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村一角 -- 审度

共:💬201 🌺420 🌵10新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放忙假开心是因为你是孩子啊

只有不干活的孩子才开心自由,陈王要干活当然不开心啦。

家园 大学毕业生回村

希望对改变人口素质有促进作用。记得以前有段时间政府推广了‘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宣传。只怕大学生毕业后宁肯送外卖留城,也不肯回农村!

家园 城镇化发展

农村人口结构的演化,怎么是‘惨烈’?未免耸人听闻了。

家园 慢慢搞,花个二三十年

本家大哥,不要急于一时,慢慢搞,花个二三十年。

家园 对啊,对农村没信心呗,然后还吹,改开后农村多好

如何投入发展是个很大的问题,其实加以奖赏,难度实在不大。

只是因为惧怕文革而不敢实施。

当年下乡就是看条件比较差才让下去锻炼的啊,所选择的村子也不是最恶劣的村子。

可是呢,还不满意,然后还狂骂。

唉。还说自己爱农村,也是有意思。

家园 老审,你我都不能

我知道你想说我拿东北朋友的事情,当作孤例,不能用来证明不需要操心农民。

实际上,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表达的是,农村的劳动,从播种到收割,已经存在专业分工了,既然已经有了专业分工,农民自己会判断,是自己做,还是让别人来做,那种方式能赚更多的钱,他们不傻,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真正应该操心的,是到底有没有给农民选择的自由。

话说回来,我没有去农村调研过,这种专业分工,在农村是否已经普遍存在,我自己的猜测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一早都已经流行了。

如果你有证据证明这种专业分工根本就不普遍,欢迎你提出你的证据。

家园 麻烦之处在于

一个关键问题是农村集体与私人投资的交易必须是互利的,甚至农村集体要多让利给私人投资者才有吸引力,

如果让利给私人投资者了,会被视为资本剥削农民,咋办?

家园 我还是那个问题:进城吃水泥圪塔么?

掏空六个钱包背房贷,谁的?留守儿童,谁的?三和大神,谁的?本家大哥,前年吧,他们说深圳商品房占住房比例才20%

还是28%左右。

我向 @纳米小洞儿 大哥求教过,他的环境好点,身边的人45为线的基本稳定。我身边的人差点,少数人外,大多是下滑,不论普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甚至当老板的。普工很容易理解,年纪大身子坏,老板看见就烦,只能往差活脏活累活上靠了,这些活通常也是工资低。技术管理人员,一旦失去岗位,大多等于长期失业,想干差脏累都不行的,人家不要,自创业啰, @贼不走空 河友说的,最败家的行为。老板也是,一步跟不上,就落后,然后不等死就去找死。

其实比如 @懒厨 兄这样还好点,孩子也算大了。很多30多岁才结婚的,孩子还在幼儿园小学,所谓仔细老婆嫩。

进城,进得了城么?共产党一人分一套房72个处女/处男?现实是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用完就用完了。

我一直说中国有好多个世界。 @懒厨 兄之类的往来无白丁,体会不到的。不过我相信河里起码有那么些人是经历过前路迷茫的,这很多还是高知群体,闯过来比一般农村人容易多了。

通宝推:踢细胞,
家园 这些年实际政策是赶中下层子弟进城当房奴,土豪们下乡收地

这些年实际政策是赶中下层子弟进城当房奴,土豪们下乡收地

各类合作社成了融资载体

部分大学生村官和相关岗位不过是兔崽子们的镀金手段

部分公益岗位都是村霸们的胡萝卜,很多本职工作还一塌糊涂,别说别的了

先放开户口回去或考省内高校不迁户口再说有效掺沙子

家园 说个温州割稻客的故事

温州水稻收割季节,经常有割稻客过来帮忙,按收割面积或时间收钱。很多割稻客是来自温州永嘉县的山区,沿楠溪江一带,红13军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原来老河友一直在看的老家。永嘉山区多梯田,农作物已经有区别,种很多番薯和玉米,就是水稻也比平原晚一点。所以山区的人就乘这个区别去当割稻客,也算收割机普及前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

另外也有把田间管理包出去的情况。有些手艺人或商人,插秧和收割这些还是自己干,但是不想因为田间管理中断自己的赚钱大业,就会把插秧和收割之间的活包给专门务农的老农,比如打农药,撒肥料,耘田都有相应的价格。这样双方都能利益最大化,手艺人或商人可以专心干业务,老农可以获得额外收入。

家园 陈王这篇跟你这篇对着看,挺有意思的

陈王这篇:农业机械化不限于联合收割

辛辛苦苦把稻子收上来,发现脱粒机坏了,没有人管,必须手动脱粒,2亩田的稻子,要拼命手摔打一整天,腰都直不起来,心里真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过。分工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方向,狗日的稻公,倒行逆施,居然反动行事。

大概他那个时代的分工还不多吧。

我觉得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反对包产到户的一众河友,为何认为包产到户等于单干,不会有分工合作?这个明显跟事实不符吧?

家园 我不是很清楚你想表达什么

我就问你:你是不是希望农民一辈子留在农村耕田?

如果不是,那么你认为政府应该给农民什么政策什么措施?是否应该给农民选择的自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这段话含了几个设定的

第一个农民在农村只能种田。

第二个农村只能种田。

第三个农民进城就能有工开有钱收。

第四个农民进了城就肯定能有比无论怎么做的农村纯收入高生活状况好。

第五个你认为真有完全自由不受条件约束的选择。

你看,我都说你最厉害的就是定义了。第二就是人家说什么摆什么都不算。

怎么样,那个图,如何体现出改开后GDP增长率压倒性的优于前27年?难道不能那坨黄泥就能证明你是毛利人?

家园 我原来真的是农民

记得陈王提过,他在苏北农村出生,但是小学的时候就到上海了,他这段描述说的是13,14岁的情景,可能是他暑期回到老家的经历。而我当年在高二以前每个暑假都在田里,同样是不喜欢农活,但是心里想的是怎么离开农村,不外乎考大学或出去打工做生意。从来没想过都是承包制造成我要干农活,而是想着如果没有承包制,我除了考大学或中专以及当兵提干,就要一辈子干农活。

家园 老审,我只有一个设定

这个设定就是让农民有选择的自由。

但是,我没有保证每个农民的选择都是可以赚到钱的,非常有可能有些农民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亏了钱。

你不能因为有些农民亏了钱,就剥夺了全部农民的选择自由吧?

PS:关于那张图,我一直在等你出招哦,我喜欢后发制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