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越人语 -- 商略

共:💬218 🌺7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越人语 | 和白篮摊

和白篮摊

“和计”,或“合计”,意思是全部、一古(股)脑儿、和爹和娘。这个词很普通,但在我们方言中,有一点很特别:“和”字的读音是“寒”,所以“和计”说成“寒计”。

比如“全在这儿了”,我们说“寒计来东哉”。

又比如《柳弧·知州出丑》中的那句话:“汝何言彼哉?我不是彼哉,你才是彼哉,你一家儿都是彼哉。”

我们这样说:“侬哪记话彼哉?鹅弗是彼哉,侬自才是彼哉,倷寒嗰屋都是彼哉。”

嗰(go),是我们方言中“家”字的发音。

有一次,黄立宇的外甥问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舟山话怎么说?黄立宇说,传世嘎无产者联合起来。外甥说,错,是“和天下呒铜钿人聚咑拢来”。“和天下”,他的发音是“寒替河”,标准舟山口音。

我们说“和(寒)计”,上海人说“一塌刮子”,舟山人说“和白篮摊”。这“和白篮摊”的“和”,读如“贺”,不再读“寒”。

“和白篮摊”是什么?

越地农村有一种无盖的容器,名叫白篮(也许叫朴篮,不知道正确写法),竹篾编成,上部宽,下底稍狭,沿高尺许,直径约两米。程瞻庐《唐祝文周四杰传》中说:“抱篮大的水花,捞起来只是一只糠虾。”他说的抱篮,不知是不是我们说的白篮。

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旧时我们村有一位篾匠姓王,手艺极高,编出来的白篮极其细密,盛水不漏。这篾匠做生活的情景,我只见过一两次,他很快就老了。

旧时圆形竹器众多,除了白篮,还有笪、笾、筛子。笪沿高两寸,编得粗,有很大的眼子,笾沿高一寸,编得细密。筛子都差不多大,眼子有粗有细。这些东西平时挂在墙上,不占地方。

秋天做番薯糕丝,一锅番薯煮烂,摊成手巾似的一块一块,晾晒时需要很大面积,家里的笪、笾全拿出来了,不够出动白篮,再不够出动筛子,还不够,就连饭架也出动了。

动用白篮看上去有些隆重。

以前我妈妈将小孩的冬衣摊在白篮里,拿到太阳底下晒;有时白篮放在捣臼上,里面堆了许多布片,妈妈坐在小椅子上,慢慢整理;三四岁的孩子可爬到白篮里玩;白篮有时还盛着稻谷,偶尔也盛着晒干了的整株黄豆,准备脱粒。

所有东西都摊在白篮里了,那就寒计来东哉。但这场景乱糟糟的,观感极不舒服,所以“和白篮摊”还有一层意思,也许更常用些:一塌糊涂。

说“这下子和白篮摊了”,意即这下子彻底完蛋了。

说“这人和白篮摊”,是说此人做事情极糟糕,或人缘极差,或命运急转直下。

曾与人讨论过“和白篮摊”的写法,有人说应写成“合拨(和把)烂摊”,“合拨”就是“梁山好汉全伙在此”的“全伙”之意,“和把”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也有人说是“和白烂摊”,很杂乱。后来又有一位老先生写信告诉我,这个词可能是“河坝烂滩”,河坝之下,长年积水,或洪水泛滥留下大片烂泥滩涂,一片烂污。

不知道究竟怎么写,我倾向于“和白篮摊”。

家园 【原创】越人语 | 乌云头眩

乌云头眩

头眩是一个常用的词,是“晕眩”的意思。

发高烧时的头眩,全身轻飘飘的如在虚空之中。小时候经常一手攀着毛竹,绕着竹转圈子,转几十圈放手,只觉得地面忽高忽低,两眼发花,整个人东倒西歪,一边笑着说:“头眩煞哉!头眩煞哉!”

当年越剧刚解禁,看《红楼梦》时我不巧生病,那林黛玉听到坏消息,跑来跑去跑不出树林子,镜头晃得厉害,我也跟着头晕目眩。从此看到影视晃镜头,就嘴里发苦。

听说早时候有一帮人到我们村里来,在一户人家门口哗啦哗啦高声叫骂,威胁动武,闹得鸡飞狗跳。这时,男主人手持一把沉重的稻叉,从畈里回来了,他听明白事情原委,一语不发,呼呼呼舞动起稻叉。他是有武功的,舞得飞沙走石,声势骇人。

我妈妈讲述时,只用了一个词:乌云头眩。

这个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狂风卷云、黑云压城、天地变色的可怖情景如在眼前。以后在读话本小说时看到形容高手舞枪耍棒,蛟龙出水、泼水不入什么的,觉得都没有这样生动慑人。

他拿着稻叉回来,一听明白,旋起稻叉,乌云头眩嘎,那帮人一看,不则一声,回去了。我妈妈这样说。

家园 呵呵,好象常武地区叫“夯白浪当",也说一塌刮子?全部之意。
家园 夯白浪当

有时候还与一塌刮子连用:

夯白浪当一塌刮子全部来东哉。

就是“都在了”。

:)))

家园 杭州话"韩不浪当",全部、所有的意思
家园 兄台这么记录

有依据不, 云为啥不是晕呢?

家园 一般说的温州话

是指瓯语么?

浙中浙南这块的方言很奇怪,相邻县市都互相听不懂。

归到吴语,和浙北苏南拢到一处,殊不可解。

杭嘉湖和上海苏州无锡,虽然口音有明显不同,甚至杭州话有北方话痕迹,交流起来是无碍的。

家园 浙中南的通话度

不是一般的差。虽然老话讲十里不同音,我不知道全国各地还有那个局部会困难到这种地步,相邻县市人见面如果没有适应训练完全无法交流。

当然现在的小孩都说普通话,不知方言还能存续多久。

从发音送气去分类大概有语言学上的道理,但听说划到吴语区,从体验上还是惊诧莫名。

家园 越语?粤语?

在这个楼里,我已经看到两处跟粤语相近的词了

一个就是”夯白浪当“, 用普通话念”夯白浪”,发音就是粤语里面全部的意思。

另一个是您这个帖子里的晏饭,商略:【原创】越人语 | 南瓜蒲子

粤语里面,吃午饭,就叫"食晏",我一直搞不懂这个来历,现在算是弄明白了

家园 绍兴话念安阴平

晏饭,晏昼,晏昼头。我太太因为听不懂她绍兴外婆问他晏昼吃啥,我还特地帮她查了下。我的理解晏是晚的意思,晏昼是白天后半段,晏昼头就是中午。农村早晚饭都不是白天,只有中饭是白天吃的。吃晚饭叫吃夜饭,吃早饭叫吃五更。

懒厨的食晏怕不是客家过来的?这些都应该是古汉语的用法。

家园 黄胖应该是高黄疸,肝腹水

这样的人没有力气,干不了活。

家园 郎当

我感觉和吊儿郎当的用法是一样的,作篮摊有点牵强。

家园 千真万确是粤语

客家话我就不懂了,这里又发现了一个对得上的,叫“晏昼”,粤语也是同样的意思。

看来应该是古汉语流传下来的

家园 因为

我们方言中,晕的音是YING四声,与云有些不同。

家园 我们那儿晏昼也是中午

与晏昼头一样。

正午有时会说倒晏昼或倒晏昼头,往往是指烈日当空。

下午叫晚昼。晚字读MAN。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