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布什的“伊拉克门” -- 晨枫
自从水门事件后,美国政治里比较大一点的丑闻都成了门:诺斯中校的“伊朗门”,克林顿的“拉链门”,切尼的“特工门”,不过哪一个门都没有布什的“伊拉克门”大,尽管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阴谋论还没有证实,人们也还没有“伊拉克门”这么一个称呼。伊拉克是布什心中走向光荣与梦想的门,但现在越来越像走向无底深渊的绝望之门。
美国打伊拉克不知是为了石油那么简单。中东坐落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历史、民族、文化的姻缘和冲突盘根错节。控制了中东,不仅控制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供应,更控制了欧亚大陆的支点和对未来世界秩序冲撞力最大的穆斯林文明。以色列当然是美国在中东最主要的鹰犬,但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不共戴天的世仇,使以色列只能对中东地区起负影响力,指望阿拉伯世界跟着以色列走,那真的要等弥赛亚再世了。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老布什见好就收,目的是不打破地区的力量平衡,不陷身于泥潭之中。然而小布什为首的新保守主义不满足于此,要改造中东的文明和民心,伊拉克是一个桥头堡。
不过这个桥头堡不像诺曼底,反而越来越像加里波利。加里波利是土耳其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口的一个半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打成胶着,英法为了打开第二战线,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部队(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简称ANZAC)为炮灰,意欲夺占“欧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接应沙俄的南翼,并诱使仍在骑墙的希腊和保加利亚加入协约国方面。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是加里波利最起劲的鼓吹者。在一系列军事决策上的灾难和双方惨重的伤亡后,英法联军和ANZAC被迫撤退。加里波利之战在英国这个老大帝国的骆驼背上又加了一块石头,要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怕是要遗臭万年。加里波利之战粉碎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对英国的敬仰,现代土耳其在加里波利的尸骨上诞生。
美军入侵伊拉克,就是为了对早已危机四伏的萨达姆政权踹上最后一脚,将民主和自由带给伊拉克人民,在阿拉伯世界建立西方文明的桥头堡。亚伯拉罕曾经从美索不达米亚把犹太人带领到上帝允诺的流淌着蜜和奶的土地,今天西方文明也同样可以从这里出发,“教化”穆斯林世界。萨达姆的军队不足为虑,基地组织的游击队面临强大的美军也将闻风而逃,伊拉克人们将箪壶玉浆,以迎王师,这将是战无不胜的美军的又一个轻而易举的胜利。
美军在打伊拉克的时候就遇到过麻烦,但现在的困难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更大的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布什口口声声要坚持到底,直到伊拉克实现民主(其实是亲美),但另一方面也时不时放风要计划撤军。这倒真实地反映了布什的想法。美军在伊拉克的大规模部署,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军的全球战备状态。军人被迫超期部署在战区,部队调动捉襟见肘,长期连续的战斗行动和遥遥无期的结束前景使军人高度疲惫、士气低下。伊拉克美军当局只公布死亡人数(现在已经达到2000以上),但伤亡总数早已过万。糟糕的是,伤亡率并没有随时间下降的意思,抵抗的烈度有增无减。战争开销也严重影响了美军装备更新的计划,美国经济的衰局使军费难以继续大幅度增加,已经有不少新的关键武器系统的研制和装备计划被缩减、推迟或取消,现有装备的高强度使用又大大提前了退役时间,主战装备青黄不接的可能性现实存在。战争开销对美国已经赤字的财政增加了极大的负担,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使美元大大疲软,给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美国的如意算盘是由美军来打烂伊拉克,盟军接手来擦屁股,就像在阿富汗一样。但是大批盟军没有出现,仅有的狐朋狗党也在纷纷脚底抹油,准备开溜。为了维持总驻军规模,美军甚至可能不得不增加驻军。美军占领军的兵力比入侵的时候还要多。世界民意从一开始就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现在美国民意也开始反对继续占领伊拉克。伊拉克抵抗力量的活动规模没有收到抑制,反而持续扩大,从零星的、突发性的袭击,演变到有明显政治导向的有组织活动,占领军对伊拉克的控制反而收缩到少数主要军事基地周边地区,连巴格达、巴士拉这样的主要城市都无法完全控制,占尽军事技术优势的占领军反而成了自己的囚犯。种种迹象表明,美军通过占领伊拉克来完成文明更迭是一个越来越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但是现在从伊拉克撤军,结果更不可想象。