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 hwd99

共:💬66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何为“司马氏观点出处”?

原文在《宋史》卷192(志145、兵6),中华书局版第14册4779页。

司马氏观点我当然是不赞成(我自己也是更倾向于王安石变法),可是这不代表雄文作者的写作就有说服力。司马光第一段讲的是改成保甲法,引起地方百姓的担心,以为不详。因兵者乃不详之器也,怎么被雄文作者扯到“农村的平民老头儿的喜乐”“基层表决”之类的地方去了。这种天马行空的东西自然我觉得可笑。这要是高考,看到选择题答案A如此,我肯定先排除出去。这连于丹的水平都不如。

后边的两段讲法我同意,因史实如此。可惜作者又来了个“保甲法就这样被废除了,宋神宗王安石苦心经营的不费钱、不误农的全民皆兵政策,已经实施了15年,让两代人习武成长的政策,就此破灭。几十年之后金兵突破边关后长驱直入,直抵开封城下,灭亡北宋时,任何一个有理智有记忆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恨谁。”

王安石推行保甲法有两个目的:加强地方秩序,建设庞大的治安维持网;以及最终可以废除募兵制,实行征兵制。不过,第一个目的符合当时的需要,宋神宗也赞同,第二个目的,其实因为违反“祖宗之法”,一直被宋神宗怀疑,很难有具体进展。这些地方武装不可能被信赖。

哲宗亲政之后,迅速提拔改革派,全面驱逐保守派。新法也是尽都恢复,直至宣和靖康之时。(中间只有建中靖国一年有所反复)。至於保甲法,当年元祐党人废的就不干不净的。陈振《宋史》(上海人民版)260页就特别写到保甲法被罢废其实是流於形式而已。

Paul Smith在剑桥中国史宋史上卷第五章写到,元祐年间首先废除开封和附近几路的保甲法,因这些地方被保守派认为为害最烈。但是其他地区怎么废的?废具体哪些政策?当初练兵效果如何?还是要未来研究才能知道。

另,绍聖之后,元符和徽宗都对西夏用兵,战绩不错。可以参见著名香港学者曾瑞龙的《拓边西北》一书。

总之,要注意的是历史的复杂性,新法的保甲法效果如何还待研究,元祐是不是真的废了,完全根除呢?也很难讲。想想看九百年前的社会,中央政府的政策地方如何配合,有意识形态宣传机器和媒体吗?如何考评官员,是严格贯彻中央意志吗?中央有统一的意志吗?各种问题是很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两分法。

另外,司马光固然写文章这里强词夺理,不过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祖宗之法,也就是打压地方军事势力(因晚唐五代的前例),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司马光等“旧党”其实是限制皇权扩张,主张以儒者的“道统”来平衡“政统”,王安石反而是主张扩大皇权,为日後明清的专制之滥觞。孰优孰劣?面对外敌如何取舍?老实讲,我希望二十年後可以更了解。但是无论如何不是您转贴的那种文章讲的如此容易解决。

原来救宋朝真容易,搞个保甲、征兵就解决了。那当初盛唐帝国府兵制打天下,怎么还被安史之乱搞得狼狈不堪,还要借回鹘兵平叛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