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讨论一下,习总会不会去旧金山参加APEC -- 湍流VII

共:💬785 🌺5699 🌵1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家园 佩服你能把不同概念不同逻辑的事混到一起说

没建国前不就军政(没有名份上的政府,为割据一方势力)一体,党五大书记指挥。中国政府没成立前对接管,明确以军管会接管解放军解放的地区政府。军队打进去,接管,先接管必然是占领的军队,然后移交给军管会。中共方面的中国政府成立后,军管会移交给政府。

先搞明白这个再说吧。

战争时期都是这样的。民国的武昌起义,起义军占领接管武汉各个衙门后才成立的军政府。

传统都是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搞懂什么叫“得”,什么叫“治”,哪个先,哪个后。

此“军管”非彼“军管”。

接管、移交,先后有序。项目执行叫交接过渡期。

何况有两个阶级阵营矛盾,剩下的不就谁留下,谁接走的人。党 国哪个都不是省油灯,有好处,有坑位不占?根据地的党与白区的党.......

原谅我文化低,您这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真不明白在说什么。更不明白您说的跟我说的公安脱胎于军队有什么联系。

“中共方面的中国政府成立后,军管会移交给政府。”军管会是刚解放城市,由解放军组成的管理地方事务的机构,这个概念您不否定吧?军管会移交给政府的是城市治理权而不是军管会这个机构,这个不否定吧?

所以各级政府包括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都是解放后成立的,只有公安部是解放前就成立的军委公安部,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直接改名的。财政部是后成立的,不是军委财务部改名的;外交部是后成立的,国防部是后成立的;国家计委是后成立的;卫生部是后成立的,不是军委卫生部改名的……所以你看看国务院各个部委的历史介绍,只有公安部是源自军委公安部的。

周恩来在1949年7月主持中共中央汇报会议,商讨情报、公安两个部门的组建等问题。后来决定取消中央社会部,成立军委的情报、公安两部,中央政府成立后改为政府的情报、公安两部。之后公安部成立了,但列入计划的情报部却没有成立。

点看全图

这段历史警察博物馆里有,人民公安报上也介绍过。明确说的是

中央军委公安部是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的过渡性机构,建立后即着手准备全国公安机构的统一领导,担负起协调各大解放区公安保卫机构之间工作的任务,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民公安机关作了准备。

家园 这种做法有个学术名称

在逻辑上叫做诉诸人身谬误,这个是河里最常见的谬误了。😉😉

通宝推:我还有机会吗,
家园 货比货气死人,越是歇斯底里的粉粟,星粟派越容易丢人现眼

毛主席原话——“华野外线兵团主力,去年七、八、九三个月,在山东逢水过水,逢田过田,打大仗的神气就不足,所以,消灭敌人数目就不多。今年上半年,陈粟五个月未打仗。”

济南战役前粟裕电报原文——“(三)作战方针拟定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足够兵力迅速攻占济南机场,以阻敌人空援,并分割其外围守敌(目前守敌大部驻于四郊及外围)而歼灭之,减弱其守备力量,并查明敌人工事及抵抗之强度。但对其外围之强固据点,则监视之,以便于突破外围后于第二阶段迅速突入纵深,分割整个敌人防御体系,打乱其指挥系统,攻占其内城及商埠,尔后再向外肃清四郊,以便缩短作战时间。

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对于援敌仅以次要部队依强固工事阻延敌人前进,消耗敌人力量,以便我打援部队之集中与充分准备力量;至战役第一阶段之末期(约在七天以后)即发起打援战斗,以求歼援敌三至四个旅,尔后视机再歼援敌一部,或即转移打援兵力一部于阻援方向。”

粟裕理想是足够兵力攻占济南飞机场,打援部队充分准备后歼援敌三至四个旅。

从外围战斗开始,许世友率部迅速济南还不到十天,歼敌10万多。粟裕认为第一阶段外围战斗就要七天,这差距,居然星粟派有脸哈粟……

货比货气死人,越是歇斯底里的粉粟,星粟派越容易丢人现眼

你引文那家伙弄虚作假严重,有空调教下

星粟派哈粟的时候一口一个毛主席,把陈粟撸到中野当小弟选择性失明

还有就是有的星粟派成员如钱六明着粉毛实则恶毒攻击,被我指出后就没一个抨击他的

家园 群众是愚钝的,他需要组织

毛主席一去世,人民群众马上背叛

怀仁堂的事,群众能立马知道?立马知道能立马搞清楚来龙去脉?知道来龙去脉能立马知道四十年后的可怕后果?能知道属于他们父辈血汗奋斗的成果会被悄然无息的剥夺?就是今天,河里还为这些破事天天翻来覆去折腾,你让当年人民群众搞清楚,而且要马上行动,可能吗?不可能就叫背叛?群众永远是愚钝的,他需要组织。那些背叛发生在高处,是组织结构实力结构的问题,是经济基础和群众文化基础的问题,关群众鸟事。

