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大禹治水行迹考(0)引子 -- 汉服

共:💬150 🌺729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暗合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天启神授,源远流长

阴阳八卦是中华文明最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任何已知的地球文明都不一样,它又是如此超凡卓越,抽象概括了宇宙从无到有一切有形无形的自然现象。很难相信7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是怎么总结出阴阳八卦的。只有两种解释:伏羲是感通天地的大圣人,即所谓天启;或者伏羲来自极发达的外星文明,即所谓神授。

家园 几千年前的事,直接证据几乎不可能

如果那时候真的有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我又如何能够找到直接证据呢?在某个山洞里找到油纸包包好的高科技设备的备件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多方寻找(包围我的论点的)间接证据,努力提升为真的概率。

家园 历史很多迷

第一次看到这类考据,应该是马南邨《燕山夜话》中考据扶桑是墨西哥。《山海经》目前越来越多人考据出惊人的东西。现实当中的,郦道元的水注经我是很奇异他能收集考据到这么准确的大量数据,站在灵渠边,第一个想法就是二千多年前李冰是如何准确测量水平,通过怎么样的计算方法决定拐个湾?

我对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说法存疑,虽然有人以中国有技术而无系统的科学理论,来解释古代中国的生产和工程,这并不能解释重复性和复杂性问题。典型如历法,除了观测,还有必不可少的大量数据计算,不可能凭空猜。

家园 红旗渠,没用现代化的工程机械,七万人纯人力,

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渡槽就不说了,这是要用到水泥的,古代没有。

正是在尧统治时期,国家这种政治机器正式形成,从而有能力组织和动员大批人力实施大型的工程项目。历朝历代,哪个王朝初生的时候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林县一个县就能动员出七万人修渠,尧动员七十万人难不难?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几千年进步有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推导到四千年前也难度有限。七十万人肯定不止,还能更多。

家园 (6)黄河中下游

汾渭平原和三门峡

有趣的事情又出现了。

我们来看看汾渭平原的地形:

点看全图

图73 汾渭平原地形

汾渭平原,是一个平原,也是一个盆地。一共有6条河流注入这个盆地,但只有一个出口可以将水泄出。而这个出口,就是著名的“三门峡”!

三门峡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

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分水线走向来判断地势高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4 汾渭平原地势

三门峡两侧的山体高度都在500米以上。

我们将盆地中的水位提到500米看看效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5 汾渭平原500米海拔水位效果图

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

我们来看看主流学术界对汾渭平原形成过程的说法:

汾渭平原是断层构造一侧下沉形成的低地谷地构造地貌,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

汾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其实盆地的形成,需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此地要先形成一个凹陷,第二个过程是这个凹陷中要有相当多的泥沙的沉积以形成一个平坦的底部。第一个过程可能需要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这一点上我对当前学术界的观点并无异议。

但是第二点很值得探讨。基于日常的经验,我们也知道,流水不可能将沙子送到自己不能到达的地方。如果河流只在低于平原的河道中流淌(最多只在洪水期间短时间泛滥到平原上),那么所谓的“冲积平原”是怎么形成的呢?必然是因为水位曾经长期高于此处。

显然,汾渭平原也曾是一个盆地中的湖泊,至少有6条主要的河流注入到这个盆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湖泊的底部沉积了厚厚的泥沙。然后,大禹来了。大禹凿开了三门峡,湖水泄空之后,汾渭平原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今天,汾渭平原上仅仅大城市就有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运城、临汾和三门峡市,还有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的村庄遍布其间。

目前的主流学术界的观点,因为拒绝承认大禹掘开三门峡的可能性,只能推脱给“地壳变动”,这实际上是一个以亿年为单位的宏大叙事。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当有两个以上的理论能解释同一现象的时候,我们应当接受假设程度较少的那个。更何况,我们的理论是有明确的传说为依据的。

