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西宗教差异的语言因素 -- 唵啊吽
不过"不在乎"只是一种超脱的生存境界,并不能够否定"因果逻辑"在直觉上是universal law,也不能否认形而上追根溯源探求的价值...
这大约也是基督教环境中多产fundamentalists,而中国的儒释道多出pragmatists的原因之一....既是方法论的差异,也是人生态度的差异...
关于西方,当代美国和欧洲的区别也比较大,美国是个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而欧洲大部分地方已经是无神论的氛围...
老兄的似乎没有判明 西方是先有 信奉造物主 的社会心理,还是先形成了语言。也许你的意思本来就是 两者属于鸡生蛋蛋生鸡、是携手共进的关系?
感觉老兄是在拿出西方与东方截然不同的两点来,然后说这两点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联,却又狡猾地不明说是谁影响了谁。倒是一楼语迟兄为兄说了出来 --- “语言是形而下,先有社会心理,语言是社会心理的产物”。
我的质疑是,公认西方现代文明有两大源头,一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另一个是基督教文明。在基督教文明笼罩欧洲之前,欧洲的高度文明已经存续了至少700年!也就是说,古代欧洲的主要语言文字 希腊语和拉丁语在基督教笼罩欧洲之前早已发展成形。现代语言中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都是拉丁语的后裔,这些西方语言的特质(主谓宾架构齐全严谨) 也必然是拉丁语的特质,而拉丁语早在基督教在精神上统治欧洲之前就成形了,可在前基督教的欧洲文明里(古希腊古罗马),我们似乎并未看到明确的造物主情结...
作用都是一样,相信一个绝对的存在,以存有敬畏,达到内心的约束,不敢胡作非为.
所以佛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不是他狂妄,而是给人立下一个不可超越的极限.
只不过大量省略句子的某一部份,但根据上下文能够补出省略的部份.如果根据上下文也不能够补出省略的部份,那就成了病句了.
英文也有省略句子某一部份的情形,尽管不如中文的省略常见.
按定义,耶和华是从虚空里创造了我们这个世界,而佛和道家的神仙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分子,谈不上什么“主”,顶多算个超级超人。
我们说“下雨了”。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懂得这意思。套用语法后,反而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雨自己下来了,这时“雨”是主语。也可以理解天下雨了,这时“雨”是宾语。也可以理解为天气变为雨天了,“下雨了”就是一状语。或者“下雨”就是“天”的谓语。
中文语法大部分是借用西方语法概念,有些概念描述中文反而不太方便。“下雨了”在中文中人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不必分出个主谓宾。
还有点材料那。
问题是如果像刑天那样脑袋都没了,世界对人来说还有意义吗?在这个层面上人主与世主是一回事。老耶能给犹太人送来鹌鹑和玛哪,也能来场大洪水把人世来个reload。黄帝能发明车轮和指南车,也能招来一堆厉害角色跟蚩尤(在圣经里是撒旦)掐架啊。
黄帝最后还和“吉择死·壳老死的”一样来了个飞升呢,怎么就说人家不是“世主”呢?
另:我没说佛道是“主”啊?
老兄这个假说很有意思,但叫真儿起来,却感觉不太有说服力。
首先是我下面提到过的,在欧洲人接受上帝之前,古希腊人 古罗马人 古日尔曼人并无造物主情结。但那时他们的语言已经存在了,而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一样架构齐全 规则严谨。
其次我来说说我的一个猜想假说。我觉得古希腊古罗马人与我们 华夏-汉人最大的不同在于 ---- 他们对事物有着极强的归纳抽象的 倾向,而我们基本没有这种倾向。
证据一:古希腊先贤们最早开始思考万物本质的问题,并开创了 metaphysics (形而上) 这个概念。我们的文化中却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一件件具体的事物上,只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却没有认真思考过事物之间本质上的共性。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形而上”这个概念,直到从西方将其引进过来。
证据二:古希腊人发明了体系比较完备的逻辑学,而我们文化中的逻辑却一直处于朴素的低级阶段。
古希腊人的这种强烈的归纳抽象欲望,令他们习惯于对所有事物都进行归纳总结、试图找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演绎(归纳之逆向) 到其他不了解的事物上去。
将这种思维倾向代到语言文字上,自然就产生了语法!语法 语法,不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规律性总结么?