通宝推:ccceee,落木千山,
家园 您这意思就是就是江华一个人在高院玩呗,他一个人负责全国平反

冤假错案呗?

您既然没证据,那就给证据,您从我的资料里要算个啥?您也没有要到吧?

辽宁中院高院工作,上海地方志高院工作等等等,到了您这里就能证明国家高院不工作。

您怎么叫严谨呢?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说的就是您吧?

还严谨,敢情您的镜子照别人不照自己吧?

直到现在您的逻辑始终在陈永辉的明显造假文不是吗?

干校名字就在那里,要找资料总会找到,您有自信吗。

家园 群众自觉反应被镇压了。

这就是严打,打击三种人。

家园 不是毛主席派华野部分,到中原打大仗,是别人

而且刘邓逃跑离开中原战场到大别山,这就是你们的千里跃进。

除了济南战役,粟裕一直就在中原打大仗,这点你能否认么?

你第一段电报和围济打援有啥逻辑关系吗?

能不能否定围济打援计划和粟裕是围济打援总指挥,能不能否定许世友是围济打援中的攻击济南计划的总指挥,你转来转去想说什么呢?

我说的是围济打援,,你一个劲说济南战役何意?你的济南战役计划大于围济打援么?

围济打援是不是毛主席的布置?

我引文的哪个人?我引的电报哪个是假的?!!你到现在还不敢面对那些电报,你要不要脸?

家园 文革时第一次打死人就有邓家人,改开后中国人均寿命是下降的 -- 有补充

这些下降的寿命和升高的自杀率说明文革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比改开后变差的。老干部贪腐集团投票投不过左派,就像张国焘想搞政变一样出动军队抓捕中央副主席和政治局常委。他们包括邓为了强调自己合法性疯狂污蔑文革和毛,我小时候经历过文革的尾巴,知道些文革。嘲笑他身高的不是我,是中国核潜艇总师。邓反对两弹一星,反对抗美援朝。把中国国防科研包括二次核反击力量几乎废了,江在炸馆后才把国防给续上。整天宣传改开贬低前三十年,没有毛的抗美援朝,小球转大球,尼克松来被迫彻底承认不平等条约废除,中国才有改开的环境。不然西方还要求中国还大清的国债,老蒋不是也在给日本还大清国债吗。邓和蒋一个层次,也是毛留下的遗产丰富,要不然,他就是中国的戈地图。

通宝推:真离,时间的影子,newbird,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笔误,文革结束后人均寿命是下降的,普通人文革时比改开境遇要好 -- 补充帖
通宝推:真离,
家园 严打就是好,应该是隔上十年严打一次。

连经济犯罪包括诈骗,职务犯罪包括贪污受贿一起严打。

家园 还真是这样

我父母邻居大哥就是这样,改开初工人有奖金,他天天骂主席,我母亲对他说别看眼前长久就知道谁对你真正好。他说邓小平给他开奖金生活好他就夸。十年后他下岗了,然后当搬运工出了事故伤了身体老婆也跟人跑了。我记得最清楚是97年邓死时候这位又是放炮又是喝酒又是大声说苍天有眼。

家园 非常好的比喻,而且被各种套路洗礼5000多年了。

教员之前也肯定看到这点了。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就看屁股做在哪里,或是想做些什么事情。如果自己的目的就是星辰大海,那么一时利益的损失其实不太要紧。所以教员即使看到粉身碎骨的结局,也会继续前进。但如果目的表面上是星辰大海,私底下是子子孙孙,还有世世代代,那结果就不一定能有星辰大海,但会有很多徒子徒孙。

国人经过5000年的迭代,其实已经形成出来一套完善的文明,来筛选这种为了族群利益的人来为自己服务。选“圣人”可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技能点。这么看,国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挺自私的。但也是因为这个,这个文明才能抑制流传到现在,不像其它三个,点了科技、神学、法制。随意只有让人能传承,后继有人,才是关键。

