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来说说“彭帅.庐山.为民请命”。 -- 十八亩段

共:💬195 🌺18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注意说话语气。谢谢。
家园 接着把话说完

其实对彭写信一事,我已经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了,也说不出更多的新东西,就把我的观点再解释一下好了.

彭的信,反映了他与毛对路线,政策的不同看法,这您也同意.

分歧在于您认为这时人都没死两个,大家的命不都还在么,他老彭又不是半仙,哪能知道后来会毙掉这么多人,请的哪门子命?

而我则以为彭固然不可能预见到后来的大量死人,但他已经觉察到这样下去人民的生活会变得很困难,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会遇到麻烦,尽管具体将困难到什么程度他还不是太清楚.(从他屡次提及匈牙利事件即可知)

所以虽然这不是他负责的工作,他也知道毛对政策的看法,但他还是决定跳出来为群众说话.这种从忧国忧民出发,直陈对方针的不同意见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为民请命,请的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前途命运.

我并不指望在这点上能说服您.我们对彭的信及其行为均持正面看法,这就足够了.至于对他的褒奖程度,可以各自保留意见.

家园 赫鲁晓夫中立态度?

中印冲突,苏联的中立态度也能算多大的罪过吗?

指责我国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破坏了印度的中立,指责我国将达赖逃印的责任推给印度也算中立?

两党分歧公开化问题-----走到哪一步算"公开化"?世界工联会议上散发材料算不算?这可是中方做的.

莫斯科华约组织协商会议上,苏共中央书记波斯别洛夫代表苏共中央宣读了一项口头声明,全面批评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指责中国反击印度是“极端民族主义”的反映。

赫鲁晓夫在会议闭幕时的宴会上影射攻击毛泽东,说如果一个老头子不明智,等于是一双破套鞋,实际上摆在那个角落里当废品,没有用处。

这些又算什么?

最后一条,我认为中苏最后决裂是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你既然认为是“九评”,那我们标准不同,你不必理会。

家园 事情的前因后果

你说的这个"莫斯科华约组织协商会议",康生参加了,并做了影射苏联的发言,此后,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他的讲话;就是这件事使苏联严重不满,才有了波斯别洛夫的口头声明和赫鲁晓夫影射攻击毛泽东.

华约会议还只是共产主义阵营内部的会议,可是在世界工联北京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对非共产党和无党派人士公开批评苏共,并且发动群众签名,联合提出支援阿尔及利亚等提案.

另外,59年中印边界冲突,苏联发表的是保持中立的塔斯社声明.

家园 恩来同志?你这不是讲笑话~

恩来同志搞点手段还行,来硬的恐怕就顶不住了。从五次反围剿到国共战争再到中美恢复国交,讲讲看有那步棋恩来同志是想到前面,做到前面,站到前面的???

家园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我以前倒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 花!

可见林对毛的心态把握得蛮准确. 不过为什么后来就天真了呢, 以为毛真的会传位给他? 他应该明白这就算写进党章也不能算数的, 国法党章早就被毛践踏在脚下了(毛自称"和尚打伞").

谁给说说?

家园 林是个明白人, 比谁都明白

他逃跑的时候说, "五七干校是变相劳改, 上山下乡是变相失业", 以他的性格, 不会明着跟你干, 但心里面明白着呢.

毛的做法, 你如果从头到尾的看一下, 不外忽拉拢一派, 打倒另一派, 打到最后全打倒了, 自己老婆/侄子上. 林建国一开始就"生病", 批彭的时候出来了, 不是偶然, 军队里面, 还就林的威望能压一压彭, 59年时候, 就那还是勉强的, 把林拉上了, 毛批彭就有底了, 反过来说, 林这次也是非出不可了, 再病也得给上来.

家园 我就不明白林为什么不一直装孙子装下去,再熬七八年就成了

装作答应作顾命大臣, 到山陵崩后再翻盘好了.

大约林的军人性格使然吧, 不肯虚以委蛇. 林毕竟不是个政治家啊.

家园 伴君如伴虎

彭你说他就是反毛吗? 到被整死他都要向毛表忠心. 他惨就惨在他粗人一个, 不懂得去琢磨毛的心思, 老萨在另一篇说过了, 毛的小错误, 你去骂, 他会摆高姿态, 拉拢你, 大错误你再去骂, 撞枪口了那就是.

林在九大上面, 要不要立国家主席, 毛是做姿态, 他倒当真了, 一个不小心, 被毛怀疑了. 但说到底林还是个"明白"人, 这么多人下场在那里, 要干干倒底吧.

下面转篇文章, 写的比较透,但是林彪比较难评价, 因为到现在也不能真的去评价毛, 不评价毛, 林的问题就不能定调.

