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谁在北美的,比较清楚美国现在还有多少高端 -- 放牛郎

共:💬357 🌺2609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星链应该不算烧钱

spacex的运力应该是过剩的。

家园 不是说有能力的都跑了

跳槽以后工资都是两倍起

家园 这个不奇怪

讲一个小故事,几十年前的事了。

本猫那个时候还在上学,实验室有个管事的人,以前是给军方还是CIA做某个东西的技术员。做这个东西有个小技巧,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个东西用量也非常少,其实全美国等于就是他一个人做。后来他干得不爽,就跳槽到学校当实验室技术员了。那个技巧从此失传,应该是东西还能用,但就没那么好了。

像b-2这种飞机,一共就生产了20架出头,有什么零件现在生产不出来太正常了,如果没有存货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好在不是B-21就要服役了吗,到时候把b-2淘汰就好了。

家园 大部分这样的年轻人不是送外卖也就是进工厂装iphone

送外卖是服务业,工资水平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上升。进工厂装iphone是全世界竞争,上限就是第三世界工资水平。这样不进工厂送外卖,其实是确确实实的产业升级。

家园 镁光在中国早不行了,普通供应商一枚

替代厂商一大堆,这些人去不去美国在行业层面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

家园 马一龙就会两个字:降本

高精尖美国佬也没钱玩了

家园 当然,宁可印钱出来弄到美国去废掉,也不留给国内
家园 是不是美国有人认识到这个了

纽约有个很高端的私校,属于名人子弟汇集的那种。高中的一个项目是自己设计一个手机去中国做出来打电话回美国。

当然这不是制造业,当然在中国这是初中的项目。但是也不只是ppt.

更好玩的是这不是发生在中国印度孩子集聚讲究大家苦读的新泽西公校,而是曼哈顿的销金窟。

家园 德国工科毕业生过去15年一直在增加

你的个人经历可能和事实不符合。根据德国的统计数据,德国工科毕业生一直在增加。请看下图。

点看全图

这个统计图要说明一下。浅蓝色是本科毕业,深蓝色是硕士毕业,灰色是总数。图表从2005年开始的时候,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总量远远少于灰色的总毕业人数,因为当时德国大学从本科硕士一贯制的Diplom改成本科和硕士独立的学制,这一过渡期长达十来年,我自己在2004年还帮助教授指导了一个Diplom毕业生。一直到2014年左右的时候Diplom毕业生才几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德国工科毕业生的人数在增加。其实我本人也经历这一过程。我98年到德国读书的时候,刚好碰上工科低潮,我那个学校机械专业新生80人,等我2002年毕业的时候,那年毕业生才20人左右,但是新生已经到300了,到我2004年底离开大学的时候,新生接近500了。

至少在德国,工程师的薪酬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德国目前工科平均起薪是本科44500欧元年薪,硕士是48100欧元年薪。而欧洲其他国家就比较低,比如西班牙是23000欧元,意大利是17000欧元,东欧还可能更低。

你在你的中德合资企业看到越来越多的东欧人士,可能的原因不是德国工程师减少,而是德国工业需要大量工程师,本国新增的工程师人数不够,而欧盟内部可以自由流动,所以欧盟其他国家的工程师到德国应聘工资比本国高的位置,并被派到中国出差。

我一个捷克同事,他在德国力学博士毕业后留德国工作,年薪大概10万欧元左右。他兄弟在捷克土木博士毕业,年薪三万五欧元,已经算很不错了。

通宝推:秦波仁者,方平,方恨少,大神盘古,桥上,放牛郎,
家园 你自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纽约有个很高端的私校,属于名人子弟汇集的那种。高中的一个项目是自己设计一个手机去中国做出来打电话回美国。

这就是美国原本的理想统治方式。即高端研发和设计都在美国,下游制造都在外国。所谓的“知识经济”。

更进一步的模式是所谓的“中美国”。中国提供制造,美国负责消费。中国打工,美国享受。

问题是这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啥两样?历来搞这套的最后都不能治人,都被治于人的推翻了。

通宝推:放牛郎,
家园 我认为他们知道得很

服务业依附于实体企业,华尔街的比所有人都清楚,每次金融危机,他们都大肆收购各地实体,就是证明。我其实觉得国内企业,很多都不知道谁是老板。

本来各路神仙都由天庭予取予求,玉皇大帝安安稳稳的高高在上,各路神仙按序排位,但凡有点错,管是天蓬元帅卷帘大将还是西皇母的外甥女,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哪知先来了个刘沉香力劈华山,又来个孙悟空大闹天宫。

按它们的规则,金融就是至高无上的神器,可以镇压一切,控制一切,凌架于世间之上,资本家只要掌控金融,就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他们有段时间真的似乎是是无所不能。

我认为现在他们一方面仍然占尽优势,一方面也是骑虎难下。还有一个问题是资本没国界,资本家也没国界,大不了就跟衍圣公家族一样,主动献降表就是了。

家园 送外卖的平均工资没有吹虚的高

去年还是前年外卖工资成为热门话题时有相关数据。到手平均好象也是3000左右,还没有保障,跟产业工人平均到手3千6,7,还是有差距的,而且产业工人部分是包吃住的,还有部分有五险一金。

为什么送外卖?因为外卖生活在城填。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我观察这个是主因,起码是主因之一。多说一句的是舆论吹外卖辛苦,危险,诚然如此,但跟很多产业工人比,又是轻松且安全。文宣界真的坏得很,为了涨价?吸引劳动力?形象?吹得送外卖收入高工作轻松,连艳遇多都拿出来讲。

家园 某种意义上说,对个人来说是产业升级是对的。

不过从技术能力组织能力来说,能装IPHONE的送外卖无压力,但送外卖的装IPHONE怕是有压力。拧螺丝也是要学的。当然,认路也要学,但不同的性质。

家园 拧螺丝是没有出路的

要学也得是怎么造螺丝,不过一般混到拧螺丝的,研究怎么去造螺丝很明显不是其特长。送外卖其实就是认识到这一点,躺平等着吃社会红利。在本猫看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但怎么引导其实还是个问题。

家园 还有太多,中国还有的赶,就我接触的和知道的说说

1. 航空航天。这个大家都知道。

2. 军事工业。同上。虽有些挫折如朱姆等,但那不是技术原因。

3. 微电子芯片。同上。

4. 各种测量检验设备和器具。CMM等。

5. 各种软件,管理用的,工程设计的,科学研究用的,模拟用的等等。

6. 医药和医疗器械。

7. 化工,化肥农药,石油及其衍生产品,涂料等。

8. 大型农机,工程机械。虽然国内某些企业做的大,但美国还是很强的。

9. 生物农业种子等。这可也是高科技。

10. 某些生产母机,如焊接机器及技术,大型机床。

11. 机器人,人工智能。

12. 汽车,电动汽车。

13. 金属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14. 金属热处理,表面处理。

15.

。。

。。

。。

美国目前和在可预见的未来都还长时间会是第一科技工业强国。我劝国人正视这个。我们要全面赶超不是不可能,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正道。科学和技术,别玩花的。现在和将来都不能翘尾巴。一不小心对手就会绝尘而去。

当然美国还有一个也算是高科技吧,那就是

nn. 造谣,造势,抹黑,甩锅。这是他们整个社会的强大能力,不光政客,包括媒体,知识,商业,文化精英们,以及普罗大众们。别小看这个能力。这可是战略倍增器。

慢慢学着吧

通宝推:然后203,一着,脑袋,ccceee,笑看风雨,达雅,玉米菜,方恨少,曲道自然,北纬42度,qq97,放牛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