但这里也有一个明显的bug,就是文明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是会相冲突的。文明要求有能力调动整个社会(文明)资源的个体,需要以星辰大海作为唯一的目标。但是个体,尤其是占据资源以后,很难一直这么想,更不会一直这么做。关键是如何形成反馈,在出现矛盾后,可以安稳地把这些人请下来,而不是挂上去路灯,或是歪脖子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高位者想到的是提升自我修养,教员想到的是需要“运动”,需要上下交替。建国以后,前者还没有开始就失败了,后者虽然被认定失败了,但也展示了一种可能的路线。这钟路线对了,但是因为当下缺少某些条件,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和另一个故事很像。“1904年皮叶克尼斯提出根据天气相关数值预报未来天气的思想,1916年至1918年理查森进行数值预报尝试,要知道当时还没有计算机,理查森设计了计算机工厂,要求六万四千人在工厂里同时计算,当然以失败告终。”

那缺少了什么条件呢?我也很难准确说是啥,模糊地说就是整个社会利用资源的能力。或是说文明的等级越高(能量利用率越高),就越能快速迭代,找出解决当下问题的最优解。比如有论点说苏联计划经济的失败,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失败,是少了计算机。至少有计算机的话,可以让苏联计划经济延续的更长一些。还比如,在近代1840年到1949的差不多100年的时间中,文明尝试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可以尝试的政治组织模式。在短时间能做到这点的基础之一,就是工业化提高了利用资源的效率。如果没有工业化,不管从哪里再借500年,都不行。因为各种运动,包括社会运动,都需要能量,所以文明利用的能量效率越大,利用能量的总量越多,结合“出圣人”技能,文明就可以更好的流传。

通宝推:秦波仁者,
见前补充 4947626
家园 证据?

改开后中国人均寿命是下降的

请提供证据

家园 干校,网上一些关于湖沙洋干校的说法,我提取了有关回城的信息啊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干校在一开始确实规模大,很轰动,但是从1972年就开始回城了,直到1979年彻底全部解散。

懒厨河友和我的分歧点是前期回城多还是后续回城多,1975年各个部门能不能工作。包括功能下放到公安的最高检院。

当然了,对于干校我个人是支持的,否则这些高等人物将很难下沉到基层了解我们的国家。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来,旅游似的的下放调研,意义不大。没有经历忆苦思甜的生活,他们既不会珍惜今天的美好,更不会体会今天的基层底层的艰难。

当然,对于这些大人物来说,恐怕是遭罪吧。

当然,我也认可这种方式,即下放也有时间段限制,如果他飘了,就给他弄下去,下放一段,接受锻炼。适当搞一搞,这样恐怕有利于解决他们的贪腐心理,等等吧。

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冤假错案,一些官僚搞搞官僚技巧,把一些人、对立面无辜的送下去,其实恐怕没有无辜的。按照民间说法,全枪毙有冤枉,隔一个枪毙一个肯定有漏网。

这就是官僚的堕落历史吧,这来自中国历史传承。

1969 年的正月初六,一支满口京腔的队伍敲锣打鼓地开进沙洋镇北5 公里处小江湖的一座名叫鸡鸣咀的岗地。这块囚犯劳动改造之地,突然来了一批北京人,令当地老百姓惊愕不解。不久得知,这是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中央政法干部学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前身)的官员和学者们来此创办“五七干校”。400 多人的先遣队伍到达小江湖鸡鸣咀后,立即自己动手盖住房、建水塔、接管农田种植。经过几年的基建,30 多栋红砖瓦房矗立在岗地上。

何为“五七干校”? 1966 年5 月7 日,毛主席给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副统帅”写了一封信,大意是部队不但要搞军事,还要多业并举;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学校也是这样,学生不但学文化,也要学工、学农、学军,还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1968 年5 月7 日,黑龙江省革委会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命名为“五七干校”的机关农场,几百名干部在此劳动锻炼,毛主席肯定了这种做法,由此,创办“五七干校”的热潮迅速弥漫全国。

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副统帅”发布“一号战备令”,借机将老帅、老将清出京城。(哈哈哈哈)

