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少年不识戏滋味——和老票兄(上) -- xiejin77

共:💬22 🌺2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少年不识戏滋味——和老票兄(上)

少年不识戏滋味——和老票兄(上)

在河里看到老票兄的文字和照片,看到人艺重拍老舍的经典名剧茶馆。自然而然的想起

了高中时候的一些趣事。忙里偷闲,写来以供河友谈资,望老票兄指教。

高中的时候,读的学校是一个以理科闻名的省级重点名校。各种猛将异人无数,不乏在

国内国际的数理化竞赛上攀金折桂的校友。在这样的学校里,小子自然是默默无闻,深谙夹

着尾巴做人的教诲。

说来也是好笑,阿凡提戏弄国王的那个笑话常常在现实生活中多有实践。小子读高一那

年,有教育部的专家莅临学校视察,不知领导是否为了显示本校不仅数理化的功力深厚,连

文科也不在话下;还是调查出了所派来的领导的社会科学的背景,展示一下学校的文化底蕴

来博取欢心。我们这个以数理化闻名的学校居然准备了一次校际的茶馆剧本的演出来显示这

些满脑子公式与数字的学生们的人文社科素质。之所以选择茶馆是因为那是我们高中的语文

课本里的重要一课,既可以不脱离现实的教学计划,又可以达到展示的效果。

背景既然是如此,那这个体制就不用说了。自然是从上到下的关注。高一高二的各个班

级分别排演,然后进行校内的选拔,最终在获胜的前三名中选择演员,组成学校的茶馆排演

阵容。各个年级的语文老师自然不用说是导演兼监制的角色。我的语文老师比较年轻,是个

工作并不久的急于证实自己的新手。所以推进起来这件事更是不遗余力。那时的班级很大,

一个班里有快七十号人,一个年级八到九个班,人数自然是不成问题。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语文课本里收入茶馆节选是个完完整整的第二幕。也就是清末民

初的那一段。对于茶馆来说,这一幕戏里容易出彩的地方极多。从常四爷重逢宋恩子,到刘

麻子再次出场,实在是让人有花团锦簇,眼花缭乱的感觉。小小的一个茶馆,短短的一段时

间,照应的前一幕的各个情节是皮笊篱捞汤圆——滴水不漏;演绎出来的人物变化和牵扯出

的后一幕的头绪更是让人欲罢不能。这一段选材,如果是老人艺的艺术家们来演,那就是经

典中的经典。可是,如果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全无生活阅历的中学生来演,就难以形容这是

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了。可是我们的级任老师到甚是着急,这个选拔也牵扯到班级的荣誉和他

本人的工作排名——当然也兼而有之的经济利益。

再介绍一下本人的班级,标准的重点学校的理科班,男女比例4:1,人数倒是有七十多

个;精通数理化,可以把公式、原理、方程式操练的如同卖艺一般的高材生也不少,可是真

正像小子这样不务正业的有些业余的欣赏爱好的可以在这样的活动里尚堪一用的就少之又少

了(吹捧一下自己先)。举个例子,语文课讲到郭沫若的屈原那段时,班里的一个甚为专业

的物理课代表把屈原的那段理应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台词用背诵乘法表的方式迅速背出。

将我们的很有追求的年轻的语文老师逼出了一幅便秘的表情——为了忍住不笑。(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试试,郭氏的戏剧如法炮制是很有杀伤力的)

当级任老师把这个活动在班会上传达的时候,自告奋勇的人员几乎没有;说几乎没有是

因为由于小子有在高一的元旦晚会时有说相声的经历而自动进入本版的演员阵容。这个班会

的结果就是班委和各个课代表——也就班级里的管理阶层被依次的排定了角色。时隔这么多

年之后想起来,这倒是颇有点照着石碣给梁山伯英雄排座次的感觉,虽然被排定了座次的主

人公不是那么满意。小子凭着一点点地说相声的经历被强力的推荐为主要人物王利发的扮演

者,看着微丰的身躯,我的语文老师到煞是满意:“不错,有些掌柜的味道”。然后就是语

文课代表扮演王淑芬,班长扮演秦二爷,体育委员扮演常四爷,学习委员扮演松二爷等等。

这班级选拔的要求是一定要脱开剧本表演,也就是说至少要背词还要排演,至于服装可以各

个班级之间转借,道具暂无。

可怜我那时候学业的成绩不甚突出,为了老爸老妈的希望正在奋力拼搏,早就放弃了当

年和老搭档玩熟的相声段子。这个任务一下达,又不能辜负级任老师的殷切希望,只好拎起

课本背开了台词。其实茶馆台词的风格很平易,绝不像郭氏话剧那么必须铿锵有力的如同语

录般的背诵才能产生效果。茶馆的台词,如果是老北京的话,可以记上大意就熟极而流的对

上一长段。这对于曾经业余爱好相声的我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可惜演戏这个东西是要对

手的,我的主要对手戏是语文课代表——一个才女MM,作为一个生于江南而长于河洛的女孩

子,她的拿手好戏是用吴侬软语味道的普通话搅黄了茶馆的台词里的微妙的京城味道。然后

望着张口结舌的我小心的提示我下面的台词。(待续)

关键词(Tags): #茶馆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赶时间,本想一次写完,无奈夜已深了

赶时间,本想一次写完,无奈夜已深了,不知不觉已经一点多了。明儿还得混饭糊口,只好先写到这里,尽快补齐,望票兄见谅。

家园 赶紧填坑啊,兄弟!