美军在入侵伊拉克作战期间,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斩首行动”上。事实上,首没有斩掉时,伊拉克军队自行崩溃了;萨达姆被抓获后,伊拉克的抵抗运动没有丝毫消减的迹象。抵抗运动的草根性越来越显著,即使抓获或击毙本•拉登或扎卡维,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更严重的是,伊拉克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显著激化,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之间很可能爆发带有宗教性质的内战,这将是占领军当局的噩梦。逊尼派虽然在历史上长期主导伊拉克政治,但逊尼派在人口上是少数。由于逊尼派是美军入侵中最大的利益受损群体,逊尼派和美军的敌对是可以想见的。什叶派长期受到逊尼派的压制,借此机会卷土重来,意欲利用本身的人口优势,借民主选举主导伊拉克政治。美国担心什叶派将政治宗教化的倾向,又担心什叶派掌权将和伊朗同流合污,为他人作嫁衣裳,所以对一人一票的伊拉克大选的走向很是拿不定主意。大选后,伊拉克新政府迟迟组建不起来,美国既着急,又不敢插手,怕里外不是人。库尔德人是战争的最大获益者,在北方建立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但“解放”伊拉克北方的库尔德人还不够,库尔德人的梦想是建立从土耳其到伊朗、从伊拉克到阿塞拜疆的大库尔德斯坦。有了“革命根据地”,库尔德人对独立事业只会更起劲,但这将导致中亚-高加索南部政治地图的重画,对该地区的震荡不可估量。作为在世界处处有“美国利益”的超级大国,敏感地区的长期激烈动荡并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军入侵将沉淀在池塘底的泥沙搅动了起来,现在搅动的池塘水有变成漩涡的可能。基地组织早就看到了这个机会,一方面加紧袭击伊拉克军警,打击其军心、士气,另一方面加紧袭击什叶派,企图挑起具有宗教色彩的内战。宗教内战一旦爆发,交战各方不杀个血流成河、精疲力竭是不会罢手的。占领军将处于极其危险又尴尬的地位,既无法制止交战各方的冲突,又可能成为交战各方的出气筒。更重要的是,牵扯到民族和宗教的伊拉克内战十分可能波及到邻近国家,那样整个中东真是天下大乱了,将不仅牵扯进教派之争、民族之争,还可能将仇恨发泄到美国和西方引燃中东火药库的责任上,美国将难辞其咎。不管内战的结果如何,中东将在政治上高度宗教化,高度反美化,美国对中东文明改造的梦想将付之一炬,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和在“自由世界”的信用将毁于一旦。美国在伊拉克为此驻军,不一定能制止伊拉克的宗教内战;但美国撤军,将肯定不能制止伊拉克的宗教内战,最终对美国的危害更大。
美国培植伊拉克傀儡军警力量已经有一些日子了。除了开始阶段对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和对美国的忠诚度的不恭的评价后,现在已经很少听到关于伊拉克军警和美军协同作战或单独作战的报导,估计是在战斗力和忠诚度上有退无进。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如果占领军撤出伊拉克,伊拉克军警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镇压抵抗力量,和抵抗可能的外敌入侵,这就要求为伊拉克军队配备包括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先进重型装备。就现在的信任度而言,美军几乎不可能容许伊拉克军队拥有这样的重装备,但缺乏强大作战能力的伊拉克军队不可能担当起安全大任,这个死结是美军无法从伊拉克脱身的另一个原因。放到更大的背景里,只要伊拉克战争还没有成为伊拉克军警或伊拉克人民和反叛分子之间的战争,美军就无法撤军而保证不致“江山变色”。
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名义是打击恐怖主义,包括子虚乌有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和萨达姆-本•拉登的互相勾结。美国以为只要打进了伊拉克,挖地三尺,肯定能找到美国所需要的证据。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找到,或者只找到对美国“高度不方便”的证据,毕竟两伊战争期间拉姆斯菲尔德曾经是萨达姆的上宾,伊拉克的化学武器原料和技术就是这个时期美国直接间接经手提供的。美国确实占领了伊拉克,但对于美国希望打击的恐怖主义力量来说,这或许根本不是美国声张的那样,“把战争引向敌人的土地”,而恰恰把本来看得见、够不着的美国大兵送上门来,“关进门里打狗,堵住笼子抓鸡”。恐怖分子不再需要到美国去撞世贸双塔,只要在家门口打冷枪、埋地雷就可以干掉美国大兵,还有比这更爽的吗?对于本•拉登来说,美军继续留驻伊拉克一天,那就是继续当活靶子的一天,就是让美国流血的一天;美军要是被打跑了,那更是天大的胜利;反正怎么着,他就是包赚不赔。对美国来说,当然就是包赔不赚了。政治家需要远见,需要胆略,但政治家最重要的本事是为自己的国家创造决策空间,使自己的国家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局中游刃有余,而不是左右不是。最愚蠢的政治家就是把自己的国家驱赶上单行的羊肠小道,而丧失所有的政策上的灵活性。