各地各部门的造反派们纷纷效仿,排除异己(哈哈哈),大批党政机关要人、专家、教授、名家名人被打倒为“黑线人物”,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小江湖鸡鸣咀是座南北走向的岗地,三面环湖,只有南面一条道连接天鹅村,是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可惜(这里为什么用可惜呢?)农业学大寨时波光粼粼的小江湖被开垦成水稻田和千亩藕塘。阳春三月,春风拂面,菜花飘香,小岗上,一座山寨式的“五七干校”旧址凸现眼帘。

1973 年,千余名干校学员开始撤离小江湖鸡鸣咀,1976 年,最后一批学员告别小江湖。

在小江湖鸡鸣咀,干校学员们还留下不少趣闻。一位学员头次用牛耕田,不知道如何让牛转弯、调头,待犁到田头时,就对牛吆喝“喂,右转弯,请右转弯”,然而老牛就是不听指挥,急坏了的学员扬起一鞭,老牛用力一拉,犁头犁进了田埂中……

揭秘湖北沙洋鸡鸣咀

杨杰

2019-05-19

毫无疑问,鸡鸣咀之所以能够进入我们的视线,是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运动。1968年2月,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全国上下正处于"革命"的狂热中,大部分国家机关包括公检法被砸异乱并停止正常运转。

也就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最高人民检察院被造反组织夺权,全国检察工作陷入瘫痪;一年以后,毛泽东同志批准了《关于撤销高检院、内务部、内务办,公安部、高法院留下少数人的请示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随之不复存在,并被后来的"七五宪法"从法律上予以确认:"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最高人民检察院的160多名干部职工,包括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黄火青同志,连同他们的家属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沙洋小江湖鸡鸣咀。 

 

这里算不上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处办公地点,因为在这里根本无公可办,但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个最难忘的地点,至少与前面三处办公地址比较起来是这样。

对鸡鸣咀而言,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它将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新中国法治演进史上有了一席之地,注定要客观地见证新中国法治进程中那段短暂的黑暗。不过,对于运动主体,即运动参与者来说,却是一种不幸。笔者不赞同他人所言这是一次所谓的流放流放与劳动改造有着天壤之别,但从思想层面而言,远离工作岗位和毕生追求的事业,这无疑是一次精神和灵魂的流放,某种程度上讲,精神上的流放更加痛苦。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叫丁介的诗人曾这样感叹清朝文人的流放,"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的确,对于流放者,特别是曾肩负使命或者有理想信念的流放者,痛苦并不在于塞外或关外,而在于何处是思想与灵魂的归宿。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其他政法劳动干校相比,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失去的,恰恰是这种归宿最高人民检察院是被撤销,而其他部门不是。迷茫和彷徨在所难免,如果放在当时的法治大背景下考察,何处是归属,这种迷茫更是让人窒息。  (哈哈哈,一个下放写得这么清奇,可见文人之恶心啊)

其实,在"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并参加劳动锻炼,本没有什么要怀疑的。而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防止干部脱离群众,进而搞特殊化具有积极意义。这一主题,其实在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多次被重提,尽管不是效仿,意义其实也很积极。毛泽东同志的"五七"指示和根据这一指示创办的黑龙江庆安县柳河"五七干校"正是为了让广大干部下放劳动,并重新学习,只是后来创办的干校因运动方式而走样,违背了初衷。(写得好委婉啊)

地处江汉平原西沿,荆山东麓的沙洋鸡鸣咀,尽管在历史上曾经是水患之地,曾发生过1935年汉江沙洋段堤溃,逾万人死于水患;为保卫下游的大武汉,汉江也曾多次在此分洪。不过,建国后,经过沙洋劳改农场多年经营,当最高人民检察院这批劳动者到来时,这里已是一片沃野和鱼米之乡。  

当然,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宽松的生活氛围,并不能排解或减少这批劳动锻炼者们内心深处的忧虑。就本质而言,这种忧虑并不在于任何个体的何去何从,而更侧重于新中国人民检察事业的未来命运是就此夭折,还是在波折中等待再次崛起的时机。

