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少年不识戏滋味——和老票兄(上) -- xiejin77

共:💬22 🌺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少年不识戏滋味(下)

戏开演了,在不知道我们这帮业余演员这样的合练的结果的老师们在会议室的窗外关注

中开始了。做为一个主角表演,对于我来说不是第一次了,可是相声和演话剧毕竟不同。说

对口相声的时候,只需要和一个排练过无数次的搭档配合默契就行了,可是演起话剧则必须

要注意每一个和你对话搭档的细微动作和变化;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两人对垒的象棋突然变

成四国大战的军旗,完全是另外一种玩法。尤其是茶馆,从我对于王掌柜的研究来看,老于

世故的圆滑味道是我一个区区的高中生根本无法表现的。所以呢,我就只好尽量模仿于是之

老先生的表演,最好能够取法乎上而得其下,而不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看着现在自拍DV的流行常常会想,要是当年可以把自己的这次难得演戏经历录下来就好

了,现在也可以拿来意淫一下。我的体形比较胖,所以换上了长袍马褂之后,很有掌柜的风

采;可惜却不太像于是之老师所着力刻画的那个第二幕里勉力支撑的王掌柜了,倒像是个春

风得意票号掌柜了。开场的李三、王淑芬的戏一过,我就上场了(按剧本来讲,应该是老气

横秋上场,可惜被我糟踏成了哆哆嗦嗦一摇三晃的上场),这一上场不要紧,一下子几个评

委目光迅速的向我集中过来。尤其是有一个中年的土气十足的老师,边看我边含着微笑,笑

得俺心里乱七八糟的,老是在琢磨那里演错了。后来才知道,这位居然是学校请来的专业人

士——本地电视台的一个以拍乡情乡土而小有名气的导演。后来想想,大约是我说相声的的

时候学来的这一口京片子(虽然不太地道)比较打眼。小的时候父亲买过几盘侯宝林的相声

磁带,也许这和相声之间亲密的特质是天生,我在家里翻过来调过去的听。这样的直接后果

就是把俺的家乡话的口音给练没了。想来也是,老舍先生的这茶馆用京片子来演就是效果不

错,很有戏味。

可这口音的效果就像是说唐里混世魔王程咬金的那三斧子,乍一碰上,挺吓人的,可再

往后看就露了怯了。也应了那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这一个凭着口音的精彩

亮相一下子让评委提高了期望,可是我不过是个理科的高中生而已,其余的方面,从动作到

表情都一无是处——凭我的阅历也世故圆滑不起来啊,明显看得出模仿的痕迹。再加上开始

配戏的那个语文科代表MM,让我十分的不适应。这么漂亮得王淑芬,还掩饰不住的嗲声嗲气

地南方配音,呵呵,那什么谈恋爱还行,这演茶馆嘛,就有些大葱蘸奶酪——不是那个味儿

啊。尤其是有的时候四目相对,我这个想乐,憋了半天,才压下这股劲。我都这样了,那别

人就可想而知了,接下来的戏,就重又回到了第一次排练时状况。

回想起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可以自我安慰的是,不管效果如何,这一个个理科的男女生

还都是兢兢业业地在演。而且,这理工科训练出来的人才抗压的能力就是不错。再紧张的情

绪也没有闹出来像什么“我叫不紧张”之类笑话。不过前面说的那个定时炸弹,这回炸了,

就是那个喜欢说“那啥”的我的好朋友。一是因为紧张,二是因为我自顾不暇,没有再拼命

的暗示他,再者他也可能是真的忘词了,最后崔久峰走的时候愣是来了句“好了,我到那啥

那啥寺去了……”。大家连评委在内再也没有憋住,总算是轰轰烈烈的笑了一回场。还有一

段就是那两个逃兵的那一段,选来的两个演员在平时就是焦不离孟的老厮混在一起的活宝,

说那段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台词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我眼花了,居然看到“老林”向“老

陈”挤了挤眼,这下子我可没忍住,愣是憨笑出声了一回……

总之,那天的四楼会议室外面的人是越聚越多,笑声也越来越大。没想到茶馆的排演选

拔愣是被我们这群学生糟踏出了我爱我家的效果,不知道老舍先生如果九泉下有知会作何感

想。反正接下来就只等选拔的结果,我们的语文老师倒还算是满意,也许他也觉得,我们这

帮初涉人世的毛孩子能做到这样已经殊为不易了

关键词(Tags): #茶馆元宝推荐: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