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包产到户与庐山会议 -- 张新泉

共:💬255 🌺1256 🌵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可以吧,我说句公道话,三十年来

三十年来给邓洗地的文章,这篇算是高水平的了。应该说,不容易,有进步。

虽然黑的没法洗白,搅浑水,搞得灰不溜秋,还是可以的。接下来再论证天下乌鸦一般黑,就可以自圆其说了。

家园 现在的我也支持搞大公司土地连片开发,但在当时的条件下

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下,联产承包是个德政,我认为从饿肚子到让人吃饱饭是个德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个规律呀。现在谁都不愿意种粮,不如打工;但在当时,广大农民伯伯没有其他的路走,只能种粮的时候,解放生产力联产承包,就是个立竿见影的德政。

家园 你还是没回答

为什么你认为有组织比无组织强,认为当初无组织的联产承包要比有组织的集体化的生产能力强?

家园 承包后农户间当然还合作了

首先拖拉机和抽水机都实现社会化服务,脱粒机,板车也大家相互借着用,其次农忙的时候会几家亲戚,朋友或邻居一起集中力量割稻和插秧,只有田间管理的时候才各家管自己的事。重要的是农忙时全家并联合他人一起劳动,小孩也有农忙假要下田帮忙的。田间管理一般每户有一个男劳力就行了,其他人可以从事副业,这就是解放劳动力。冬天农闲时几乎完全自由。另外承包后,我们还是在某几个冬天兴修水利的,主要是挑河和修堤坝,大家都要出工,但是可以交钱代替。

家园 肯定是德政。承包制对中国粮食的增产肯定有大作用。

道理不难理解: 前苏联的粮食总是不够,总是要经常在国际市场买粮食。这是因为前苏联没有化肥吗? 显然不是缺化肥。土地更不缺。是经济机制不对。

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有这个经济机制的毛病。中国也不例外。朝鲜更明显。

另外还要指出一点:80年代初期实行联产承包,其实是放松一点政策给中国农民的事情。中国的农民,被困在土地上太久了,真需要放松一下了,苦了很久了(剪刀差)。

但国家又没有条件让他们都马上进城,像现在这样。让农民进城,和“城里人”一样拼生活,才是对农民的终极解放。但那时根本没条件,只好搞个承包制,仿佛解放初期分田给农民一样(高中课文:暴风骤雨,农民分牲口)。也起了一个鼓起农民生活的希望,缓解社会矛盾的意义和作用。

通宝推:假日归客,不远攸高,柴门夜归,
家园 这里有答案

承包后农户间当然还合作了

不是无组织,只是无需公社组织而已。

家园 原来审兄是个组织控,有组织一定比无组织强么?

糟糕的组织肯定比无组织要差了,要不然为什么乌托邦会失败?

当年种粮食(我们阿卡林叫作田),在生产队大家天天磨洋工,傍晚回来搞自留地的蔬菜就生龙活虎。这种情况问问当年种过地的农民和知青就知道了呀

家园 我不理解你为何这么肯定是水利的问题

将近20年不修水利,直到1998年粮食连续5年大幅下滑

按照我的理解,主要原因是收粮的价格偏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减产。

说到底,还是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家园 对啊

其实通过长辈们描述的农村,连基本法制建设,教育医疗普及都还差的很远。 要是有那种能力,早就被调到城市更重要的岗位上了(城市里有这能力的也很少)。

在美国看到很多农场,其实工作方式很想过去的集体劳动。A开机器,B运粮食....高度机械化之后农业确实可以集体合作了。

贱!
家园 其实哪国人不是这样?
家园 你应该送去西伯利亚劳改

看看西伯利亚千里荒原,野草都长不出来,还粮食?

粮食的根本来源是日照,不是化肥更不是土地。

家园 你这是温州发廊的逻辑

所以温州发廊当年开遍全国,就是你说的,事实胜于雄辩,当年开张,当年挣钱。

邓确实就这个水平。

贱!
家园 劳动人民已经进步不少了,离学会管理自己和世界没几步了
家园 磨洋工的前提一般有两个

一指标完成,不会扣工分。二人家有关系,不会扣工分。总的来说都是管理问题。但这属于微观局部讨论整体,是没办法得出结论的。甚至就算人家磨洋工,由于整体规划、严守进度,工作依然完成了。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当代企业中看到,非常普遍。也即所谓上班摸鱼,挖资本主义墙角。

那么,资本主义磨洋工,是“糟糕的组织”吗?

乌托邦失败那就更不是一回事了。为什么不拿日本台湾的合作社来比较呢?如果能像这些组织一样有议价权,还会菜贱伤农影响“积极性”吗?

家园 公社变乡镇,看上去是换个马甲

实际上是政府承担的相关义务和基建支撑没有了,和农民之前的互相合作天差地别。大规模的合作也变得极少。不同村镇的发展差异就是这么来的。比如有些村依然像合作社时期一样,整村规划行动,但有些能维持大队就很难得了。至多是地邻、邻居,会帮个忙。这就是所谓“宗族”抬头的原因之一,因为人家只帮亲近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