  新中国检察制度自1931年在瑞金中央苏区创立,历经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检察处、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高等法院检察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最高人民检察署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最高人民检察院,至196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被取消,已蹒跚走过37个春秋。如果我们把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至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前的这两个阶段,分别视为检察制度的童年和少年,那么,检察制度的童年无疑很快乐,尽管有些苦涩 ;而其少年注定要历经磨难,这种磨难主要来自于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存废之争,即检察制度在当时宪政条件下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问题,反映在实际操作层面,就是检察工作在一定历史时期不受重视,甚至可有可无,这在《王桂五论检察》一书中被形象地概括为检察制度的"三起三落"。特别是,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的相继撤销,更将这种磨难推向极致,这是检察制度和检察人的不幸,更是整个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不幸:公权缺乏监督,其恣意滥用的后果,可想而知。事实证明,没有检察制度的这十年,也正是新中国法律制度遭受践踏最为严重的十年。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七五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检察机关被撤销,无论是在事实上还是在法律上都得到认可和确认。于是,在"五七"干校的这批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被迫保持沉默和近十年的集体失语。 (有事说事,扯这么多不还是反对下放?简直不要脸)

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全国各地纷纷提出重新设立人民检察院的建议。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宪法恢复设置人民检察院,新中国检察制度再次实现拨乱反正,真正迎来人民检察事业的春天。  

鸡鸣咀,这一不曾被关注的地名,伴随着运动的远去,逐渐回归平静。

转检察日报版。

https://www.meipian.cn/24giyhhw

总结:呵呵。

1969年起,中央部委机关、部队、北京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到湖北建立“五·七”干校。沙洋县是建校最集中的地方,在全国颇有名气。沙洋县域内先后建起27所“五·七”干校,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八大民主党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农林部等中央国家机关和湖北省直有关单位来到沙洋,8万多名机关干部及家属来到这里接受劳动锻炼。

  沙洋“五·七”干校旧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境内,由范家台警官学校院内的财政部沙洋“五·七”干校旧址以及位于沙洋县鸡鸣咀小江湖监狱的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以下简称“三高”)沙洋“五·七”干校旧址组成,总建筑面积8158平方米,总占地面积892000平方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有关要求,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廉政教育基地的申报评选工作。经过认真评审,陆九渊纪念馆等8个廉政教育基地被评为首批市级廉政教育基地。“荆门清风”现开辟【走进首批市级廉政教育基地】专题专栏,带领大家开启一段“云上”清风之旅。(哈哈哈,倒是应景)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zA1MTQ4Ng==&mid=2247509815&idx=2&sn=21682a53f09185f48816ebbf9bab2cf3&chksm=f99ce206ceeb6b102df0ee9b5036b0b324ae075e93316ce6be05b6c038df72bcfdaae260bc6b&scene=27

沙洋干校“50周年”聚会

2019-03-02 阅读1525

我们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因为我们身上凝聚了这个时代深深的印记,是人生情谊的召唤,是无法割舍的相连。

我们生命的轨迹能够交织在一起,首先源自我们父辈的经历。他们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呕心沥血,彼此成为亲密的战友。祖国的昌盛有父辈的心血,也为我们成为毕生的朋友奠定了基础。

一个特殊的年代,给我们的生命涂抹上时代的标签。沙洋农场成为成为在座各位烙在心灵上的终身印记。青春与年华我们都献给了那个时代,那片热土。更为可贵的是,我们自豪,无悔!因为我们曾经和共和国同命运,共呼吸。

如今我们都老了,都在享受着祖国的关怀,彼此都格外珍惜几十年的情谊。这里有父一辈的交集,有共知沧海的莫逆,更有五十余年友谊的凝聚。

为此我提议,为父辈,为经历,为纯纯的友情,共同举怀,干!

  50年前的今天(1969年3月1日),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最高法院的干部和部分子女来到汉江之畔的沙洋农场,与公安部和最高检院汇合,共同在小江湖分场的鸡鸣咀上办起五七干校,开启了劳动锻炼模式。 王承凯

  就是这个“指示”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https://www.meipian.cn/1y5dm8uy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有趣的资料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作者石湾

通宝推:林三,
家园 你说的很对,可以通过70年代到90年代奇怪的寿命曲线观察

  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回顾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44~194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201‰,平均寿命为39岁左右。汇总数据后一般认为,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约为20~25‰,婴儿的死亡率高达200‰左右,平均寿命不到40岁,是当时世界上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赵锦辉查阅的“(中国)关东州地区”生命统计资料,该地区1918年因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以上,1938年这一数据也超过80%,婴儿死亡率平均超过150‰,其它地区的统计资料也证明了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便在战争或饥荒爆发的年份,战死或饿死也很少成为人口死因构成的主要因素。

  三十年代苏南富裕农村的死亡率表一

  1931—1934年江苏省江阴县农村人口贫富死亡率(千分比)