点看全图

图76 汾渭平原

多么美丽富饶的土地啊!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你们要感谢大禹。

伊阙

黄河刚刚越过了三门峡,就又有一条伊洛河汇入其中。伊洛河为伊水和洛水汇合而成。伊水就在上游不远处。

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这就是“伊阙”名称的由来。

看一下地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77 伊洛平原地形(含分水线)

关于此地的传说是这样的:

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洛河)和伊水(伊河)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大禹首先疏通了洛水(洛河),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伊河)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伊河)和洛水(洛河)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

对照上面的地形图,传说显然是事实。伊洛平原原来必定是一个大湖,湖底才会形成平坦的泥沙沉积层,凿开西北角的峡谷之后,水落原出,成了今天的伊洛平原。

伊阙之南原来也是一个湖泊,湖底形成平坦的泥沙淤积层。大禹凿开了伊阙,水落原出,成就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地形和风景。

点看全图

图78 伊阙

这是“百度百科”中伊阙的配图。现在我们知道图中的“天然”二字并不属实。明明有大量的传说指证此处为大禹开凿,为什么人们还是认为这是“天然”的呢?

伊阙又称“龙门”。为什么呢?传说是这样的: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决定把国都建在洛阳。《元和郡县图志》载,杨广带着群臣,登上邙山之巅,眺望伊阙之塞,大发感慨:“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很多大臣面面相觑,有一个名叫苏威的大臣站了出来,说:“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隋炀帝龙颜大悦,顺势和大臣们商议起了建都洛阳的事。建好的都城正门就对着伊阙,加上皇帝一向喜欢自称真龙天子,之后伊阙便改称龙门了。

我在追踪大禹脚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都叫“龙门”、“龙门山”、“龙门村”等。譬如前面我们刚刚看过的禹门口,也有一个叫“龙门”的名字。那么多龙门,并不都曾与皇城相对。我个人对此有个揣测:这些地方都是“应龙”开辟的,所以得名龙门。作为一个间接的证据,长江三峡处有个地方叫“夔门”,“夔门”应该是“夔牛”开辟的。这个故事,要等到我们梳理到长江流域的三峡的时候再讲。

黄河下游

点看全图

图79 黄河下游

黄河穿越了三门峡之后,就进入了平坦的华北平原,一直到注入大海。

九河

九河,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远古时代,古黄河在河南北部孟津县附近,向东北方向散开,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九道河流,最后又在天津大港地区合流为一注入大海。

也就是说,黄河抵达下游平原地带之后向东北方向散开了九条河流,最后又在天津大港地区合流为一并注入大海。

根据百度百科:

黄河走出青藏高原后,穿山过岭,九曲十八弯,跌宕下行,至郑州桃花峪,面目骤变,由开沟凿谷转为沉砂造陆,因此桃花峪就成了华北大平原这个全球最大的陆上三角洲的顶点,而黄河的峡谷都分布在桃花峪以上。

郑州桃花峪,就在三门峡下游90公里处。黄河进入了平原,流速开始变缓,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开始沉积了,由此导致黄河的河床不断升高,开始变成一条地上河。下游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1946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因为平原上黄河不断决口、改道,后世也持续对黄河进行治理。现在往往只在河名或地名上留下一点与大禹有关的传说,已经很难从卫星照片上看到大禹治理的痕迹了。

通宝推:mezhan,
家园 莫须有不是做科学的态度
家园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让我不敢如是想

前不久刚刚听了一个经济学的课程,里面将“一个人种地能养活多少人”作为衡量生产力的指标。中国历史上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的几千年的历史上生产力水平大致就在1.1左右。也就是说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组织大量人力脱产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是不可思议的。就算我敢假设原始社会的人能够达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组织度,生产力水平也不支持这样的大型工程。

作为参照,2000年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用了8年,不用爆破工具,打通了一条20米的山。

家园 何曾“莫须有”?

我试图用多种可能性来包围我的论证目标,来一点一点提高我的观点的成真的可能性:

提出一种平原生成的理论,并与实际地形相印证,得到一点可能性;

找到一段传说,与实际地形相印证,又提升了一点概率;

再站在施工角度,看看是不是最佳方案,是,则又提升了一点概率;

假如又找到一点化石证据,则又提升了一点概率。

……

难道我说过:这个峡谷铁定是大禹劈开的,不需要任何证据!?

