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扯几句爱国生意 -- 狂草舞茅

共:💬120 🌺914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学位”的补充 -- 补充帖

补充说一下,新中国在文革前,是并没有“学位制”的,只有研究生制。

那时的硕士和博士,基本上都是留苏的,或者是解放前就获得的。极少数是“三钱”那样回国的。

恢复高考时,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招了,任何学历都可以报名。才有了我和其他老河友们,这样的中国自己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和“博士”,都应该是稀缺物了。

现在的一代“士”们,两极分化严重,优秀地极其优秀,搀水的极其草包,和“教授”们一样。

通宝推:审度,苏仙岭,箪食瓢饮到中年,
家园 普通财务自由了,没啥好担心余生的了呗

或者本身就不那么在乎后代安排。

个人感觉,他对金钱欲望不大,对表达自己要求强烈。

而且表达的回应,他比较满意,就干了呗。要啥自行车,况且,随着积累,收益也不错,何乐而不为。

同时满足了自己的为国需求,有啥不舒服的呢?

有些人收入很高,但是,放不下,就做不到他的状态。

他对金钱欲望不高,就不必为美国拼命。自然是能混就混。

一开始他的讲解根本不是为了金钱,最多为个人设。

其实,挺有意思的其他很多人大家都不质疑,就是陈平司马南被质疑,也是搞笑。

看来大家都默认右派和汉奸是可以为了钱为美工作的。

默认可以,但是不喷不正常啊。

因为右派汉奸也自称爱国呀!!比如,大家看留园网倍可亲等,他们言必称为了中华。

嘿嘿。

通宝推:苏仙岭,
家园 严师出高徒和名校出精英 -- 补充帖

再补充一些细节:

那时,各校会有学分制和其它的系统并存,课程除了分主科和副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外;还必须选修足够的其它专业的课程。其它的更包括能力(工科就需要设计、实验和自己开机床等)。读到毕业,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每天自习到深夜,则是家常便饭了。

就是如此,因为考试不及格的主课和副科数量超限了,被肆学和留级的,也都很正常。而因为有过“补考”后,而没有得到“学位”的毕业生也大有人在。

这样的严师出高徒和名校出精英,才会是名副其实的。

通宝推:审度,自由呼吸F0,
家园 一个在本学科没有建树的老博士,当然有跨学科个研究的自由,

但是除了极少数超级天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隔行如隔山,自己学了几十年的专业没弄出名堂,跨学科搞研究的话,最好能踏实一点,不要标新立异。否则就算是民科。

如果有外学科的人在我的专业标新立异,看他一眼就算我输了。这个无关排挤、因为这种人还没有被排挤的资格。

米国是金钱社会,一个人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收入。清贫固然不是缺点,但是拿出来炫耀就是缺点了。

80年代美国名校博士在中国稀罕得很,比他晚两年拿到博士的杨卫,院士、浙大校长、最后官至正部级。

在美国不受认可,却迟迟不回国,如果像你说的那样,还炫耀自己在美国甘于清贫的话,实在是太拧巴了。

通宝推:箪食瓢饮到中年,
家园 80年代正是出国高潮开始期,当年的他没这么自主和独立性

他并不认同80年代的中国的风潮。否则他也不会今天成名。

890年代人们只想出国,理由是国外学术氛围好,没有国内的勾心斗角,倒不完全为了金钱。

家园 那个年代,博后享受副教授待遇。 -- 有补充

如果以国内为据点,参照杨卫,诺奖老板的博士,给个副教授太欺负人了吧。

老方曾经说过,他如果博士毕业直接回华工的话,04年回去直接正教授,06年回去副教授,08年回去就讲师了。88年,而且那个年龄资历,副教授有点欺负人。

通宝推:箪食瓢饮到中年,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一句:根据李政道先生建议,博后期间编制不纳入各单位。 -- 补充帖
家园 8、90年代,经济学方面,是吴敬琏猖狂时期,陈经很适合,只是