  1、普通死亡率

  年 度 富有者 安舒者 贫穷者 总 计

  1931—1932 26.5 39.6 45.6 42.8

  1932—1933 32.3 31.0 39.6 36.1

  1933—1934 33.9 49.3 56.0 52.0

  1931—1934平均 30.9 39.9 47.4 ——

  2、婴儿死亡率

  年 度 富有者 安舒者 贫穷者 总计

  1931—1932 161.3 219.8 198.2 203.4

  1932—1933 275.9 240.2 239.2 241.8

  1933—1934 379.3 373.5 403.4 309.3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年鉴》第三编(1936年)。

  -------------------------------------

  从以上资料看,解放前的人均寿命应该不到30岁,因为平均死亡率达到4.3%,每年死亡4.3%的人口,23年里就基本死光了,这还是富裕的苏南地区。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学家陈达教授于1934年根据17个地区的材料估计,死亡率为33‰,就是1950年代刚解放的时候,全国死亡率都要高于三年时期最高的1960年。

  18世纪欧洲处于资本主义初期阶段,生产力虽有较快发展,但人们的平均寿命提高得并不多。这是由于传染病的蔓延以及劳动人民受到的残酷剥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到了20世纪40年代,免疫学的发展和磺胺药、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问世使细菌性流行性疾病基本上得到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可以说明科学进步与发明对提高人类寿命的巨大作用。过去,有些急慢性传染病威胁着广大儿童和青年的生命。近年来科学长足进步,不断发明并推广特效药物,祛病有术,人类的平均寿命理所当然显著地延长了。

  由于各国经济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卫生条件的不同,各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各不相同。

  据文献记载,1977年全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为59岁。

  其中不发达国家如非洲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平均寿命则在70岁以上。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平均寿命男性超过70岁、女性超过75岁的国家已有七个,都是工业发达国家。

  当前世界人口平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是瑞典、日本、荷兰、挪威、冰岛等国。1975年日本人口平均寿命,男性为71岁,女性为76. 95岁。

  1977年一些国家人口平均寿命见表2。

  解放前,据我国部分地区统计,农民平均寿命是34.8岁,1929至1931年有人调查过某村居民的平均寿命,男性为35岁,女性为34.63岁。

  内蒙古1939年至1940年间平均年龄仅19.6岁。

  1935年南京市居民平均寿命,男性为39.8岁女性为38.22岁。

  1944年四川某农村平均寿命为21.56岁。

  1950年全市人口平均寿命为52.1 岁,1960年为67岁,1973年则增加到70岁。

  从福建省1975年的调查资科来看,福州市平均寿命男性为69. 01岁,女性为73. 49岁。

  中央卫生部1978年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比解放前延长近一倍,男性达66. 95岁,女性达69. 55岁。

  而根据198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统计学术会议的资料,我国多数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据麦迪逊的世界经济千年史,1900年中国人均寿命为24岁,1950年中国人均寿命为41岁,与2010年联合国发布的1950-1955年中国人均寿命44岁相接近。

  据2010年联合国发布的1950-1965年中国人均寿命44.6岁-44.0岁,15年人均寿命负增长0.6岁。

  1640-2011年北京人均期望寿命

  1640-1739 27.2 *1

  1740-1839 33.6 *1

  1840-1899 34.7 *1

  1929-1933 40.9 *1

  1949 52.1 *2

  1990 72.86 *3

  2000 76.1 *3

  2011 80.8

  *1李中清等 马尔萨斯模式与中国的现实

  *2 新中国成立60 年北京市发展成就

  *3 中国统计年鉴-2011

  北京人均期望寿命1740-1899年,159年提高1岁,1899-1949年,51年提高了~17岁,这主要是国民时期公众卫生体系的建立,

  1976年,中国人均寿命65岁,世界人均57岁。

  中国人,在毛泽东时代,从比1949年世界平均少活12年,提高到1976年比世界平均多活8年。

   7月26日,北京市政府联合市卫计委发布《北京市2016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又称“健康白皮书”),2016年北京市户籍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2.03岁,高于全球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80.8岁。

  此外,中国国家统计局透露,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的74.83岁提高1.51岁。分性别看,男性为73.64岁,比2010年提高1.26岁;女性为79.43岁,比2010年提高2.06岁,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与世界其他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相一致。两相比较,北京户籍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水平5.69岁。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可以选择几个节点来看。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民国时期是35岁,1949年是37岁,1957年是57岁,1981年是67.77岁,1997年是71岁,2000年是71.4岁,2005年是73岁,2010年是74.83,2015年是76.34岁。

