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 hwd99

共:💬66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保甲法”在王安石的“强兵”构想中

(接标题)只是一个次要规划,或者说是他长期构想中的一个初步规划。《长编》卷232载有他对皇帝说的话,强兵“不过什伍百姓,训练兵甲,储积财谷,然大抵要驭将帅,令奉行朝廷政令”。王曾瑜先生在《宋朝兵制初探》认为这段话是他的强兵纲领。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即使王安石自己也没把保甲看做救宋的灵丹妙药。

如你所说,王安石希望通过保甲法把宋朝的募兵制最终过渡回征兵制。具体来说,王所希望达到的就是唐所施行的府兵制。这点从以下这段王安石的话可以佐证“秦雖決裂阡陌,然什伍之法尚如古,此所以兵眾而強也。近代惟府兵為近之,唐亦以府兵兼制夷狄,安強中國,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今舍已然之成憲,而守五代亂亡之遺法,其不足以致安強無疑。然人皆恬然不以因循為可憂者,所見淺近故也。為天下決非所見淺近之人能致安強也”(长编238)

我认为王安石的构想有两个问题。第一,他认为府兵制必然强于募兵制。这点在历史上并不成立。固然初唐的府兵制确实安强中国,但汉武行募兵制同样可以安强中国。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府兵制实行的基础是必须是土地国家所有的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农民先养活自己,才有余力去养兵。这一点在北魏至隋唐无一例外。唐府兵制为什么搞不下去,根本原因还是天宝开元年间均田制被破坏了。王安石的变法主张里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构想,既然如此,他所希望达到的府兵制也只是无源之水而已。即使有神宗的全力支持,他最终也得失败。

王安石的构想有问题并不代表司马光就一定对。只以《乞罢保甲状》中那段“中国之民奔北溃败可以前料”那段话为例,这段话被邓广铭老先生批为“对当时忠勇爱国的人民固不免是全然错误的估计”(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邓先生说话当然有根据,在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斗争中,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并没有“鸣镝始交,其奔北溃败”而是和金兵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如果我们剔除了楼主和《如果xxx》那种心态,,却也不能否认司马光说的是有一定根据。起码应该承认,在当时,草原民族的军事素质比农耕民族要高。承认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耻的。若只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宋朝壮丁都比金兵还要强悍,那北宋怎么会灭亡?岳家军又有什么值得我们追忆至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