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来说说“彭帅.庐山.为民请命”。 -- 十八亩段

共:💬195 🌺18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来说说“彭帅.庐山.为民请命”。

    先问个问题,萨苏网友,如果“当时中国的饥鸿遍野之局面”不是史实,您对彭帅的观点会……

    “历史不能假设啊”,没错,历史的确不能假设。这里没有假设历史的闲情逸致,讨论的主题是“大跃进彭元帅为民请命”,是不是?

    讨论任何事的前提是对事实有个共同认识(共识),才能摆出观点……进行“交锋”,否则先做“取得对事实认定的共识”这件事。

    如果真有“为民请命”,是不是“民受苦受难”必须在先,后才有请命。不能颠倒过来,先知先觉,料事如神那样的人物,故事中有,也好看,现实中,?

    庐山会议(59年夏,不是冬,冬是年底了),大跃进是发生了(58年),可是老百姓“受苦受难”,还没有发生。59年的灾害、歉收,老百姓“受苦受难”刚开始,得到下半年“显现”,是不是?彭酝酿上书,该是针对“大跃进”吧?

    大跃进是经济建设的方针、路线的问题,离老百姓实际生活的“受苦受难”远了一点(不直接),而且大跃进的错,是“急于求成”、“吹牛皮”……。急不成、闹了笑话是其必然结果,损失,有,可是后人为了批大跃进(批GCD),夸大其词,其实大跃进的物质上损失没有那么严重(不在此讨论,有别的机会再说)。

    所以,为民请命,成立吗?彭元帅有“为民请命”的胸怀、勇气、抱负,我毫不怀疑,他出身和革命经历,让人们相信他会这么做。可是,开庐山会议的时间上,决定了彭元帅的上书不可能是“为民请命”啊。

    59年~61年的灾荒,不是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结果,也不是批彭帅导致纠左失误(迟缓、不力等),而是人力所不及的天灾。老天爷发怒了,是因为彭元帅冤屈了?是因为GCD、毛泽东吹牛皮、批彭?哈哈哈……。

    有没有“人祸”?有哇。不能说了天灾就不说人祸,就象说了人祸,就以为没有天灾一样。两个极端蹦来蹦去的不少,尤其网上。

    人祸是什么呢?公社化。

    本来合作化(3、4年前发生,55年~56年),就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就已经脱离了中国农村的实际,这可以廿多年后中国仍然决定农村退回56年时,作为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得到证明。公社化就更离奇、荒谬了。

    公社化实际是合作社的干部推动起来的,他们推动更大、更公(一大二公是公认的特点)的人民公社,目的却是说不出口的:希望吃上皇粮。就象现在的村官,对乡政府的官员,一个是拿国家工资的吃皇粮一分子(乡干部旱涝保收),一个不是(村官)。加上数十年前的时候,城乡户口什么的刚兴起(56年起严格限制乡转城),这些合作社干部便使劲推动“吃皇粮”的公社化。其实公社化了他们也没有吃上皇粮,成了公社的大队干部,刘少奇四清想整他们来着,毛泽东“走资派在党内”网开一面放过了他们,这是后话。

    毛泽东60出头了,开始“老眼昏花”,愣没看出来这一点,好大喜功,促成了人民公社化。公社化不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毛泽东语)的结果(其实合作化也不是)。公社化之后,办食堂是最蠢的一件事,也说明脱离实际脱离人民多危险、多糟糕。

    中国的农业生产,即使风调雨顺,农民要养活自己(包括城里人和人口增长),差不多9个养10个吧(指种出10人的粮食、蔬菜……等),农民就必须“两干一稀、忙粮闲杂……”才行,并不宽敞富裕。

    食堂却不但犯了“寅吃卯粮”,亏了空,还把农民手头的“私房”卷走了,“私房”本来是救急用的,哪家不存点粮?考虑当时的生活水平,就更能理解了。卷走“私房”常常是一锅端,因为虽是私房,可是中国农村的特点,街坊邻居,亲密无间,

    谁家有多少“家底儿”根本瞒不了。这样一来,农民应付灾害的唯一手段给人民公社化,化掉了。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劫难逃啊。

    在劫难逃,就“饥鸿遍野”了吗?请看事实。

    河南信阳,许多人是从59年~61年的饥荒“信阳事件”知道这个地名的,我也是。GOOGLE一下“信阳”,大量的讨论“信阳事件”的文字即刻出现。有一篇访问当时河南信阳地区一位官员(专员,地师级,算是师级干部吧)的文字,网上反复贴了至少5、6年了(隔一段就有人贴),相信不少人读过。这位专员是抨击“大跃进”的,而且很猛,特别是“高征购”,造成饥荒……死人……。