在伯拉图PLATO(前427-346)与亚里士多德ARISTATLE(前384-322)时代,语法grammata 一词仅代表‘掌握读和写’,而它 的 派生词 grammatike 代表‘读与写的技巧’。可以说,是古希腊人首先开始了语言的思考和归纳。
随着西方人对语法研究的逐步深入,西方语言逐步建立其庞大森严的语法体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语言多数时候都是主谓宾齐全、架构完整严谨。
而我们中华人却始终没有出现过这种对语言的深入思考和归纳,所以我们始终没有自己的语法 --- 直到从西方引入之后。
说了半天,我的意思是,西方语言中必须要有一个形式主语 it,大概还是与他们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抽象思维倾向有关,而不是因为他们有造物主情结。
让我们假设远古时候,符号的使用对大多数族裔都是基本上差不多的,就是开始时都是象形符号。后来,中国与西方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语言文字道路,中文成为表意文字,而西文成为表音文字。其结果是西人思考与语言密切关联,思维活动仅出现在大脑左半球,而中国人思维要用左右两个半球一起思维。
这是历史演化问题。
然而,如果西人收养一个中国婴孩,此中国婴孩长大成人后就以西语为母语,就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而难以接受中国文化,特别地,更有可能认同造物主观念。
我想,我们很难就语言与社会心理的因果关系争论出结果,我们不妨用达尔文的演化思路,社会心理与语言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作用,就是我们说的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或者说是社会心理的思维定式,这种稳定性或思维定势与语言密切相关。
天没有喜恶,所谓天地不仁,大概相当于自然规律一类的东西。
而佛不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原有循环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万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如果佛对应于上帝,那不乱套了吗?
我同意您说的“此中国婴孩长大成人后就以西语为母语,就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而难以接受中国文化”,但却对“特别地,更有可能认同造物主观念。”有所保留。
在我看来,现代西方文明由两部分组成 ---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延续,以及近现代基督教文明。(这也是目前公认的看法。)
既然该中国婴孩从小生长于西方文明环境中,他自然比不在那个环境里的中国孩子更容易接受西方文明,又由于西方文明包含基督教文明,那他也自然更容易接受造物主观念。
这与其使用何种语言关系并不大。
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吧 --- 韩国的朝鲜语不属于西方语系,但韩国社会基督徒却比例相当地高(好像是28%),反正明显比中国社会要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韩国家庭收养一个中国婴孩并扶养长大,这个中国婴孩肯定全面接受韩国文化,也因此比普通中国孩子有更大概率认同造物主观念,但这似乎与西方语言就没什么关系了吧?
另外这个例子本身似乎也说明,是否接受造物主观念,与使用何种语言关系不大 ---- 韩国目前的基督徒比例 恐怕不亚于许多欧洲国家的比例,可韩国人从未改用西方语言...
“我们不妨用达尔文的演化思路,社会心理与语言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作用,就是我们说的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或者说是社会心理的思维定式,这种稳定性或思维定势与语言密切相关。”
---- 这个呢,我只认同西方语言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间的这种相互强化作用,但要接受西方语言与认同造物主观念之间的相互强化作用,还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和论证。
老兄的这个话题确实很有意思, 也希望招来其他小碰油一起讨论。
上帝说:不学好,进不了天堂,做坏事不知道忏悔的下地狱.
中国人说:你小子不孝顺父母,等着挨雷劈吧!
佛说:我是人天导师,都听我的,谁干坏事,下辈子变畜生.
外国人说中国人不信仰造物主,因此没道德 ,他们不了解中国人天的概念.天也可以拟人化,就是老天爷,手下还有雷公电母.下次再有老外这么说中国,就告诉他:你们上帝还要等死后审判,俺们中国老天爷直接就下手了!
没有对佛的信仰,人会按照佛的方法去做吗?对佛教的教义没有太多了解,从佛灭度前说要以戒为师来看,他依然是在教怎么做人,提供了规范人言行的方法.
据说现在佛教的戒律是用的百丈禅师定的戒律,最早从印度传来的不适应国情,不好再用了.这应该是件好事,真正传下来的应该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形式.但不是谁都有能力承担这种精神,跟着吓起哄加私货的也不少.
大开眼界,essay of the year!
义和团之前的华北农村就有很多老人称那些假信和拉人信的是“吃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