布什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美国在伊拉克的处境上的进退维谷,使布什对收拾其他“邪恶轴心”的胃口大减,现在再也听不到美国对叙利亚的威胁了,在伊朗问题上,布什只得一再压住火气,继续在外交上走过场,而不敢踢开联合国和盟国轻举妄动。即使在伊朗反复强调已经成功地分离出浓缩铀之后,美国仍然把伊朗的低浓缩铀说成中国以前提供的核电级浓缩铀,一方面抹黑中国,另一方面为自己在不改变“有核必打”的大政策条件下制造国际上的活动空间。对于欧洲大造舆论的苏丹达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据说这里面有黑人基督徒和黑人穆斯林的冲突的背景,当然也少不了石油的事),美国罔顾左右而言他。对“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布什也只好放软身段,“打压”不识相的陈水扁,顶住国会压力不把中国列为“操纵汇率的国家”。这些都是布什在被动局面下不得以而为之,因为布什最大的错误不是具体的决策,而是在重大国策上不考虑后果的一意孤行,极大地局限了美国的决策空间。在决策的结果和预想出现偏差时,美国政策失去弹性空间,不可避免地陷于极大的被动。说伊拉克是美国的第二个越南并不为过。伊拉克当然和越南有极大的不同,但越南最大的问题不是背后有中苏支持,而是美国在越南迷失了战略方向,战略资源大量从主要目标向次要目标转移,威胁到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主要战略目标是抑制苏联,美国介入越南是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多米诺骨牌效应”,属于“有空时顺手处理一下”的次要行动,所以一开始在战略资源上并没有投入很多。当越南战争逐步升级,美国战略资源被大量消耗的时候,美国在世界其他地方应付苏联势力扩张的能力越来越拮据,这正好让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在世界各地见缝插针,蚕食美国势力范围,直到尼克松从越南撤军和里根重建美国优势。布什的思路并非不清楚:中国是美国唯一的长远对手,利用反恐抢占中东是扫清外围的重要一步,但布什对伊拉克的错误估计和约翰逊对越南的错误估计一样,扫清外围的行动喧宾夺主,占用了美国的主要战略资源。更糟糕的是,“伊拉克门”可能是一个通向汲收美国政治资本和军事、经济实力的黑洞的单行道,美国连撤出都不容易。越南撤军主要是一个颜面问题,伊拉克撤军可能把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基尼放出魔瓶,席卷整个中东甚至西方世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得逞对中国并不是好事,中国既没有必要帮本•拉登推波助澜,更不可能帮美国去趟浑水。但美国深陷伊拉克,未必没有给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一个机会。
加里波利的英雄、土耳其开国元勋凯末尔在加里波利的纪念碑上写道:
"Those heroes that shed their blood and lost their lives... You are now lying in the soil of a friendly country. Therefore rest in peac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Johnnies and the Mehmets to us where they lie side by side now here in this country of ours... You, the mothers, who sent their sons from faraway countries wipe away your tears; your sons are now lying in our bosom and are in peace. After having lost their lives on this land, they have become our sons as well."
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之间挣扎的伊拉克人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兴致,在911中失去双塔的美国人也没有这样的兴致,加里波利仍然在战斗。
写的还不错。不过好像有个小小错误,美军在越南死亡5万多,伤10多万,而不是伤亡5万多。
站在伊战开战之前的角度考虑,个人觉得打伊拉克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言不能肯定到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因为那要看伊拉克人民的反应,以及之后美军自己的定位问题(当然现在来看,好像是对美国坏处多,因为软力量损失太大),但是对布什所代表的德州石油和军工集团利益巨大是非常明显的。根据葡萄提供的资料,去年决定美国标准普尔指数的500家企业中,美浮石油一家的利润等于另外499家企业的总和。
所以,所谓“伊拉克门”的事情,是后来发展的结果,而且最后结果是不是“门”还是一个问题,事前则谁也无法预料。这个“门不门”的说法,老大过于从当前的局面来考虑了。
“It is pleasant, when the sea is high and the winds are dashing the waves about, to watch from the shore, the struggle of another.”