    我不取他的观点,而取他的数据资料,认为更有说服力。专员在文中说了:“……在特大丰收的58年,产量也只不过50亿斤……”,推论: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为45亿斤,因为通篇文字没有说正常年景的数字,才推论。

    有人说增产5亿斤才10%,就算特大丰收了?你愿意的话,把正常年景往下估计,也行。我还是往上限靠,比较殷实。

    专员也说了次年(59年),受了大灾,产量只有30来亿斤,还征购……。30来亿斤是什么概念?三十一二亿斤吧,取31亿斤,下限。31亿斤是正常年景45亿斤的69%。如果考虑到31亿斤还有小数点后的数字(取了下限)和正常年景不到45亿斤(取了上限),说70%左右是可以的。

    受灾后的实际收成是正常年景的70%。受灾之后,还交公粮(即农业税收),专员抱怨……,其实公粮这个数字很小,1%都不到,70%去掉0。7%,还是七成左右。受灾最严重的信阳地区,实际分给(种出这些粮食的农民)的口粮是正常年景的70%,就从专员的文中得知了。

    当然这是地区的数字,具体的县、乡,可能有上上下下的出入,但大体上说,只分了7成口粮是可以的。

    70%的口粮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1年,12个月,8个月多一点。( 8个月是一年的2/3,67% 的意思)。最重灾害地区,口粮只有8个月的说法,原来早已广为流传,看来就是这么回事。

    具体一点,信阳地属南方,产稻米,口粮617斤谷子(农村用稻谷或麦谷来计量,不用米或面),相等于432斤米(脱粒打7折计算),每月36斤米。那是成人的口粮数,小孩依据年龄递减。

    每月36 斤米的70% 是25斤左右吧,请别用城里人概念看这“25 斤/月”,那是饿肚子的灾荒年,还连续3年。可是饿死多少多少人的谎言,就该“免了”吧!

    再说一个例子,日本在44年~46年间,全国每人只供给粮食10公斤/月。萨苏您在日本,很容易了解这段史实。我是听一位日本教授当面说的,他当时尚年幼,5、6岁吧,可是“决不会记错”,“经常只是酱油和着饭吃个半饱……”连蔬菜都是“奢侈品”,可是从无几百万、几千万的死亡一说,“根本无稽之谈”。日本人特别能忍受饥饿么?

    59年~61年饥荒,饿死多少多少人,始作俑者,美国人。以后可以专门展开讨论,以正视听。

    所以,说彭元帅“为民请命”,从几个方面都不能成立的。

    彭帅在庐山的上书,虽不是“为民请命”,但我还是认为彭做了正面的事,毛泽东批他,是负面的,以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作正负判断。还有,大跃进是负面的,59年~61年的大饥荒,人民是受了苦的……这些都是史实。文化大革命的起头,就是庐山会议批彭……。

    彭元帅最让人敬重的是:他与志愿军将士一起,把“从万里之外派遣万把军队在海上往岸上架了炮就可以得到一纸‘割地陪款’的‘城下之盟’时代”,扔进了太平洋,这一点上,彭元帅依然活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觉得林彪值了,要是成功了更值!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都死了都干净!

    • 家园 正是大跃进的浮夸,造成吹牛=革命的舆论风气,放亩产卫星

      最终按亩产卫星收走所有粮食做公粮,农民才饿死,那时能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庐山会议老毛固然可恶,最可恶的是刘少奇这个无耻小人,及至文革被老毛一脚踢开后都没人肯帮他。

      • 家园 我以为帮凶还轮不到刘

        刘也发了话,但基本是顺着毛的意思说,自己发挥的比较少,批彭最起劲的是毛叫上山的林,野心家等定性的帽子都出自他.

        其次跟得紧的是柯,贺,李(井泉)等人(这几个排名不分先后,都出了大力).

        • 家园 据党内第二刘的表态很重要,他还是有脑子的,

          因为党内根基最深的周本来偏向彭(后来被迫检讨自责:没有将工作做好,致使彭德怀同志过问此事,酿成今日的错误),据党内第二的刘的表态就很重要,林是为了夺彭的位子,这很好理解。其他几个出来当打手的在中国历来不缺。

          刘对彭的批判很苛刻,所依据的"事实"也是与毛一致的。

          第一,彭德怀曾参加过高饶反党联盟

          第二,彭德怀组织了"军事俱乐部"

          第三,彭德怀"里通外国"

          第四,彭德怀在庐山"急于发难"。

          后来文革了,与刘同为资产阶级司令部头目的老邓被人保走了(当然老毛可能念老邓在毛苏区落难时挺过毛,结果老婆被李维汉抢去),刘却无人关心,可见刘为人之差。

          • 家园 林是个明白人, 比谁都明白

            他逃跑的时候说, "五七干校是变相劳改, 上山下乡是变相失业", 以他的性格, 不会明着跟你干, 但心里面明白着呢.

