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扯几句爱国生意 -- 狂草舞茅

共:💬120 🌺914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退休金是自己挣的钱,不是国家的施舍

离休是中国的特例,不做评论。

职工和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金,职工退休的时候在此基础上领取退休金,所以这是他自己的钱,不是国家的施舍。他有权决定在哪里花他的退休金。

以德国为例,德国的退休金系统每年给150万生活在德国以外的退休人士发放他们应得的退休金。德国的退休总人口大概是2120万,所以占比大概是7%。

家园 陈平自承一直在普利戈金中心折腾混沌理论与经济的结合。。。

这是他的所好。他认为他要把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统一到演化经济学大旗下。

他承认收入上一直比较窘迫,但也没想改其志。他的书里说过,他的美国住房是趁2007年两房危机时,买的廉价美国法拍房,可见在美国的收入很一般。不过,从他的行为看,其实是一个很轴很自负又好斗,喜欢挑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刺的老爷子。想在经济学圈子里混,又老说主流西方经济学都是垃圾,自然不得烟抽。

至于是不是在美国退休的,我也是猜测,我一直觉得他在北大和复旦的职位都是兼职。

家园 要谷爱凌就是要她的金牌

目的实现了,皆大欢喜。不爽的是什么人呢?btw,敬爱的苟圣帝君万岁🙌🏻

家园 他在北大也不怎么样,在经济圈子里被挤兑的够呛。。。。

印象中,他带的最欣赏的博士生一直比不了业,最后是在复旦毕的业。

家园 推销谷爱凌可不是为了钱

是为了把双重国籍合法化,为此打造一个谷爱凌的宣传狂潮,造舆论。

家园 根据你介绍的履历,他如果87年博士毕业后立即回国,

87年的美国名校博士,回国教授木有问题;再加上诺奖导师的加持,混到现在院士也有可能。

87年美国的教职还没有卷的很厉害,他拿不到固然有年龄原因,但是他干了10几年博后/研究科学家也没拿到,说他在美国是loser是比较准确的。

宁肯在🇺🇸做十几年博后/研究科学家也不回国,恐怕是因为当时国内和美国的差距比较大,贪恋当时美国的物质条件。

这就是贪恋美国的物质生活、但是在美国挣不到钱,于是乎回国挣钱到美国花。这种人不少,只不过绝大多数回国也挣不到钱,所以没有那么出名罢了。

家园 马克思就是个卢瑟

按阁下的标准,马克思也是个卢瑟

家园 一个词的词义会变化,这个是客观事实,不是你认不认能解决。

这些年来,被沾上屎的几个词,同志,小姐,莫不如此。一旦公众中产生了对这个词的另外一个概念,这个词义就已经发声本质变化了,不是你认可不认可能解决的,除非你有能力在普罗大众中,把这个词义再扭转回来。

更典型的,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词无论怎么说,都比国家资本主义更正面吧?为什么中国宁愿用后者,不愿意用前者?这个词已经被纳粹用过了,在全球大部分人看来,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你一个人不这么认为,解决不了问题。

话说回来,西方世俗社会里,眯眯眼就是羞辱亚洲人的动作,这是基本的事实。不因为你认可不认可这个形象符号,有丝毫改变。

你不认可,只是说明你装聋作哑而已。

家园 百度上88年北大给了经济学副教授

但是他以美国为主要据点,还是以国内为主就不知道了。要说钱,美国博后肯定比北大副教授多。

家园 你这是诛心之论,陈平专门说过他美国求学和研究之路。。。

他很在意和自得他的研究结果,也甘于研究过程中的清贫,甚至有点炫耀的意思。。。

家园 中国高校的职称的历史 -- 有补充

现在的河友看来不太清楚,过去中国高校的“职称”制度,我也聊聊看吧:

世界上的高校主要是两大类。

1. 过去的旧“英”制,每个系(学院)教授非常少,属于极个别的超级大牛。副教授也很少,都是学术权威级别的。而高级讲师需要是学术带头人;普通讲师则是教学的基本力量。而助教除教正课外,还要兼“辅导”,是最低层。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是“苏”式化的英制,除了讲师不分外,其它都一样的。因此,过去的教授很少,不是学部委员,也是大专家了。正付教授的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才能替补的。因为文革的十年停止评职称,数十年的老讲师就非常多了。讲师们才是高校教材的主要编写者。交大,清华等就是如此,大多数高校也都一样。

不过也有特例,像北大和复旦,因为“院系”调整,收罗了太多的旧“教授”,就只能破例了。历史系和中文系的教授数量,超过了讲师。

2. “美制”则是完全不同的,现在的国内的高校就是学美国的,大家都清楚,我就不罗嗦了。目前有些教授的水平,过去连讲师都评不上的。

如果陈平能拿到88年的国内的教授,按我个人的理解,这可真不是一般的人。你们可以去查一下自己大学里读的教材,那些作者们八十年代的职称。

通宝推:审度,月之回忆,桥上,起于青萍之末,箪食瓢饮到中年,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关于“学位”的补充 -- 补充帖