家园 给前人一份尊重,给自己一份体面

如果你从引子看起的话,我说得很清楚:因为人类已经发展出了创造生命的生物技术了,而且人类发展到可以创造人类这样的复杂生命的技术水平也已经是可预见的必然了,那么人类本身原本就是被造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那么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传说完全有可能是真的。

假如女娲造人将来被证实,你今日发出这样不堪的照片,到底是羞辱了他们,还是羞辱了自己?

家园 (7)黄河上游

本来,到这里黄河的故事就算梳理完成了。我们之所以从临夏起步,是因为根据《尚书·禹贡》,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禹迹图》中黄河也从积石山(今“小积石山”)开始。

但是,在《禹迹图》中,还留下了一点点玄机。我们再看一眼《禹迹图》,不过这次我们只关注其左上角:

点看全图

图80 《禹迹图》局部

这是左上角的局部。我们可以看到“积石”二字(黄色框中),这是黄河的源头。然后就是“百川东到海”,所有河流都向东流淌最终抵达大海。但在上图中,却偏偏有两条河流(弱水和黑水,紫色箭头所示)向左流淌出了图外。这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这是大禹在告诉大家,他治理的区域包括了左侧的疆域。只是那块区域属于今天的青藏高原地带,古时代地广人稀,高原上并没有人居住,所以就没有画出来。

我们试着追溯一下大禹在黄河上游的脚步。

源头

点看全图

图81 黄河源头

这是近代公认的黄河源头,位于34°49'42.53"N 97°21'30.29"E。这个源头看不出任何人为的痕迹,完全是一副天然的模样。

但是向下游走不多远(33°59'13.01"N 99°4'9.88"E):

点看全图

图82 有切削痕迹的河岸

这里(33°43'42.27"N 99°19'31.00"E):

点看全图

图83 突然变成绝壁的平坦山体

这里(33°36'50.64"N 100°13'12.63"E):

点看全图

图84 德昆乡平原+峡谷组合

这里(33°44'57.66"N 100°14'41.88"E):

点看全图

图85 塘什加塘、甘德两平原+峡谷组合

可以说,在黄河的上游,符合我们的理论模型的盆地平原+峡谷组合简直俯拾皆是。

玛曲平原

现在我们来到了玛曲平原。玛曲平原也是符合我们所说的盆地平原+峡谷的模式的。但是玛曲平原还是有一些额外的特点。

点看全图

图86 玛曲平原

可以看到,这个平原共有包括黄河在内的4条河流注入。(注意,这里出现了一条河叫“黑河”。我们在《禹迹图》左上角看到的“黑水”可能就是它。)

我们再来看一下高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87 玛曲平原高程图

从高程图上看,西库曲从西北方向的山谷汇入盆地湖泊。基于我们对盆地平原的认识,河流汇入方向的地势应相对较高。但是黄河在这里逆势而上,向西库曲方向开辟出了河道,又连续穿越了200公里的崇山峻岭,奔下游去了。实际上,单凭黄河河道在这里逆势而上一点,就可以相信这个河道是人为的了。因为自然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河道。

我们说玛曲平原黄河下游河道是大禹人工开凿的,还有一个证据。往下游不多远处,我们就能看见这样的场景:

点看全图

图88 下游河道人工开凿的印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89 玛曲提升水位至3500米效果图

实际上大禹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上图是玛曲提升水位到海拔3500米的效果图。可以看到天然湖泊的溢出位置是在右上角。如图上红色箭头所指的方向。这个方向只要挖掘几公里的山道,就可以将黄河水引入另一个方向:四川盆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90 将黄河水导入四川盆地的路径

