(14)汾渭平原和三门峡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大禹治水行迹考(15)伊阙和伊洛平原

说甚“天然门阙”?

大禹治水行迹考(16)黄河下游

黄河携沙入平原,自古河道多变迁。遍寻难觅英雄影,唯见地名传世间

大禹治水行迹考(17)黄河上游

《禹迹图》不是全貌

大禹治水行迹考(18)黄河几字湾

此地既荒且平,何妨署我之名?

大禹治水行迹考(19)黄土高原

竟然也是大禹成就

大禹治水行迹考(20)关于水名的一些猜想

投机取巧的古人:-)

大禹治水行迹考(21)外一篇:消失的夏王朝

洪水既治,大地甫平。最理想的建都地,竟在黄土之上

大禹治水神话考(22)长江源头

一样的斧凿痕迹

大禹治水行迹考(23)四川盆地

若不劈开三峡,四川盆地就是中国的地中海

大禹治水行迹考(24)长江故道之清江

本是长江故道,因太窄,大禹另辟三峡为江

大禹治水行迹考(25)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岷江本是大江源

大禹治水行迹考(26)龟蛇锁大江

水怪兴风作浪,大禹部署军事阵地歼灭之

大禹治水行迹考(27)填云梦泽

海拔太低,积水难以尽排。大禹使用息壤抬高湖床以排水。

大禹治水行迹考(28)震泽移山

临近海洋,海潮震荡为患。大禹移山阻之。

大禹治水行迹考(29)“江”字解

江者,四川盆地之肛也。

大禹治水行迹考(30)淮河之荆涂之峡

平原,实在是太平了。

大禹治水行迹考(31)黑龙江流域

平原也是禹成

大禹治水行迹考(32)东南沿海

大小盆地隐深山,劈山成峡河相连。洪水暴雨全无惧,深河自可护周全。

大禹治水行迹考(33)海河流域

太行山大峡谷,绝美的风景

大禹治水行迹考(34)珠江水系:意外的挑战

“禹成说”不足以解释了。也许……是鲧的痕迹?

大禹治水行迹考(35)平原河道疏浚

露出水面的湖床需要疏浚出河道,以免雨后山区的洪水涌入平原,漫患无边

大禹治水行迹考(36)泽被后世的烂尾工程

移了一半的山,成了后世绝美的风景

大禹治水行迹考(37)说文解字

文字中影影绰绰的历史

大禹治水行迹考(38)尾声

大禹治水,是神仙也觉得了不起的伟业

大禹治水行迹考(39)补记:国外的治水遗迹

大禹治的,是九州之水?是天下之水?

大禹治水行迹考(40)跋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发展不是线性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