林彪真相

文/胡星斗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电话:010-68946812 (宅),邮编:100081,通信地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胡星斗中国问题学网站:http://www.huxingdou.com;E- 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一

  林彪永远是个谜。

  他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是"阴谋家"。

  他是特定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悲剧。

  他反映了制度的缺陷、社会的扭曲和民族性的劣根。

  二

  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

  聂荣臻说: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林彪反对出兵朝鲜,甚至以有病为由拒绝率兵入朝;可是当斯大林收回出动16个团的苏联空军协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决定后,林彪在宴会上拒绝与斯大林碰杯。

  林彪曾想到贵州当省长,以避开政治旋涡。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指责彭德怀在遵义会议后唆使林彪给中央写信,反对他。可是,林彪却说:那封信与彭德怀无关。

  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

  三

  林彪在外面高喊"四个伟大",在他的居处毛家湾却不挂毛主席像,甚至印有毛主席语录和照片的报纸在林家厕所被当作卫生纸用,这在个人崇拜的狂热年代,如果发生在老百姓身上无疑是弥天大罪。

  毛泽东亲自召集主持的会议,林彪也敢称病不参加;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毛泽东让林彪当接班人,林却坚辞不受,还写了一份报告继续推辞。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上作了批示,坚持让林彪作接班人,可是林彪竟然将主席的"钦批"报告撕碎扔进了痰盂。可见,林彪从内心来说对毛泽东极其反感。1971年"五一" 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林彪竟然给毛泽东来了个不辞而别……。

  但林彪也深刻领悟明哲保身、韬光养晦的道理。他的室内张挂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他处理文件的原则是"主席画圈我画圈",只有毛泽东表过态的,秘书才代他画圈,否则他总是把球踢回去,"呈主席批示。"他还让秘书模仿自己的笔迹批文件,写上"完全同意毛主席的批示。"他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尊敬,把"请主席阅"改为"呈主席阅"。

  四

  林彪公开里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背地里却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道理。"他还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得透。"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林彪最爱读。

  "九大"是林彪失败的肇端,也是他与毛泽东公开分歧的开始。"九大"虽然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了党章,但毛泽东没有采纳林彪、陈伯达主持起草的"九大" 政治报告,此事给了林彪以沉重的打击。林、陈的报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主张国内的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展生产。毛泽东对此违背"阶级斗争为纲"的报告稿极其不满,决定另起炉灶,改由张春桥、姚文元起草。可林彪、陈伯达又修改了报告,呈递毛泽东,毛泽东连信封也不打开,写上"退陈伯达"。陈伯达随后即被打倒。林彪虽然保住了接班人的地位,可从此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

  林彪向来对张、姚"笔杆子"极其厌恶,这回他却要在"九大"念他们起草的报告,此事差点气炸了林彪的肺。林彪直到上台的最后一分钟也没看报告一眼,秘书说:"我给您讲解一下报告",林彪却断然拒绝:"不听!"林彪念报告时脸色煞白,头也不抬起来一下,念完报告后回到家里,叶群说:"我真担心你念错了",可林彪生气地说:"多念错一点才好!"

  五

  林彪集团与江青一伙势不两立。虽然为了维护与毛泽东之间的关系,林彪又不得不让叶群去讨好江青。

  林彪、陈伯达主张"还是应当搞好生产,发展生产",而毛泽东、江青、张春桥等人却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

  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都是在"文革"初期被江青一伙严酷迫害,后来得到林彪保护的人。比如丘会作被红卫兵打断了肋骨,向林彪求救,林彪救了他,丘于是感恩戴德。

  林彪极其反感江青。有一次,林彪大叫着让叶群把江青赶走;还有一次,林彪扬言要"毙了她!"林彪曾说"政变正朝着有利于笔杆子,而不是枪杆子的方向发展 ";"笔杆子托派集团正在任意篡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的私利服务";林彪等人曾提出"清君侧"、"除三蛇"(他把江青叫做"白花蛇",张春桥为"眼镜蛇",姚文元为"响尾蛇",其时,王洪文还未调到中央);林彪要搞掉江、张、姚等几个"奸佞",实施"新政","新政的第一条,就是中止文革,搞国富民强 "。

  六

  林彪把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完全看作是封建君臣关系,他在笔记中写道:"主先臣后(切勿臣先抢先)","主倡臣和(切勿臣倡或不和)。" "民主集中制------服从------纪律。""主席就是最大的'群众',他一个人顶亿万人,所以和他的关系搞好了,就等于对群众搞好了,这是最大的选票。""党性,遵命性也。""坚决的左倾高姿态。""终生不犯错误之法,得个拥护××的称号,……跟着转、喊。""勿讲真理而重迎合。""决议不好也同意----头等大事,不然是书呆子。" 这段我个人非常理解.

  林彪还有著名的"三不主义:不负责,不建言,不得罪",以及"三要:要响应,要表扬,要报好消息"等。 跟我性格比较象, "阴险"吧, 和和.

  林彪勤于读书,喜欢思考,厌烦"官样文章",因此,他创造了"文革"中的许多词汇:"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四个伟大"、"三忠于"、"四无限 "、"高举"、"紧跟"、"照办"、"治军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活学活用"、"走捷径"、"天天读"、"背语录",等等。他还提出了"顶峰论"、"天才论"、"领袖决定一切论"……。

  七

  林彪以其独异的思想、怪僻的个性、韬光养晦的手法、极端的吹捧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无尽的思索空间。陈伯达诗赞林彪:"漫漫思想界,长夜有明灯。赖此导人类,探讨永无垠。"

  可以说,林彪是中国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谋略智慧和劣根性的集中反映。从林彪身上折射出民族心理、文化、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弊端。

  因此,林彪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国家的悲剧。

  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裨益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我们认为,应当加强对林彪的研究,建立"林彪学"。

家园 一叹! 顺便留个问题:是毛的亲密战友了解毛,还是通过阅读

国内的报章杂志、观看官方认可的影视文艺作品、学习中央文件而能更了解毛?