  如果拿2015年与1949年相比,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39.4岁;但如果拿2015年与2010年相比,只增加了1.51岁;如果与2005年相比,也只提高了3.34岁。中国人在最近1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提升了3.34岁,在最近五年增加了1.51岁。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较为缓慢,甚至是最低的。

  由于全球化,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同一性或同质性(当然也有差异),不只是中国人民的寿命在进步,世界人民的寿命也都在延长,而且其他国家人民的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更快得多,远远把中国甩在后面。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力大增、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带动生活水平提高,也为公民的长寿奠定基础,世界各国的人均预期寿命都在提高。然而,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只增加了5.1岁,达到73.1岁,增幅最小,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韩国、苏丹等国的增幅还小。

  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抑或伊朗,虽然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远不及中国,但在此期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都超过了5.1岁。西欧大部分国家、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在1990年初就比中国高,从2000年到2008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幅度也都超过了中国。

  为何中国已经比以前富多了,但长寿和健康方面的进步相比其他国家还处于落后状态,或进步有限呢?这要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与时俱进,以及没有使得人体的生理心理变化赶上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落后和不科学造成更多的疾病,反而导致人们患上更多的疾病并死亡;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粗放型经济的发展,污染如影随形,包括空气、水、土壤和食品污染比比皆是,导致人们患上更多的病和更容易生病,患病死亡率也在上升。

  这两者相加,使得中国人的心脑血管病、各种癌症、糖尿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反而造成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在中国人的死因当中,80%死于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和癌症,而75%的慢性病又与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有关。

张田勘:中国人寿命的多维度观察

年份 年末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死亡率(‰)

  1964 ---70499--- 30.68 ---11.50

  1965--- 72538 ---38.42--- 9.50

  1966 ---74206 ---31.82--- 8.83

  1967 ---76032 ---33.04--- 8.43

  1968 ---78198 ---36.70--- 8.21 (上半年武斗,下半年下乡)

  1969 ---80335--- 35.35 ---8.03

  1970 ---82542--- 35.07 ---7.60 (基本正常)

  1971 ---84779--- 34.42--- 7.32

  1972 ---86727 ---30.59--- 7.61

  1973--- 88761--- 30.49 ---7.04

  1974 ---90409 ---25.91 ---7.34

  1975 ---91970 ---24.59--- 7.32

  1976 ---93267 ---21.35 ---7.25

  1977 ---94774 ---23.03--- 6.87

  1978--- 96159--- 20.86--- 6.25

  1979 ---97542 ---20.59--- 6.21 (开始包产到户)

  1980 ---98705 ---18.26--- 6.34

  1981--- 100072--- 20.21--- 6.36

  1982 ---101654--- 22.28 ---6.60

  1983 ---103008 ---20.19--- 6.90

  1984 ---104357--- 19.90 ---6.82 (公社即将解体)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即便1976年人均寿命算最少的65岁,那之后的人均寿命平滑曲线也是不正常的。

如果1976年是68或者69岁,之后就是下降的,然后才又缓慢升起了。

而如果是69岁,高于1976年几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我记得只有五个超过我国,其中就有日本。

日本的人均寿命数据  1880年,37岁,   1890年,38.5,   1920年,42.5岁,

  1947年,52岁,   

1977年,75岁,   1990年,79岁,   2006年,82岁。   2015年,84岁。  

在这里说一下日本的1947年,这是抗战结束后,日本还处在困难时期。肯定应该羡慕嫉妒恨。河里在日本的人很多,可以列列,比较比较。

我国的人均寿命数据  1949年,35岁,  1957年,57岁,  1960年,60岁,  1963年,61岁,  1973年-1975年,64.9岁,男63.62岁,女66.32岁  1975年,男67,女69。  1976年,65岁,  

1978年,68岁,  1981年,67.88岁,男66.28,女69.27  1985年,68.92岁,男66.96,女70.98。  1990年,68.6岁,男66.84,女70.47。  1994年,69岁,  1995年,69岁,  1997年,70岁  

20年的平直线。

1999年,70.83岁,男68.75,女73.20。  2000年,71.40岁,男69.63,女73.33。  2006年,72岁。  2005-2010年,72.71岁  2010年,73.5岁  2010年,74.83岁,男72.38,女77.37。

现在我国好像79岁?

通宝推:hwd99,林三,桥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