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斗胆替郭沫若辩白几句 -- 猫元帅

共:💬57 🌺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发完才发现主贴是3年前的

如果是三年前说,盖棺定论,或是说铁案,也不能完全使人信服.

关于文字,用语等等,这些有大量的辩驳文章,比如说郭平梁先生的文章,杨镰的论证似乎也很难说能服人.

至于当事人的笔述,他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又做了截然不同的表述。

其实要解决这件疑案还是有办法的,比如说对纸墨做年代鉴定。这不比引经据典可靠得多吗?

我还以为近年有人做了这项工作,现在看,还是老一套。

家园 我只看过一篇相关文章,是不是你说的杨廉不知道。

但是感觉很确凿,首先证实那张纸只能晚于唐,然后再从发现人那里了解,以及发现人周围的人印证(不是孤证),最后得出一个比较严密的结论。

也涉及到一些语句用词上的分析,那些我觉得没有太多说服力,当然是因为我本来就是外行的缘故。

*************

又搜了一遍,确实就是杨的文,前面说错了,是察合台文,而且是早于唐而不是晚于唐。

算了,本来就不明白,我这样的外行就不参合了,但是觉得杨文还是有道理的。

家园 关于文字,我记得是高嵩吧,他的文章是这么解释的

那张纸上出现了两种文字,但没法证明,这两种文字是同时出现的.

这么说吧,比如说,一张纸,在唐代有人写了字,再过了多少年,又被人在纸上写了别的字.

很难证明,这两种文字那一种是先写在纸上的。

杨镰在文章中的疑问是,为什么唐代的字墨迹比较深,后出的文字墨迹比较浅。但这在文物界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和墨的质量有关。凭肉眼看深浅,毕竟很难服人,新疆博物馆搞文物鉴定的人本来就不少。

所以我说,做年代鉴定是最可靠的。空口说白话,很难服人的,更不要说是铁案了。

家园 我没再关注过这件事

当时是一时愤起,才写了这个文。

我反对的,主要是指责郭沫若“迎合政治需要,视伪不见”这一条。

那个年代,不止考古,什么事情都要往阶级斗争上面靠一靠。如果说郭沫若是迎合政治需要,恐怕全中国也没人能逃得过这一指责。

把学术失误和人品联系起来,我是坚决反对的。

家园 要说造假,那时怎么能和当下比

现在简牍造假都已经形成产业链了。从技术手段到文化背景都是配套的。没准某学术大家堂堂皇皇著作中所引的简,就是出自江浙农民工之手。

辨假手段,最直接最明确的就是做年代鉴定。这比什么文字都可靠。

家园 虽然是老帖,还是想问猫帅

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不是真迹吗?我不懂,但好像都说是真迹呀!

家园 简牍也能造假?

不管是简还是墨,都逃不过C14的啊.难道是用古墨写在古简上?还是说收简的人不用心,只管文字不做C14测定?

家园 目前没发现过王羲之的真迹。快雪时晴应该是唐摹

好像比较靠谱的晋人手迹是《伯远帖》和上次卖了三千多万闹得沸沸扬扬那个帖(名字忘了)。

家园 能,太能了,为此都死人了

请搜马承源。看了就明白了。

家园 假的太多了

简造假的话,活特别糙的不说,稍微有点追求的造假者,用的材质可能本身不假,只不过价值不高,比如字破损比较严重简,或者原材料是出土的.

对于造假竹简,比较麻烦的墨鉴定。这个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有效逃过检验的手段。不过,我相信江浙农民工的实力……

还有个问题就是人的因素,比如说“《坎》”这一公案,聚讼多年,而真相如何很简单,一验墨就一清二楚了。为什么争辩双方笔墨官司打了无数。而都没想到送去检验呢?

家园 上博的那批简,争议是很多

不过,马也不容易.一辈子的声誉,晚年栽一跟头……

家园 马那批真是假的?

不是还有争议么

家园 我没说是假的吧....

这个结论我也下不了.....

我只是说:

1、现在的技术手段能够检验出真假。

2、据我所知,这批简只测了C14。其它检测结果,以及具体的检测报告,我没看到过。没看到报告,我怎么能说是真还是假。

3、应该说,有部分简还是靠得住。

4、从个人感情上说,我很希望那些被严重质疑的简是真的。毕竟牵涉到不少学者的学术声誉,都不容易啊。

家园 今天刚听说这种说法,很震惊

作为马老的fan,这个消息对我实在太shock了。

家园 考古和收藏基本是两码事……

马先生的学问道德,我是很钦佩的。

但那批简不是考古队挖出来的,有质疑也很正常。我只是希望还是能在权威机构做个完整的鉴定,不管结果如何,也算给社会一个说法。否则纠缠于笔墨,对双方学者都是伤害。

其实,任何圈子都有黑幕,我听到比较骇人听闻的一件事是,某博导亲自造假,然后串通考古队,将造假的简混在出土的简中,因为简是他自己造的,学术成果自然出得最快。后来,他的一个学生受不了这压力,跳楼自杀,这事才浮出水面,后来也不了了之。

搞这一行的,也有他们的难处,说实话,古往今来现有的材料都被人嚼烂了。要想出头,只能靠地下发现。稍微小点的研究机构,经费本来就紧张,生存压力很大的。有时说,考评就是生死关,可能夸大了点,实际也差不多。我也不是为造假,抄袭这些东西辩解什么,就是想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