虽然是最激烈的手段。
伊拉克是老布什留给小布什的财富,如果作长线呢,可以“养匪自固”,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就左右逢源,如果作短线呢?死老虎打下来就可以提高声望。
小布什选了短线,现在长线的问题来了。
一直以为美军在越南时伤亡总数5万,看来我弄错了。谢谢纠正。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的军工和石油(不光是德州的)获益巨大,但这不等于美国获益巨大。事实上,由于美国在伊拉克还没有(看来短期内也不会)获得实际收益,盟国也没有“赞助”,美国军工的收益其实是美国全国经济向军工的财富转移,没有净增长,算进战争的损耗,实际是净损耗。美国石油公司的收益也有类似的问题,整个国民经济都在为高企的油价付出代价。这是财富转移,不是财富增长,难以为继的。
用“伊拉克门”这个说法,或许不一定妥当。个人以为,这里面的猫腻要不了多久就会曝光,不过我还是在楼上贴里修改了一下措辞。不管这里面有没有阴谋,我所说的“伊拉克门”指美国走向绝望之门,而不一定是阴谋论。或许用词不当,有误导之嫌,呵呵。
小布什的伊拉克这步棋,怎么看怎么臭,真不知道他的幕僚给他灌了什么汤。可惜Collin Powell一世英名,也载在这个臭水潭里了。
不说那个石油和军工集团,就是切尼自己的保安公司都赚了上亿了吧??所以说,美国不需要那种低层次的腐败,因为利益更大的高层次腐败早就合法化了。中国固然是低层次腐败遍天下,但拿这种国运为自己谋经济利益的事情恐怕还是没人敢做的。
Powell倒一直是走协调主义路线的人,但强硬派人太多,把他赶下台了。
没有国际政治经验,所以这次表面上获得了胜利,提高了自己的支持率,实际上对美国的外交资源(只啃骨头没有肉吃,一些盟友比如西班牙对美国的信任降低)和长期国际政治地位(万一需要从伊拉克撤军,以后怎样处理中东,不撤军,费用怎么办),是有负面影响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俺们倒是颇可以省几个子,不用援助白眼狼那么多了。
不过wukw的受伤数字不对,应该是三十万人左右。如果死亡五六万人,受伤才十几万,伤亡比3:1左右,那除非越南人打了相当多干净漂亮的中大规模歼灭战,而这不符合越南战争零敲碎打的实际情况。
这是美国人自己给出的数字:
http://www.vietnamwar.com/
The Vietnam War was the longest military conflict in U.S. history. The hostilities in Vietnam, Laos, and Cambodia claimed the lives of more than 58,000 Americans. Another 304,000 were wounded.
而且美军现在的受伤人数肯定大大超过一万,问题只是超到多少。着重报道死亡,而把受伤总数淡出公众视线,这是新时代的新闻报道导向,是很高明的。伊拉克战争的伤亡比例之大,不是越南战争可以比的。美军的防护、急救、保障、后勤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对手却比越共还不如。越战伤亡之比大概是5:1(304,000:58,000),伊拉克战争至少翻番。
据此我认为死亡两千人,受伤当在两万人上下。还不包括乱七八糟的雇佣兵部队的损失。否则美军不会捉襟见肘。
那多半是给自己撑死的,为了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得继续打仗,不过消化速度现在好像赶不上吃的速度。也许,中国只要撑到老美被撑死时自己还没被吃掉,估计也就到了出头之时了。
伤员超过三万人。估计都伤的不轻,不然不会从伊拉克飞到德国治疗。
del
如果此材料属实,那真是还要超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伊拉克战争可能是迄今为止参战一方受伤和阵亡比例最大的战争。
不过如果能够换来伊拉克长期被控制,万把条人命在小布什眼里应该都不是什么吓人的代价。关键是他误判形势,现在看来搞不定,有鸡飞蛋打的前景。否则即使伤亡花费再大一些,仍然是好买卖。所以还是成败论英雄。
有传闻说,美军的伊、阿以外军队的死亡数比战前明显上升,这个数据在平时主要是美军在训练和意外中死亡的人数。但现在据说,美军把在伊、阿重伤,但送至欧洲或国内医院才死亡的美军士兵也计了进去,这样,“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数自然就减少。
以上由于偶鸟语不灵,无法复核可靠的来源(比如美军网站)查实,故仅供参考,不足为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