花先送上,拜托早点把坑填上,俺好去睡觉。。

家园 【击节送花】人生戏中戏 艺海天外天
家园 老铁说

茶馆办到伯克利了

家园 好文!送花。

初出茅庐,便学萨苏般挖坑,该当何罪!叫一声:

“锦衣卫,来呀,将其拿下!”

家园 【原创】少年不识戏滋味(中)(再抻一集,虎尾兄海涵)

从我这个稍有些舞台经验的业余选手排演的效果已是如此,其余的段子就更不用说了,

给我们上课的那个语文老师来看过我们的班级的一次排练,结果是顶了一头的愁云。班里的

诸位演员台词半生不熟不说,还个个南腔北调。现在想来,倒是颇有些侯宝林大师的方言与

戏剧的那个相声段子的神韵。有个山西的同学刚随着父母到了我们这里不久,慕名被父母托

了各种关系送进了我们这所重点,成绩也还不错,时任化学课代表。说起话来颇有山西口音

短、软、秀的特点。由于口音太重,又碍于级任老师,不得不跑了一下龙套,扮演那个意图

洗劫裕泰茶馆的大兵。排演的时候,此君扭捏了半天才说出了那句粗口台词:“屌,揍他个

小舅子”。当时的现场效果,真的像侯大师学山西话的关云长:马童,抬刀,备马!整个观

众和演员笑得一塌糊涂。最绝的是,我们的那个语文老师居然没笑,还鼓励起那个被笑得不

知所措的演员——说台词再坚决一点。

现在想来,大约这个时候,他已经看过了不少的类似的排演场景。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后来我们的语文老师搞来了人艺的那批老艺术家拍的电影茶馆的录

像。在学校的影音教室放给我们看。这一下,我这个业余的相声演员才第一次的看到了原来

茶馆是这么演得,我们这批理科的学生也才对于这表演有了些感性的认识。我觉得最重要的

每个人在参照着自己的饰演人物去体会蓝天野、于是之、林连昆等等老艺术家的表演。呵呵

,当真是受益匪浅。

过了几天,在第一次排演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都作了一些改进,又开始了第二次排演。

扮演崔久峰的那个演员,其实平时和我关系挺不错,按东北话说,也挺能白活的,可是

说话做事大大咧咧,最喜欢说“那啥,那啥”的。排演对词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这种口头禅,

一不小心漏出一点效果是致命的。那天排演的时候,在我频繁的眼神暗示下,总算是没有漏

馅。第二幕戏的龙套不少,所以有一个平时颇为朴实的同学就被迫来了个一赶三,串了报童

、难民和军官三个角儿。别看此君人老实,可身上却似乎有点东西,龙套也弄得挺出彩。其

实如果考虑一下客观原因,我们的这第二次排练也还算是过得去的。算是照着虎画出了一点

猫模样来。

真正的选拔赛的那一天可算来了,为了不让我们这些半调子的演员紧张。表演的地点没

有在学校的礼堂,而是在教学楼四楼的会议大厅进行。而且除了评判组的成员,没有多少人

可以旁观。即便是这样,大家也都挺紧张的,据说这次的选拔的评判组颇有些学校请来的专

业的人士参与。我们的级任老师倒是不太紧张,不知是安慰我们还是怎样,进场前还在说,

我看过其他班排的茶馆,没有什么,都差不多的。

不过说老实话,我确实不愿意到学校的小礼堂去选拔,不是我怕观众多紧张,而是前面

说过我说过相声。就是在那个小礼堂,我和我的搭档把一个好段子给说揑(二声)了。这包

袱甩出去能在地上砸一坑,愣是没有多少人笑。这个段子是我改的一个老段子,真不知道那

天是怎么下得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敢情我和搭档经常在学校操场看台后面的一个小屋练

相声,那个小屋斜转过去就是学校的集中式集体厕所,呵呵,我煞费苦心经营的笑料和包袱

几乎是每天都在这里现场直播,那在元旦晚会的时候再拿出来还有谁会乐啊。

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借问这位兄台,是否萨苏的亲戚?看这坑挖的!砸你1花。
家园 谢导别客气,

只管将坑挖来。

送花!

家园 唉呦!才看见这么好的文!写了咋不说一声?!赶紧花个没完

哦,原来您来的是第一大主角啊!!!

