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夏商楚歌

注册:2011-03-28 23:58:16
从二品: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
💧34154
🌟2731
💓146

家园

所有帖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12-29 15:13:45分页 全看 树展
🙂请查百度中陕西眉县出土的单氏墓 ↑64 ↓0
2003年1月19日,陝西眉县楊家村发現一组窖藏西周青銅器.此次出土铜器的数量大至27件、铭文更多至3000以上.我详细解释一下,希望能回答大家的疑问.这是针对您句话的质疑;"史记殷本纪这种说烂的玩意还拿来说事,显然连周本纪的先公世系大量缺失都不知道。" 不好意思,我没表达清楚 ...
2011-12-29 15:00:38分页 全看 树展
🙂继续回答您的问题 ↑9 ↓0
现在再说说"学界统一认为,夏是王朝、是奴隶制、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一回事,证据呢?您要能都统一认识了,这30年还争论个啥啊??" 这话您可能没理解我的意思,是我的错,我没把本义表达清楚,抱歉.说实话,您的问话如果不是如此尖锐,我的确不会说,那么就说说当年二里头为什么被统一定为夏王 ...
2011-12-29 14:52:27分页 全看 树展
🙂只推荐可不成啊,应该是讨论中使大家提高, ↑0 ↓0
首先我就需要提高,呵呵,虽然我不是太明白您的意思,但就目前我的理解先说说啊,若是理解错了,请指正. 说实话,材料的确不是我自己的,这个我在文章里已经说过,我个人看法,在这里就实话实说吧,对二里头我认为,个人查资料和考据结果,怀疑未必是夏.因为疑点头多,而且这些疑点我自己解决不了 ...
2011-12-29 14:46:26分页 全看 树展
🙂再肯定? ↑2 ↓0
不好意思,我所了解的情况是,目前学术界以李学勤为首的一派,打着伟大的爱国宣传牌矛头是直指疑古,也就是古史辩派.至于您的说法,我还真希望是真的.想象
2011-07-24 07:26:07分页 全看 树展
😥请您行个方便好吗? ↑2 ↓0
先生;我回过您的几个问题,但您的反映使我震惊,因此我不打算继续,其原因一是;我没时间和您这么耗下去。二。没有谈话基础。很难沟通。三;你只认定自己的所有观点,并固执,坚决的决定坚持到底,直到山无棱天地合。。 遗憾的是本人修为不够,实在做不到对您在我的文章后回复视而不见。只好拜托您 ...
2011-07-24 07:18:48分页 全看 树展
🙂四海 ↑0 ↓0
中国的确曾有“四海”之称,这是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并不是真的四个海。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 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 ...
2011-07-21 01:15:32分页 全看 树展
🙂当不起 ↑0 ↓0
这是实在老师在给群员科普的系列课程之一,全部拿过来你就不会说我那篇是高山仰止了。。。呵呵,谢谢夸赞
2011-07-18 22:25:40分页 全看 树展
🙂请注意审题 ↑0 ↓0
实在老师的课是分段的,这只是其中一堂课,而且,这一课的题目是谈中华文化在四大文明中的现象,并不是讲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麻烦请正确理解。谢谢
2011-07-18 21:43:46分页 全看 树展
🙂【转贴】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之谜 ↑36 ↓0
此文是【龙云阁】①保和殿2011年7月18日夏后实在老师的讲稿 我看这篇讲稿已经回答了那位月下先生的问题,因此转过来,希望月下先生满意。顺便向各位道歉,本人多日未归,的确是没时间,还望原谅 以下是实在老师的讲稿正文; 谈到中华文化都喜欢说句;源远流长,为什么这样说? 其见 ...
2011-04-10 17:40:50分页 全看 树展
🙂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他人,不要在自己立场考虑他人。 ↑8 ↓0
本人从不开博,主要是玩不好,更不懂网络规矩。因为埋首故纸堆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对大家熟悉的事情很无知。若大个房子乱的比狗窝强不的了多少,一篇不到五百字的文章往往需要查几个月材料。好容易完工发到简帛网,人家一言不发退回来,什么问题?不告诉你,自己去查,再发,再退。继续查,接着翻,终于 ...
2011-04-10 16:49:09分页 全看 树展
🙂三代称呼 ↑161 ↓0
抽空上来看看,发现大家对三代的称呼很纠结。由于时间有限,马上又要出发,来不及一个个的回复,在这里简单的说下。 “君” 商代金文中“君”字只有一例。甲骨文中的“君”字就是“尹”字,(金文中尹、君有时混用)意义相等,但是用法并不完全等同。算是通用之例。“尹”、“君”之间为派生分化 ...
2011-04-03 08:19:07分页 全看 树展
🙂活着为王,死了才为帝 ↑16 ↓0
商代,帝是祭名。而祭名有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代表美称,后半部分是日干。就像后来的皇帝,活着的时候人家叫他皇帝、皇上、陛下。死了才会叫做什么宗。 今天的人理解这些很难,这些复杂的称号等等问题和三代体制有关,三代都不存在统一的中央王朝,他们之间的轮替也不是如后来的那样。大家对很多东西 ...
2011-04-03 07:37:56分页 全看 树展
🙂复杂的问题 ↑8 ↓0
我想你问的应该不仅仅是文明吧。认定文明标准是文化,如果是血统,纯粹的汉人早就不存在。王朝更迭中国从不间断,有句话说的好,武力的征服只是暂时,要想真正,彻底的征服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只有文化。 我国威胁往往来自北方的草原民族,而游牧民族的文化很低,又一直崇尚汉文化。汉人虽说国家灭亡, ...
2011-04-03 06:54:29分页 全看 树展
🙂史料的错记关键是政治原因 ↑3 ↓0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对自己不利的事,定不能见诸史册。而亡国之君不可能被美美的记一笔。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就形 ...
2011-04-03 06:37:38分页 全看 树展
🙂浅谈考古认定的标准 ↑198 ↓0
下午上线看到不少朋友的回复,我看了下大多是对考古常识缺乏了解,才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此作个说明,看到这里的朋友对三代史这么感兴趣,素质也比其他论坛高,很高兴,愿意在今后的日子尽可能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分批向诸位解答,也愿意贡献自己的资料与大家共享。另外,本人工作需要,马上出远门,一段 ...
所有帖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