大禹为什么没有做这样的选择?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猜测,也许黄河水作为宝贵的水资源,需要引导到北方使用;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四川盆地还是一个大湖,而大禹当时也没有把握将三峡凿开、将四川盆地中的水泄空。这一点,我们会在分析长江流域的时候详细剖析。

青海湖

点看全图

图91 青海湖

有几条河流汇入青海湖,但青海湖并没有泄水通道。青海湖本身没有注入黄河,所以严格来说它不算黄河流域的水系。

点看全图

图92 引青入黄,再造青海

但是,有趣的是,根据我的研究,如果我们按图示路径挖掘一条泄水通道,就可以将青海湖泄干,将青海湖改造成平原。这条通道长约50公里,最深处约200米。青海湖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泄干青海湖后我们能得到一个同等面积的平原。因为西高东低的湖底平原地形,可以设计良好的自流灌溉水系。

不知道为什么,大禹没有泄掉青海湖的水。这是大禹留给后世学生的作业吗?:-)

兴海-同德平原,龙羊峡平原

我们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兴海-同德平原和龙羊峡平原。

点看全图

图93 兴海-同德平原和龙羊峡平原

两个平原之间隔着一条山脉,从空中俯瞰,中间的山脉明显就是一个整体。黄河不偏不倚从中贯穿而过。人工开凿的痕迹一目了然。

再来看看龙羊峡:

点看全图

图94 龙羊峡

龙羊峡上游近代修建了水库。我们看水库下游,两岸几乎垂直于水面的河岸。

黄河从龙羊峡水库泄出后,就进入了积石峡,也就是《禹贡》中“导河积石”的积石山中的峡谷,正式进入黄河的中游。

黄河的中游,是我们最初开始探寻的地方。

通宝推:破鱼,mezhan,
家园 (8)黄河“几”字弯

权当戏言:大地上的签名

点看全图

图95 黄河几字弯内侧地形

请注意图中红框内的部分。这个签名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内侧,杭锦旗至鄂托克旗一带。在卫星地图上是看不到的,因为地表的色泽不能反映出高度的变化。要在根据高程着色的Global Mapper中看。

你是不是还没有看到“禹”字?大禹那个时代还没有宋体字呢,你得看当初的字形。

根据“汉典”网站:禹的字源字形 (zdic.net):

点看全图

图96 金文“禹”字,叔向父禹簋西周晚期集成4242

点看全图

图97 大地上的签名

点看全图

图98 大地上的签名(含提示)

现在是不是看见了?

关于“禹”字,有个著名的公案:

时间还是在1923年,顾颉刚还是一位年轻的史学工作者,他在那篇暴得大名《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文章中写道:

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蟲也,從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伯祥云,禹或即是龙,大禹治水的传说与水神祀龙王事恐相类。)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了。

今人看这段话,不免有层误会。我们知道,古人将“老虎”称为“大虫”(看过小说《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将“蛇”称为“长虫”,可见古人用的“虫”字与今人用的“虫”字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人的“虫”更接近于今人的“生物”的概念。

那么古人会用“生物”这个概念来称呼他们尊为圣人的大禹吗?显然不会。这也太不敬了。人民对治水英雄的热爱从来都是发自肺腑的。看看不久前的河南水灾,救灾的人民子弟兵撤离时,人民群众争相往军车上抛掷食物的场景:

点看全图

图99 人民子弟兵救灾后撤离河南

许慎和顾颉刚认“禹”为“虫”,根据是古体的“禹”字下面有个弯勾,也可能是因为宋体的“禹”字内部能找出一个“虫”字。我找出“禹”字的古体,看了却有另外一番感受。这分明就是大禹拜见伏羲的场景嘛!

