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5 🌺1256 🌵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包产到户的前提,是中国有钱在国际买粮,来平抑粮价

一是邓矮心黑,昧下了文革时期赚取600吨黄金储备

而美国允许中国买粮,不是因为对抗苏联,而是美国正处于石油危机,需要买中国世界第6大产油国的石油。

贱!
家园 第一次看到河殇文本的时候,脑子里就泛起了这个字。

贱人是不可与语忍辱含志,自强不息的。

家园 你这个故事太深刻了

整个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就是这样从内部受到打击的,不光是发生在农村。但人性自私这种事情很难避免。

家园 集体种田需要有本事且无私心的管理者

其效率必然高于个体单干。但是这样管理者本就是稀缺资源。

我认为农村改革的最大弊病是一刀切的政策。应该适应各地不同情况,进行包产或者集体的决定。问题出在掌握上下权力的人们由于不同动机强行推动的包产。

家园 真正使得你地区农民吃饱收入增加

原因在你的回忆中看不到,因为你还小不懂得金钱关系。其实只需看两点。一是粮食。粮食是否增产,国家是否征购数量变化,征购价格是否变化。二是副业。粮食之外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和销售,农民出外打工。显然第二点是决定的,是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相关的。

家园 你这两点都不简单

"一是粮食。粮食是否增产,国家是否征购数量变化,征购价格是否变化。"

粮食是否增产,每家人不一样。我四舅是原生产队长,种田好手,家里养猪积有机肥,所以他家的亩产比承包前高。我父母是民办教师,种田水平比较业余,家里也不养猪,所以我家的亩产比承包前高。国家征购数量和价格是否变化我不清楚,清楚的是家里余粮多了,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把余粮卖给国家。由此可能推出,征购数量可能下降了,但是征购价格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二是副业。粮食之外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和销售,农民出外打工。"

刚承包的时候,我们原来的粮田只允许种粮食,不允许种经济作物,违反的会罚款或捣毁的。刚承包的时候,连余粮也不能自由买卖,大概在85年左右才有粮贩子过来买余粮。刚承包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外出打工的说法,有的话也是出去弹棉花,修鞋,开理发店什么的。副业主要是渔业,养殖业,传统手工业。渔业在我们那里是分季节捞凤尾鱼,白虾,鳗鱼和鳗鱼苗,以及其他海鲜。养殖业是养几头奶牛或养鸡,养鸭。由于80年代农村造房高峰,石匠,泥瓦匠和木匠的生意很好,裁缝也不错,另外还有篾匠等等。

家园 屁股总是藏不住的。金骏眉那个帖子就爆了。
家园 是的,河里有句话:想翻案,可以,先踩过河泥老帖。

除了润树兄、忙总,本穷也自荐一把: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改革”与“开放”的断想。

家园 我是对比林毅夫论文和润树文章后,对林有了成见,不能信任。
家园 楼下几位不知怎么解释59年之后的粮食产生? -- 补充帖

刚好qq97河友提供了个50-98年的曲线图。标题

用三年灾害让群众积极性降低,解释生产队生产能力差,解释不通吧?

一个集体,当然有差异,不同集体间,也是有差异。讨论整体问题,从整体上看好点,不然很容易纠结在大队书记强奸女青年这事上。

想起了关于三峡工程豆腐渣的说法,后来有人指出:三峡工程的安全亢余量,真有部分施工做假,也影响不了总体安全。

家园 那我就试一下分析吧

我喜欢挑相近的年份做比较,这样的局限条件较为接近,效果比较好,两个简单的目的,其一,分析一下是否可能第一年就吃饱,第二,分析一下化肥的因素,所以挑选的年份,是从75-78年。

单位均为万吨

年份 化肥 粮食产量
1975 536.9 28452
1976 582.8 28631 ​
1977 648.0 28273
1978 884.0 30477

从上述数字可以计算出:

1. 76年对比75年:化肥增加了7.88%,粮食产量增加了0.63%

2. 77年对比76年:化肥增加了10.06%,粮食产量反而下降了1.27%

3. 78年对比77年:化肥增加了26.7%,粮食产量增加了7.23%

75-77年的制度不变,可见化肥增加,不必然会导致粮食增产。

78年对比77年,除了化肥与制度之外,各种局限条件最接近,而粮食产量增加7.23%。

合理的推测,是制度的转变,确实对增产有促进作用,转制的第一年就能吃饱,是非常可能的。

家园 迟早都会萌发的

这是人性

家园 有个前提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要比较积极性和效率,就要长期、全面地比较,如果比较上桌吃饭和去厨房洗菜淘米生火做饭,肯定是上桌吃饭积极得多,问题是只上桌吃饭,不去厨房洗菜淘米生火做饭,能吃上饭吗?

如果前30年一直分田单干,那么农业在还没有工业支持的时候,还能不能大规模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建设?在良种尚在培育,化肥工业还没建立,农业机械、动力几乎为0的时候,前30年的农业凭什么增长?还能不能充当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动机,同时支撑中国人口的增长?

只谈分田单干的时候在自家田里的积极性,那还有没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建设的积极性?就算某些人有积极性,有没有各种规模的组织保证呢?

能津津乐道分田单干的积极性,是因为前面已经“反人性”地进行了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建设,这才使得分田后的农民,可以躺着享受前人的红利,将近20年不修水利,直到1998年粮食连续5年大幅下滑。

通宝推:阴霾信仰,唐家山,潜望镜,
家园 这个结论不错

可见化肥增加,不必然会导致粮食增产。

点赞!

家园 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减征和提价

我在这个帖子里分析了一位河友的家乡霍邱县的情况。

分田前后发生了什么?

------------------------

楼主的记忆是真实的,广大农民分田之后立刻吃饱的感觉也是真实的,如何解释?

再看霍邱县的情况,

首先是大幅减少了粮食征购任务,1970-1977年,霍邱县每年粮食征购任务都在1.7-1.8亿斤,1977年减少到1.4亿斤,1979年更是大幅减少到6600万斤,即使是1980年承包制后的第一个丰收,征购额也只是1.23亿斤,比74-76年少了6000万斤,这意味着农民可以以更高的超购价和议购价将粮食卖给国家,增加了收入。

其次,国家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统购统销依赖,霍邱的粮食统购价格,1961年调高过一次,提高粮油统购价格27%,1966年,粮食统购价加16.34%,1979年统购粮食加价21.32%,超购粮油均加价50%,从粮食到油料,从统购价到超购价,79年均为历史最大增幅。1983-1985年,经济作物收购分别调至倒四六和倒三七,即三成按统购价,七成按超购价,这也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

------------------------

你可以看看霍邱的情况是否与你家乡的情况类似。

从国家宏观层面粮食进出口情况看也可以印证:

20世纪70年代末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起点的改革,其最初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粮食征购基数,以缓解农村的粮食供给缺口,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这使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城市粮食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这一缺口不得不通过进口粮食的渠道来填补。

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上升,常年粮食进口量平均达到1267万吨,最高年份达2040万吨(1995年),而1979年之前的十年,粮食进口平均仅为300万吨。八十年代中国粮食进口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带动了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急剧上升,成为国际粮食市场上一个特别突出的“中国现象”。

通宝推:阴霾信仰,桥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