似乎很可惜,陈经没有融进去。

家园 可以看出他自许很高,认为能统一各派经济学理论。。。

要当开山立派的人物,有了这种念头,只要能生存,清贫的确不是一个事。

而且也不是学术界完全不认,是一个还有点影响的边缘学派,只是被主流圈子排斥而已。

家园 两条信息应该都是错的

先说博士头衔。只要是在德国之外的正规大学获得的博士头衔都可以在德国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的博士头衔当然也可以在德国正常使用。比如现任保时捷董事长,候任德国大众董事长Oliver Blume就是在同济大学汽车系获得的博士学位,很正常地在德国使用。

至于在国外领取德国的退休金分两种情况。

一,在德国已经退休,作为退休人员移民到别的国家。一般情况下,退休金金额不会有任何变化。除非德国和目的国有特殊的社会保险条约规定。中国和德国没有相关条约,所以退休金金额不会变。

二,任何人在德国交了五年以上的养老保险,都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申请退休金。这也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欧盟国家或和德国有社会保险条约的国家,可以向所在国养老保险机构申请退休金。二是在和德国没有社会保险条约的国家,可以直接向德国的养老保险机构,该机构的网站或德国使领馆申请退休金。中国就属于第二类国家。

我没有看到任何在中国领取半额退休金的说法。我猜测这一传言的来源可能是误解。一个人如果在德国没有交满五年的养老保险就离开德国,可以申请退回他所交的养老保险,但是只能退回他个人交的那部分,雇主交的那部分不退,而德国的养老保险是雇员和雇主各交一半。

另外现任政协副主席万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根据网上信息,万刚1985年拿世界银行奖学金到德国留学,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奥迪公司工作,2001年回国在同济大学工作。在德国拿奖学金不交税和养老保险,所以他在1991-2001年交了10年的养老保险。他在1952年8月出生,按德国的法律规定,他在2018年2月开始可以领取德国的退休金。

通宝推:箪食瓢饮到中年,
家园 我感觉这条新闻的意思是在国外也可以领到中国的退休金

这大概涉及到金融支付等问题。我后面说了,自己能带走花,没问题。

家园 宝推“外包”

中共政权外包,不折不扣的自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终究还是原形渐露,目前只是止住了“外包”的发展速度,还好停下,更别说扭转。连外包发展速度降低,还不知道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家园 司马北

叶利钦后的俄罗斯的爱国和民族主义反弹,实在是因为俄罗斯付出了太惨重的代价,俄罗斯人不仅看到了,也感到了切肤之痛。切肤之痛肯定是轻描淡写了,俄罗斯人付出了生命和饥饿的代价。某种程度上,中国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回升,也是残酷的国内外现实教育的结果。某些媒体和文化精英只是顺应表达了公众的这些情绪,给自己找到了市场。

没有这个司马南,也会有司马北,司马东....估计司马南拥有了上千万(几千万?)粉丝,性质就变得比较严重了,这时候你是舆论的反映者呢,还是叱咤舆论风云的人物呢。这时候他自然就遭当权者忌惮了。米国号称是舆论最自由的国家,有没有一个自己坐拥千万观众/听众的大V不受当局管制或不惹上官司的?

关键词(Tags): #司马南通宝推:苏仙岭,
家园 一个在本学科毫无建树的老博士,认为自己能在外学科开山立派、

统一外学科的理论,这是典型的民科叙事方式。

看他一眼你就输了。

干了10几年博后/研究科学家都没拿到教职,这不叫没有影响、还有什么叫没有影响?

家园 在李政道先生的推动下,中国从85年开始博后制度,博后享受

副教授待遇,而且根据李政道先生建议,博后期间编制不纳入各单位。

这和您说的88年能拿到国内的教授是两码事吧。

另外88年能拿到国内的副教授,和88年能拿到国内的教授也是两码事吧。

见前补充 47820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