见下图:

点看全图

图100 “禹”字新解

我们知道,伏羲是人面蛇身。从前面的“伏羲女娲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伏羲是有双臂的。这张图中,右侧是一个伏羲的形象,有头、双臂和蛇尾。左边则是拜倒在伏羲面前的大禹。两者之间有条横线,也许是水面(伏羲是蛇尾,我猜测他可能更喜欢呆在水里),也许只是单纯地表明两者之间有联系。

在武汉的“大禹神话园”中有个雕塑描述了“伏羲赠圭”的神话传说:

点看全图

图101 伏羲赠圭(武汉“大禹神话园”雕塑)

治水大军开凿龙门,遇到岩洞,禹持火把进去,一有角之蛇衔夜明珠带路,人首蛇身的东方天帝伏羲在深处等候,将长1尺2寸可度量天地的玉圭赠禹,禹得到治水宝物,非常高兴。

关于这段神话本身,我是这样看的:大禹在地面上治水,量地是有必要的,量天干什么?所以这个“可度量天地的玉圭”可能就是一个类似今日GPS定位装置的仪器,借助日月星辰的位置给自己定位。当然也不排除天上就有辅助定位的卫星。毕竟我们假设那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

这段神话描述的大禹见伏羲的场景,恰恰与我们前面分析的古体的“禹”字吻合了。那中间的一道横线,甚至有可能就是伏羲赠给大禹的玉圭。用大禹拜见伏羲的场景来描绘“禹”字,实际上大大提升了大禹的地位。因为这有“君权神授”的意味在里面。

所以,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没多久,就没有悬念地成为了新一任君王。

注:在商周时代的不同出土文物上,“禹”字的写法难免略有差异。但总能看到一个人面蛇身的形象在里面,所以总体上没有太大差别。

“几”字湾上的直线和平原

点看全图

图102 几字弯内侧的平原

如上图所示,黄色圈内是相对平坦的地表,红色箭头指向的是呈直线的山体和山体边缘。

点看全图

图103 几字弯内侧平原的南北剖面

南北向看,总体上表现为两端有高山、中间为平地的盆地结构。

点看全图

图104 几字弯内侧平原的东西剖面

但东西向看,总体上表现为西高东低的比较平缓的斜坡。因为是个开放的斜坡,不是闭合的盆地,这个地区就无法形成大型的湖泊了。

点看全图

图105 几字弯内侧平原的南侧边缘

北部的平原与南部沟壑纵横的山区有一条近乎直线的分界线。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解释此处平原和直线的形成过程。我只能怀疑这些平原和直线可能是人为的。感觉有一只巨手将北侧的山脉推平了,并在此处形成一条近乎直线的平原与山脉的分界线。

如果是真的,这只巨手的主人的能力还远在大禹之上。那会是另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神话故事了。

通宝推:青青的蓝,mezhan,
家园 人类繁衍有何不堪

人身蛇尾,蛇尾交缠不就是繁殖的意象么,生殖崇拜有什么好避讳的。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有甚不堪?真觉得“不堪”,请身体力行戒除自然繁衍行为。

还“DNA双螺旋”,汉画像石也有伏羲女娲长腿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蛇头指向代表什么还不明确吗。关键是双螺旋在哪?难道这幅图象征DNA解螺旋的“高级生物技术”?

穿凿附会者自取其辱。

家园 红旗渠的难度可比古代高多了

就说几个古代很难搞定的。 1、测量,70多公里绕山水渠的测量,没现代技术基本搞不定。 古代的水渠基本是在平原地区。 2、隧道,没炸药,钢钎。开隧道是别想了, 都江堰火烧水泼就是极限。3、 水泥。你自己也说了。

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也就是都江堰、郑国渠这样水平的。 要能开黄河,何必等到现在。

家园 你好像不知道

但是,有趣的是,根据我的研究,如果我们按图示路径挖掘一条泄水通道,就可以将青海湖泄干,将青海湖改造成平原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我看,大禹应该是尝过湖水的味道,放弃了这个想法😜😜😜😜

家园 石岇良渚的例子摆在眼前

测量,修渠神马的古人都不在话下。

炸药那一条,古人真不需要修隧道,只要把山掘开就好,火烧水泼够用了。

石岇已经有冶铸青铜的遗迹,尧时代的最高优先级工程肯定会用到,虽然不如钢铁耐用,无非就是多铸几把而已,在举国体制面前这都不是个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