佩服啊!!!

不过这坑浅不了,两段了,还没演出那...

家园 语文老师也是高手啊

这角色分的,“语文课代表扮演王淑芬,班长扮演秦二爷,体育委员扮演常四爷,学习委员扮演松二爷”

真是般配!

家园 提醒谢导,发贴要加分类词。

此文应该是原创吧?谢导加上分类词确认一下。

家园 【原创】少年不识戏滋味(下)

戏开演了,在不知道我们这帮业余演员这样的合练的结果的老师们在会议室的窗外关注

中开始了。做为一个主角表演,对于我来说不是第一次了,可是相声和演话剧毕竟不同。说

对口相声的时候,只需要和一个排练过无数次的搭档配合默契就行了,可是演起话剧则必须

要注意每一个和你对话搭档的细微动作和变化;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两人对垒的象棋突然变

成四国大战的军旗,完全是另外一种玩法。尤其是茶馆,从我对于王掌柜的研究来看,老于

世故的圆滑味道是我一个区区的高中生根本无法表现的。所以呢,我就只好尽量模仿于是之

老先生的表演,最好能够取法乎上而得其下,而不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看着现在自拍DV的流行常常会想,要是当年可以把自己的这次难得演戏经历录下来就好

了,现在也可以拿来意淫一下。我的体形比较胖,所以换上了长袍马褂之后,很有掌柜的风

采;可惜却不太像于是之老师所着力刻画的那个第二幕里勉力支撑的王掌柜了,倒像是个春

风得意票号掌柜了。开场的李三、王淑芬的戏一过,我就上场了(按剧本来讲,应该是老气

横秋上场,可惜被我糟踏成了哆哆嗦嗦一摇三晃的上场),这一上场不要紧,一下子几个评

委目光迅速的向我集中过来。尤其是有一个中年的土气十足的老师,边看我边含着微笑,笑

得俺心里乱七八糟的,老是在琢磨那里演错了。后来才知道,这位居然是学校请来的专业人

士——本地电视台的一个以拍乡情乡土而小有名气的导演。后来想想,大约是我说相声的的

时候学来的这一口京片子(虽然不太地道)比较打眼。小的时候父亲买过几盘侯宝林的相声

磁带,也许这和相声之间亲密的特质是天生,我在家里翻过来调过去的听。这样的直接后果

就是把俺的家乡话的口音给练没了。想来也是,老舍先生的这茶馆用京片子来演就是效果不

错,很有戏味。

可这口音的效果就像是说唐里混世魔王程咬金的那三斧子,乍一碰上,挺吓人的,可再

往后看就露了怯了。也应了那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这一个凭着口音的精彩

亮相一下子让评委提高了期望,可是我不过是个理科的高中生而已,其余的方面,从动作到

表情都一无是处——凭我的阅历也世故圆滑不起来啊,明显看得出模仿的痕迹。再加上开始

配戏的那个语文科代表MM,让我十分的不适应。这么漂亮得王淑芬,还掩饰不住的嗲声嗲气

地南方配音,呵呵,那什么谈恋爱还行,这演茶馆嘛,就有些大葱蘸奶酪——不是那个味儿

啊。尤其是有的时候四目相对,我这个想乐,憋了半天,才压下这股劲。我都这样了,那别

人就可想而知了,接下来的戏,就重又回到了第一次排练时状况。

回想起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可以自我安慰的是,不管效果如何,这一个个理科的男女生

还都是兢兢业业地在演。而且,这理工科训练出来的人才抗压的能力就是不错。再紧张的情

绪也没有闹出来像什么“我叫不紧张”之类笑话。不过前面说的那个定时炸弹,这回炸了,

就是那个喜欢说“那啥”的我的好朋友。一是因为紧张,二是因为我自顾不暇,没有再拼命

的暗示他,再者他也可能是真的忘词了,最后崔久峰走的时候愣是来了句“好了,我到那啥

那啥寺去了……”。大家连评委在内再也没有憋住,总算是轰轰烈烈的笑了一回场。还有一

段就是那两个逃兵的那一段,选来的两个演员在平时就是焦不离孟的老厮混在一起的活宝,

说那段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台词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居然看到“老林”向“老

陈”挤了挤眼,这下子我可没忍住,愣是憨笑出声了一回……

总之,那天的四楼会议室外面的人是越聚越多,笑声也越来越大。没想到茶馆的排演选

拔愣是被我们这群学生糟踏出了我爱我家的效果,不知道老舍先生如果九泉下有知会作何感

想。反正接下来就只等选拔的结果,我们的语文老师倒还算是满意,也许他也觉得,我们这

帮初涉人世的毛孩子能做到这样已经殊为不易了

关键词(Tags): #茶馆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没来填坑

这上中下以后,还没有完,只好再加个续了,也顺便说说,和我一起排演茶馆的同学们的后来的事。

家园 老大有专业演员之才啊

学理科可惜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