理智的回答有花。

家园 一个疑点"甚至印有毛语录和照片的报纸在林家厕所被当卫生纸用"

作那个功用,报纸应该远不及卫生纸来得舒适. 林家为什么有好的不用,非要用报纸呢?

当然也许这是军人的习惯,手边拿到什么废纸都可用作卫生纸.

还有, 这条消息是怎么捅出去的呢? 林这么做, 难怪老毛对他不信任了. 因为老毛也是有他的眼线的. (汪东兴以中央保卫局的名义, 约见那些高级领导身边的服务员,... 使他们为老毛做眼线.)

家园 我知道的情况不是这样。

联合国给出过相当具体的谈判条件,包括具体提出了停火线,完全不是将军说的那样含混模糊。中国犹豫之后没有接受而已。

联合国当初给出的停火条件与53年最后议定的停火条件并无根本差别,甚至多数人还认为原先给出的那个条件更好一点。

在给出具体条件 而中国又接受那个条件之后,美国人再想重起战端,它首先就要面对联合国其他主要国家的舆论压力。美国当时的国际形像近乎完美,太下三赖的事是不会去做的。况且当时联合国给出的条件是双方各拒半边,这样整个朝鲜半岛将成为冷战双方的一个隔离区,对双方都是一个不坏的方案,符合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却完全不符合毛泽东东方诗人那种激情浪漫、爱走极端的个性。

中美关系解冻,发生在69年底70年初,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双方利益的接近和力量的变化

---- Bingo! 基本正确,加八分!

这段我基本同意。但需要指出的是,中美60末70初解冻的主要因素是双方利益的接近,而不是力量的变化。美国人对中国军事实力的领教,主要来自韩战,而非越战。

你看的到美军的狂劲,可以nullify任何外交努力,却看不到苏联的傲慢,同样可以使任何外交努力都无效化,只能说是一种偏见了。

---- 不能继续做朋友了也没必要去刺激人家吧?所谓的 外交努力失败,那也只是说当时失败了、不能指望了,但应给将来留有余地,哪能周恩来前脚从苏联郁郁而归,中国所有传媒就立马开足马力痛骂人家修正主义呀??这不是愚蠢之极又是什么??99年美国佬炸了咱们使馆、00年撞下咱们的军机,我们的传媒有骂美国到那种程度么??如果是周、邓、林,甚至刘主政,会有这种事吗?

南斯拉夫的优势,在于他是巴尔干火药桶,大国在此采取行动,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

---- 南有南的优势,我有我的优势。苏联没有对南动手当然有忌惮的原因,但苏联对我就毫无忌惮吗?中国的天然地理条件所构成的战略纵深、中共在抗战中表现出的绝境求生的战斗意志与智慧,这些难道就不会令苏联有所忌惮吗?

当对两者忌惮程度相当时,中苏闹得比南苏更僵,就是别的因素起作用了。

什么是这个别的因素呢?我以为不外两点:(1) 苏联曾给过中国巨大的科技和军事援助,却并未给过南很多,所以苏联自上而下对中国有更高的回报期许;(2) 中国骂苏联比南要狠得多,将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无限放大,却根本不努力给对方传递必要的信号提醒它:我们可还有共同利益啊。如周、邓、林这种求实惠的人掌权必不为此。

其实在(1) (2) 两点之中,(2) 是主要方面,(1) 会因为(2)的原因而急剧恶化激化。

家园 当然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但犯不上开动传媒痛骂对方

一个国家的领袖应该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本国利益方面,而不是那些虚幻的意识形态方面。

“打死打伤我国边民,企图强占我国领土”都是发生在我们与老毛子彻底撕破脸开始相互对骂之后的事情,请表把这个也搅进来说。

至于金门、印度等问题,还是那句话,朋友暂时来看肯定是做不成了,但是否马上就极端敌视对方呢?

家园 这个是看

查理五世那厮的贴受到的一点启发。当然他不认为林主观上有帮毛出气 让事情大事化小的动机。林的这个动机完全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查理文中也说,不排除林彭同为优秀军人,一、四两方面军又曾多次密切配合这些原因而产生的某种惺惺相惜的情绪。

家园 这个过程很曲折

一两句话说不清,温相关于此事有系列的追踪,分析,等我去找找.

他的结论大致是:毛在九大后逐渐觉得林比当初刘树的还高,威胁还大,而且他还是军队的.设国家主席毛多次说了不会干,林还要坚持,和林一贯紧跟毛大相违背.这实际是两个人在互相试探,斗法,决非林一时脑子进水,他从多件事情上已经感到了对其的威胁,而不甘失败.

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会另发文说明,在这里讨论起来,本来的主题就全被湮没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