补充说一下,新中国在文革前,是并没有“学位制”的,只有研究生制。

那时的硕士和博士,基本上都是留苏的,或者是解放前就获得的。极少数是“三钱”那样回国的。

恢复高考时,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招了,任何学历都可以报名。才有了我和其他老河友们,这样的中国自己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和“博士”,都应该是稀缺物了。

现在的一代“士”们,两极分化严重,优秀地极其优秀,搀水的极其草包,和“教授”们一样。

通宝推:审度,苏仙岭,箪食瓢饮到中年,
家园 严师出高徒和名校出精英 -- 补充帖

再补充一些细节:

那时,各校会有学分制和其它的系统并存,课程除了分主科和副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外;还必须选修足够的其它专业的课程。其它的更包括能力(工科就需要设计、实验和自己开机床等)。读到毕业,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每天自习到深夜,则是家常便饭了。

就是如此,因为考试不及格的主课和副科数量超限了,被肆学和留级的,也都很正常。而因为有过“补考”后,而没有得到“学位”的毕业生也大有人在。

这样的严师出高徒和名校出精英,才会是名副其实的。

通宝推:审度,自由呼吸F0,
家园 经济学不知道

数学一般是本科生里的大路货,不够格出国,但是挂科不多的,按部就班本校读博士,毕业讲师,快则两年,慢则五年必然副教授了(写本科教材的主力人员)。副教授升正教授还是要看水平,不是人人都能升。

文革前职称难,和研究生教育少有关。88年的时候副教授应该不算稀缺了,陈平是诺奖获得者的博士生,加了光环,所以跟国内博士比,跳过了讲师阶段直接副教授。

九十年代末,国内高校待遇上来了(长江学者、杰青这些帽子),直接给海归博士教授比较多,但是这些人都是以前不肯回国的牛人,理科的很多手里有一作nature、science的。文章发表不好的,不要说教授,连位置都没有。因为那时候就是讲究马太效应(国内基金开始搞973了),NB的撑死,SB的不要,这个方针一直延续到现在。你说没有PRL,拿了一大摞Physics review,给个陈平那样的带编制副高吧,人家还真不给。

家园 再多说几句

本来,我不是要臧否陈平老师这个人物。我想描述的是这种(类)学科的状态。

就是一些个比较冷门的跨专业小分支,如果不能获得事实的支持,有没有圈内人脉吹捧,只能靠惊人之语博眼球。早先有一阵子,因为物理太卷,很多人就想拿着物理方法去“文盲”领域应用,搞个东西shock“文盲”一下。早年在生物学比较多,也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合伙搞定双螺旋结构的克里克,后来还搞定DNA向蛋白质翻译的密码子),后来扩展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

但是其他这些领域也是有知识壁垒的,好比学会四则运算,未必做得好应用题;会牛顿定律未必会盖楼一样。很多物理学家把自己的方法应用在这些学科搞得小分支并不算成功(比如陈平)。特别是在经济学,很多猛人(包括得诺奖水平的)都铩羽而归,退回物理学了。年轻的时候坐火车看过本讲混沌的科普书,好像叫《夸克与美洲豹》,提到了几个人名我记不住了。那本书出来的时候,九十年代还原论还可以,大家觉得是我这里没用好,而不是还原论不成立。但是到今天,因为这种物理到某具体行业,“野猪”和“家猪”抢食的努力,几乎普遍性的失败,在哲学领域,还原论基本上已经人人喊打了。Nous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哲学期刊,近好几年已经只有“反还原论”的文章了,虽然已经反到多年无人应战,还在反。没办法,各行各业都喜欢打死老虎。

而且大家都是人,你学物理的能到经济学去用你的知识方法,人家学经济的也一样会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特别是近代在西方,学经济的智力不比学物理的低,这种就是几本书几页纸一支铅笔的事,学习成本不高。就我从知乎上看到的行内人说明,不是现在经济学领域的“家猪”数学不行,而是陈平“野猪”搞的模型太老,太简单,比经济学领域的其他人的模型里用的数学知识还浅了,所以人家瞧不上。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用惊人之语吸引关注。你一个理论,既没有强有力的事实支持,也没有花花轿子人抬人,可不就靠攒网红人气了么。陈平团队在B站视频见不得严肃讨论,是大量删评论的。

家园 德州奥斯汀这个级别大学的博后

这一二十年,top2+华五高校,理科专业的本科生,只要想干学术的,说挨个能做到夸张了;说隔一个就有一个能做到的,就有漏网的了。

做博后要求比读博士要低不少。按我的陈旧知识,这些好学校一般理科系能出国读博士的一小半,剩下里的大半算二流水平国内保送读博士,三流的改行、就业,末流找不到工作的只好考研读国内博士。国内博士毕业大部分去国外博后,只是个无法就业的过渡选择。

后来国内就业条件好,很多二流学生会就业。整体看出去做博后的要求应该更低了。

家园 传说德国人退休去中国不发全额退休金

只给一半,真的假的?德国的外国里分三六九等。

还有说中国的博士不能印名片写dr,但是黑山、立陶宛的博士都可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