            毛的做法, 你如果从头到尾的看一下, 不外忽拉拢一派, 打倒另一派, 打到最后全打倒了, 自己老婆/侄子上. 林建国一开始就"生病", 批彭的时候出来了, 不是偶然, 军队里面, 还就林的威望能压一压彭, 59年时候, 就那还是勉强的, 把林拉上了, 毛批彭就有底了, 反过来说, 林这次也是非出不可了, 再病也得给上来.

            • 家园 我就不明白林为什么不一直装孙子装下去,再熬七八年就成了

              装作答应作顾命大臣, 到山陵崩后再翻盘好了.

              大约林的军人性格使然吧, 不肯虚以委蛇. 林毕竟不是个政治家啊.

              • 家园 毛爷爷起疑了呀

                要是爷爷有了新想法,这种情况下想一直装好就太难了.

                装孙子有难易乎,爷信之,则难者亦易矣;爷疑之,则易者亦难矣.

                • 家园 要换我,装病就装彻底点. 和毛在公开场合亮相的前几天

                  饿几天肚子不吃饭. 致使血糖过低, 结果在毛的身边、万众瞩目下,一头晕倒地上,不省人事。

                  这下真的告病辞职寥。待毛死后,凭借自己在军队里的人脉,又可东山再起。

                  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 家园 高处不胜寒

                老大老二都不好当,都要用性命作赌注。古代的宫廷

                政治,父子兄弟都要相惨。康熙几次立废太子,嘉庆

                做了太上皇下面的皇帝还要战战兢兢。

                民主社会里,做了老大也不能为所欲为,不过有朝一

                日被人攻下台也不至于任人鱼肉,牢狱之灾一般是最

                坏的结局,性命之忧可以免了。这种没有强人的庸俗

                政治是公民之福,大家就计较加税减税这样的事。

              • 家园 伴君如伴虎

                彭你说他就是反毛吗? 到被整死他都要向毛表忠心. 他惨就惨在他粗人一个, 不懂得去琢磨毛的心思, 老萨在另一篇说过了, 毛的小错误, 你去骂, 他会摆高姿态, 拉拢你, 大错误你再去骂, 撞枪口了那就是.

                林在九大上面, 要不要立国家主席, 毛是做姿态, 他倒当真了, 一个不小心, 被毛怀疑了. 但说到底林还是个"明白"人, 这么多人下场在那里, 要干干倒底吧.

                下面转篇文章, 写的比较透,但是林彪比较难评价, 因为到现在也不能真的去评价毛, 不评价毛, 林的问题就不能定调.

                林彪真相

                文/胡星斗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电话:010-68946812 (宅),邮编:100081,通信地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胡星斗中国问题学网站:http://www.huxingdou.com;E- 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一

                  林彪永远是个谜。

                  他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是"阴谋家"。

                  他是特定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悲剧。

                  他反映了制度的缺陷、社会的扭曲和民族性的劣根。

                  二

                  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

                  聂荣臻说: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林彪反对出兵朝鲜,甚至以有病为由拒绝率兵入朝;可是当斯大林收回出动16个团的苏联空军协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决定后,林彪在宴会上拒绝与斯大林碰杯。

                  林彪曾想到贵州当省长,以避开政治旋涡。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

                  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指责彭德怀在遵义会议后唆使林彪给中央写信,反对他。可是,林彪却说:那封信与彭德怀无关。

                  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

                  三

                  林彪在外面高喊"四个伟大",在他的居处毛家湾却不挂毛主席像,甚至印有毛主席语录和照片的报纸在林家厕所被当作卫生纸用,这在个人崇拜的狂热年代,如果发生在老百姓身上无疑是弥天大罪。

                  毛泽东亲自召集主持的会议,林彪也敢称病不参加;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毛泽东让林彪当接班人,林却坚辞不受,还写了一份报告继续推辞。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上作了批示,坚持让林彪作接班人,可是林彪竟然将主席的"钦批"报告撕碎扔进了痰盂。可见,林彪从内心来说对毛泽东极其反感。1971年"五一" 节,在天安门城楼上,林彪竟然给毛泽东来了个不辞而别……。

                  但林彪也深刻领悟明哲保身、韬光养晦的道理。他的室内张挂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他处理文件的原则是"主席画圈我画圈",只有毛泽东表过态的,秘书才代他画圈,否则他总是把球踢回去,"呈主席批示。"他还让秘书模仿自己的笔迹批文件,写上"完全同意毛主席的批示。"他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尊敬,把"请主席阅"改为"呈主席阅"。

                  四

                  林彪公开里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背地里却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道理。"他还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得透。"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林彪最爱读。

                  "九大"是林彪失败的肇端,也是他与毛泽东公开分歧的开始。"九大"虽然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了党章,但毛泽东没有采纳林彪、陈伯达主持起草的"九大" 政治报告,此事给了林彪以沉重的打击。林、陈的报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主张国内的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展生产。毛泽东对此违背"阶级斗争为纲"的报告稿极其不满,决定另起炉灶,改由张春桥、姚文元起草。可林彪、陈伯达又修改了报告,呈递毛泽东,毛泽东连信封也不打开,写上"退陈伯达"。陈伯达随后即被打倒。林彪虽然保住了接班人的地位,可从此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

                  林彪向来对张、姚"笔杆子"极其厌恶,这回他却要在"九大"念他们起草的报告,此事差点气炸了林彪的肺。林彪直到上台的最后一分钟也没看报告一眼,秘书说:"我给您讲解一下报告",林彪却断然拒绝:"不听!"林彪念报告时脸色煞白,头也不抬起来一下,念完报告后回到家里,叶群说:"我真担心你念错了",可林彪生气地说:"多念错一点才好!"

                  五

                  林彪集团与江青一伙势不两立。虽然为了维护与毛泽东之间的关系,林彪又不得不让叶群去讨好江青。

                  林彪、陈伯达主张"还是应当搞好生产,发展生产",而毛泽东、江青、张春桥等人却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

                  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都是在"文革"初期被江青一伙严酷迫害,后来得到林彪保护的人。比如丘会作被红卫兵打断了肋骨,向林彪求救,林彪救了他,丘于是感恩戴德。

                  林彪极其反感江青。有一次,林彪大叫着让叶群把江青赶走;还有一次,林彪扬言要"毙了她!"林彪曾说"政变正朝着有利于笔杆子,而不是枪杆子的方向发展 ";"笔杆子托派集团正在任意篡改、歪曲马列主义,为他们的私利服务";林彪等人曾提出"清君侧"、"除三蛇"(他把江青叫做"白花蛇",张春桥为"眼镜蛇",姚文元为"响尾蛇",其时,王洪文还未调到中央);林彪要搞掉江、张、姚等几个"奸佞",实施"新政","新政的第一条,就是中止文革,搞国富民强 "。

                  六

                  林彪把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完全看作是封建君臣关系,他在笔记中写道:"主先臣后(切勿臣先抢先)","主倡臣和(切勿臣倡或不和)。" "民主集中制------服从------纪律。""主席就是最大的'群众',他一个人顶亿万人,所以和他的关系搞好了,就等于对群众搞好了,这是最大的选票。""党性,遵命性也。""坚决的左倾高姿态。""终生不犯错误之法,得个拥护××的称号,……跟着转、喊。""勿讲真理而重迎合。""决议不好也同意----头等大事,不然是书呆子。" 这段我个人非常理解.

                  林彪还有著名的"三不主义:不负责,不建言,不得罪",以及"三要:要响应,要表扬,要报好消息"等。 跟我性格比较象, "阴险"吧, 和和.

                  林彪勤于读书,喜欢思考,厌烦"官样文章",因此,他创造了"文革"中的许多词汇:"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四个伟大"、"三忠于"、"四无限 "、"高举"、"紧跟"、"照办"、"治军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活学活用"、"走捷径"、"天天读"、"背语录",等等。他还提出了"顶峰论"、"天才论"、"领袖决定一切论"……。

                  七

                  林彪以其独异的思想、怪僻的个性、韬光养晦的手法、极端的吹捧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无尽的思索空间。陈伯达诗赞林彪:"漫漫思想界,长夜有明灯。赖此导人类,探讨永无垠。"

                  可以说,林彪是中国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谋略智慧和劣根性的集中反映。从林彪身上折射出民族心理、文化、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弊端。

                  因此,林彪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国家的悲剧。

                  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裨益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我们认为,应当加强对林彪的研究,建立"林彪学"。

                • 家园 一个疑点"甚至印有毛语录和照片的报纸在林家厕所被当卫生纸用"

                  作那个功用,报纸应该远不及卫生纸来得舒适. 林家为什么有好的不用,非要用报纸呢?

                  当然也许这是军人的习惯,手边拿到什么废纸都可用作卫生纸.

                  还有, 这条消息是怎么捅出去的呢? 林这么做, 难怪老毛对他不信任了. 因为老毛也是有他的眼线的. (汪东兴以中央保卫局的名义, 约见那些高级领导身边的服务员,... 使他们为老毛做眼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